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苯酞给药时间差异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斌 任海涛 +3 位作者 赵燕环 马翔凌 陈向东 朱润秀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51-655,共5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给药时间差异对SD大鼠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模型神经轴突生长抑制剂A(Nogo-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雄性SD大鼠18只,建立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模型,随机分为... 目的观察丁苯酞给药时间差异对SD大鼠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模型神经轴突生长抑制剂A(Nogo-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雄性SD大鼠18只,建立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即刻给药组、延迟给药组,每组6只。检测大鼠术前,术后3 h、48 h、7 d、14 d血清Nogo-A和14 d脑组织Nogo-A水平,监测术前和术后3 h、48 h、7 d、14 d Ludmila Belayev 12评分,14 d后处死大鼠,比较各组脑梗死体积,镜检脑梗死病灶和对侧正常脑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VEGF、GAP43表达情况。结果即刻给药组和延迟给药组脑梗死体积比明显低于对照组(0.117±0.011、0.185±0.010 vs 0.356±0.140,P<0.01),且即刻给药组脑梗死体积比明显低于延迟给药组(P<0.01)。即刻给药组48 h、7 d和14 d血清Nogo-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延迟给药组7 d和14 d血清Nogo-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延迟给药组48 h血清Nogo-A水平明显高于即刻给药组(P<0.01)。即刻给药组术后7 d和14 d Ludmila Belayev 12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延迟给药组术后7 d和14 d Ludmila Belayev 12评分明显高于即刻给药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48 h、7 d和14 d血清Nogo-A水平与Ludmila Belayev 12评分相关(P<0.05)。结论丁苯酞即刻给药和延迟给药均可改善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预后,并对Nogo-A、VEGF和GAP43表达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卒中 GAP-43蛋白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神经康复 轴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通过干预p38MAPK/ERK信号通路减轻脓毒症性肺损伤 被引量:27
2
作者 张利鹏 赵焱 +2 位作者 刘国娟 杨大刚 周丽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11-1316,共6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脓毒症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大鼠的肺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56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LPS 6、12、24 h)组、乌司他丁(UTI 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脓毒症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大鼠的肺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56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LPS 6、12、24 h)组、乌司他丁(UTI 6、12、24 h)组,每组8只。采用腹腔注射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10 mg·kg^(-1))的方法制备大鼠ARDS模型,乌司他丁组在左侧腹腔注射LPS后1 h后,在右侧腹腔注射乌司他丁20 000 U·kg^(-1),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各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留取肺组织及血浆标本。计算肺组织湿/干质量(W/D)比值;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肺表面活性物质A((surfactant protein A,SPA)含量,检测各组肺匀浆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磷酸化p38MAPK(p-p38MAPK)及磷酸化ERK(p-ERK)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光镜下观察对照组肺组织结构完整,肺泡腔清晰;LPS组肺泡壁增厚,渗出明显,肺组织出现损伤性变化,以12h组变化最明显;UTI组各组病理改变较LPS组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LPS组W/D比值、血浆TNF-α、IL^(-1)8含量,肺匀浆MDA、NO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而肺匀浆SOD含量明显降低;与LPS组比较,UTI各组肺组织W/D比值、血浆TNF-α、IL^(-1)8含量,肺匀浆MDA含量均明显降低,而肺匀浆SOD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LPS组p38MAPK、ERK蛋白在胞质和胞核表达均明显增加,而UTI组较LPS组表达均明显减少;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LPS组肺组织p-p38MAPK/ERK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而UTI干预组蛋白表达均明显受抑制。结论乌司他丁通过干预p38MAPK/ERK信号通路、抗氧化作用而减轻炎症反应,发挥对LPS致脓毒性大鼠ARDS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细菌脂多糖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 减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发作后血浆酸性磷脂酸的动态变化与脑损伤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杭妍 张晖 +6 位作者 云永利 马金花 庞江霞 王宝军 刘国荣 李月春 田跃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92-194,共3页
