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22
1
作者 徐佳佳 赖勇 +4 位作者 崔栋 常勇 蒋林 舒启海 李文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957-2972,共16页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旗道伦达坝中型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西坡,矿体主要产于粉砂质板岩与黑云母花岗岩的接触带。本文通过系统的岩相学、矿相学、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床属岩浆期后气化...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旗道伦达坝中型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西坡,矿体主要产于粉砂质板岩与黑云母花岗岩的接触带。本文通过系统的岩相学、矿相学、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床属岩浆期后气化热液矿床,成矿过程包括早、中、晚3个阶段,温度区间分别为388~>500℃、302~463℃、179~359℃。钨-锡矿化主要发生在中阶段、铜矿化主要发生在晚阶段。初始成矿流体为CH_4-CO_2-H_2O-NaCl体系,随着温压降低,CO_2、CH_4大量逸失,而演化为H_2O-NaCl体系。流体盐度变化范围大,但从早到晚逐步降低。流体临界分离导致钨、锡矿化;流体CH_4、CO_2逃逸和大气降水热液混入导致铜矿化。黑云母花岗岩的侵入活动导致了成矿流体的聚集,而粉砂质板岩有利于成矿流体封闭,致使二者接触带成为有利的成矿和找矿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氢氧同位素 成矿流体 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内蒙古西拉木伦带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环境的讨论 被引量:24
2
作者 邵济安 王友 唐克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002-3010,共9页
针对近年来对华北板块与南蒙微大陆碰撞时限与演化历史的争论,本文通过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两侧双井-杏树洼一带不同时期地质体的解析,反演了与古生代-中生代构造演化有关的三段历史:(1)由杏树洼组和所裹挟的蛇绿岩块组成的小苇塘岩片记录... 针对近年来对华北板块与南蒙微大陆碰撞时限与演化历史的争论,本文通过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两侧双井-杏树洼一带不同时期地质体的解析,反演了与古生代-中生代构造演化有关的三段历史:(1)由杏树洼组和所裹挟的蛇绿岩块组成的小苇塘岩片记录了早古生代末弧前盆地演化的历史;(2)由早二叠世末期侵位的中-基性岩墙和中二叠世的克德河砂砾岩充填的断陷盆地显示了板块碰撞造山后年轻陆壳经受的伸展作用;(3)中二叠世和中三叠世伸展背景下的岩浆活动,根据兴蒙造山带乃至中亚造山带岩浆活动的研究,结合前人对双井地区的研究成果,认为控制这一岩浆活动的是幔源岩浆上涌的底侵作用,而不是"同碰撞"的挤压-汇聚环境,因此花岗岩的形成不能作为板块碰撞时间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弧前盆地 断陷盆地 中-基性岩墙 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赤峰地区新生代玄武岩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9
3
作者 贾文 朱慧忠 邵济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7-272,共6页
本文首次对内蒙古赤峰地区新生代火山活动旋回进行了划分,包括渐新世旋回(24~33 Ma);中新世晚期旋回(6~10 Ma);上新世旋回(4.8 Ma)和更新世旋回(0.09~0.16 Ma)。进一步结合火山岩空间分布以及玄武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揭示... 本文首次对内蒙古赤峰地区新生代火山活动旋回进行了划分,包括渐新世旋回(24~33 Ma);中新世晚期旋回(6~10 Ma);上新世旋回(4.8 Ma)和更新世旋回(0.09~0.16 Ma)。进一步结合火山岩空间分布以及玄武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揭示了新生代火山活动由南东向北西逐渐变新,岩浆来源逐渐加深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玄武岩 时空分布 内蒙古 赤峰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内蒙古第四纪冰川和冰臼群的成因 被引量:22
4
作者 赵国龙 朱洪森 +2 位作者 李泊洋 王友 朱慧忠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0-205,T002,共7页
通过内蒙古林东地区第四纪冰川地质和冰臼群成因专项调查工作,发现了晚更新世冰碛泥砾层和龟背石、熨斗石、龟裂石等典型的冰碛砾石及冰斗、刃脊、角峰、冰川槽谷中的表皮构造等山谷冰川遗迹。在花岗岩体中发育的岩臼群,可划分为冰期... 通过内蒙古林东地区第四纪冰川地质和冰臼群成因专项调查工作,发现了晚更新世冰碛泥砾层和龟背石、熨斗石、龟裂石等典型的冰碛砾石及冰斗、刃脊、角峰、冰川槽谷中的表皮构造等山谷冰川遗迹。在花岗岩体中发育的岩臼群,可划分为冰期冰雪融水形成的冰臼、现代季节性降水形成的瓯穴和风蚀作用为主形成的风龛3种类型。本区冰臼同山谷冰川相伴随,未发现远源巨型漂砾等大陆冰盖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 山谷冰臼 冰雪融水 内蒙古 第四纪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翁牛特旗一带晚志留世-早泥盆世花岗闪长岩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陈英富 渠洪杰 +3 位作者 崔玉良 王森 王登科 朱随洲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8-93,共16页
