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丹东四道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1
1
作者 郝通顺 王可勇 +3 位作者 万多 朴星海 张晓东 黄俊鹏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933-934,共2页
四道沟金矿床为辽东地区发现较早的一大型蚀变岩型矿床,它地处丹东市郊,至今已有40余年的生产历史。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问题,前人已开展过较多的研究工作,并提出了沉积—变质(王瑞山等,1996;刘志敏,2005)、重熔岩浆热液(王文清... 四道沟金矿床为辽东地区发现较早的一大型蚀变岩型矿床,它地处丹东市郊,至今已有40余年的生产历史。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问题,前人已开展过较多的研究工作,并提出了沉积—变质(王瑞山等,1996;刘志敏,2005)、重熔岩浆热液(王文清等,2000;李忠满等,2005)及大气降水(吴兴华等,1990)等多种不同成因观点。本文主要结合对该矿床流体包裹体系统研究成果,对其成因问题做一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成因 流体包裹体组合 金矿床地质特征 四道沟金矿 大气降水 辽东地区 蚀变岩型矿床 岩浆热液 矿区 丹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丹东四道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帅师 王可勇 +6 位作者 郝通顺 孙丰月 刘正宏 万多 张晓东 黄俊鹏 边红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3-780,共8页
四道沟金矿床为辽东南地区重要的蚀变岩型矿床,其空间产出受断裂构造、盖县组变质地层及区内岩浆活动的联合制约。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早期流体为中温、低盐度且富含CO2及CH4等挥发分的热液;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为中温、高盐度的热... 四道沟金矿床为辽东南地区重要的蚀变岩型矿床,其空间产出受断裂构造、盖县组变质地层及区内岩浆活动的联合制约。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早期流体为中温、低盐度且富含CO2及CH4等挥发分的热液;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为中温、高盐度的热液体系;矿区晚期阶段矿化流体具有较低的温度及盐度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四道沟金矿床早期成矿流体与区内燕山晚期三股流花岗闪长岩体活动有关;主成矿阶段流体可能来自其后的花岗斑岩等类脉岩活动;成矿晚期阶段流体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四道沟金矿床是燕山晚期不同来源及性质的热液先后叠加成矿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道沟金矿床 流体包裹体 矿床成因 辽宁丹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