目的探讨癫痫发作后血浆酸性磷脂酸(AP)的动态变化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小鼠120只,分为空白组6只,对照组24只(2个亚组各12只),癫痫组72只(全面性发作组和部分性发作组,2个亚组各36只),随机分组后,建立小鼠全面性发作模型(最大电休克... 目的探讨癫痫发作后血浆酸性磷脂酸(AP)的动态变化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小鼠120只,分为空白组6只,对照组24只(2个亚组各12只),癫痫组72只(全面性发作组和部分性发作组,2个亚组各36只),随机分组后,建立小鼠全面性发作模型(最大电休克法)及部分性发作模型(戊四唑化学诱导法),在痫性发作后3、6、12、24、48和72h心脏采血,测定血浆AP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癫痫组血浆AP水平较对照组升高[(3.33±0.96)μmol/L vs(0.93±0.12)μmol/L,P<0.05];全面性发作组与部分性发作组血浆AP水平无差异[(3.49±0.95)μmol/L vs(3.17±0.95)μmol/L,P=0.129];癫痫组血浆AP水平在痫性发作后3h开始升高,于24h内可达峰。结论血浆AP可能可以作为判断癫痫发作后脑损伤的早期指标,可能具有早期判断和评价癫痫发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脑损伤 磷脂酸类 超氧化物类 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特征和磁敏感分析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脑叶出血 被引量:7
4
作者 伏红霞 王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306-1308,共3页
目的应用临床特征和磁敏感分析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相关脑叶出血,旨在提高临床对其的诊断能力。方法收集2013年4月15日~2015年7月19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CAA相关脑叶出血患者34例,行头颅... 目的应用临床特征和磁敏感分析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相关脑叶出血,旨在提高临床对其的诊断能力。方法收集2013年4月15日~2015年7月19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CAA相关脑叶出血患者34例,行头颅MRI T2加权、梯度回旋波T2加权及磁敏感加权成像,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来源于病历记录,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等)和临床表现。结果 34例患者中,进行性痴呆、记忆功能下降5例;癫痫起病4例;既往有脑出血7例;高血压18例。头颅磁敏感加权成像显示,出血形态有圆形、卵形、卵圆形,出血位于顶叶、枕叶、额叶和颞叶,单脑叶出血7例和多脑叶出血27例。结论 CAA相关脑叶出血临床特点存在高度异质性,磁敏感加权成像磁共振检查在CAA临床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淀粉样血管病 脑出血 磁共振成像 高血压 糖尿病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基因Pvu Ⅱ多态性与偏头痛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霍建新 王萍 +1 位作者 敖姝真 高学文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9期538-541,共4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基因PvuⅡ多态性与偏头痛基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偏头痛患者41例和健康对照者44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对其雌激素受体基因PvuⅡ基因型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基因PvuⅡ多态性与偏头痛基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偏头痛患者41例和健康对照者44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对其雌激素受体基因PvuⅡ基因型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雌激素受体基因PvuⅡ基因型频率在偏头痛患者中′PP′基因型频率为17.1%、′Pp′基因型频率为43.9%、′pp′基因型频率为39%,在健康对照组中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3.6%、38.6%、47.7%。偏头痛组与健康对照组基因型频率比较未发现显著性差异(χ2=0.676,P=0.713)。结论:ESR 1基因PvuⅡ多态性可能与偏头痛发病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雌激素受体基因1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氧化三甲胺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罗嘉欣 张傲琪 +4 位作者 高瑞江 李自如 朱润秀 姚远 袁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30-1135,共6页
背景有效评估脑卒中发生风险及尽早启动一级预防对于降低脑卒中发病率至关重要,而氧化三甲胺(TMAO)是一种近年被发现的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其与脑卒中发生风险关系的研究尚少。目的探究血清TMAO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AIS)发生风险的相关... 背景有效评估脑卒中发生风险及尽早启动一级预防对于降低脑卒中发病率至关重要,而氧化三甲胺(TMAO)是一种近年被发现的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其与脑卒中发生风险关系的研究尚少。目的探究血清TMAO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AIS)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2020年10—12月,基于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社区脑卒中筛查人群中随机抽取5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研究标准最终纳入399例。依据"中风"危险评分卡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n=121)、中危组(即AIS发生风险中危人群,n=141)、高危组(即AIS发生风险高危人群,n=137)。