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克司兰治疗亚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或高危人群的疗效与安全性:ORION-18研究中国大陆亚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霍勇 李勇 +6 位作者 韩雅君 丁春华 邢晓春 张雪莲 李建平 徐标 陈纪言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4-130,共7页
目的:ORION-18研究已证实,英克司兰在亚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或ASCVD高危人群中可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且安全性良好。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评估英克司兰在中国大陆人群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ORION-18研... 目的:ORION-18研究已证实,英克司兰在亚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或ASCVD高危人群中可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且安全性良好。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评估英克司兰在中国大陆人群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ORION-18研究是一项在亚洲开展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试验,其中中国大陆亚组包含232例已接受饮食控制和最大耐受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联合或不联合其他降脂治疗)但LDL-C仍升高的ASCVD患者或ASCVD高危受试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组(英克司兰组和安慰剂组各116例),在第1天、第90天和第270天分别接受英克司兰300 mg或安慰剂治疗。主要终点为LDL-C从基线至第330天的百分比变化。次要终点包括:LDL-C从第90天至第360天经时间校正的百分比变化和绝对值变化;LDL-C从基线至第330天的绝对值变化;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总胆固醇、载脂蛋白B(ApoB)、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从基线至第330天的百分比变化。其他次要终点包括:第330天达到LDL-C<1.8 mmol/L、LDL-C较基线降低≥50%、达到所处ASCVD风险水平总体降脂目标(LDL-C总体目标值:ASCVD患者<1.4 mmol/L,ASCVD高危人群<1.8 mmol/L)的受试者比例。安全性终点为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异常、严重不良事件及其严重程度和其与治疗的相关性。结果:英克司兰组LDL-C从基线至第330天经安慰剂校正的百分比变化为-61.16%,绝对值变化为-1.73 mmol/L;与安慰剂组相比,英克司兰组LDL-C从第90天至第360天经时间校正的百分比变化为-58.51%,绝对值变化为-1.64mmol/L;英克司兰组PCSK9、总胆固醇、ApoB、non-HDL-C从基线至第330天经安慰剂校正的百分比变化分别为-77.44%、-35.65%、-43.43%、-50.90%(P均<0.0001)。第330天时,英克司兰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79.6%(74/93)和7.8%(6/77)的受试者达到LDL-C<1.8 mmol/L,分别有69.9%(65/93)和0%(0/77)的受试者实现LDL-C较基线降低≥50%,分别有66.7%(62/93)和2.6%(2/77)的受试者达到总体降脂目标。英克司兰治疗12个月的安全性与安慰剂相似,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在已接受饮食控制和最大耐受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联合或不联合其他降脂治疗)但LDL-C仍升高的中国大陆ASCVD患者或ASCVD高危受试者中,英克司兰降低LDL-C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英克司兰在中国大陆人群中评估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与在亚洲总体人群中的评估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英克司兰 小干扰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医院感染控制联络护士的职责及相关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
作者 白舸 王砚丽 +2 位作者 刘瑞芳 马宇霞 石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2-249,共8页
目的 明确综合医院感染控制联络护士(ICLN)的职责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范围综述的方法,系统检索相关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3年3月18日,对纳入文献进行规范化报告。结果 共纳入文献36篇,ICLN的角色职责包括准入标准、选拔方式和工... 目的 明确综合医院感染控制联络护士(ICLN)的职责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范围综述的方法,系统检索相关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3年3月18日,对纳入文献进行规范化报告。结果 共纳入文献36篇,ICLN的角色职责包括准入标准、选拔方式和工作职责。ICLN的影响因素包括培训、赋权、绩效考核、持续改进措施和人员配置。设置ICLN后,能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多重耐药菌检出率,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及医院环境监测率,并规范医院环境清洁消毒。结论 ICLN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具有一定作用,但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ICLN的管理和应用,对其有效性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促进ICLN的发展,提升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感染控制联络护士 范围综述 综合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罗布考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的心绞痛
3
作者 阿拉腾其木格 朱王亮 +4 位作者 俞波 李建飞 乔鑫 宋明哲 云冬晔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9-583,共5页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的心绞痛对血清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介入术后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的心绞痛对血清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介入术后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予以替罗非班,观察组加用普罗布考。观察治疗前、治疗7 d后各项指标。主要指标为治疗总有效率,次要指标为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时间、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心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脂质过氧化物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55/60),高于对照组的78.33%(4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改善情况、SAQ评分、LVEF、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高于对照组,而LVESD、LVEDD、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丙二醛(MDA)、内皮素-1(ET-1)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替罗非班治疗介入术后心绞痛的疗效确切,能促进心功能恢复,减轻心肌损伤,调节血清脂质过氧化物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术 心绞痛 普罗布考 替罗非班 脂质过氧化物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