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农牧区白内障患病率及手术覆盖率调查 被引量:5
1
作者 崔巍 刘志英 于桂斌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2-466,共5页
背景白内障是中国主要的致盲性眼病,在国内不同地区其患病率有所差异。目的调查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农牧区≥50岁人群白内障的患病率、白内障手术覆盖率和手术前后的视力情况,为该地区制定防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 背景白内障是中国主要的致盲性眼病,在国内不同地区其患病率有所差异。目的调查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农牧区≥50岁人群白内障的患病率、白内障手术覆盖率和手术前后的视力情况,为该地区制定防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应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克什克腾旗12个调查点≥50岁常住居民进行病史采集、视力、眼压及眼部检查,根据预调查过程制定纳入标准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纳入至少一眼患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患者,受检者同时接受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由专人计算白内障的患病率,分析该地区白内障发病的相关因素,统计当地白内障的手术覆盖率。结巢’实际调查3826人,应答率为90.36%。3826例受检者中,白内障的患病率为31.39%。与白内障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年龄(X2=101.005,P=0.000)、女性和文盲,其中女性和文盲的白内障患病率分别为36.98%和33.56%(x2=58.853,P=0.000;X2=1112.037,P110.007),蒙古族患病率(34.83%)明显高于汉族(2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9.734,P=0.001)。该地区自1998年以后白内障的手术率逐年增高。在以较好眼日常生活视力〈O.1作为盲标准的情况下,白内障盲的总手术覆盖率为20.60%,女性的手术覆盖率低于男性,文盲低于非文盲,蒙古族低于汉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993,P110.038;r=16.463,P=0.044;r:8.523,P=0.029)。白内障盲的总社会负担率为6.09%。以双眼小孔视力〈0.05作为盲的标准,白内障盲的总手术覆盖率为28.36%。蒙古族的白内障手术覆盖率明显低于汉族(24.53% "VS.3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951,P=0.000),白内障盲者的总社会负担率为3.34%。无论是以〈o.1还是〈0.05作为盲标准,〉70岁、女性、文盲以及蒙古族人群者中,白内障盲的社会负担率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农牧区≥50岁人群的白内障致盲率较高,白内障手术覆盖率较低,提高农牧区白内障手术覆盖率是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防盲治盲 患病率 流行病学调查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族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小梁细胞凋亡的流式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崔巍 孔德铭 +1 位作者 路强 云丽娜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8-291,共4页
背景研究表明,蒙古族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患病率较汉族人群高3.02倍,了解其发病原因及机制对于蒙古族人群PACG的预防和治疗有积极的意义。目的从小梁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蒙古族PACG的发病机制。方法参照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 背景研究表明,蒙古族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患病率较汉族人群高3.02倍,了解其发病原因及机制对于蒙古族人群PACG的预防和治疗有积极的意义。目的从小梁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蒙古族PACG的发病机制。方法参照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光眼组1987年制定的诊断标准纳入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接受治疗的蒙古族PACG患者32例32眼及汉族PACG患者40例40眼,另选取因眼外伤需摘除眼球的蒙古族正常人13例13眼及汉族正常人17例17眼作为对照。术前测量受检眼眼压。所有患者均于常规小梁切除手术时取小梁组织,采用annexinv—FITC/PI双标记染色,在FACSalibur型四色流式细胞仪上进行双参数分析,测定坏死、凋亡和正常细胞的百分率。结果蒙古族、汉族PACG组及蒙古族和汉族正常对照组眼压测量值分别为(35.97±7.11)、(38.70±6.82)、(14.69±2.91)和(13.59±2.91)mmHg(1mmHg=0.133kPa),4个组间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6.144,P=0.000),其中蒙古族PACG组和汉族PACG组的眼压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蒙古族PACG组、汉族PACG组及蒙古族正常对照组、汉族正常对照组小梁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14±0.67)%、(5.40.4-0.69)%、(5.86±0.91)%和(2.29±0.65)%,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4.888,P=0.000),其中蒙古族PACG组小梁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汉族PACG组和蒙古族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蒙古族PACG组和汉族PACG组比较、蒙古族正常对照组和汉族正常对照组间小梁细胞的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梁细胞凋亡率随着眼压的升高而增加(b=0.990,F=10.209,P=0.009),直线回归方程为',=2.788+0.092X。结论蒙古族PACG人群小梁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汉族人群,是否与蒙古族PACG发病率高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蒙古族 发病机制 凋亡 小梁细胞 流式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素对缺氧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中脯氨酸羟化酶2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宁 路强 +2 位作者 袁梦克 张晗 崔巍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90-996,共7页
