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与基性岩墙群有关的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毛德宝 钟长汀 +3 位作者 沈保丰 赵维宽 席忠 周静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88-191,共4页
最近在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发现了一种与基性岩墙群有关的金矿床,矿床多产在基性岩墙内,部分矿体也产在岩墙附近的围岩中。基性岩墙群的测年研究表明其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显示成矿可能与基性岩墙群有密切的成... 最近在内蒙古大青山地区发现了一种与基性岩墙群有关的金矿床,矿床多产在基性岩墙内,部分矿体也产在岩墙附近的围岩中。基性岩墙群的测年研究表明其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显示成矿可能与基性岩墙群有密切的成因联系,这一推断若被证实,将是在华北地台首次发现的与中元古代基性岩墙群有关的金矿床。由于中元古代基性岩墙群是古元古代超大陆裂解和地幔柱活动的重要标志,因而该类型金矿床可能是地幔柱活动的产物。对该类型金矿床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地质找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岩墙群 金矿床 地幔柱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东珺铅锌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梁玉伟 张斌 +3 位作者 田京 李进文 佘宏全 杨郧城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2-1121,共10页
在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内蒙古东珺铅锌银矿床的成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矿区岩浆岩属于钙碱性岩石系列,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矿石与岩浆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相似,矿石、矿化蚀变岩、火山岩和二长斑岩的... 在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内蒙古东珺铅锌银矿床的成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矿区岩浆岩属于钙碱性岩石系列,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矿石与岩浆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相似,矿石、矿化蚀变岩、火山岩和二长斑岩的K、Th、U、Rb均具有明显的正异常,Ta、Nb均显示负异常,暗示本矿区各种岩石具有相同的源区,主要来源于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的富集地幔,可能有少量地壳物质的混染。矿石中金属硫化物Pb、S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系统。通过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研究,认为东珺铅锌银矿为一与火山-次火山岩浆作用有关、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热液脉型矿床,成矿与中生代火山-次火山岩浆作用关系密切,NW向和NE向断裂构造为控矿和容矿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银矿床 地质特征 成因 东珺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二道河子铅锌矿成因研究 被引量:39
3
作者 李进文 梁玉伟 +4 位作者 王向阳 张斌 杨郧城 佘宏全 郭志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45-1754,1783,共11页
基于矿床地质调查,并通过岩矿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测年研究,探讨了二道河子铅锌矿床成因。该矿床赋存于中侏罗统塔木兰沟组中,受北西向断裂-裂隙构造控制,矿体多呈脉状,围岩以火山岩为主,夹有砾岩。据常量、微量、稀土元素和Pb、Sr、N... 基于矿床地质调查,并通过岩矿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测年研究,探讨了二道河子铅锌矿床成因。该矿床赋存于中侏罗统塔木兰沟组中,受北西向断裂-裂隙构造控制,矿体多呈脉状,围岩以火山岩为主,夹有砾岩。据常量、微量、稀土元素和Pb、Sr、Nd同位素测试结果:火山熔岩中SiO2质量分数为48.01%~56.44%,岩屑晶屑凝灰岩中为69.09%~71.73%。前者稀土总量高于后者,两者稀土配分型式相似,均显弱负铕异常;而前者Pb、Zn、Cu等成矿元素的含量却远低于后者。火山岩富集Rb、U、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Sr普遍亏损,相对亏损Nb、Ta以及Ti等高场强元素。