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凭祥中三叠世盆地沉积特征与构造属性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宋博 闫全人 +3 位作者 向忠金 陈辉明 马铁球 杨广元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3-473,共21页
凭祥中三叠世盆地位于印支地块与华南地块碰撞拼合的缝合带内,记录了沿华南地块南缘展布的古特提斯分支洋盆俯冲闭合、印支地块与华南地块碰撞拼合的过程。本文通过大比例尺实测地质剖面,详细测量了凭祥盆地沉积相序及其组合变化,分析... 凭祥中三叠世盆地位于印支地块与华南地块碰撞拼合的缝合带内,记录了沿华南地块南缘展布的古特提斯分支洋盆俯冲闭合、印支地块与华南地块碰撞拼合的过程。本文通过大比例尺实测地质剖面,详细测量了凭祥盆地沉积相序及其组合变化,分析了不同相序的沉积环境及其物源,并探讨了盆地构造属性。结果表明,凭祥盆地主要充填有深水盆地相、浊积扇相和三角洲相等不同环境的沉积物。中三叠世期间盆地呈现为一系列因碰撞拼合作用形成的构造高地间夹深谷的岩相古地理面貌。深水盆地相以发育大套深灰色泥页岩和裹夹碎屑流沉积为特征,碎屑流沉积发育于构造高地陡坡一侧。浊积扇相以发育槽模、正粒序、爬升波纹层理、包卷层理、双向交错层理、透镜状层理、平行层理为特征。三角洲相以发育大型板状交错层理、潮沟、厚层透镜状砂体和砖红色泥岩为特征,类似发育于俯冲汇聚环境下的牙买加型扇三角洲,可能发育于构造高地缓坡一侧。沉积作用分析表明,主要存在碎屑流、浊流等重力流作用,并识别出底流作用。古水流分析表明存在向南和向北两个方向的物质搬运。岩相学特征表明盆地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物源为再旋回造山带或碰撞造山带。本文研究结果认为:凭祥盆地是一个伴随古特提斯分支洋盆俯冲闭合而被强烈改造的残余弧前盆地,时空上与之相配套是北泗组岛弧型流纹斑岩。该弧盆系统可能于晚二叠世末开始发育,中三叠世末结束沉积充填,暗示印支地块和华南地块最终于中三叠世碰撞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凭祥盆地 沉积相序 残余弧前盆地 古特提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开采条件下苏贝淖流域植被演替模型与演替过程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存良 李瑛 +2 位作者 曾磊 赵贵章 杨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1期6773-6775,共3页
[目的]研究地下水开采条件下苏贝淖流域植被的演替过程。[方法]通过野外调查,构建植被与地下水位埋深之间的演替模型,并结合地下水位变化预测开采条件下该流域植被的演替规律与过程。[结果]研究区水生植被与地下水关系密切,中生植被次之... [目的]研究地下水开采条件下苏贝淖流域植被的演替过程。[方法]通过野外调查,构建植被与地下水位埋深之间的演替模型,并结合地下水位变化预测开采条件下该流域植被的演替规律与过程。[结果]研究区水生植被与地下水关系密切,中生植被次之,沙生、旱生植被与地下水关系不明显;当地下水位埋深较小时,优势植被生长较好,随着地下水位埋深增加,植被的长势变差或根本无法生存;当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时地下水位埋深增大,研究区水生植被会逐步向中生、旱生植被演替,苔草、马蔺滩地向芨芨草滩地演替,沙柳灌丛向沙蒿、柠条灌丛演替,小叶杨向旱柳演替。[结论]该研究为苏贝淖流域地下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贝淖流域 地下水 植被 演替模型 演替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浩勒报吉淖全新世盐湖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田孝先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84-89,共6页
本文论述了鄂尔多斯盆地北中部浩勒报吉淖全新世盐湖矿床特征 ,阐明了湖表卤水化学成分、盐度、水化学类型、 p H值等地球化学特征 ,并对盐湖的沉积结构、含盐量变化、矿床物质组成进行了全面研究。对成矿条件作了探讨 。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全新世 盐湖 矿床特征 成矿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