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镧对Fe-Ni-Al马氏体时效钢中碳化物析出行为和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桐 王海燕(导师) +4 位作者 华连庚 曹悦 邢磊 姚柯 于大威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8,共8页
熔炼制备了未添加和添加质量分数0.02%镧的Fe-Ni-Al马氏体时效钢,并进行了900℃×0.5 h的固溶处理以及500℃不同时间(0,0.25,0.50,1.00,2.00,3.00,4.00 h)的等温时效处理,研究了稀土镧对试验钢的马氏体组织和析出相演变以及拉伸性... 熔炼制备了未添加和添加质量分数0.02%镧的Fe-Ni-Al马氏体时效钢,并进行了900℃×0.5 h的固溶处理以及500℃不同时间(0,0.25,0.50,1.00,2.00,3.00,4.00 h)的等温时效处理,研究了稀土镧对试验钢的马氏体组织和析出相演变以及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延长,试验钢中马氏体组织出现了回复现象,(Nb,Mo)C析出相长大并聚集;镧的添加可以促进马氏体组织回复和碳化物析出,细化碳化物尺寸并抑制其在晶界处聚集;延长时效时间后,未添加镧试验钢的抗拉强度增大,断后伸长率减小,而添加镧试验钢的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均增大,而这归因于(Nb,Mo)C的大量析出起到的强化作用以及镧的添加对马氏体组织回复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镧 马氏体时效钢 等温时效 (Nb Mo)C析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类增量迁移学习驱动的跨域终身智能诊断方法
2
作者 林翠颖 陈科 +4 位作者 吕宇璠 孔运 董明明 刘辉 褚福磊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70-1279,共10页
机械装备在长期服役过程中将持续新增故障模式,这对故障诊断模型的持续学习与智能诊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类增量学习驱动的终身智能诊断技术为高端装备全寿命安全服役保障提供了一种途径,但现有类增量学习方法难以解决跨工况条件下高... 机械装备在长期服役过程中将持续新增故障模式,这对故障诊断模型的持续学习与智能诊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类增量学习驱动的终身智能诊断技术为高端装备全寿命安全服役保障提供了一种途径,但现有类增量学习方法难以解决跨工况条件下高效增量迁移诊断的难题。为此,本文提出元类增量迁移学习驱动的跨域终身智能诊断方法。通过集成深度残差网络与卷积块自注意力特征融合模块,设计了增强型特征提取器,实现通道和空间维度的深度特征提取与融合;结合特征级与决策级知识蒸馏机制,构建了多级知识蒸馏策略,解决增量迁移诊断场景下的灾难性遗忘难题;将元学习思想融入类增量学习框架,提出了元类增量参数学习机制,提高模型的增量迁移诊断泛化性能。开展了列车传动系统故障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不同增量迁移诊断场景下所提方法的平均诊断精度为94.96%,平均遗忘率为3.85%,优于前沿类增量学习方法,为实现高端装备全寿命周期健康管理的终身智能故障诊断提供了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智能诊断 类增量学习 元学习 知识蒸馏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谱集成稀疏识别模型驱动的超鲁棒智能诊断方法
3
作者 孔运 黄国昱 +3 位作者 董明明 陈科 刘辉 褚福磊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42-1251,共10页
在工业大数据与智能制造背景下,数据驱动的智能故障诊断技术已被视为保障高端装备安全可靠服役、实现装备健康管理与智能运维的关键赋能技术。针对现有智能故障诊断模型无法兼顾诊断精度优越性、强抗噪鲁棒性、高效计算效率与强超参数... 在工业大数据与智能制造背景下,数据驱动的智能故障诊断技术已被视为保障高端装备安全可靠服役、实现装备健康管理与智能运维的关键赋能技术。针对现有智能故障诊断模型无法兼顾诊断精度优越性、强抗噪鲁棒性、高效计算效率与强超参数稳健性的问题,提出一种谱集成稀疏识别模型驱动的超鲁棒智能诊断方法。所提方法设计了基于级联分割算子的振动数据增强策略,以提升振动数据样本的数量与质量;利用振动信号的频谱特征实现字典原子设计,并构建了考虑谱特征融合的谱集成字典设计策略,提升谱稀疏表示字典的重构功能;构建了基于谱稀疏近似误差最小准则的智能识别策略,实现测试样本健康状态的智能诊断。运用所提方法在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故障数据集上开展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智能诊断方法可以实现优越的诊断精度、强抗噪鲁棒性、高效计算效率以及强超参数选择稳健性的优势集成,诊断结果优于现有方法,在数据驱动的工业设备智能故障诊断方面展现出重要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数据驱动 稀疏表示 谱集成字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隐身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熊季远 邱桂花 +2 位作者 韩磊 韩建龙 张瑞蓉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84,共9页