背景 脯氨酸羟化酶2(PHD2)是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降解酶,能够调控缺氧诱导的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等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黄芩素对PHD2有抑制作用,了解其对缺氧诱导... 背景 脯氨酸羟化酶2(PHD2)是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降解酶,能够调控缺氧诱导的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等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黄芩素对PHD2有抑制作用,了解其对缺氧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中PHD2表达的抑制作用有助于了解相关新生血管性眼病的机制及其防治。 目的 观察PHD2在缺氧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探讨黄芩素对PHD2过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其意义。 方法 将出生48 h以内SPF级SD乳鼠用体积分数10%水合氯醛麻醉后以颈椎脱臼法处死,分离双侧视网膜后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鼠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采用兔抗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对神经胶质细胞进行鉴定。将培养的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CoCl2组和CoCl2+黄芩素组,其中正常对照组细胞进行常规培养,CoCl2组细胞培养液中添加200 μmol/L CoCl2以制备缺氧细胞模型,CoCl2+黄芩素组细胞培养液中添加200 μmol/L CoCl2和50 μmol/L黄芩素溶液。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生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鼠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中PHD2和VEGF的表达及其定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HD2和VEGF 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定量检测各组细胞中PHD2和VEGF蛋白的表达量。 结果 各组鼠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值(吸光度,A值)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05,P=0.00),其中CoCl2组鼠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CoCl2+黄芩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免疫荧光检测显示,正常对照组细胞中PHD2和VEGF均呈弱表达,CoCl2组细胞中PHD2和VEGF均呈强阳性表达,CoCl2+黄芩素组细胞中PHD2和VEGF表达较CoCl2组减弱。正常对照组、CoCl2组和CoCl2+黄芩素组细胞中PHD2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66±0.034、0.894±0.015和0.445±0.017,PHD2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1.27±2.61、140.12±4.29和133.14±2.11,VEGF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46±0.008、3.465±0.048和2.264±0.073,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532.25±19.92、601.13±10.21和537.34±5.96,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HD2:F=905.89、43.18,均P〈0.01;VEGF:F=27.13、185.79,均P〈0.01),其中CoCl2组PHD2和VEGF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CoCl2+黄芩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体外低氧环境促进鼠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同时诱导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中PHD2和VEGF的表达上调。黄芩素可有效抑制低氧环境下PHD2过表达引起的神经胶质细胞的增生和相关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PHD2有望成为缺氧性视网膜血管新生疾病的防治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脯氨酸羟化酶2 缺氧 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增生 黄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4
作者 崔巍 刘志英 +2 位作者 高伟 路强 马晓程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2-364,共3页
背景随着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发展和进步,探索在更小切口下安全、有效地摘出混浊晶状体的手术方式,从而减轻术中组织的损伤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逐渐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目的探讨1.8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 背景随着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发展和进步,探索在更小切口下安全、有效地摘出混浊晶状体的手术方式,从而减轻术中组织的损伤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逐渐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目的探讨1.8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系列病例观察研究。纳入2012年4-5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拟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2例32眼,其中Ⅱ级核者8例8眼,Ⅲ级核者16例16眼,Ⅳ级核者8例8眼。所有患眼行A型超声测量眼轴长度,IOL度数按照SRK-Ⅱ公式计算。对患眼行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于10:00~11:00位用专用手术刀行1.8mm隧道式透明角膜切口,于2:00位做侧切口,其他步骤同常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并通过1.8mm的切口植入AkreosM160型人工晶状体(IOL)。观察术中超声乳化时间、术后视力和手术并发症。结果所有术眼手术顺利。各级核患眼术中平均超声乳化有效时间为(7.0±3.6)s,平均超声能量为(15.3±6.1)%。术后1d、1周及1个月时裸眼视力≥0.5的术眼分别为18、28和30眼,分别占56.25%、87.50%及93.75%;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5和O.8者分别为31眼、26眼,分别占96.88%和81.25%。所有患者术中前房稳定,均无切口部位的热损伤。结论1.8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安全、有效,并可通过1.8mm的切口植入IOL,术后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 白内障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脏脂肪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路强 杨晓静 +1 位作者 崔巍 高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5-48,共4页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盲的首要原因。新生血管形成是DR的主要病理表现,但其作用机制不明,对其发病机制的探讨有助于为DR的早期治疗提供潜在靶点。目的观察内脏脂肪素(visfa...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盲的首要原因。新生血管形成是DR的主要病理表现,但其作用机制不明,对其发病机制的探讨有助于为DR的早期治疗提供潜在靶点。目的观察内脏脂肪素(visfat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和分布特点,探讨visfatin和VEGF在DR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PF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糖尿病组大鼠腹腔内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0nlg/kg(0.60ml/100g)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血糖≥16.7mmol/L为造模成功,对照组以同样的方法注射等体积柠檬酸钠缓冲液。于模型建立后12周处死大鼠并提取视网膜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blot法分别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观察和检测visfatin和VEGF在视网膜中的表达。