早古生代,华北克拉通北缘发育了白乃庙岛弧岩带。前人资料显示白乃庙岛弧岩带由西(白乃庙镇)向东(四平市)经过翁牛特旗浅覆盖区,但没有确凿证据。本次工作结合地表调查及钻探调查,将工作区内(朝阳沟附近)“二叠纪花岗岩”解体出一套花... 早古生代,华北克拉通北缘发育了白乃庙岛弧岩带。前人资料显示白乃庙岛弧岩带由西(白乃庙镇)向东(四平市)经过翁牛特旗浅覆盖区,但没有确凿证据。本次工作结合地表调查及钻探调查,将工作区内(朝阳沟附近)“二叠纪花岗岩”解体出一套花岗闪长岩,采集两套样品经测试得出两组数据:SHRIMP年龄为427.0±5.6 Ma,激光烧蚀年龄为409±2.9 Ma,由此确定花岗闪长岩时代为晚志留世-早泥盆世,该岩体兼具有火山弧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本文新发现的晚志留世-早泥盆世花岗闪长岩,为研究早古生代白乃庙岛弧带地质演化提供了重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古生代 白乃庙岛弧 晚志留世-早泥盆世 花岗闪长岩 翁牛特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赤峰北部二叠纪基性—中性次火山岩系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友 宫玉亚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2000年第2期131-136,共6页
赤峰北部早二叠世末至晚二叠世初基性—中性次火山岩锆石U Pb和谐线年龄为 (2 76 .3±4 .2 )Ma ,岩石组合为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及安山岩等。岩石化学上属亚碱性系列、钙碱性火山岩系、钠质类型 ;稀土总量中低 ,属轻稀土富集型 ,稀... 赤峰北部早二叠世末至晚二叠世初基性—中性次火山岩锆石U Pb和谐线年龄为 (2 76 .3±4 .2 )Ma ,岩石组合为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及安山岩等。岩石化学上属亚碱性系列、钙碱性火山岩系、钠质类型 ;稀土总量中低 ,属轻稀土富集型 ,稀土分布模式为右倾平滑曲线或略有正、负铕异常 ;过渡族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形态呈“W”型 ,锶初始值为 0 .70 5398,反映物质来源较深。该火山岩系形成于华力西中期强烈造山后均衡调整阶段的引张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中性 次火山岩系 岩石地球化学 火山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中南段中生代成矿物质的深部来源与背景 被引量:92
7
作者 邵济安 牟保磊 +1 位作者 朱慧忠 张履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49-656,共8页
大兴安岭是我国北方一个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本文从成矿的物质来源和构造作用两方面讨论大兴安岭的成矿系统。Sr、Nd、O、Pb同位素的研究显示大兴安岭成矿物质的深部来源,大兴安岭晚中生代壳幔混熔花岗质岩石组成及其构造环境的研究,... 大兴安岭是我国北方一个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本文从成矿的物质来源和构造作用两方面讨论大兴安岭的成矿系统。Sr、Nd、O、Pb同位素的研究显示大兴安岭成矿物质的深部来源,大兴安岭晚中生代壳幔混熔花岗质岩石组成及其构造环境的研究,表明它们是在板内非造山的伸展环境下形成的A型花岗岩。与南岭花岗岩及其成矿作用的对比研究,将加深对大兴安岭中生代成矿特征的认识。深部构造特征也进一步印证了大兴安岭的成岩-成矿的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中生代 成矿物质的来源 壳幔混熔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哀牢山南段长安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来自S、Pb同位素的证据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士辉 张静 +1 位作者 杨立强 王欢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79-887,共9页
哀牢山南段长安金矿床是三江造山带哀牢山成矿带南段大型矿床之一,就位于甘河断裂的脆性破碎带内,赋矿岩石以下奥陶统砂岩和碎屑岩为主。目前已知各地质体内黄铁矿的硫同位素δ34S值变化范围为-3.49‰~+3.57‰,峰值集中在+1‰~+3‰;... 哀牢山南段长安金矿床是三江造山带哀牢山成矿带南段大型矿床之一,就位于甘河断裂的脆性破碎带内,赋矿岩石以下奥陶统砂岩和碎屑岩为主。目前已知各地质体内黄铁矿的硫同位素δ34S值变化范围为-3.49‰~+3.57‰,峰值集中在+1‰~+3‰;矿石与其他围岩及岩浆岩脉的硫同位素组成的对比表明,成矿热液中硫最可能源自于地层,或者部分混染了喜山期岩浆热液中的硫。矿石铅同位素组成为:208Pb/204Pb=38.722~40.649,207Pb/204Pb=15.604~15.813,206Pb/204Pb=18.788~19.761。结果显示其变化范围相对较小,说明矿石相对富集放射成因铅;矿石铅来源于成熟度较高的上地壳,显示矿床铅更可能源自区内的白云岩、碎屑岩、粉砂岩等沉积岩类。蚀变岩和岩浆岩类的铅主要显示出造山带铅源特点,暗示矿石铅源与矿区内岩浆岩相关性较小,应主要来自赋矿围岩。区内新生代岩浆活动为矿床的进一步叠加富集提供了热源和部分成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铅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长安金矿床 哀牢山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湖沼景观水系沉积物元素迁移机理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孙忠军 张华 +3 位作者 刘华忠 于兆云 李文春 梁金全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71,共4页