仿生隐身材料是通过对生物伪装特性的研究,模拟生物伪装性能载体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控制和变化特点,仿制的与生物材料具有相似功能的人工材料。植物作为常见的背景,研究并借鉴植物的微观结构及蒸腾作用,可为隐身材料更好融入环境提供... 仿生隐身材料是通过对生物伪装特性的研究,模拟生物伪装性能载体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控制和变化特点,仿制的与生物材料具有相似功能的人工材料。植物作为常见的背景,研究并借鉴植物的微观结构及蒸腾作用,可为隐身材料更好融入环境提供借鉴。许多动物经过长期的进化,拥有天生的伪装本领,为可见光/红外隐身材料、雷达隐身材料及智能隐身材料提供了可借鉴思路。本文主要介绍了根据生物伪装机理设计的隐身材料的研究情况,包括借鉴植物结构的隐身材料、借鉴植物蒸腾作用的隐身材料、借鉴动物结构的红外隐身材料、雷达隐身材料、智能隐身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身材料 仿生材料 生物微纳结构 可见光隐身 红外隐身 雷达隐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模联动的滚动轴承性能退化评估
5
作者 李栋国 刘韬 +2 位作者 李洁松 王振亚 王贵勇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1,共7页
滚动轴承点蚀故障失效过程中,对故障缺陷尺寸的估计是轴承性能退化评估的关键之一。为解决轴承局部缺陷退化尺寸难以定量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模联动的滚动轴承性能评估方法。首先,基于非线性Hertz接触理论与时变位移激励函数,建立... 滚动轴承点蚀故障失效过程中,对故障缺陷尺寸的估计是轴承性能退化评估的关键之一。为解决轴承局部缺陷退化尺寸难以定量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模联动的滚动轴承性能评估方法。首先,基于非线性Hertz接触理论与时变位移激励函数,建立弹流润滑影响下的深沟球轴承2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其次,修正动力学模型仿真数据和真实数据幅值偏差。最后提出滚动轴承局部缺陷退化故障尺寸评估(Fault Size Evaluate,FSE)算法,估计滚动轴承全寿命退化过程中的故障尺寸,并通过ABLT-1Z轴承寿命强化试验机的实验数据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数模联动方法能够量化轴承局部缺陷尺寸的退化规律,评估滚动轴承性能退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动力学建模 数模联动 滚动轴承 HERTZ接触 FSE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Ce对Fe-Ni-Al马氏体时效钢等温过程显微组织演变的影响
6
作者 谭会杰 王海燕 +4 位作者 华连庚 高雪云 吕萌 于大威 邢磊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5-200,共6页
通过OM、XRD、SEM、TEM等手段系统研究了马氏体时效钢在时效过程中显微组织演变规律及其力学性能,并与添加稀土Ce的马氏体时效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试验钢的硬度随着时效时间延长呈先上升,后进入宽的硬度平台趋势。加入稀土C... 通过OM、XRD、SEM、TEM等手段系统研究了马氏体时效钢在时效过程中显微组织演变规律及其力学性能,并与添加稀土Ce的马氏体时效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试验钢的硬度随着时效时间延长呈先上升,后进入宽的硬度平台趋势。加入稀土Ce后,试验钢内部板条马氏体束变得更加细小,板条分布更加弥散均匀,试验钢的硬度略微降低,在500℃时效3 h后,掺加稀土Ce的试验钢的延伸率有所增加,但强度变化不大,抗拉强度达到2 053 MPa。试验钢在时效过程中,内部析出两种类型的析出物,一种为较大尺寸的NbC析出颗粒,另一种为小尺寸的弥散分布的NiAl相。加入稀土Ce后,NbC析出相尺寸变小,NiAl相的析出变缓。利用HRTEM表征后发现,B2-NiAl析出相与基体共格,同时得到了B2相和基体的晶格常数,二者的错配度为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时效钢 稀土Ce 显微组织 析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掩码预训练与高斯定位不确定性估计的激光雷达目标检测方法
7
作者 冯宇 谢光达 +4 位作者 刘龙 苏云泉 刘珺玮 耿艳东 苗蕾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6-364,共9页