火山岩ISr=0.704 925~0.706 632,εNd(t)=0.5~2.0,εSr(t)=8.5~32.8,tDM=619~730Ma。火山岩和矿石的Pb同位素组成十分接近,206Pb/204Pb=18.130~18.475,207Pb/204Pb=15.526~15.567,208 Pb/204 Pb=38.078~38.286,μ值为9.32~9.40。矿床主要围岩岩屑晶屑凝灰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为(164.2±2.3)Ma,这表明火山岩为混有壳源物质的幔源岩浆形成。火山活动分为2期:早期表现为中(基)性火山喷发;晚期岩浆活动发生于中侏罗世晚期,形成酸性火山碎屑岩。成矿物质由与火山岩有关的岩浆系统提供,富集于晚期岩浆中。与成矿有关的侵入岩可能是晚期岩浆作用形成的次火山岩。矿床可能是岩浆分异的含矿热液沿火山岩中的断裂、裂隙充填交代形成,成矿时代为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地球化学 SHRIMP锆石U-PB测年 矿床成因 二道河子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莫尔道嘎地区早中生代岩浆作用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25
4
作者 佘宏全 梁玉伟 +7 位作者 李进文 关继东 张德全 杨郧城 向安平 金俊 谭刚 张斌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31-1864,共34页
莫尔道嘎地处额尔古纳地块北段,该地区大量侵入岩和侵入-变质杂岩以往被认为属新元古代,类型有风水山片麻杂岩、中基性杂岩、巨斑状钾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岩。对该地区新元古代侵入岩和侵入-变质杂岩进行系统采样,采用LA-ICP-MS锆石U-P... 莫尔道嘎地处额尔古纳地块北段,该地区大量侵入岩和侵入-变质杂岩以往被认为属新元古代,类型有风水山片麻杂岩、中基性杂岩、巨斑状钾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岩。对该地区新元古代侵入岩和侵入-变质杂岩进行系统采样,采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方法进行了测年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除个别岩体(混合岩化钾长花岗岩)为新元古代形成外,绝大部分以往认为的新元古代侵入岩或变质侵入杂岩为早中生代形成,揭示了研究区有强烈的早中生代构造岩浆作用。结合区域上同时代早中生代岩石的分布和年代学资料,额尔古纳和大兴安岭北段的早中生代侵入岩和变质杂岩可以分为243~246、210~229、200~205Ma 3个时期,其中200~205Ma一组最为发育。243~246Ma一组主要为莫尔道嘎地区中基性杂岩,形成背景与二叠纪末期兴蒙造山之后伸展作用有关。而210~229Ma的花岗岩和变质杂岩组合具有非常典型的大陆碰撞岩石组合特征:钙碱性系列过铝质、S型花岗岩,岩石副矿物以黑云母+角闪石+白云母为主,混合岩和淡色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深熔岩(莫尔道嘎巨斑状钾长花岗岩),缺乏同时期火山岩等;其形成与早中生代时期蒙古—鄂霍茨克洋封闭引起的陆陆碰撞有关。研究区早中生代花岗质侵入岩、变质杂岩特征及其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蒙古—鄂霍茨克洋中段可能在中三叠世末期—晚三叠世早期封闭,这时已经开始发生陆陆碰撞,碰撞高峰时期可能在晚三叠世末期,早于以往认为的早侏罗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莫尔道嘎 早中生代 花岗岩 LA-ICP-MS测年 蒙古—鄂霍次克造山带 大陆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中部大青山新地沟-卯独庆金矿床的构造-蚀变-成矿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赵维宽 徐九华 +2 位作者 席忠 李德亭 贾长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5-583,共9页
新地沟和卯独庆金矿赋存于新太古界色尔腾山群柳树沟岩组中,是典型的与韧性—脆韧性剪切变形有关的绿岩型金矿。构造-蚀变岩石的主要类型有千糜岩化石英绢云片岩、千糜岩化绿泥绢云片岩、糜棱岩化绿泥石英片岩、绢云绿泥长英质糜棱片岩... 新地沟和卯独庆金矿赋存于新太古界色尔腾山群柳树沟岩组中,是典型的与韧性—脆韧性剪切变形有关的绿岩型金矿。构造-蚀变岩石的主要类型有千糜岩化石英绢云片岩、千糜岩化绿泥绢云片岩、糜棱岩化绿泥石英片岩、绢云绿泥长英质糜棱片岩、长英质碎裂岩、黄铁绢英岩质构造片岩等。构造-蚀变岩石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中基性火山岩类似,其稀土元素总量∑REE(44.9×10-6~155.4×10-6)、LREE/HREE比值(7.0~26.1)、δEu(0.6~1.2)也显示了中基性火山原岩的特点。构造-蚀变-成矿流体的特征为富CO2的低盐度的较高密度的流体,具有造山型金矿的特点。前寒武纪绿岩带建造变质镁铁质火山岩分布的地区构造-蚀变作用强烈的地段是重要的找矿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一蚀变 成矿流体 稀土元素 大青山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额济纳旗辉森乌拉西金矿成矿特征及成矿模式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辛杰 密文天 +2 位作者 关瑜晴 席忠 张雪松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8年第6期718-728,共11页