水系沉积物元素迁移机理是区域化探方法的理论基础。文章研究了青海省高寒湖沼丘陵景观水系沉积物的元素粒级分配特征,提出元素相态分配系数可以定量描述水系沉积物迁移过程成矿元素分配机理。指出区域化探适宜的采样粒级为-10目~+40目... 水系沉积物元素迁移机理是区域化探方法的理论基础。文章研究了青海省高寒湖沼丘陵景观水系沉积物的元素粒级分配特征,提出元素相态分配系数可以定量描述水系沉积物迁移过程成矿元素分配机理。指出区域化探适宜的采样粒级为-10目~+40目或-10目~+60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湖沼丘陵景观 相态分配系数 元素迁移机理 采样粒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三道湾子碲化物型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及硫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赵胜金 刘俊来 +4 位作者 白相东 赵海滨 吕军 陈越 陈美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6-488,共13页
三道湾子金矿床是新近发现的一个典型的碲化物型浅成热液金矿床,金银以碲化物形式赋存于石英脉中。含矿石英脉中石英内流体包裹体的主要类型为液体包裹体,其气相分数大多集中在5%~15%。对应于早矿化阶段、主成矿阶段、晚矿化阶段的流... 三道湾子金矿床是新近发现的一个典型的碲化物型浅成热液金矿床,金银以碲化物形式赋存于石英脉中。含矿石英脉中石英内流体包裹体的主要类型为液体包裹体,其气相分数大多集中在5%~15%。对应于早矿化阶段、主成矿阶段、晚矿化阶段的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分别为230~396℃;220~320℃(峰值260~280℃);140~300℃(峰值180~240℃)。激光拉曼探针原位成分分析表明,各阶段流体包裹体的气、液相成分主要为H2O,部分气相含有甲烷、丙烷、丁炔等烃类;主成矿阶段的纯气体包裹体的成分为甲烷,其次为丙烷、丁炔等,可能是深源流体的启示。δ34S值在0附近,为较小的正值或负值,具有地幔硫的特征。上述分析揭示出,三道湾子金矿床是中低温热液矿床。伴随着早白垩世区域伸展作用期间的亚碱性火山作用,深源流体与大气水混合,促使热液携带的成矿物质在浅部地壳卸载、沉淀和结晶,并以裂隙充填占主导的成矿作用方式多阶段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碲化物型金矿床 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 流体包裹体 硫同位素 三道湾子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6—2019年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动态变化规律及成因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谷丰 黄洪照 +2 位作者 苏春利 胡甜 谢先军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2-174,183,共14页
内蒙古河套灌区是我国最大的自流型灌区,位于干旱内陆区,土壤盐渍化问题突出,监测和治理灌区土壤盐渍化演变迫在眉睫。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系列遥感数据对1986—2019年研究区不同季节的土地类型进行分类,结合当地水文... 内蒙古河套灌区是我国最大的自流型灌区,位于干旱内陆区,土壤盐渍化问题突出,监测和治理灌区土壤盐渍化演变迫在眉睫。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为研究区,利用Landsat系列遥感数据对1986—2019年研究区不同季节的土地类型进行分类,结合当地水文气象资料和工程建设发展,探讨该地区土壤盐渍化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整体上研究区春秋两季盐渍化土地面积呈下降趋势,其中1995—2005年是这两个季节盐渍化土地面积明显下降的时期,其前后两个时间段为盐渍化土地面积变化较稳定的时期,各个季节的景观格局指数下降趋势先快后缓,盐渍化土地先破碎后稳定,盐渍化土地的主要去向和来源为农业用地;1986—2003年间地下水水位埋深是研究区春季、夏季和秋季三个季节盐渍化土地面积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关系数r分别为-0.62、-0.80、-0.72);2005—2019年间研究区春季盐渍化土地面积受上一年灌溉水量的影响最大(相关系数r为0.78),夏季盐渍化土地面积与年均降雨量有关(相关系数r为-0.48),秋季盐渍化土地面积受地下水水位埋深的影响而下降(相关系数r为-0.57)、受当年灌溉水量的影响而上升(相关系数r为0.48)。该研究结果可为内蒙古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渍化 动态变化 成因 LANDSAT 景观格局指数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 内蒙古河套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中南段中生代火山岩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37
12
作者 王忠 朱洪森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9年第4期351-358,372,共9页
大兴安岭中南段中生代自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火山活动不断,晚侏罗世达到高潮,形成了几套代表各自特点的火山岩组合,划分出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等4 个火山喷发(沉积) 旋回。火山活动相伴随的侵入活动受伸展... 大兴安岭中南段中生代自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火山活动不断,晚侏罗世达到高潮,形成了几套代表各自特点的火山岩组合,划分出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等4 个火山喷发(沉积) 旋回。火山活动相伴随的侵入活动受伸展机制制约,构成了成对的火山侵入岩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火山岩 伸展机制 岩石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