激光雷达获取的三维点云数据是自动驾驶的关键数据源,但其标注难度大、数据量有限且标签不确定性高,限制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目标检测模型的训练效果。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点云掩码策略构建预训练数据集,结合迁移学习提升模型检测精度;... 激光雷达获取的三维点云数据是自动驾驶的关键数据源,但其标注难度大、数据量有限且标签不确定性高,限制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目标检测模型的训练效果。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点云掩码策略构建预训练数据集,结合迁移学习提升模型检测精度;提出基于高斯分布的定位不确定性估计建模方法,使目标检测模型在预测边界框坐标的同时预测每个坐标的定位不确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明显增加算法复杂度的前提下,新方法有效减少了误检现象,显著提高了目标检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目标检测 点云掩码 不确定性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孔钻导向条与孔壁挤压作用对钻孔偏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高桂云 张仕杰 +1 位作者 张燕飞 于婷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3-108,共6页
深孔加工应用领域广泛,作为评定深孔加工的重要指标,钻孔偏斜量的优劣直接决定深孔件加工质量。为了研究深孔加工过程中深孔刀具系统对孔轴线偏斜量的影响,综合考虑中弱刚度钻杆弯曲效应和导向条对孔壁接触挤压作用,基于直梁弯曲位移理... 深孔加工应用领域广泛,作为评定深孔加工的重要指标,钻孔偏斜量的优劣直接决定深孔件加工质量。为了研究深孔加工过程中深孔刀具系统对孔轴线偏斜量的影响,综合考虑中弱刚度钻杆弯曲效应和导向条对孔壁接触挤压作用,基于直梁弯曲位移理论和弹塑性力学的曲面赫兹接触理论,建立导向副接触模型。通过导向副接触模型分析钻削深度对导向副接触区域的影响,试验证明,建立的理论模型所得结果与钻削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齿BTA钻 导向副接触模型 接触区域 钻削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流径向柱塞泵输出特性分析与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德海 杨凌 +3 位作者 王二毛 杨帅 刘宝玉 安高成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40,共10页
基于特种装备车辆转向系统恒流量需求的背景,以优化某型恒流量径向柱塞泵输出动特性为目的,进行了恒流量机理解析及流量脉动分析优化。针对流量输出特性搭建了数学及仿真模型,并对比仿真、试验结果,以验证原理、模型的有效性。并以恒流... 基于特种装备车辆转向系统恒流量需求的背景,以优化某型恒流量径向柱塞泵输出动特性为目的,进行了恒流量机理解析及流量脉动分析优化。针对流量输出特性搭建了数学及仿真模型,并对比仿真、试验结果,以验证原理、模型的有效性。并以恒流量值、恒流量临界转速为约束条件,对流量脉动率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可通过该型结构实现柱塞泵恒流量功能;在输入转速大于恒流量临界转速后,随转速升高,平均流量将趋于稳定,而流量脉动将随转速升高而升高;通过优化柱塞直径、偏心距和节流口开口量,可有效降低流量脉动率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塞泵 优化分析 恒流量 流量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载湿式离合器临界碰摩转速影响机理分析
10
作者 张琳 张源盛 +3 位作者 李军 臧磊 魏超 严运兵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0-199,共10页
定义空载湿式离合器摩擦片/钢片的周期无量纲轴向位移范围λ,根据其值确定湿式离合器的临界碰摩转速。通过分析润滑油温度、供油流量、摩擦副间隙与特征量λ变化趋势的关系,得到工况参数对湿式离合器临界碰摩转速的影响规律。从力学角... 定义空载湿式离合器摩擦片/钢片的周期无量纲轴向位移范围λ,根据其值确定湿式离合器的临界碰摩转速。通过分析润滑油温度、供油流量、摩擦副间隙与特征量λ变化趋势的关系,得到工况参数对湿式离合器临界碰摩转速的影响规律。从力学角度出发,分析流场刚度和阻尼的变化规律,探寻摩擦片/钢片三自由度运动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流场临界刚度和临界阻尼的概念,揭示湿式离合器工况参数对其临界碰摩转速的影响机理,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润滑油温度升高或摩擦副间隙增大会导致流场中的交叉刚度系数和交叉阻尼系数变大,湿式离合器的临界碰摩转速降低;供油流量增大会导致流场中的交叉刚度系数和交叉阻尼系数减小,湿式离合器的临界碰摩转速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离合器 碰摩转速 带排转矩 流固耦合 工况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元素对M50钢中碳化物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淼 张鹏 +2 位作者 张天宇 李鑫勇 张弛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7-104,共8页
