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力机叶尖加小翼动力放大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汪建文 贾瑞博 吴克启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5-61,共7页
利用FLUENT商用计算流体软件对风力机叶尖加小翼后的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中基于N-S方程采用三维稳态隐式解法;湍流模型选择k-ωSST模型;离散方法为二阶迎风格式;压力-速度耦合采用SIMPLE算法。探索了小翼的不同参数尺寸对风力机性能... 利用FLUENT商用计算流体软件对风力机叶尖加小翼后的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中基于N-S方程采用三维稳态隐式解法;湍流模型选择k-ωSST模型;离散方法为二阶迎风格式;压力-速度耦合采用SIMPLE算法。探索了小翼的不同参数尺寸对风力机性能,特别是对动力放大特性的影响;将模拟计算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出小翼形状和参数对风力机动力放大的变化规律,表明本计算模拟方法对叶尖加小翼风力机动力放大特性研究是正确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叶尖小翼 动力放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kA底部阴极稀土电解槽电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5
2
作者 刘中兴 韩文帅 +2 位作者 伍永福 胡永胜 鞠阳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28,52,共4页
以60kA底部阴极电解槽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稀土电解槽的三维电场数学模型,对90、100、110、120mm几种不同极距工况下稀土电解槽电场分布情况进行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0mm为最佳极间距。
关键词 60kA底部阴极稀土电解槽 电场 数值模拟 极距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废水对黄河包头段水体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于玲红 崔振华 +2 位作者 甄树聪 李玉梅 邹健慧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9-52,共4页
通过对黄河水体流量、pH值、TN、TP、CODMn、浮游藻类等指标的监测,分析稀土废水排放对黄河水质的影响,并采用富营养化指数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对黄河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河包头段水体在2004年12月至次年3月间富营养化状态严重。
关键词 稀土冶炼 氯铵 氨氮 富营养化 黄河包头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电解槽阳极气体表观速度对其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4
作者 刘中兴 鞠阳 +2 位作者 伍永福 胡永胜 韩文帅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19,共5页
利用CFD软件建立了3kA稀土电解槽气-液两相流数学模型,通过阴极金属生成量计算阳极表面不同深度的气体表观速度,首次提出将阳极气体表观速度的计算与稀土电解槽流场的数值模拟相结合。对比阳极深度分别为0.250、0.300、0.350、0.395m的... 利用CFD软件建立了3kA稀土电解槽气-液两相流数学模型,通过阴极金属生成量计算阳极表面不同深度的气体表观速度,首次提出将阳极气体表观速度的计算与稀土电解槽流场的数值模拟相结合。对比阳极深度分别为0.250、0.300、0.350、0.395m的有无加载表观速度的阳极气体流场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同坐标下优化后的加载表观速度的阳极气体速度均大于未加载表观速度的阳极气体速度,且前者槽内熔体扰动大于后者。此结果为稀土电解槽流场实际运行情况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电解槽 阳极气体表观速度 流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kA沉浸式稀土电解槽电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5
作者 伍永福 张雪娇 +2 位作者 陈思琪 刘中兴 董云芳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33,38,共4页
通过计算设计开发新型60 kA沉浸式稀土电解槽的基本尺寸结构,并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该电解槽的三维电场计算模型.对60~100 mm几种不同极距工况下电解槽电场分布情况进行模拟.通过对电场电压的分析可以发现最佳电极间距为70 mm,为该... 通过计算设计开发新型60 kA沉浸式稀土电解槽的基本尺寸结构,并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该电解槽的三维电场计算模型.对60~100 mm几种不同极距工况下电解槽电场分布情况进行模拟.通过对电场电压的分析可以发现最佳电极间距为70 mm,为该槽型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 kA稀土电解槽 数值模拟 电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电解槽熔盐润湿性对气泡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中兴 王冠瑞 +1 位作者 伍永福 胡永胜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23-1426,共4页
