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辛芩颗粒在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对其炎性指标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白佳利 李林 +6 位作者 张楠 张鑫磊 阿丁嘎 武俊 王凤春 孙丹雨 董冠中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3-126,共4页
目的 探讨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辛芩颗粒治疗对其临床症状、免疫调节、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该院从2021年10月—2022年9月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患者给... 目的 探讨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辛芩颗粒治疗对其临床症状、免疫调节、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该院从2021年10月—2022年9月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患者给予氯雷他定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给予辛芩颗粒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把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中医症状评分、血清相关因子、细胞免疫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高;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喷嚏、流涕、鼻堵和鼻痒症状评分,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bin E,IgE)、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ad hesion molecule-1,VCAM-1)水平,外周血CD_(3)^(+)、CD_(4)^(+)水平及CD_(4)^(+)/CD_(8)^(+)比值降低,其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血清干扰素-γ(interferon γ,IFN-γ)、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及外周血CD_(8)^(+)水平升高,而对照组相较于观察组,处于较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芩颗粒应用于过敏性鼻炎患者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中医症状,抑制炎症反应,维持免疫平衡,且无较大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芩颗粒 过敏性鼻炎 炎性指标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