为减小碳化物尺寸,提高M50钢的力学性能,制备了一种含W元素的改进M50钢(M50+W钢),研究了W元素对M50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温度下,M50+W钢的硬度始终高于M50钢,M50+W钢在室温和400℃时的屈服强度均有所增大;添加W元... 为减小碳化物尺寸,提高M50钢的力学性能,制备了一种含W元素的改进M50钢(M50+W钢),研究了W元素对M50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温度下,M50+W钢的硬度始终高于M50钢,M50+W钢在室温和400℃时的屈服强度均有所增大;添加W元素后,M50钢中一次碳化物长轴平均尺寸由3.39μm减小至1.61μm,形状从长棒变为椭球体,二次碳化物平均直径由343 nm减小至162 nm。根据碳化物形核与长大机制,并通过Thermo-Calc软件计算发现,回火温度下,W元素的添加降低了析出碳化物与基体之间的界面能,增加了碳化物的析出驱动力,提高了形核率,从而减小了碳化物尺寸,提高了M50钢的高温硬度和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高温轴承钢 碳化物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烟花算法的反后坐装置布置结构优化研究
12
作者 王振宇 韩晓明 +1 位作者 任广武 和树宇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2,共7页
为研究反后坐装置布置结构对射击精度的影响,针对某轮式大口径火炮的结构特点和发射原理进行受力分析与炮口振动影响因素分析,建立了轮式大口径火炮整车发射刚柔耦合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反后坐装置不同布置的后坐运... 为研究反后坐装置布置结构对射击精度的影响,针对某轮式大口径火炮的结构特点和发射原理进行受力分析与炮口振动影响因素分析,建立了轮式大口径火炮整车发射刚柔耦合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反后坐装置不同布置的后坐运动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烟花算法分别对3种反后坐装置布置结构进行优化分析,确定了3种结构下对射击精度的影响最小的布置方案,优化后比优化前的炮口扰动分别减小了39.6%、42.4%、28.2%。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数值仿真与烟花算法相结合的优化方法具有可行性,且双制退机双复进机斜向中心对称布置的射击精度要优于其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式大口径火炮 反后坐 射击精度 接触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DRNet和PIDNet的实时非结构化道路可行驶区域检测
13
作者 王乡月 冯宇 +4 位作者 李胜楠 李越 润春强 黄维依 王浩然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90-197,共8页
在无人化军用车辆执行野外侦察、作战等任务时,细化的越野场景可行驶区域识别对路径规划起到决定性作用。针对非结构化道路特征不明显、边界模糊、没有基于地表类别的数据集和多类别实时分割计算效率低等问题,制作了包含非结构化道路、... 在无人化军用车辆执行野外侦察、作战等任务时,细化的越野场景可行驶区域识别对路径规划起到决定性作用。针对非结构化道路特征不明显、边界模糊、没有基于地表类别的数据集和多类别实时分割计算效率低等问题,制作了包含非结构化道路、半结构化道路、结构化道路的全场景地表类别数据集FRCS,提出了基于DDRNet和PIDNet的越野场景地表类别语义分割方案,实现全场景路况下的实时可行驶区域检测。实验表明,该方案不仅在非结构化道路可行驶区域检测精度与推理速度上超过了现有方法,还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能够适用于工程化全场景道路实时可行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化道路 可行驶区域 越野场景地表类别 DDRNet PIDNet 语义分割 注意力机制 精细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嵌入式平台的快速稳健地面点云分割方法
14
