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2010年布鲁氏菌病疫情专项调查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白琨
张小书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1年第4期55-56,共2页
掌握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与高危职业人群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控制布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本市各旗县上报的2010年布鲁氏菌病疫情专项调查资料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统计数据,按照《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的有关...
掌握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与高危职业人群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控制布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本市各旗县上报的2010年布鲁氏菌病疫情专项调查资料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统计数据,按照《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的有关指标进行统计。结果:调查地区人群布鲁氏菌病患病率12.94%、感染率8.48%,居民布病漏报率为48.03%。畜间抽检灌服免疫的羊200只,阳性2只,其余全部转阴。结论:调查地区人群布鲁氏菌病患病率和漏报率较高,人群对布鲁氏菌病防护知识知晓率普遍偏低,应根据不同职业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同时建议畜牧部门开展畜间免疫效果评价,防止新的畜间疫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流行
漏报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乌兰察布市布鲁氏菌病疫情流行趋势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小书
白琨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1年第4期56-57,共2页
分析内蒙古乌兰察布市2009-2010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流行现状、特征以及流行趋势,为布病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0年主动监测资料数据和布鲁氏菌病专业门诊被动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和2010年人间布...
分析内蒙古乌兰察布市2009-2010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流行现状、特征以及流行趋势,为布病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0年主动监测资料数据和布鲁氏菌病专业门诊被动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和2010年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分别为125.45/10万、121.59/10万,同比下降3.07%。发病人群职业分布主要以30-60岁的农民为主,其次为牧民。结论:全市疫情较上年度小幅下降,但部分地区疫情上升趋势十分明显,证明疫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流行范围仍在进一步扩大,应尽快建立与新的疫情形势与特点相适应的防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疫区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蒙古羊种布鲁氏菌传播模式调查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刘志国
王妙
+3 位作者
赵鸿雁
朴东日
崔步云
李振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5-471,共7页
目的调查内蒙古羊种布鲁氏菌的传播模式和流行规律。方法采用AMOS-PCR对60株布鲁氏菌的种型进行鉴定,用Hunter-Gaston Diversity Index(HGDI)评价菌株的遗传多态性特征,采用MLVA-16分型方法对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确定菌株的亲缘关系。结果...
目的调查内蒙古羊种布鲁氏菌的传播模式和流行规律。方法采用AMOS-PCR对60株布鲁氏菌的种型进行鉴定,用Hunter-Gaston Diversity Index(HGDI)评价菌株的遗传多态性特征,采用MLVA-16分型方法对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确定菌株的亲缘关系。结果 60株试验菌全部为羊种布鲁氏菌。MLVA-16对菌株具有极高的分辨力,多态性指数为0.981;Panel 1,Panel 2A和Panel 2B的多态性指数分别为0.264,0.345和0.980;Panel 2B中Bru16位点的多态性指数最高,多态性指数为0.835。60株羊种布鲁氏菌聚为5大类37个基因型,其中15个共享基因型包括38株羊种布鲁氏菌,聚类率为63.3%(38/60),提示病例多为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暴发流行;另外22株菌表现为独特基因型表明菌株无明显的流行病学相关性。共享基因型GT5包括2株分别分离自羊和骆驼的菌株且有相同的MLVA-16基因型,提示布鲁氏菌在羊和骆驼中循环传播;3个共享基因型(GT11、GT17和GT23)分别包含来自人和羊的菌株并呈现完全相同的MLVA-16基因型,表明羊是人间布病的传染源。GT35由3株分离自羊脾的菌株构成且共享相同的基因型,提示布病在羊中呈暴发流行。类群E由12个来自不同宿主(羊,牛,野生骆驼和人)的菌株构成,共享相同或相似的MLVA-16基因型,揭示了内蒙古羊种布鲁氏菌潜在的传播模式。结论疫羊是主要传染源,野生动物(骆驼)是贮藏宿主。羊种布鲁氏菌在羊牛(骆驼)和骆驼(羊牛)中相互循环传播,最后传染给人是内蒙古羊种布鲁氏菌的潜在传播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种布鲁氏菌
传播模式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2010年布鲁氏菌病疫情专项调查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白琨