为研究稀土熔盐电解槽中熔盐对碳阳极的润湿性对阳极表面气泡的形状和脱离大小等的影响,针对稀土熔盐电解槽中石墨阳极的表面特性,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采用CLSVOF(Coupled Level Set and Volume of Fluid Method)界面追踪方法... 为研究稀土熔盐电解槽中熔盐对碳阳极的润湿性对阳极表面气泡的形状和脱离大小等的影响,针对稀土熔盐电解槽中石墨阳极的表面特性,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采用CLSVOF(Coupled Level Set and Volume of Fluid Method)界面追踪方法分别对润湿角为15°、25°、35°、45°和55°的阳极表面气泡的生成过程进行模拟研究.模拟出了不同润湿性熔盐的阳极表面气泡生长变形过程,结果表明:润湿角越大气泡脱离阳极表面孔口时体积越小,但其脱离后仍然吸附在阳极表面没有脱离,不利于气泡排除,容易造成阳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电解槽 熔盐 润湿性 气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电解槽阳极炭块表面腐蚀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中兴 胡永胜 +2 位作者 伍永福 王冠瑞 徐子谦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48,共4页
对稀土电解槽阳极炭块因为发生阳极反应而产生的表面腐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一个生产周期后,不同阳极炭块试样的孔隙率大致保持在0.006 9±0.001 4,但是比表面积差距较大,说明阳极炭块在反应量上基本相同,但在反应进行的宏观... 对稀土电解槽阳极炭块因为发生阳极反应而产生的表面腐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一个生产周期后,不同阳极炭块试样的孔隙率大致保持在0.006 9±0.001 4,但是比表面积差距较大,说明阳极炭块在反应量上基本相同,但在反应进行的宏观方向上差距较大。过大的比表面积会造成阳极效应,发生阳极放电,在生产过程中要保证添加物的尺寸应尽量小且与炭块混合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电解槽 阳极炭块 孔隙率 表面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展流冷态湍流场的PIV测量 被引量:3
8
作者 龚志军 徐学慧 +2 位作者 武文斐 赵增武 李保卫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56,共4页
针对单烧嘴湍流预混平焰冷态实验模型,采用粒子激光测速(PIV)技术对烧嘴下方主要燃烧区的速度场(250mm×350mm)进行了测量,得出在旋流强度为1.76,空气量/煤气量为19.39下的速度场。速度场由回流区、附壁射流区和过渡区组成,同时进... 针对单烧嘴湍流预混平焰冷态实验模型,采用粒子激光测速(PIV)技术对烧嘴下方主要燃烧区的速度场(250mm×350mm)进行了测量,得出在旋流强度为1.76,空气量/煤气量为19.39下的速度场。速度场由回流区、附壁射流区和过渡区组成,同时进一步分析了三个区域内径向速度和轴向速度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V 平展流 湍流流动 冷态实验 速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处理稀土钠皂化废水回收液 被引量:6
9
作者 万淑芳 肖作义 曲堂超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52-556,共5页
采用双极膜电渗析(BMED)技术处理稀土钠皂化废水回收液,使回收液中的氯化钠转化为氢氧化钠溶液(简称碱)和盐酸(简称酸)而回用。考察了电流和初始酸碱浓度对膜对电压、回收的酸和碱的浓度、电流效率和能耗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电流的... 采用双极膜电渗析(BMED)技术处理稀土钠皂化废水回收液,使回收液中的氯化钠转化为氢氧化钠溶液(简称碱)和盐酸(简称酸)而回用。考察了电流和初始酸碱浓度对膜对电压、回收的酸和碱的浓度、电流效率和能耗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电流的增大,膜对电压升高,回收的酸和碱的浓度也明显增加,电流效率和能耗均提高;随初始酸碱浓度的增加,膜对电压、电流效率和能耗均下降,回收的酸和碱的浓度逐渐增加;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并侧重考虑回收的酸和碱的浓度,本实验适宜的工艺条件为:电流25 A、初始酸碱浓度0.3 mol/L。在此条件下反应150 min,回收酸的浓度为1.24 mol/L,回收碱的浓度为1.55 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膜电渗析 稀土钠皂化废水 回收液 氢氧化钠 盐酸 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被引量:5
10
作者 于玲红 王越 +1 位作者 李卫平 高静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3期224-225,228,共3页
通过探讨水与人类的关系、何为水污染及水污染的途径和原因,重点阐述生物性污染物、化学性污染物和物理性污染物污染水体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危害,着力强调预防水污染的重要性。应进一步强化全体公民预防水污染的意识和责任,最大限度... 通过探讨水与人类的关系、何为水污染及水污染的途径和原因,重点阐述生物性污染物、化学性污染物和物理性污染物污染水体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危害,着力强调预防水污染的重要性。应进一步强化全体公民预防水污染的意识和责任,最大限度地控制污染因素,不断提高水污染的治理效果,优化人类的生存环境,降低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 人体健康 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梁素海冰封期水体富营养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吕超 李卫平 于玲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9期14456-14458,14575,共4页
