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兴安岭西南山麓典型火山湖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污染蓄积、风险及传输
1
作者 秦宇 龚雄虎 +7 位作者 郑利霞 张翼飞 刘媛 焦立新 段平洲 张路 苏淑珍 赵中华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99-1813,共15页
为探究我国东北寒温带高纬度湖泊多环芳烃(PAHs)沉积特征及其环境行为,本研究选取大兴安岭西南山麓典型火山湖(驼峰岭天池、乌苏浪子湖与鹿鸣湖)研究对象,通过沉积柱样品分析揭示优控PAHs的沉积历史,评估其生态风险、溯源特征及传输规... 为探究我国东北寒温带高纬度湖泊多环芳烃(PAHs)沉积特征及其环境行为,本研究选取大兴安岭西南山麓典型火山湖(驼峰岭天池、乌苏浪子湖与鹿鸣湖)研究对象,通过沉积柱样品分析揭示优控PAHs的沉积历史,评估其生态风险、溯源特征及传输规律。结果表明:①驼峰岭天池、乌苏浪子湖、鹿鸣湖沉积柱中PAH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6.86~313.86、28.82~324.19、41.33~215.32 ng/g(以干质量计),表层沉积物浓度较底层升高5.2~11.3倍,呈现显著人为活动累积效应。②各典型火山湖沉积柱中PAHs以3环、4环化合物为主,潜在生态风险随沉积深度递减而累积增加,表层沉积物生态风险达到高风险阈值。③基于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与特征比值法的溯源解析表明,沉积柱PAHs蓄积主要来源于煤炭、木材等生物质燃烧源,贡献率为74.1%~87.3%。④基于气流后向轨迹模型聚类分析,大兴安岭西南山麓PAHs的输送轨迹路径较短,以本地源输送轨迹为主。研究显示,高纬度火山湖独特的地形屏障效应使其成为PAHs区域性汇,需开展PAHs环境行为区域尺度模拟,为寒温带生态屏障区有机污染物管控提供科学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湖 多环芳烃(PAHs) 历史蓄积 来源解析 气流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抗生素菌渣经高温造粒技术肥料化后特性及污染物变化
2
作者 万瑞琪 荀彦平 +3 位作者 郭大龙 迭庆杞 杨玉飞 孟令易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7-64,I0020,I0021,共10页
抗生素菌渣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制药行业面临的紧迫挑战。为有效推动抗生素菌渣的资源化利用,采用高温造粒技术处理青霉素、头孢菌素和阿维菌素3种抗生素菌渣,评估肥料化前后理化性质及特征污染物的变化情况。检测了pH、含... 抗生素菌渣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制药行业面临的紧迫挑战。为有效推动抗生素菌渣的资源化利用,采用高温造粒技术处理青霉素、头孢菌素和阿维菌素3种抗生素菌渣,评估肥料化前后理化性质及特征污染物的变化情况。检测了pH、含水率、有机质、总养分(氮、磷、钾)等关键理化指标,以及重金属、多环芳烃(PAHs)和抗生素的浓度变化。此外,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抗生素菌渣及其菌渣肥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和可移动遗传元件(MGEs)的丰度。结果表明,3种菌渣肥的pH为5.74~6.63,含水率为0.23%~1.12%,总养分含量高(总养分质量分数介于8.27%~12.36%),有机质质量分数均超过43%,砷、汞、铅、镉、铬等重金属浓度均在限定范围内,符合《有机肥料》(NY/T 525—2021)和《生物有机肥》(NY 884—2012)的标准。肥料化后,PAHs浓度上升,但风险较低。高温造粒技术能显著降低菌渣中的抗生素残留,3种菌渣肥的抗生素去除率均超过94%。高温造粒技术有望使菌渣中ARGs和MGEs丰度降低,使之具有优质有机肥潜力,但仍需开展大田或盆栽实验来进一步探究其长期安全性及对土壤和农作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物 抗生素菌渣肥 高温造粒处置技术 抗生素抗性基因 可移动遗传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泥浆反应器生物修复难降解有机物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国文 赵琛 +3 位作者 崔江龙 刘操 白妙馨 张列宇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94-1700,共7页
生物泥浆反应器因其传质快、条件可控、修复效率高而在生物修复难降解有机物污染物土壤中得到广泛应用。综述了生物泥浆反应器生物修复土壤中难降解有机物所涉及的固液传质、气液传质和生物降解等主要去除机制,总结了3种去除机制的重要... 生物泥浆反应器因其传质快、条件可控、修复效率高而在生物修复难降解有机物污染物土壤中得到广泛应用。综述了生物泥浆反应器生物修复土壤中难降解有机物所涉及的固液传质、气液传质和生物降解等主要去除机制,总结了3种去除机制的重要性;概括了国内外对生物反应器建模的研究进展,凝练了固液传质、气液传质和生物降解过程的基础模型;确定了生物泥浆反应器的重要参数,包括物理参数、生物参数和操作参数,并概括了各种参数的影响机理及其适宜范围。最后展望了生物泥浆反应器去除难降解有机物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机制研究、微生物菌剂以及应用装备的智能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泥浆反应器 难降解有机物 去除机制 机制建模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危险废物鉴别中的限值修订建议 被引量:2
4