张小书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地方病防治中心
出处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1年第4期55-56,共2页
文摘
掌握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与高危职业人群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控制布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本市各旗县上报的2010年布鲁氏菌病疫情专项调查资料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统计数据,按照《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的有关指标进行统计。结果:调查地区人群布鲁氏菌病患病率12.94%、感染率8.48%,居民布病漏报率为48.03%。畜间抽检灌服免疫的羊200只,阳性2只,其余全部转阴。结论:调查地区人群布鲁氏菌病患病率和漏报率较高,人群对布鲁氏菌病防护知识知晓率普遍偏低,应根据不同职业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同时建议畜牧部门开展畜间免疫效果评价,防止新的畜间疫情发生。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流行
漏报率
分类号
S855.1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兰察布市布鲁氏菌病疫情流行趋势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小书
白琨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地方病防治中心
出处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1年第4期56-57,共2页
文摘
分析内蒙古乌兰察布市2009-2010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流行现状、特征以及流行趋势,为布病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0年主动监测资料数据和布鲁氏菌病专业门诊被动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和2010年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分别为125.45/10万、121.59/10万,同比下降3.07%。发病人群职业分布主要以30-60岁的农民为主,其次为牧民。结论:全市疫情较上年度小幅下降,但部分地区疫情上升趋势十分明显,证明疫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流行范围仍在进一步扩大,应尽快建立与新的疫情形势与特点相适应的防制措施。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疫区
监测
分类号
S855.1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蒙古羊种布鲁氏菌传播模式调查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刘志国
王妙
赵鸿雁
朴东日
崔步云
李振军
机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
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生物安全实验室/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组
内蒙古自治区
综合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地方病防治中心
出处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5-471,共7页
基金
传染病重大专项(No.2017ZX10303401)
生物安全重点专项(No.2017YFC1200303
+1 种基金
No.2016YFC1200701)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8MS08004)联合资助~~
文摘
目的调查内蒙古羊种布鲁氏菌的传播模式和流行规律。方法采用AMOS-PCR对60株布鲁氏菌的种型进行鉴定,用Hunter-Gaston Diversity Index(HGDI)评价菌株的遗传多态性特征,采用MLVA-16分型方法对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确定菌株的亲缘关系。结果 60株试验菌全部为羊种布鲁氏菌。MLVA-16对菌株具有极高的分辨力,多态性指数为0.981;Panel 1,Panel 2A和Panel 2B的多态性指数分别为0.264,0.345和0.980;Panel 2B中Bru16位点的多态性指数最高,多态性指数为0.835。60株羊种布鲁氏菌聚为5大类37个基因型,其中15个共享基因型包括38株羊种布鲁氏菌,聚类率为63.3%(38/60),提示病例多为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暴发流行;另外22株菌表现为独特基因型表明菌株无明显的流行病学相关性。共享基因型GT5包括2株分别分离自羊和骆驼的菌株且有相同的MLVA-16基因型,提示布鲁氏菌在羊和骆驼中循环传播;3个共享基因型(GT11、GT17和GT23)分别包含来自人和羊的菌株并呈现完全相同的MLVA-16基因型,表明羊是人间布病的传染源。GT35由3株分离自羊脾的菌株构成且共享相同的基因型,提示布病在羊中呈暴发流行。类群E由12个来自不同宿主(羊,牛,野生骆驼和人)的菌株构成,共享相同或相似的MLVA-16基因型,揭示了内蒙古羊种布鲁氏菌潜在的传播模式。结论疫羊是主要传染源,野生动物(骆驼)是贮藏宿主。羊种布鲁氏菌在羊牛(骆驼)和骆驼(羊牛)中相互循环传播,最后传染给人是内蒙古羊种布鲁氏菌的潜在传播模式。
关键词
羊种布鲁氏菌
传播模式
内蒙古
Keywords
Brucella melitensis
transmission pattern
Inner Mongolia
分类号
R378.5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2010年布鲁氏菌病疫情专项调查分析
白琨
张小书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乌兰察布市布鲁氏菌病疫情流行趋势分析
张小书
白琨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内蒙古羊种布鲁氏菌传播模式调查研究
刘志国
王妙
赵鸿雁
朴东日
崔步云
李振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