作者 刘珺玮 刘龙 +4 位作者 苏云泉 谢光达 耿艳东 苗蕾 邵天翔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17-222,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区域生长及自适应阈值的快速稳健地面点云分割方法。在基于栅格投影的地面分割方法基础上,根据地面点云特征对原始点云进行预处理,为后续算法提供良好初始状态;以栅格为单位进行区域生长,根据生长结果对需处理栅格进行点筛... 提出一种基于区域生长及自适应阈值的快速稳健地面点云分割方法。在基于栅格投影的地面分割方法基础上,根据地面点云特征对原始点云进行预处理,为后续算法提供良好初始状态;以栅格为单位进行区域生长,根据生长结果对需处理栅格进行点筛选,避免遍历所有点造成计算量增大;采用筛选阈值自适应方法,提高算法在城市及越野等不同地面场景的鲁棒性,实现地面分割。分别采用KITTI数据集和自采数据集对算法的城市场景地面和越野场景地面分割性能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备场景自适应能力,城市及越野场景下平均灵敏度指标达到95.663%,平均单帧处理耗时小于50 ms,满足嵌入式平台地面分割任务准确性和实时性要求,适用嵌入式平台的地面分割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平台 激光雷达 地面分割 区域生长 自适应阈值 实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AMT挂挡过程冗余控制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海鸥 卢佳兴 +2 位作者 彭建鑫 乔道云 赵亦农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3-73,共11页
为了对AMT系统挂挡过程进行良好的冗余控制,针对挂挡位移传感器失效状况,提出了一种基于CART决策树算法的挂挡时间预测模型.模型建立过程中,选取挂挡阶段的气压p、变速器输入轴转速n_(1)、变速器输出轴转速n_(2)和同步器的同步速差Δn... 为了对AMT系统挂挡过程进行良好的冗余控制,针对挂挡位移传感器失效状况,提出了一种基于CART决策树算法的挂挡时间预测模型.模型建立过程中,选取挂挡阶段的气压p、变速器输入轴转速n_(1)、变速器输出轴转速n_(2)和同步器的同步速差Δn作为特征值变量,选取挂挡时间作为预测值.通过交叉验证,对原始决策树进行修剪,得到最优决策树模型.在使用测试集进行模型验证时,在预测误差不超过50 ms的情况下,对挂挡时间的预测具有90%以上的准确率.台架及实车试验表明,在挂挡位移传感器失效的情况下,基于该算法的电磁阀控制策略可以完成正常的换挡操作,通过实际传动比和控制策略预测得到的理论传动比的对比发现,预测的换挡点时刻的判断误差在50 ms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变速器 决策树 挂挡过程 冗余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重卡标定参数工况适应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慧勇 梁伟智 +2 位作者 刘志伟 曾小华 宋大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353-3358,共6页
为解决混合动力重卡整车控制器标定流程繁琐、标定结果无法满足不同行驶工况需求等问题,提出一种标定参数工况适应性规律,可以针对不同行驶工况快速进行控制参数标定。基于运煤线工况和省道工况合成100个新行驶工况,并筛选出代表行驶工... 为解决混合动力重卡整车控制器标定流程繁琐、标定结果无法满足不同行驶工况需求等问题,提出一种标定参数工况适应性规律,可以针对不同行驶工况快速进行控制参数标定。基于运煤线工况和省道工况合成100个新行驶工况,并筛选出代表行驶工况的24个工况特征参数,在电量平衡的条件下,以系统总损失能量最小为标定目标来求解最优功率门限值,通过回归分析寻找最优功率门限值与工况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并确定该车型下最优功率门限值与工况特征参数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研究结果揭示了标定参数与行驶工况之间的本质关系,缩短了不同工况下混合动力重卡整车控制器的研发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整车控制器 参数标定 工况合成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电驱动车辆极限越野环境下高速避障与稳定性控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聪 刘辉 +1 位作者 韩立金 陈科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102-2113,共12页
为提高分布式电驱动车辆在极限越野环境下的高速避障能力和操纵稳定性,提出一种充分考虑车辆过弯姿态反馈的分层协调横向稳定性控制方法。上层控制器将多模型在线建模算法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理论相结合,构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多模型预... 为提高分布式电驱动车辆在极限越野环境下的高速避障能力和操纵稳定性,提出一种充分考虑车辆过弯姿态反馈的分层协调横向稳定性控制方法。上层控制器将多模型在线建模算法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理论相结合,构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多模型预测控制的横摆、侧倾运动协调控制器。由于车辆不同的横向失稳状态下最优控制中心是时变的,细化并重构一种双层融合型横摆运动动力学模型。考虑到越野工况存在时变道路曲率和侧向坡度,建立零力矩点侧倾失稳判断模型,在横摆稳定性控制基础上引入侧倾稳定性控制约束。下层控制器结合各轮胎滑动率和垂直载荷转移量,采用二次规划求解算法将融合型期望横摆力矩转化为各轮最优驱动转矩。