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内蒙古段水安全情势与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韩俊丽 宋存义 +2 位作者 杜君兰 许秀清 韩秀凤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9-130,共2页
分析了黄河内蒙古段的水安全情势及存在问题,认为应以提高人民水安全意识为基础,加强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调整水费征收价格、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备用水源地、加快黄河梯级开发步伐等,提高黄河内蒙古段水安全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 分析了黄河内蒙古段的水安全情势及存在问题,认为应以提高人民水安全意识为基础,加强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调整水费征收价格、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备用水源地、加快黄河梯级开发步伐等,提高黄河内蒙古段水安全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水安全 内蒙古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2的沙地区域影像融合方法与评价——以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北部典型沙地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朝鲁门 宁小莉 +2 位作者 包玉海 海全胜 张雪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8-143,共6页
[目的]以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北部典型沙地为例,以国产高分卫星(GF-2)影像为数据源,找出沙地区域的最佳影像融合方法,以期为沙地区域影像融合方法研究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应用HSV(Hue,Saturation,Value)、Brovey,Gram-Schmidt,PC(princi... [目的]以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北部典型沙地为例,以国产高分卫星(GF-2)影像为数据源,找出沙地区域的最佳影像融合方法,以期为沙地区域影像融合方法研究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应用HSV(Hue,Saturation,Value)、Brovey,Gram-Schmidt,PC(principal components)融合等4种融合方法对GF-2影像的全色波段和多光谱波段进行融合;选取平均梯度、联合熵、相对偏差和标准差等4种统计方法,对影像融合进行效果评价及分析。[结果]4种融合方法均提高了比原多光谱影像的4倍空间信息辨别度,同时较好地保存了影像的原多光谱信息,并增强了图像信息的分辨能力。其中,Brovey融合方法的相对偏差最小,PC融合方法的融合效果最不明显,而HSV融合方法的联合熵和平均梯度最大,并且其对影像融合效果最佳。[结论]HSV融合是沙地区域影像融合的最佳方法。HSV融合能对沙地区域的目视解译等工作提供清晰的空间和光谱分辨率影像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2 沙地 融合 HSV(色彩、纯度、明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在矿井本质安全程度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业娇 田志超 刘进才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2-105,共4页
采用BP神经网络对矿井本质安全程度进行评价。介绍了矿井本质安全程度评价方法以及BP神经网络的结构及原理;按照BP神经网络训练的步骤,以matlab6.0为平台,利用其内嵌的神经网络工具箱,生成通用的神经网络评价模型;输入经过标准化后的矿... 采用BP神经网络对矿井本质安全程度进行评价。介绍了矿井本质安全程度评价方法以及BP神经网络的结构及原理;按照BP神经网络训练的步骤,以matlab6.0为平台,利用其内嵌的神经网络工具箱,生成通用的神经网络评价模型;输入经过标准化后的矿井本质安全程度指标的评价分数,投入神经网络运算,就可以得出该矿井的本质安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本质安全程度 matlab6.0 神经网络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铁矿石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探讨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占魁 王烨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3-45,64,共4页
本文根据我国的铁矿石利用现状和世界范围内铁矿石资源开发、供需现状方面,分析了国内铁矿石资源保障,对外铁矿资源开发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供给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讨论了我国应实施的铁矿石资源战略,以确保我国铁矿石的可持续发展需要。
关键词 国内铁矿 供给 资源战略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现代安全管理绩效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刘业娇 田志超 刘进才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8-120,共3页
通过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煤矿现代安全管理绩效相结合,构建了煤矿现代安全管理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指数评价法对煤矿现代安全管理绩效水平进行评价。完善了煤矿现代安全管理的评价机制... 通过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煤矿现代安全管理绩效相结合,构建了煤矿现代安全管理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指数评价法对煤矿现代安全管理绩效水平进行评价。完善了煤矿现代安全管理的评价机制,有利于改善煤矿现代安全管理绩效水平和提高安全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现代安全管理 绩效评价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的阿拉善地区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12
6
作者 徐智超 温璐 +2 位作者 张雪峰 宋洁 王立新 《生态科学》 CSCD 2022年第5期90-97,共8页