以内蒙古乌梁素海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冰封过程中富营养化指标在冰体和水体中的浓度及分布特征及其在乌梁素海的空间变异性进行分析,得出冰封期乌梁素海富营养化状况。其中,乌梁素海水体中的富营养化指标含量均大于对应的冰体中的含量,主... 以内蒙古乌梁素海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冰封过程中富营养化指标在冰体和水体中的浓度及分布特征及其在乌梁素海的空间变异性进行分析,得出冰封期乌梁素海富营养化状况。其中,乌梁素海水体中的富营养化指标含量均大于对应的冰体中的含量,主要指标COD、总氮、总磷在水体中的含量均值分别是冰体中含量均值的1.65、1.61和1.78倍;水体中的营养盐变异性明显小于冰体中的。说明低温冷冻过程对水体中污染物有一定浓缩效应,并对此进行了解释,以期为乌梁素海富营养化治理提出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梁素海 冰封期 富营养化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煤种对富氧燃烧锅炉热经济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肖卓楠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15,共4页
以300MW机组锅炉为研究对象,对阜新烟煤、平顶山烟煤和西山贫煤的各项热损失进行了热力计算,并由ASME PTC 4-1998定义的17项热损失和7项外来热量计算了3种煤种对锅炉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气氛下阜新烟煤锅炉的效率最高,但燃料消... 以300MW机组锅炉为研究对象,对阜新烟煤、平顶山烟煤和西山贫煤的各项热损失进行了热力计算,并由ASME PTC 4-1998定义的17项热损失和7项外来热量计算了3种煤种对锅炉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气氛下阜新烟煤锅炉的效率最高,但燃料消耗量也最高,其更适用于富氧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种 富氧气氛 燃烧 热损失 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O_2/CO_2比例气氛下富氧燃烧锅炉热力计算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卓楠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38,43,共5页
采用富氧燃烧可以显著减少阻燃空气量以及烟气中非可燃气体含量,使得锅炉节能减排更加有效。不同的O_2/CO_2气氛下,富氧燃烧锅炉的燃烧状况随之变化,随着氧浓度的升高,炉膛内燃烧强度增强,理论燃烧温度升高,炉膛内辐射吸热量增加。介绍... 采用富氧燃烧可以显著减少阻燃空气量以及烟气中非可燃气体含量,使得锅炉节能减排更加有效。不同的O_2/CO_2气氛下,富氧燃烧锅炉的燃烧状况随之变化,随着氧浓度的升高,炉膛内燃烧强度增强,理论燃烧温度升高,炉膛内辐射吸热量增加。介绍了富氧燃烧技术的基本特点,分析了不同O_2/CO_2比例气氛下富氧燃烧锅炉结构的不同,通过计算找到合适比例气氛下的富氧燃烧锅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燃烧 燃烧温度 锅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MnO_2碳纤维的制备及其对水中2,4,6-三氯苯酚的去除性能
14
作者 王维大 冯雅丽 +3 位作者 李浩然 韩剑宏 杨志超 张婷婷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46-1251,共6页
以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为载体,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负载二氧化锰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PCF(Mn O2)],利用电子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X射线衍射(XRD)及循环伏安法(CV)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PCF(Mn O2)对水中2,4,6-三氯苯酚的去除效果,... 以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为载体,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了负载二氧化锰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PCF(Mn O2)],利用电子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X射线衍射(XRD)及循环伏安法(CV)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PCF(Mn O2)对水中2,4,6-三氯苯酚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二氧化锰负载量为358 mg?g-1,投加量为1.5 g?L-1,p H值为3.7,反应时间为10 h,2,4,6-TCP的最高去除率为98.2%。整个反应过程遵循复合反应动力学。负载二氧化锰碳纤维的投加量与2,4,6-三氯苯酚的氧化降解动力学常数呈正相关关系,而p H与其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二氧化锰 2 4 6-三氯苯酚 电沉积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强化混凝处理煤气冷凝水的试验研究
15
作者 肖作义 高英 杜雪松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3-86,92,共5页
以包钢高炉煤气冷凝水处理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混凝沉淀试验和吸附试验研究了复合混凝剂与高分子纳米吸附剂对煤气冷凝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复合混凝剂与高分子纳米吸附剂的最佳配比及最佳运行参数为:聚合硫酸铁投加量为25mg/L、聚丙... 以包钢高炉煤气冷凝水处理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混凝沉淀试验和吸附试验研究了复合混凝剂与高分子纳米吸附剂对煤气冷凝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复合混凝剂与高分子纳米吸附剂的最佳配比及最佳运行参数为:聚合硫酸铁投加量为25mg/L、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0.15mg/L、pH值为8.5左右、温度为20℃、高分子纳米吸附剂投加量为2ml/L、振荡时间为60min、振荡频率为90r/min;经处理后,出水悬浮物(SS)的去除率为98%以上,浊度去除率为97%以上,Cl-的去除率为80%以上,SO2-4的去除率达30%以上,且出水清澈,达到了工业循环冷却水回用水质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冷凝水 混凝 吸附 Cl- SO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厂燃煤添加有机钙废弃物脱硫试验研究