搭建MATLAB/Simulink软件和Carsim软件联合仿真平台,进行仿真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分层协调控制策略可充分发挥分布式电驱动车辆在极限越野工况下的高机动转向性能,具有较强的车身姿态修正能力,可以提高车辆的路径保持精度和过弯横向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驱动车辆 极限越野环境 稳定性控制 高速避障 数据驱动多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传动车辆用永磁电机定子绕组等效导热系数获取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晔 李琦 +2 位作者 范涛 温旭辉 赵毅慧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15-2222,共8页
永磁电机以其高功率密度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电传动场合,电机绕组温升是决定电机额定功率的重要因素。在电机热分析模型中,绕组模型的等效物性确定是最困难的。采用一种基于电机整机试验的绕组等效热物性拟合方法,并与等效绕组样件测... 永磁电机以其高功率密度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电传动场合,电机绕组温升是决定电机额定功率的重要因素。在电机热分析模型中,绕组模型的等效物性确定是最困难的。采用一种基于电机整机试验的绕组等效热物性拟合方法,并与等效绕组样件测量方法和绕组完整导线模型仿真方法进行对比。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受测试条件的限制,绕组样件的应用范围受限;绕组完整导线模型仿真因没有考虑浸渍漆填充效率评估温升偏小,但在设计阶段可以使用;绕组等效热物性拟合方法的准确性较高;该热评估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对电机进行热评估,为确定绕组简化模型等效导热系数提出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传动车辆 永磁电机 定子绕组 等效导热系数 温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13Gd-4Y-2Zn-0.5Zr稀土镁合金多道次挤压微观组织演变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穆崇礼 徐健 +3 位作者 杨亚琴 刘芸芳 赵毅慧 张治民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3-139,共7页
为探究异形箱体在成形过程中加热次数对材料的影响,以Mg-13Gd-4Y-2Zn-0.5Zr大塑性变形稀土镁合金为原料,进行杯形件单道次和等温多道次成形试验,并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检测手段分析各个变形... 为探究异形箱体在成形过程中加热次数对材料的影响,以Mg-13Gd-4Y-2Zn-0.5Zr大塑性变形稀土镁合金为原料,进行杯形件单道次和等温多道次成形试验,并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检测手段分析各个变形过程中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单道次成形的杯形件晶粒尺寸较小且LPSO相分布均匀,对位错运动起到了较强的阻碍作用。且该合金的极限抗拉强度、拉伸屈服强度及伸长率都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72.64 MPa、160.03 MPa和8.3%,综合力学性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成形 异形箱体 Mg-13Gd-4Y-2Zn-0.5Zr 杯形件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度梯度型负泊松比蜂窝抗爆炸特性及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魁远 孙晓旺 +3 位作者 张宏伟 王显会 彭兵 张绍彦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0-197,共8页
为了提高军用车辆底部防护组件的抗爆炸性能,降低在爆炸发生时车内乘员的损伤,建立了某军用车辆底部防护组件模型,与爆炸试验台架进行了对比标定,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对比了均质负泊松比蜂窝芯层和几种不同厚度梯度型负泊松比蜂窝... 为了提高军用车辆底部防护组件的抗爆炸性能,降低在爆炸发生时车内乘员的损伤,建立了某军用车辆底部防护组件模型,与爆炸试验台架进行了对比标定,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对比了均质负泊松比蜂窝芯层和几种不同厚度梯度型负泊松比蜂窝芯层的底部组件防护性能,结果表明:在同等质量条件下,厚度梯度型负泊松比蜂窝芯层的组件有更好的防护性能;对厚度梯度型负泊松比蜂窝芯层进行了材料结构一体化多目标优化设计,使底部防护组件具有更佳防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度梯度 负泊松比 蜂窝芯层 抗爆炸冲击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