辉森乌拉西金矿位于阿拉善地块北缘,是一处具有大型规模远景的金矿床,探讨该金矿床的成矿特征和成矿模式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和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结合微量元素分析及流体包裹体研究,对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进行... 辉森乌拉西金矿位于阿拉善地块北缘,是一处具有大型规模远景的金矿床,探讨该金矿床的成矿特征和成矿模式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和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结合微量元素分析及流体包裹体研究,对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微量元素分析显示研究区为一高背景的金地球化学块体,二叠系哈尔苏海组为矿源层。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金矿形成于中温(240~260℃)环境,成矿流体为低盐度、低密度流体。区内褶曲、揉皱、片理化带和构造蚀变带为金矿床的导矿及容矿构造。金矿成因类型为受中温岩浆热液影响的蚀变岩型金矿床,成矿模式为古蒙古洋壳向阿拉善地块俯冲时引发Au元素活化富集并形成矿源层,晚二叠世岩浆侵入时金活化、迁移最终富集成矿,后期受构造变形和风化剥蚀作用影响发生次生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流体包裹体 二叠纪 金矿 成矿特征 成矿模式 辉森乌拉西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古元古代强过铝质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6
7
作者 钟长汀 邓晋福 +3 位作者 武永平 毛德宝 席忠 陈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9-397,共9页
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沿集宁—凉城—千里山一线分布着大量的强过铝质花岗岩。与一般强过铝质花岗岩相比,其SiO_2含量、Al_2O_3/TiO_2,比值(小于100)、Rb/Sr比值和Rb/Ba比值低,但CaO/Na_2O比值高(大于0.3)。稀土元素复杂,正Eu异常、... 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沿集宁—凉城—千里山一线分布着大量的强过铝质花岗岩。与一般强过铝质花岗岩相比,其SiO_2含量、Al_2O_3/TiO_2,比值(小于100)、Rb/Sr比值和Rb/Ba比值低,但CaO/Na_2O比值高(大于0.3)。稀土元素复杂,正Eu异常、负Eu异常、Eu异常不明显均发育,大致可以分成2种类型:第一类具有中等程度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平缓;第二类轻稀土特征与第一类一致,但其重稀土变化大。稀土元素特征不一致主要是由于其源岩不同。LILE(K、Rb、Ba)相对富集,HSFE(Nb、Ti、P)亏损,这种地球化学特征暗示该区强过铝质花岗岩的源区成分为杂砂岩,熔融温度较高,来源较深,其构造环境与澳大利亚拉克伦造山带一致,属高温型碰撞带,应为华北克拉通西部陆块和东北陆块古元古代踫撞峰期后岩石圈伸展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过铝质花岗岩 地球化学特征 古元古代 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乔夏哈拉铁铜金矿床与国内外IOCG矿床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应立娟 王登红 +4 位作者 李建康 陈郑辉 席忠 杨文华 刘乃忠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8-345,共8页
随着IOCG矿床不断取得巨大的勘探成果,IOCG矿床在国内外都日益受到关注。新疆乔夏哈拉铁铜金矿床在构造环境、元素组合、蚀变特征等方面与国外典型的IOCG矿床有相似之处,乔夏哈拉铁铜金矿床处于大陆边缘拉张环境,具有Fe-Cu-Au(-REE)多... 随着IOCG矿床不断取得巨大的勘探成果,IOCG矿床在国内外都日益受到关注。新疆乔夏哈拉铁铜金矿床在构造环境、元素组合、蚀变特征等方面与国外典型的IOCG矿床有相似之处,乔夏哈拉铁铜金矿床处于大陆边缘拉张环境,具有Fe-Cu-Au(-REE)多元素组合,蚀变以绿帘石矽卡岩化为主,垂直分带不明显;在成矿时代方面又区别于多数产在元古代的IOCG矿床,而是在古生代;乔夏哈拉西矿区切割铁矿层的闪长岩脉角闪石的Ar-Ar坪年龄为378.1±3.6Ma,故铁的成矿年龄应在泥盆纪。本文认为乔夏哈拉铁铜金矿床不仅与IOCG矿床有较多相似之处,与国内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稀土铌矿床、云南迤纳厂铁铜稀土矿床、云南拉拉铜铁金钴钼稀土矿床和云南稀矿山铁铜矿床等也有相似之处,因此,在中国寻找IOCG矿床尤其是大型矿床,是有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CG矿床 乔夏哈拉 铁铜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