生态安全关系到一个地区的资源利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程度。基于生态足迹法核算阿拉善地区1990—2017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运用区域生态赤字、生态压力和万元GDP生态足迹指数评价阿拉善地区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状态。结果表... 生态安全关系到一个地区的资源利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程度。基于生态足迹法核算阿拉善地区1990—2017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运用区域生态赤字、生态压力和万元GDP生态足迹指数评价阿拉善地区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状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阿拉善地区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均显著上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别提高4倍和8.5倍;虽然研究区在研究期间生态承载力增速远高于生态足迹,但总体上区域生态足迹仍大于生态承载力,表现为生态赤字;近30年阿拉善地区生态压力呈下降趋势,生态压力指数由1.57下降到0.81,下降了48.40%;研究期内阿拉善地区万元GDP生态足迹指数显著下降,由0.72下降到0.02,下降95%,表明研究期间该区域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居民的收入水平通过影响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驱动生态安全。从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核算角度分析,阿拉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目前尚处于非可持续状态,而区域生态承载力以及区域资源利用效率已有大幅提升,可更新资源的生态承载力仍低于区域生态足迹,区域生态安全问题仍需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评价 可持续发展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槭属植物资源分布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星宇 申晶磊 +4 位作者 黄磊 姬凯琳 卢丽媛 付晓艳 高健 《中南农业科技》 2022年第6期100-102,共3页
槭属(Acer L.)植物具有突出的生态效能、显著的经济效益以及广阔的利用前景。概述了长江流域槭属植物的资源分布特点与应用价值,指出了槭属植物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槭属植物的有效保护、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 槭属(Acer L.) 长江流域 资源分布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莎豆种植及开发利用价值研究初探 被引量:4
8
作者 马星玉 郭子玥 +3 位作者 石慧东 余婷 高亮 解云虎 《内蒙古林业》 2024年第2期29-31,共3页
油莎豆,是油莎草的别称,又称地下板栗、地下核桃等,属一年生莎草科莎草属植物,是一种抗逆、高产、优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备的作物。20世纪50年代,我国从苏联、保加利亚和朝鲜先后引入油莎豆,开始在北京等地试种。其中,从保加利亚引... 油莎豆,是油莎草的别称,又称地下板栗、地下核桃等,属一年生莎草科莎草属植物,是一种抗逆、高产、优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备的作物。20世纪50年代,我国从苏联、保加利亚和朝鲜先后引入油莎豆,开始在北京等地试种。其中,从保加利亚引进的圆粒豆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新疆和内蒙古种植,每亩产量高达400~500千克,含油量约为25%。2010年之前,全国油莎豆种植面积不足1万亩,2018年形成规模种植,增加至10万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每亩产量 开发利用价值 含油量 规模种植 油莎草 莎草科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市街道灰尘重金属空间分布及生态风险 被引量:13
9
作者 韩秀凤 卢新卫 +1 位作者 庞龙 宁小莉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1-569,共9页
采集包头市街道灰尘样品,利用X-Ray荧光光谱仪测定样品中Co、Cr、Cu、Mn、Ni、Pb、Zn和V的含量,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街道灰尘重金属的空间分布规律,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包头市街道灰尘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 采集包头市街道灰尘样品,利用X-Ray荧光光谱仪测定样品中Co、Cr、Cu、Mn、Ni、Pb、Zn和V的含量,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街道灰尘重金属的空间分布规律,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包头市街道灰尘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包头市街道灰尘中除Ni外,其他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高于其区域土壤背景值。街道灰尘中Co、Cr、Pb的含量是区域土壤背景值的4.0~10.7、1.8~5.8和1.5~8.7倍。灰尘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空间差异较大,Co和Cr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工业企业附近;Cu、Zn和Pb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交通流量较大的商业中心和家居建材城附近。灰尘中各重金属的污染水平依次为Co>Cr>Pb>Zn>Cu>V>Mn>Ni。Co处于中等潜在生态风险,而其他重金属均处于低潜在生态风险。灰尘中重金属总的潜在生态风险属于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灰尘 重金属 空间分布 污染评价 包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软岩巷道顶底板剪切变形破坏机理 被引量:17
10
作者 伍永平 王超 +2 位作者 李慕平 曾佑富 黄超慧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9-543,共5页
