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主要灌木光合日变化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刘芳 黄雅茹 +4 位作者 陈海玲 马迎宾 葛根巴图 董雪 张晓燕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5-162,共8页
对乌兰布和沙漠耐旱植物沙拐枣属、柽柳属、锦鸡儿属的14种植物进行光合日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14种沙生灌木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峰值均出现在10:00与16:00,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且主要是由气孔因素引起的。... 对乌兰布和沙漠耐旱植物沙拐枣属、柽柳属、锦鸡儿属的14种植物进行光合日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14种沙生灌木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峰值均出现在10:00与16:00,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且主要是由气孔因素引起的。净光合速率日均值排序为: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乔木状沙拐枣>多花柽柳>细穗柽柳>白皮沙拐枣>东疆沙拐枣>甘蒙柽柳>荒漠锦鸡儿>多枝柽柳>头状沙拐枣>长穗柽柳>狭叶锦鸡儿>红皮沙拐枣;(2)沙拐枣属、柽柳属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14:00,锦鸡儿属植物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峰值出现在10:00,16:00。蒸腾速率日均值排序为:多花柽柳>细穗柽柳>甘蒙柽柳>柠条锦鸡儿>荒漠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多枝柽柳>白皮沙拐枣>长穗柽柳>乔木状沙拐枣>狭叶锦鸡儿>头状沙拐枣>东疆沙拐枣>红皮沙拐枣;(3)14种沙生灌木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均为双峰型,上午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于下午,最高值出现在10:00,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排序为:乔木状沙拐枣>红皮沙拐枣>长穗柽柳>柠条锦鸡儿>白皮沙拐枣>头状沙拐枣>东疆沙拐枣>中间锦鸡儿>多枝柽柳>狭叶锦鸡儿>甘蒙柽柳>荒漠锦鸡儿>细穗柽柳>多花柽柳;(4)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乔木状沙拐枣、长穗柽柳、柠条锦鸡儿对该区的干旱环境有相对较强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布和沙漠 灌木 光合特性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