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TMAO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TMAO与AIS发生风险相关指标的相关性,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AIS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绘制TMAO预测AIS发生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高危组TMAO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MAO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目前吸烟、目前饮酒呈负相关关系(r=-0.182,r_(s)值分别为-0.130、-0.262、-0.147、-0.178、-0.140,P<0.05),与缺乏运动、BMI呈正相关关系(r;=0.153,r=0.210,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MAO(B=3.084,SE=0.426,P<0.001)是AIS发生风险评估分级的独立影响因素。当TMAO预测AIS发生风险的最佳截断值为3.28μmol/L时,灵敏度为62.0%,特异度为91.6%,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0〔95%CI(0.737,0.837)〕。结论血清TMAO水平与AIS发生风险独立相关,可作为预测AIS发生风险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氧化三甲胺 脑卒中发生风险 影响因素分析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SBP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姚远 马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5期112-115,121,共5页
SBP基因家族是植物体中特异性存在的一类重要转录因子,主要功能是调控生物生长以及细胞分化。此次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拟南芥SBP蛋白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并为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由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拟南芥SBP基因家族共包... SBP基因家族是植物体中特异性存在的一类重要转录因子,主要功能是调控生物生长以及细胞分化。此次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拟南芥SBP蛋白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并为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由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拟南芥SBP基因家族共包括30个成员,分布在4条染色体上,其分布比较集中,分成三大亚族。拟南芥SBP蛋白具有的生物功能是控制生物生长以及细胞分化,调节基因表达以及谷胱甘肽的分解代谢过程,在Cu2+跨膜转运中也有一定作用。另外,有许多的蛋白序列还具有分子功能——调控转录因子活性。该研究所得结果均为拟南芥SBP转录因子的进一步功能分析提出了重要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生物信息学 SBP基因家族 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对局灶性脑缺血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申杰 朱润秀 +3 位作者 袁军 石井陽子 笹原正清 徐桂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93-600,共8页
目的分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β信号在脑缺血后血-脑屏障修复及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生后条件特异性系统性PDGFR-β基因小鼠204只,利用光化学法将其中186只小鼠制作为大脑中动脉栓塞脑缺血模型,即PDGFR-β基因敲除小鼠... 目的分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β信号在脑缺血后血-脑屏障修复及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生后条件特异性系统性PDGFR-β基因小鼠204只,利用光化学法将其中186只小鼠制作为大脑中动脉栓塞脑缺血模型,即PDGFR-β基因敲除小鼠(Esr-KO缺血组)和基因未敲除小鼠(Floxed缺血组),各93只;将其余18只假手术模型(未进行激光照射)小鼠分为Esr-KO假手术组和Floxed假手术组,各9只。于缺血6、14 d,计算两缺血组脑梗死体积。比较两缺血组周细胞相关蛋白(α-SMA)、基膜相关层黏连蛋白的表达水平、血管周细胞覆盖水平(α-SMA/层黏连蛋白)和周细胞增殖水平(Ki67/α-SMA),并分析缺血后血-脑屏障渗透性差异。结果 (1)缺血第6、14天,Esr-KO缺血组小鼠脑梗死体积明显大于Floxed缺血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缺血第6天,Esr-KO缺血组中缺血边缘区和中心区PDGFR-β及α-SMA表达量较Floxed缺血组明显降低(均P<0.01),而层黏连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差异(均P>0.05);双重免疫荧光染色显示,Esr-KO缺血组缺血边缘区α-SMA/层黏连蛋白及Ki67/α-SMA均明显低于Floxed缺血组[(15±5)%比(43±3)%,t=4.221,P<0.01;(14.2±1.7)%比(43.7±3.9)%,t=3.964,P<0.01]。(3)绿色荧光示踪定量技术分析显示,Esr-KO缺血组缺血边缘区血管渗透性比Floxed缺血组明显升高[第3天:(40.1±1.2)%比(25.5±1.7)%,t=3.882,P<0.01;第6天:(90.1±8.7)%比(36.5±4.5)%,t=4.957,P<0.01]。结论 PDGFR-β信号系统可能部分参与脑缺血后血-脑屏障修复及功能恢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β 脑缺血 脑水肿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能量估算法的营养方案对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赵素平 刘丽 +3 位作者 杜娟 蔡艺灵 袁军 李自如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6期662-667,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能量评估法制订的营养方案在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差异。