通过石嘴山一矿38区+600 m轨道巷表面收敛监测及变形破坏的研究,总结出了变形破坏特征。以矿山压力假说为前提,对巷道围岩典型破坏特征作出理论推断,建立巷道顶底板的力学模型,并应用关键层理论、块体理论、弹性力学对巷道变形破坏进行... 通过石嘴山一矿38区+600 m轨道巷表面收敛监测及变形破坏的研究,总结出了变形破坏特征。以矿山压力假说为前提,对巷道围岩典型破坏特征作出理论推断,建立巷道顶底板的力学模型,并应用关键层理论、块体理论、弹性力学对巷道变形破坏进行理论分析与求解,得出了巷道顶底板发生剪切破坏判定条件,并用FLAC3D数值模拟验证其正确性,为深部巷道支护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软岩 剪切滑移 弱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复杂簇聚类算法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6
11
作者 宋宇辰 宋飞燕 孟海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162-165,共4页
聚类算法在模式识别、数据分析、图像处理、以及市场研究的应用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如何有效地聚类各种复杂的数据对象簇。在分析与研究现有聚类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和自适应密度可达的改进算法。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够... 聚类算法在模式识别、数据分析、图像处理、以及市场研究的应用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如何有效地聚类各种复杂的数据对象簇。在分析与研究现有聚类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和自适应密度可达的改进算法。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够有效聚类任意分布形状、不同密度、不同尺度的簇;同时,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与传统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相比有明显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算法 复杂簇 基于密度 自适应密度可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火灾的事故树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飞 周连春 +2 位作者 王文才 李风梅 张世明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71,共3页
为了更好的控制煤矿火灾事故的发生,论文根据安全科学原理中事故树原理,并利用事故树分析手段,对煤矿火灾事故资料进行了逻辑分析,从中找出煤矿火灾事故的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并对其结构重要度进行了分析,以便掌握煤矿火灾事故的原因、... 为了更好的控制煤矿火灾事故的发生,论文根据安全科学原理中事故树原理,并利用事故树分析手段,对煤矿火灾事故资料进行了逻辑分析,从中找出煤矿火灾事故的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并对其结构重要度进行了分析,以便掌握煤矿火灾事故的原因、规律;并为防范煤矿火灾事故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提出了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了煤矿火灾事故的发生,以便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火灾事故 事故树 理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天煤矿1604综放工作面顶煤冒放性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飞 孙二伟 +3 位作者 张巍 兰毅 孙建岭 田武强 《工矿自动化》 2009年第9期34-37,共4页
放顶煤开采是利用采动支承压力的作用使煤体自然压裂破碎和跨落并从支架放煤口放出,因此,顶煤冒放性的好坏就成为该采煤法的关键所在。文章根据路天煤矿的煤层赋存条件,运用模糊数学分类方法,采用Matlab编程计算,并结合煤层强度、赋存... 放顶煤开采是利用采动支承压力的作用使煤体自然压裂破碎和跨落并从支架放煤口放出,因此,顶煤冒放性的好坏就成为该采煤法的关键所在。文章根据路天煤矿的煤层赋存条件,运用模糊数学分类方法,采用Matlab编程计算,并结合煤层强度、赋存深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夹矸厚度、煤层厚度和直接顶的充满系数6个因素,对该煤矿1604综放工作面顶煤冒放性进行了分析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604综放工作面顶煤冒放性好,对路天煤矿的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综放工作面 顶煤冒放性 评价 模糊数学 分类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吸附技术在含盐水除盐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4
作者 赵雪娜 倪文 +1 位作者 林庚 韩剑宏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8,共4页
介绍了电吸附技术(EST)的原理及该技术在国内外除盐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资料显示,电吸附技术以其良好的除盐能力和环保特性正逐渐成为现有除盐技术的重要补充。目前,我国的电吸附技术已形成工业化生产规模,其发展水平走在了世... 介绍了电吸附技术(EST)的原理及该技术在国内外除盐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资料显示,电吸附技术以其良好的除盐能力和环保特性正逐渐成为现有除盐技术的重要补充。目前,我国的电吸附技术已形成工业化生产规模,其发展水平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可以预见此项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吸附 除盐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产弃地的生态恢复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飞 郭文彬 +1 位作者 柳淑珍 杨敏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0-123,共4页
尾矿废弃地是一种典型的退化生态系统。本文通过对其生态恢复所面临问题的研究,讨论了尾矿废弃地生态恢复的理论,运用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的土壤改良和先锋物种的选择方法,对包钢尾矿库的复垦进行了分析,说明矿产废弃地的生态恢复是与区... 尾矿废弃地是一种典型的退化生态系统。本文通过对其生态恢复所面临问题的研究,讨论了尾矿废弃地生态恢复的理论,运用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的土壤改良和先锋物种的选择方法,对包钢尾矿库的复垦进行了分析,说明矿产废弃地的生态恢复是与区域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生态-经济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退化 矿产废弃地 退化生态系统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簇特征的增量聚类算法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9
