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历史经验——内蒙古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启示 被引量:2
1
作者 蔡常青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61,共6页
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着伟大祖国的前进脚步,内蒙古各项事业实现了跨越发展,始终如一地呵护了"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在民族地区光辉实践的典型缩影。面向未来,深入总结其历史经验,具有诸多规律性的深刻启示... 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着伟大祖国的前进脚步,内蒙古各项事业实现了跨越发展,始终如一地呵护了"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在民族地区光辉实践的典型缩影。面向未来,深入总结其历史经验,具有诸多规律性的深刻启示。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是推进改革开放的先决条件;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协同是推进改革开放的关键因素;守望相助、团结奋斗是推进改革开放的根本基础;特色发展、转型发展是推进改革开放的必由之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是推进改革开放的科学方针;党的全面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有机统一是推动改革开放的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改革开放40年 经验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国畜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 被引量:6
2
作者 张遥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4-168,共5页
分析了蒙古国畜牧业走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道路的原因与动力,阐述了蒙古国畜牧业转型升级适宜的策略思路和方向,并介绍了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建立畜牧业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新模式,以提升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关键词 蒙古国 畜牧业 科技创新 产业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度盐碱地氮、磷肥对蓖麻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周桂生 张志栋 +3 位作者 陆世渊 翟富燕 童晨 夏玉荣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0-105,共6页
以淄蓖8号为试验品种,研究了中度盐碱地蓖麻在不同施氮量和施磷量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干物质积累、产量构成和产量。结果表明,氮肥、磷肥和两者互作对各时期主茎真叶数的影响不显著,氮肥、磷肥和两者互作从蕾期开始对株高和地上部干重的... 以淄蓖8号为试验品种,研究了中度盐碱地蓖麻在不同施氮量和施磷量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干物质积累、产量构成和产量。结果表明,氮肥、磷肥和两者互作对各时期主茎真叶数的影响不显著,氮肥、磷肥和两者互作从蕾期开始对株高和地上部干重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从苗期开始对叶干重和茎干重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对花序干重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氮肥对每株穗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磷肥及二者互作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氮肥、磷肥及二者互作对每穗粒数、百粒重和籽粒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开花期、花后和灌浆成熟期群体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与籽粒产量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提高开花后干物质的积累有利于籽粒产量的提高。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225 kg·hm-2、施磷量90 kg·hm-2,苗期和蕾期各施用氮、磷肥的50%获得的籽粒产量最高,达3 568.4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 氮肥 磷肥 生育特性 产量 产量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耕留茬覆盖对旱作燕麦土壤养分及微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润莲 张志栋 +3 位作者 刘景辉 刘慧军 刘金泉 武俊英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3-187,193,共6页
以旱作燕麦田为试验对象,设置免耕高留茬高覆盖、免耕低留茬高覆盖、免耕高留茬低覆盖、免耕低留茬低覆盖和常规耕作5个处理,研究了免耕留茬覆盖对土壤养分、微生物量及燕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留茬覆盖各处理均能明显提高土壤0—... 以旱作燕麦田为试验对象,设置免耕高留茬高覆盖、免耕低留茬高覆盖、免耕高留茬低覆盖、免耕低留茬低覆盖和常规耕作5个处理,研究了免耕留茬覆盖对土壤养分、微生物量及燕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留茬覆盖各处理均能明显提高土壤0—10cm和10—20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全量养分及速效养分含量,0—10cm土层各土壤养分含量均高于10—20cm土层;免耕留茬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碳、氮具有显著的提高作用,整个生育期抽穗期达到最大值,0—10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均大于10—20cm土层,其中免耕高留茬高覆盖处理效果最佳;免耕留茬覆盖对0—10cm和10—20cm土壤微生物商有显著提高作用,免耕留茬覆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免耕留茬覆盖对燕麦产量影响显著,其中高留茬高覆盖处理产量最高,为2 111.4kg/hm^2,较常规耕作增产18.6%,产量总体表现为免耕高留茬高覆盖>免耕低留茬高覆盖>免耕高留茬低覆盖>免耕低留茬低覆盖>常规耕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留茬覆盖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量 燕麦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密度对天然牧草青贮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伟 格根图 +2 位作者 刘兴波 蔡曙光 贾玉山 《草原与草业》 2018年第3期43-49,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压缩密度对天然牧草裹包青贮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天然牧草青贮最适压缩密度,提高其青贮品质。本试验以赤峰天然牧草为试验原料,将混合草样以不同压缩密度(127kg/m^3、191kg/m^3、255kg/m^3、318kg/m^3、382kg/m^3)进...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压缩密度对天然牧草裹包青贮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天然牧草青贮最适压缩密度,提高其青贮品质。本试验以赤峰天然牧草为试验原料,将混合草样以不同压缩密度(127kg/m^3、191kg/m^3、255kg/m^3、318kg/m^3、382kg/m^3)进行青贮,对不同处理天然牧草青贮饲料的营养指标(粗蛋白(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粗灰分(CA))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压缩密度的增加,CA和EE含量逐渐减小,CA的最小值出现在压缩密度382kg/m^3条件下,说明青贮饲料密度越大灰分越小,CP和EE的最大值均出现在127kg/m^3条件下;ADF和NDF变化趋势不明显,最小值均出现在255kg/m^3条件下。由此可见,压缩密度对牧草青贮后的品质影响不同,压缩密度为200kg/m^3能够得到较好的青贮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密度 天然牧草 青贮 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青贮方式典型草原牧草养分的对应分析
6
作者 王伟 格根图 +3 位作者 降晓伟 刘兴波 蔡曙光 贾玉山 《草学》 2019年第1期33-39,共7页
以典型草原天然牧草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青贮方式下典型草原天然牧草养分的对应关系。对试验区内5种牧草进行单贮及混合青贮后,测定青贮样品CP、CA、EE、NDF、ADF指标值,利用对应分析方法诠释青贮方式与天然牧草养分的关系,从象限坐标... 以典型草原天然牧草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青贮方式下典型草原天然牧草养分的对应关系。对试验区内5种牧草进行单贮及混合青贮后,测定青贮样品CP、CA、EE、NDF、ADF指标值,利用对应分析方法诠释青贮方式与天然牧草养分的关系,从象限坐标值分析的角度上反映天然牧草不同青贮方式之间的差异程度和典型草原天然牧草养分之间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从青贮方式对比混合草样(OS)而言,马蔺(IL)和黄花苜蓿(MF)中CA、CP指标值较高,马蔺(IL)、黄花苜蓿(MF)、羊草(LC)和猪毛蒿(AS)四种牧草的EE指标值相对较高,针茅(SB)和羊草(LC)中的NDF指标值较低,各牧草样品间ADF指标值相差较小。综合分析后可知,单一牧草和混合草样青贮后,豆科牧草CP较高,禾本科牧草中的ADF较高,其他牧草品种的NDF较高,天然牧草的养分指标与青贮种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草原 天然牧草 青贮方式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创新价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思想的标志性成果
7
作者 蔡常青 赵树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共5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突出了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根本地位,首次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要突出政治建设的根本性重要地位,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并指明了党的政治建设的丰富内涵,相对独立地作出了具体部... 党的十九大报告突出了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根本地位,首次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要突出政治建设的根本性重要地位,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并指明了党的政治建设的丰富内涵,相对独立地作出了具体部署,进一步科学合理地完善了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和总布局,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新要求、新举措。这是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思想的标志性成果。这一思想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的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发展,开辟了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新境界;对于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完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使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九大 党的政治建设 党建新布局 新时代 创新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