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6年7月-2018年1月入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成经验组、公式组及间接能... 目的比较不同能量评估法制订的营养方案在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差异。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6年7月-2018年1月入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成经验组、公式组及间接能量测定组,分别采用经验能量估算法、Harris-Benedict校正公式及间接能量测定法测定的日需静息能量代谢值(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REE)进行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三组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前及治疗后7 d、14 d的上臂肌肉围度、腰围、淋巴细胞计数、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结果最终纳入90例患者,平均年龄71±8岁,男性51例(56.67%),每组各30例。治疗前三组基线资料及营养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 d淋巴细胞计数,以及治疗14 d上臂肌肉围度、血清前白蛋白及白蛋白,三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治疗7 d淋巴细胞计数和治疗14 d血清白蛋白水平在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间接能量测定组高于公式组和经验组。结论间接能量测定法能更准确地评估急性重症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能量需求,制订的营养方案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缺血性卒中 间接能量测定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氧化应激过程中SirT1/STAT3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兰根 伟伟 +2 位作者 张玉凤 格日乐图 张艳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19-1122,共4页
目的探讨去乙酰化酶-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of transcription 1,SirT 1)和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在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氧化... 目的探讨去乙酰化酶-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of transcription 1,SirT 1)和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在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氧化应激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方法体外培养RPE细胞系ARPE-19,H2O2诱导氧化应激。分别采用靶向敲除策略(siR NA/shR NA)沉默SirT 1/STAT3基因及采用慢病毒载体(pR C/CMV STAT3及pR C/CMV)转染宿主细胞诱导过表达;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观察基因敲除/过表达状态下SirT 1/STAT3表达的相互影响及SirT 1/STAT3相互作用对暴露于氧化应激状况下RPE细胞的影响。结果SirT 1激活剂白藜芦醇能显著降低STAT3 mR NA的表达量3.0±0.2(P=0.048);而SirT 1基因敲除后,RPE细胞中STAT3 mR NA表达量(6.9±1.1)显著上升(P=0.025);在SirT 1基因敲除后RPE细胞氧化应激过程中STAT3蛋白和磷酸化STAT3蛋白表达显著提高,分别为0.990±0.031、0.544±0.019(P=0.000、0.003)。氧化应激条件下STAT3过表达能显著诱发SirT 1 mR NA表达(0.42±0.16)水平下降(P=0.022);而STAT3敲除后SirT 1 mR NA表达量(2.80±0.85)显著增加(P=0.015)。结论 RPE细胞氧化应激过程中SirT 1对STAT3表达起到负向调节作用,提示在RPE氧化应激过程中SirT 1和STAT3之间存在平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乙酰化酶-1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细胞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钙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11
作者 陈坤 许彩梅 陈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549-550,共2页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钙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60 例颈动脉斑块的患者随机分为2 组,研究组接受瑞舒伐他汀钙加拜阿司匹林片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拜阿司匹林片治疗,两组余治疗及护理保持基本一致.所有患者均在治疗6 个月后复查颈...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钙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60 例颈动脉斑块的患者随机分为2 组,研究组接受瑞舒伐他汀钙加拜阿司匹林片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拜阿司匹林片治疗,两组余治疗及护理保持基本一致.所有患者均在治疗6 个月后复查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斑块的数量,大小和稳定性.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颈动脉内一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和不稳定斑块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IMT 较治疗前变小,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斑块面积较治疗前减小,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舒伐他汀钙可以稳定颈动脉斑块,减小斑块的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钙 颈动脉斑块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