结果造模后12周糖尿病组大鼠平均体质量为(189.02±11.34)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9.57±14.48)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6,P=0.003);造模后12周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为(29.25±3.86)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2±1.0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78,P=0.000)。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显示,对照组大鼠视网膜中visfatin和VEGF主要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和星形胶质细胞中呈少量表达,但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全层中可见visfatin及VEGF强阳性染色,且二者呈共表达。Westernblot检测显示,造模后12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visfatin表达水平(A值)为346.26±41.23,对照组为102.07±65.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91,P=0.000);造模后12周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中VEGF蛋白表达量(A值)为415.88±92.15,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的113.06±3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67,P=0.000)。结论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visfatin呈高表达,提示visfatin在DR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关键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局部高糖低氧诱导Mfiller细胞分泌产生,进而上调VEG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脂肪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免疫荧光双标法 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中脂肪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李莹莹 蔺晓慧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中脂肪细胞因子Apelin及Omentin-1的变化,及其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探讨Omentin-1及Apelin在DR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期用于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选、预测、早期诊断。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 目的研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中脂肪细胞因子Apelin及Omentin-1的变化,及其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探讨Omentin-1及Apelin在DR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期用于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选、预测、早期诊断。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我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DR者为DR组,未合并DR(NDR)者为NDR组,同期在我院眼科行白内障手术治疗者及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抽取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收集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浆葡萄糖(FPG)、超敏CRP(hs-CR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TyG指数等临床相关指标;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Apelin及Omentin-1蛋白浓度。结果血清中,Apelin蛋白浓度DR组为(57.22±11.28)×10-3 ng·L-1,高于NDR组的(47.00±12.19)×10-3 ng·L-1,两组均高于NC组的(29.47±8.89)×10-3 ng·L-1;Omentin-1蛋白浓度DR组为(42.36±7.43)×10-3 ng·L-1,低于NDR组的(52.96±10.69)×10-3 ng·L-1,两组均低于NC组的(62.41±8.87)×10-3 n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血清Apelin水平与糖尿病严重程度、BMI、FPG、HOMA-IR、HbA1c、hs-CRP、TyG指数均呈正相关(均为P<0.05);血清Omentin-1水平与DM严重程度、病程、BMI、FPG、HOMA-IR、HbA1c、hs-CRP、TyG指数、Apelin均呈负相关(均为P<0.05)。血清Omentin-1的ROC曲线下面积(0.771)大于血清Apelin的ROC曲线下面积(0.739),两者联合诊断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791。结论Apelin、Omentin-1可能参与DR的发生发展;Apelin、Omentin-1可能在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方面发挥作用;血清Apelin、Omentin-1可能对是否发生DR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APELIN OMENTIN-1 糖尿病 脂肪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抗ARPE-19细胞氧化应激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兰根 伟伟 +1 位作者 张玉凤 格日乐图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tion/activation of transcription factor3,STAT3)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cells,RPE)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STAT3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tion/activation of transcription factor3,STAT3)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cells,RPE)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STAT3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体外培养ARPE-19细胞系,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及H2O2干预培养细胞诱导氧化应激损伤,通过对细胞增殖、凋亡、活性氧族(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及细胞衰老分析研究,评估氧化应激损伤对RPE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分析氧化应激过程中STAT3-mRNA表达状况;STAT3过表达载体转染ARPE-19细胞,烟酰胺预处理细胞再经H2O2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干预后通过对增殖、凋亡、ROS及细胞衰老状态的分析,了解STAT3抗RPE氧化应激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2O2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能显著增加ROS水平,促使细胞衰老增加,细胞的增殖显著下降而细胞凋亡显著上升(均为P<0.05)。氧化应激状况下STAT3上游产物表达上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及H2O2组荧光表达强度分别是3.3±1.2及3.5±1.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TAT3能保护ARPE-19细胞抗氧化应激损伤,使细胞增殖增加、凋亡减少及ROS累积,但不造成细胞衰老状况加剧,说明ARPE-19细胞衰老不受STAT3调节。结论STAT3在细胞氧化损伤中能独立地发挥抗氧化应激作用,提示了STAT3在AMD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3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19 细胞衰老 活性氧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氧化应激过程中SirT1/STAT3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兰根 伟伟 +2 位作者 张玉凤 格日乐图 张艳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19-1122,共4页
