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额仁陶勒盖大型银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赵胜金 朴丽丽 +4 位作者 于海洋 栗原 周颖帅 柳志辉 张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7-562,共16页
内蒙古额仁陶勒盖银矿是得尔布干成矿带南西段的大型银矿床,位于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和得尔布干断裂之间。该矿床热液成矿过程划分为石英-黄铁矿、石英-硫化物及石英-锰碳酸盐3个阶段。文章对不同成矿阶段的流体包裹体测温及采用氢氧同... 内蒙古额仁陶勒盖银矿是得尔布干成矿带南西段的大型银矿床,位于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和得尔布干断裂之间。该矿床热液成矿过程划分为石英-黄铁矿、石英-硫化物及石英-锰碳酸盐3个阶段。文章对不同成矿阶段的流体包裹体测温及采用氢氧同位素和硫同位素示踪成矿流体特征和来源,结果显示:前两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00~423℃,盐度w(NaCl_(eq))可分为2组,一组盐度w(NaCl_(eq))为13.82%~16.05%,另一组盐度w(NaCl_(eq))为0.18%~8.14%;石英-锰碳酸盐阶段均一温度范围为124~245℃,盐度w(NaCl_(eq))为0.18%~15.42%,从早到晚阶段总体显示随温度降低、盐度降低的趋势;主成矿阶段对应成矿深度0.48~1.41 km,平均值为0.76 km;成矿流体氢、氧同位素组成(δ^(18)O_(H2O)值为-11.6‰~-3.3‰)位于原生岩浆水的左下方靠近雨水线位置,表明成矿流体可能是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且成矿的中晚期以大气降水为主。硫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δ^(34)S值皆分布于-4.0‰~+4.5‰之间,呈塔式分布,反映了硫主要来自幔源。铅同位素组成反映了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壳深部或上地幔。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是一个与火山-次火山活动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银矿床。通过矿床地质及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笔者进一步完善了额仁陶勒盖式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成矿模式,用该模式指导矿床外围新发现多个金、银、钼多金属矿(化)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地球化学 成矿模式 额仁陶勒盖银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敖汉旗八家锌多金属矿床物化探特征及发现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柳江鹏 程慕利 +4 位作者 章永梅 王强 刘永高 孙伟园 藏海军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6-1128,共13页
随着我国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铅锌银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该类矿种的找矿勘查进展备受关注。近年来在内蒙古赤峰敖汉旗境内的黄土覆盖区新发现的八家大型锌多金属矿床(总金属量大于70万吨),标志着该区域铅锌银地... 随着我国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铅锌银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该类矿种的找矿勘查进展备受关注。近年来在内蒙古赤峰敖汉旗境内的黄土覆盖区新发现的八家大型锌多金属矿床(总金属量大于70万吨),标志着该区域铅锌银地质找矿活动的重大突破。八家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与天山-兴蒙造山带东段贴合部位的造山带南侧,其矿体主要赋存于晚石炭世酒局子组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变质细砂岩、变质粉砂岩夹碳质板岩层内构造裂隙中,晚二叠世二长花岗岩体中有少量产出。八家覆盖区的找矿勘探综合应用了多尺度物化探找矿方法,并取得突破性进展,土壤测量结果显示Ag、Pb、Zn、As、Sb、Hg异常规模大、强度高,呈现出明显的浓度分带特征和多处异常浓集中心,元素套合程度好。进一步的1∶1万激电中梯测量结果显示,矿体具有相对中高阻、高极化的异常特征。最后通过钻探工程对深部激电异常进行查证发现大型锌多金属矿体。综合成矿地质分析认为,矿体的形成严格受NW向张扭性断裂构造的控制,成矿与晚二叠世二长花岗岩浆热液活动关系密切,含矿热液沿NNW、NNE及近SN向次级断裂带及构造裂隙交代充填形成脉状矿体,属于岩浆热液脉型矿床。八家锌多金属矿床的发现不仅提升了区域矿产资源的开发潜力,也为区域内同类型金属矿产勘探提供了重要的勘查思路和新的找矿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勘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勘探 地球化学勘探 钻探 八家锌多金属矿床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霍林河地区晚石炭世本巴图组火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海星 高利东 +7 位作者 高玉石 隋海涛 柳志辉 赵志飞 吕晶 张维宇 赵胜金 于海洋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73-1185,共13页
在内蒙古东部霍林河地区晚古生代地层中厘定出一套火山岩,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13.7±3.5)Ma,时代归属晚石炭世。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研究区本巴图组火山岩主要由安山岩、玄武安山岩组成,属准铝质碱性系列岩石,SiO... 在内蒙古东部霍林河地区晚古生代地层中厘定出一套火山岩,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13.7±3.5)Ma,时代归属晚石炭世。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研究区本巴图组火山岩主要由安山岩、玄武安山岩组成,属准铝质碱性系列岩石,SiO2含量52.83%~54.76%,具较高的Al2O3含量(17.43%~20.79%),Ti O2含量(0.97%~1.41%)较低,Na2O(3.74%~4.21%)>K2O(2.37%~3.02%)。稀土总量(ΣREE)较高,为46.78×10^-6~124.36×10^-6,轻稀土(LREE)富集(42.57×10^-6~109.06×10^-6),重稀土(HREE)较富(4.21×10^-6~15.30×10^-6);LREE/HREE值为6.04~10.43,轻、重稀土分馏较强,(La/Yb)N值为6.32~14.56,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图上呈现出左高右低的右倾型分配模式;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Pb、Sr)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重稀土元素。岩浆来源于俯冲流体交代的地幔楔部分熔融;具岛弧及大陆边缘弧构造环境的特征,形成于板块边缘的消减带,主要与古亚洲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巴图组 火山岩 锆石U-PB年龄 岩石地球化学 地质调查工程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中南段罕山林场地区玛尼吐组安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4