16
作者 魏祥瑞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46-47,共2页
通过燃煤添加有机钙废弃物脱硫试验证明 ,燃煤添加有机钙废弃物燃烧后脱硫效率可达 5 0 %以上 ,最高可达 80 %以上 ,同时 ,探讨了温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这种脱硫方式运行方便 。
关键词 燃煤 有机钙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混凝法处理煤气冷凝水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英 肖作义 +2 位作者 高峰 杜雪松 万淑芳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9-243,共5页
以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炉煤气冷凝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强化混凝法进行静态混凝沉淀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聚合氯化铝加入量为20 mg/L、高分子纳米除氯剂加入量为2.0 mL/L时,处理后出水SS小于10 mg/L,浊度小于10 NTU,氯离子... 以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炉煤气冷凝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强化混凝法进行静态混凝沉淀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聚合氯化铝加入量为20 mg/L、高分子纳米除氯剂加入量为2.0 mL/L时,处理后出水SS小于10 mg/L,浊度小于10 NTU,氯离子去除率在80%以上,而且对废水中的其他离子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出水水质基本接近工业冷却循环水回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冷凝水 混凝 悬浮物 浊度 氯离子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市城市污水水质指标的统计学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信成 肖作义 +5 位作者 肖明慧 段连均 康文庆 谷兆全 范荣华 杜瑞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86-691,共6页
以包头市污水处理厂2015年全年进水实测数据为基础,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包头市城市污水中6个水质指标(COD、BOD5、SS、氨氮、TN和TP)的概率分布、变化规律和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包头市污水处理厂进水中,除COD呈正态分布外其他5个水质... 以包头市污水处理厂2015年全年进水实测数据为基础,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包头市城市污水中6个水质指标(COD、BOD5、SS、氨氮、TN和TP)的概率分布、变化规律和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包头市污水处理厂进水中,除COD呈正态分布外其他5个水质指标均服从偏态分布,COD、BOD5、SS、氨氮、TN和TP全年中间值分别为428.00、288.00、155.00、67.35、89.85、9.57mg/L,各水质指标均随季节变化明显。COD和BOD5、COD和SS、BOD5和SS、氨氮和TN间存在较明显的一元线性关系。进水BOD5/COD(质量比)平均值高于0.45,BOD5/COD>0.45的累积分布概率为96.6%,说明包头市城市污水可生化性较好。BOD5/TN(质量比)平均值为3.32,BOD5/TN<4.00的累积分布概率为59.7%,说明有污水反硝化碳源不足的现象存在。进水BOD5/TP(质量比)平均值为31,且全年BOD5/TP>20的累积分布概率为93.0%,满足生物除磷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 水质 特征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陶瓷增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鸣 姜曌 +2 位作者 陈华 张志远 李保卫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共6页
玻璃陶瓷(即微晶玻璃)由于原料易获取、易制备、性能兼具高硬度、高耐酸碱度等特点而在研究与应用领域备受瞩目。然而,其自身的脆性严重限制着该材料的服役表现。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已能通过析晶增韧、相变增韧和纤维增韧三种主要方法... 玻璃陶瓷(即微晶玻璃)由于原料易获取、易制备、性能兼具高硬度、高耐酸碱度等特点而在研究与应用领域备受瞩目。然而,其自身的脆性严重限制着该材料的服役表现。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已能通过析晶增韧、相变增韧和纤维增韧三种主要方法显著提高玻璃陶瓷的韧性。旨在综述上述三种玻璃陶瓷增韧方法的基础上,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为目前及将来相关领域的研究者规划相关研究方案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陶瓷 析晶增韧 相变增韧 纤维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