目的探讨去乙酰化酶-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of transcription 1,SirT 1)和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在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氧化... 目的探讨去乙酰化酶-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of transcription 1,SirT 1)和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在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氧化应激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方法体外培养RPE细胞系ARPE-19,H2O2诱导氧化应激。分别采用靶向敲除策略(siR NA/shR NA)沉默SirT 1/STAT3基因及采用慢病毒载体(pR C/CMV STAT3及pR C/CMV)转染宿主细胞诱导过表达;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观察基因敲除/过表达状态下SirT 1/STAT3表达的相互影响及SirT 1/STAT3相互作用对暴露于氧化应激状况下RPE细胞的影响。结果SirT 1激活剂白藜芦醇能显著降低STAT3 mR NA的表达量3.0±0.2(P=0.048);而SirT 1基因敲除后,RPE细胞中STAT3 mR NA表达量(6.9±1.1)显著上升(P=0.025);在SirT 1基因敲除后RPE细胞氧化应激过程中STAT3蛋白和磷酸化STAT3蛋白表达显著提高,分别为0.990±0.031、0.544±0.019(P=0.000、0.003)。氧化应激条件下STAT3过表达能显著诱发SirT 1 mR NA表达(0.42±0.16)水平下降(P=0.022);而STAT3敲除后SirT 1 mR NA表达量(2.80±0.85)显著增加(P=0.015)。结论 RPE细胞氧化应激过程中SirT 1对STAT3表达起到负向调节作用,提示在RPE氧化应激过程中SirT 1和STAT3之间存在平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乙酰化酶-1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细胞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多焦视网膜电图及视功能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杜红艳 钱志敏 +2 位作者 王中颖 张丽娜 李兰根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0-282,共3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前后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及视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术的IMH患者32例(32眼),另选... 目的观察并分析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前后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及视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术的IMH患者32例(32眼),另选取健康体检者32例(32眼)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患者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及mfERG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术前相比,IMH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BCVA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IMH患者术前mfERG一阶函数的1环和2环P1波反应密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3环、4环、5环P1波反应密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IMH患者术后12个月mfERG一阶函数的1环和2环P1波反应密度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3环、4环、5环P1波反应密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IMH患者术后12个月时mfERG一阶函数的1环和2环P1波反应密度与视力均呈正相关性(r=0.451、0.389,均为P<0.01)。结论 mfERG在视功能评估方面较BCVA更加客观,两者总体上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视网膜电图 特发性黄斑裂孔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GALNT2基因对高糖培养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天洋 格日勒图 +4 位作者 张玉凤 李春宇 金琳 包岭君 王佳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46-853,共8页
目的探讨敲低多肽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2(GALNT2)对高糖环境中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CECs)增生及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GALNT2基因为模板构建小发夹RNA(shRNA)干扰慢病毒载体。将HRCECs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NC-shGAL... 目的探讨敲低多肽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2(GALNT2)对高糖环境中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CECs)增生及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GALNT2基因为模板构建小发夹RNA(shRNA)干扰慢病毒载体。将HRCECs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NC-shGALNT2组和shGALNT2组,分别于含5.5 mmol/L葡萄糖、25 mmol/L葡萄糖、shGALNT2阴性对照病毒+25 mmol/L葡萄糖和shGALNT2敲低病毒+25 mmol/L葡萄糖培养基中培养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GALNT2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GALNT2、表皮生长因子(EGF)、EGF受体(EGFR)、磷酸化EGFR(p-EGFR)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生值;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模型组GALNT2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shGALNT2组GALNT2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中细胞增生值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shGALNT2组中细胞增生值较模型组和NC-shGALNT2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空白对照组、模型组、NC-shGALNT2组和shGALNT2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73±0.26)%、(8.66±0.25)%、(9.26±1.12)%和(5.47±0.18)%,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2.921,P<0.001),其中模型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shGALNT2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和NC-shGALNT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中EGFR蛋白相对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EGFR蛋白相对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hGALNT2组中p-EGFR蛋白相对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敲低GALNT2可以提高高糖培养下HRCECs的增生能力,减少HRCECs凋亡,其可能与EGFR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多肽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2 