16
作者 孟海东 王淑玲 郝永宽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32-134,共3页
对于大型数据库,如空间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传统聚类算法的有效性和可扩展性受到限制。通过动态增量的方法,在基于密度和自适应密度可达聚类算法的基础上,根据BIRCH算法中聚类特征的概念,利用簇特征设计与实现了一种新的动态增量聚类... 对于大型数据库,如空间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传统聚类算法的有效性和可扩展性受到限制。通过动态增量的方法,在基于密度和自适应密度可达聚类算法的基础上,根据BIRCH算法中聚类特征的概念,利用簇特征设计与实现了一种新的动态增量聚类算法,解决了大型数据库聚类的有效性以及空间和时间复杂度问题。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处理大型数据库,使聚类算法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数据库 簇特征 动态增量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工作面顺槽保护煤柱合理尺寸的确定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飞 范文胜 +2 位作者 孙建岭 兰毅 田武强 《工矿自动化》 2010年第4期36-40,共5页
针对神华集团海渤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路天矿300 m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生产试验,应用FLAC3D来确定顺槽煤柱在受到采动影响时的合理尺寸,通过建立模型模拟计算得出结论:随着工作面的加长,周期来压缓和,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对顺槽煤柱的影响... 针对神华集团海渤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路天矿300 m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生产试验,应用FLAC3D来确定顺槽煤柱在受到采动影响时的合理尺寸,通过建立模型模拟计算得出结论:随着工作面的加长,周期来压缓和,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对顺槽煤柱的影响;距工作面后方100~110 m处对煤柱的影响范围最大,侧向明显影响范围可达10 m左右,塑性破坏深度为7 m;由于保护煤柱还要受下一工作面回采时的影响,在相同地质条件下浅埋深超长工作面的保护煤柱确定为1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放顶煤 超长工作面 顺槽 保护煤柱 合理尺寸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飞 张巍 +3 位作者 孙建岭 兰毅 田武强 梁林秀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2-54,共3页
通过对路天煤矿1604综放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的监测与分析,掌握了该矿首个280m超长综放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实测结果表明该超长综放工作面的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步距较原180m综放工作面有明显的缩短,周期来压存在不同步现象,支架工作阻... 通过对路天煤矿1604综放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的监测与分析,掌握了该矿首个280m超长综放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实测结果表明该超长综放工作面的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步距较原180m综放工作面有明显的缩短,周期来压存在不同步现象,支架工作阻力能够满足工作面支撑顶板的要求。研究结果为该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和接续工作面的布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综放工作面 矿压显现规律 支架工作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位抽放技术在鹤壁中泰公司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飞 周连春 +2 位作者 郑雷 李风梅 张世明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4-46,共3页
分析了采煤工作面采煤过程中瓦斯涌出量增大的原因,阐述了高位裂隙瓦斯抽放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工艺。应用该技术成功地对采煤过程中产生的瓦斯进行了有效治理,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保证了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稳定、高效生产。
关键词 高位裂隙瓦斯抽放技术 裂隙带 瓦斯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排压脚合理追踪距离的确定 被引量:7
20
作者 侯殿昆 曹兰柱 贾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2-194,共3页
为宝日希勒露天矿实行內排压脚滑坡防治措施,须确定合理的追踪距离,运用二维刚体极限平衡和FLAC3D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研究内排台阶与采矿台阶的跟踪距离对端帮的钳制作用的影响。分析端帮边坡应力、位移变化云图,可以看出随着跟踪距离L增... 为宝日希勒露天矿实行內排压脚滑坡防治措施,须确定合理的追踪距离,运用二维刚体极限平衡和FLAC3D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研究内排台阶与采矿台阶的跟踪距离对端帮的钳制作用的影响。分析端帮边坡应力、位移变化云图,可以看出随着跟踪距离L增大应力场、位移场发生变化的规律,即跟踪距离L越小,边坡位移越小,边坡变形范围越小,边坡越稳定。从而确定了合理的追踪距离,证明了内排压脚、煤台阶支挡对提高边坡稳定性的积极作用。因此随着采矿工程的发展,内排土场同步发展,利用內排压脚滑坡防治方法不失为一个即经济又合适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排土 压坡脚 追踪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