作者 杨海星 高利东 +8 位作者 高玉石 隋海涛 柳志辉 赵志飞 赵胜金 于海洋 张维宇 吕晶 郎欣欣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23-1240,共18页
玛尼吐组是大兴安岭地区重要的地层单元。本文对大兴安岭中南段罕山林场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四件安山岩样品分别形成于144.0±2.8Ma、144.6±2.1Ma、... 玛尼吐组是大兴安岭地区重要的地层单元。本文对大兴安岭中南段罕山林场地区玛尼吐组火山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四件安山岩样品分别形成于144.0±2.8Ma、144.6±2.1Ma、148.0±2.0Ma及151.4±2.6Ma,说明研究区玛尼吐组安山岩时代归属晚侏罗世。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看,玛尼吐组安山岩与中国安山岩相比,下列成分的含量偏高:SiO2(50.4%~62.38%)、TiO2(0.92%~1.74%)、Al2O3(14.2%~18.34%)、CaO(4.84%~9.39%)、Na2O(2.68%~4.97%);含量相当的成分是:Fe2O3(2.91%~7.83%)、K2O(1.48%~3.27%)、P2O5(0.08%~0.52%;而下列成分的含量偏低:FeO(0.74%~4.67%)、MnO(0.04%~0.16%)、MgO(0.92%~5.06%);因此它是一套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安山岩。稀土总量(ΣREE)较低,介于95.88×10^-6~186.76×10^-6之间,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REE/HREE=5.24~9.75,(La/Yb)N=4.84~13.21);具轻微负铕异常(δEu=0.78~1.11)。微量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Pb、Sr)和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P)和HREE。火山岩浆来源于俯冲流体交代的地幔楔部分熔融;形成于大陆边缘弧,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后的陆内伸展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尼吐组 安山岩 锆石U-PB年龄 岩石地球化学 地质意义 罕山林场地区 大兴安岭中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中南段梅勒图组层型剖面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海星 高利东 +7 位作者 高玉石 隋海涛 赵志飞 吕晶 张维宇 赵胜金 柳志辉 周颖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45-857,共13页
梅勒图组为大兴安岭中南段中生代层位最高的火山岩地层,其层型剖面的研究对于大兴安岭中南段梅勒图组的时代划分及区域对比具有重要意义。对梅勒图组层型剖面火山岩进行了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测试了4件安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 梅勒图组为大兴安岭中南段中生代层位最高的火山岩地层,其层型剖面的研究对于大兴安岭中南段梅勒图组的时代划分及区域对比具有重要意义。对梅勒图组层型剖面火山岩进行了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测试了4件安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结果介于127.7±1.4~133.4±1.5Ma之间,时代归属早白垩世。梅勒图组火山岩与中国同类火山岩相比,SiO2(57.95%~64.25%)、TiO2(0.69%~1.25%)及K2O(0.55%~4.97%)含量偏高;Fe2O3(2.03%~4.32%)、FeO(1.05%~3.77%)、MgO(0.52%~2.44%)及CaO(2.22%~6.07%)含量略偏低,MnO(0.05%~1.00%),Al2O( 3 14.97%~17.61%),Na2O(2.61%~4.16%)含量相当;为一套准铝质-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元素总量较低,介于133.43×10^-6~181.7×10^-6之间,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LREE/HREE=7.51~8.14,(La/Yb)N=7.75~8.78);轻稀土元素分馏较强,重稀土元素分馏较弱,具较弱负Eu异常(δEu=0.78~0.95)。微量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Pb、Sr)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P)和重稀土元素。岩浆来源于过渡型地幔,形成环境为大陆边缘弧,可能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后的陆内伸展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勒图组 火山岩 锆石U-PB年龄 岩石地球化学 层型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哈达陶勒盖组火山岩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陆缘弧构造背景 被引量:5
6
作者 申亮 赵胜金 +4 位作者 于海洋 柳志辉 周颖帅 张猛 朴丽丽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41-1055,共15页
根据野外调查,将大兴安岭北段新巴尔虎右旗地区的一套火山岩归属为哈达陶勒盖组。通过SHRIMP锆石U-Pb测年,获得哈达陶勒盖组绿帘石化安山岩的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54.3±7.9)Ma(MSWD=4.7),结合区域地层对比,将该组的形成时代置于早三... 根据野外调查,将大兴安岭北段新巴尔虎右旗地区的一套火山岩归属为哈达陶勒盖组。通过SHRIMP锆石U-Pb测年,获得哈达陶勒盖组绿帘石化安山岩的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54.3±7.9)Ma(MSWD=4.7),结合区域地层对比,将该组的形成时代置于早三叠世。根据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可将哈达陶勒盖组火山岩划分为中基性和酸性火山岩两类。其中,中基性火山岩岩浆可能来源于受俯冲作用影响的岩石圈地幔,并遭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而酸性火山岩岩浆则形成于地壳。结合区域地质特征,通过构造环境判别,该组火山岩的形成可能与蒙古—鄂霍茨克板块向南俯冲引起的陆缘弧背景密切相关。哈达陶勒盖组的厘定丰富了大兴安岭北段地层层序,也为大兴安岭地区区域构造演化和岩浆活动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测年 哈达陶勒盖组 陆缘弧背景 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