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脯氨酸羟化酶2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生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晗 路强 崔巍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79-784,共6页
目的研究脯氨酸羟化酶2(PHD2)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增生膜中的表达及其与PDR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确诊为PDR的患者16例16眼,其中包括行标准三通道玻璃体切... 目的研究脯氨酸羟化酶2(PHD2)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增生膜中的表达及其与PDR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确诊为PDR的患者16例16眼,其中包括行标准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PDR患者视网膜增生膜8例8眼和术前行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药的PDR患者视网膜增生膜8例8眼,另取无糖尿病患者特发性黄斑前膜8例8眼,分别作为PDR组、雷珠单抗组和对照组.苏木精-伊红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分别观察3个组PHD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PECAM-1/CD31)的表达情况,并比较PHD2、VEGF及GFAP免疫荧光强度值.结果PDR增生膜形态具有多样性,主要由较多的新生血管、成纤维细胞样细胞以及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构成.特发性黄斑前膜以胶质细胞为主,伴有少量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雷珠单抗组可见血管萎缩,仅留少量血管,血管内皮细胞和纤维细胞减少.在PDR患者增生膜中PHD2、VEGF、GFAP和CD31均呈强阳性,且PHD2与VEGF、GFAP和CD31在增生膜中共同表达,表达部位一致;且无血管区域神经胶质细胞聚集明显,GFAP蛋白表达较有血管区域明显增强;雷球单抗组患者视网膜增生膜中PHD2、VEGF、GFAP和CD31均呈弱表达;对照组中,PHD2、VEGF和GFAP仅在有细胞区域表达,且呈弱阳性,在无胶质细胞区域表达阴性.PDR组、雷珠单抗组和对照组患者增生膜PHD2荧光强度值分别为0.082±0.003、0.031±0.002和0.028±0.001,PDR组PHD2荧光强度值较雷珠单抗组和对照组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09、15.40,P<0.001).PDR组、雷珠单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增生膜中VEGF荧光强度值分别为0.104±0.003、0.051±0.002和0.034±0.003,PDR组较雷珠单抗组和对照组升高,雷珠单抗组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00、16.31、4.58,均P<0.001).PDR组、雷珠单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增生膜中GFAP荧光强度值分别为0.077±0.003、0.038±0.002和0.032±0.002,PDR组GFAP荧光强度值较雷珠单抗组和对照组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52、12.01,均P<0.001).结论PHD2与VEGF、GFAP和CD31在PDR患者增生膜中共同高表达,提示PHD2在PDR增生膜形成中起一定作用,其在形成和维持增生膜中发挥作用.雷珠单抗能明显降低PHD2表达,PHD2与VEGF之间可能存在通路关系.黄斑前膜中细胞区域PHD2呈弱表达,说明其也部分参与了特发性前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生性 脯氨酸羟化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格日勒图 张玉凤 +1 位作者 伟伟 王璞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方法选择并分析其疗效。方法视网膜脱离68例患者70只眼,根据视网膜脱离类型和程度行不同的视网膜复位手术,分析手术前后视力变化、视网膜复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一次手术复位者62只眼(其中19只眼硅油填充下视...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方法选择并分析其疗效。方法视网膜脱离68例患者70只眼,根据视网膜脱离类型和程度行不同的视网膜复位手术,分析手术前后视力变化、视网膜复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一次手术复位者62只眼(其中19只眼硅油填充下视网膜在位),视网膜复位率88.6%;6只眼再次手术,最终视网膜复位率为97.1%。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数指以下者46只眼,占65.7%;术后平均随诊(5.3±2.2)个月,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大于0.05者58只眼,占82.9%。手术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6,P=0.000)。术后并发症分别表现为疼痛1只眼,视网膜前局限性增生3只眼,并发白内障5只眼,术后一过性高眼压8只眼。结论及时行合理的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是确保视网膜解剖复位、恢复视功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状体囊袋皱缩综合征个体化手术治疗二例
13
作者 马晓程 崔巍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50-1051,共2页
例1,女,72岁.因右眼视物模糊6个月就诊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患者1年前曾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行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植入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术后3d术眼矫正视力1.... 例1,女,72岁.因右眼视物模糊6个月就诊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患者1年前曾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行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植入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术后3d术眼矫正视力1.0.6个月前患者自觉右眼视物模糊,无明显诱因,未治疗.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2,矫正后视力不提高,眼压16 mmHg(1 mmHg=0.133 kPa).右眼外眼未发现异常,角膜透明,前房深度中等,晶状体前囊膜皱缩,囊袋口缩小,IOL襻蜷缩,IOL偏心、移位,眼底隐约可见视盘边界清,色泽正常,视网膜平伏,余窥不清(图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个体化手术治疗 囊袋皱缩综合征 眼白内障超声乳化 内蒙古自治区 亲水性丙烯酸酯 右眼视力 矫正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