作者 孟令易 迭庆杞 +1 位作者 王雪娇 杨子良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59-1968,共10页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已频繁在多种环境介质和人体组织中检出并受到环境研究者的重点关注。固体废物是POPs重要的源和汇,科学合理地处置含POPs固体废物对于遏制和减少该类污染物的环境危害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已频繁在多种环境介质和人体组织中检出并受到环境研究者的重点关注。固体废物是POPs重要的源和汇,科学合理地处置含POPs固体废物对于遏制和减少该类污染物的环境危害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清单的更新,我国现行的GB 5085.6—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也需要及时修订完善。针对这一需求,对比了国内外含POPs固体废物的管理限值要求,梳理了我国典型固体废物或固体样品中POPs的残留现状。结果显示,大多数固体废物、环境样品或生物体中POPs含量在十亿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的水平,一些POPs在用途较大的样品中接近或可达千分之一的水平。其中,固体废物中POPs可能高于限值风险的种类有多溴联苯醚类、五氯酚和短链氯化石蜡等。结合我国现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制定的方法学,综合考虑技术可行性和社会经济影响等方面的因素,给出了我国《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中列举的19种(类)POPs在毒性物质含量鉴别中的建议修订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危险废物 毒性物质含量 限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废物判别依据及副产物鉴别要点分析
5
作者 赵彤 王菲 +4 位作者 杨子良 钟宇翔 刘婷婷 周奇 黄泽春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45-1952,共8页
副产物和固体废物加工产物的属性认定是固体废物鉴别的难点和重点,因此开展了国内外有关副产物、副产品(统称副产物质)及产品定义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副产物质的特征包括以下几点:非有意获得;没有完善的质量控制;需进一步加工才可以... 副产物和固体废物加工产物的属性认定是固体废物鉴别的难点和重点,因此开展了国内外有关副产物、副产品(统称副产物质)及产品定义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副产物质的特征包括以下几点:非有意获得;没有完善的质量控制;需进一步加工才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产生量不受市场需求控制。总结我国现行法规中有关副产物鉴别的依据及问题后提出以下主要观点:鉴别为非固体废物的副产物为副产品,副产品应规定其明确用途且不得用于其他用途。综上研究提出GB 34330—2017《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中有关副产品鉴别的修订建议,以期为生产企业及管理部门的固体废物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产物 副产品 固体废物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盐化湖泊沉积物氮代谢特征解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文焕 甄玉 +3 位作者 姚植 尹强 黄晓慧 李卫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28-1339,共12页
为探索盐碱湖泊微生物群在高盐胁迫下的适应策略,以地处内蒙湖区的岱海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揭示其氮代谢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特征,探究盐胁迫下环境因子对氮代谢功能的影响以及微生物群落构建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 为探索盐碱湖泊微生物群在高盐胁迫下的适应策略,以地处内蒙湖区的岱海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揭示其氮代谢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特征,探究盐胁迫下环境因子对氮代谢功能的影响以及微生物群落构建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岱海沉积物氮代谢以异化硝酸盐还原为主要途径,伴随固氮、硝化、反硝化、同化硝酸盐还原、全程氨氧化等5条途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56.31%~59.19%)、绿弯菌门(Chloroflexi)(8.26%~12.89%)、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3.2%~6.4%)是丰度前三的优势菌门,较其他湖泊沉积物优势菌群未见明显差异,但在属水平特异性显著,硫杆菌属(Thiobacillus)(9.8%~15.22%)、未辨别的γ-变形菌纲(unclassified_c_Gammaproteobacteria)(3.49%~4.02%)、硫碱弧菌属(Thioalkalivibrio)(2.69%~3.31%)是参与氮代谢优势菌属.盐度、总氮、总磷及pH值是影响基因丰度的主要环境因子.氮代谢微生物群落构建由确定性过程驱动,在环境过滤作用下6个路径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各具特色.盐胁迫下嗜盐甲烷氧化菌和硝酸盐还原硫氧化菌主导部分氮代谢过程,将碳氮硫循环耦合起来,造就了岱海沉积物氮代谢过程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盐化湖泊 沉积物 KEGG基因注释 氮代谢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