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瓜干酒苹果酸乳酸发酵降酸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游新勇 李琼 +1 位作者 王国泽 徐怀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02-205,共4页
利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乳酸菌添加量、助酵剂添加量与发酵温度对木瓜干酒降酸的影响,确定了木瓜干酒苹果酸-乳酸发酵(MLF)降酸工艺的最优参数为:乳酸菌添加量为15mg/L,助酵剂添加量为0.47g/L,发酵温度20℃,此条... 利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乳酸菌添加量、助酵剂添加量与发酵温度对木瓜干酒降酸的影响,确定了木瓜干酒苹果酸-乳酸发酵(MLF)降酸工艺的最优参数为:乳酸菌添加量为15mg/L,助酵剂添加量为0.47g/L,发酵温度20℃,此条件下获得柔和指数为4.648的木瓜干酒。MLF进行彻底,总酸由9.80g/L下降到7.27g/L,总酸达到国家葡萄干酒酸度标准,口感柔和、协调,且不影响酒中有效成分齐墩果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干酒 苹果酸-乳酸发酵 降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莜麦馒头配方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汪磊 李飞 +2 位作者 朱波 王国泽 胡筱波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7-30,共4页
莜麦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以面团及莜麦馒头pH、莜麦馒头含水量、质构和感官评分为指标进行评价,研究了莜麦馒头的配方,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莜麦粉可改善馒头的风味和质构,提高馒头的含水量,且对面团中酵母活性几乎无影响。莜... 莜麦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以面团及莜麦馒头pH、莜麦馒头含水量、质构和感官评分为指标进行评价,研究了莜麦馒头的配方,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莜麦粉可改善馒头的风味和质构,提高馒头的含水量,且对面团中酵母活性几乎无影响。莜麦馒头的最佳配方为:莜麦粉与小麦粉的最佳混合比例为15/85,加水量为75%,酵母和CMC-Na的添加量分别为0.5%和0.08%,该配方下制备的莜麦馒头莜麦风味浓郁,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莜麦馒头 配方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全粉面包的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48
3
作者 游新勇 莎娜 +1 位作者 王国泽 代秀丽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6-119,共4页
选用一次发酵法,以面包粉和马铃薯全粉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辅助原料制作马铃薯全粉面包,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马铃薯全粉面包的最佳原料配方为:马铃薯全粉20%、白砂糖10%、酵母4%、食盐1%。在最佳原料配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工艺研究... 选用一次发酵法,以面包粉和马铃薯全粉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辅助原料制作马铃薯全粉面包,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马铃薯全粉面包的最佳原料配方为:马铃薯全粉20%、白砂糖10%、酵母4%、食盐1%。在最佳原料配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马铃薯全粉面包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60 min、上火烘烤温度170℃、下火烘烤温度180℃、烘烤时间9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全粉 面包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莜麦淀粉的提取及其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汪磊 云月英 +3 位作者 游新勇 王国泽 朱波 张艳秋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3-26,32,共5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莜麦淀粉提取工艺条件,并检测了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莜麦淀粉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1.59,提取温度48.84℃,提取时间137.31 min,p H 8.73,该条件下莜麦淀...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莜麦淀粉提取工艺条件,并检测了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莜麦淀粉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1.59,提取温度48.84℃,提取时间137.31 min,p H 8.73,该条件下莜麦淀粉的提取率为75.58%。与对照组比,莜麦淀粉溶解度较小,糊化温度较高,莜麦淀粉糊冻融稳定性、热糊稳定性和冷糊稳定性均较差,易发生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莜麦淀粉 响应面 提取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莜麦馒头微波蒸制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汪磊 云月英 +3 位作者 王国泽 李俊芳 莎娜 张欢子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2-86,共5页
采用响应面法研究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和微波装载量对莜麦馒头品质的影响,确定莜麦馒头微波蒸制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比较了微波蒸制和常规蒸汽蒸制2个烹制方式对莜麦馒头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蒸制莜麦馒头的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560 W,微... 采用响应面法研究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和微波装载量对莜麦馒头品质的影响,确定莜麦馒头微波蒸制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比较了微波蒸制和常规蒸汽蒸制2个烹制方式对莜麦馒头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蒸制莜麦馒头的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560 W,微波时间12.5 min,装载量74 g。按该工艺条件制作的莜麦馒头与蒸汽蒸制莜麦馒头的感官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与蒸汽蒸制莜麦馒头相比,微波莜麦馒头水分含量较低,硬度和黏着性大,弹性差,而回复性和咀嚼性优于蒸汽蒸制莜麦馒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莜麦馒头 微波蒸制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褐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6
作者 朱文祥 王金荣 +1 位作者 李珺 赵秀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17399-17401,17415,共4页
对导致植物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褐变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总结并简述了防止和减少褐化的相应途径以及非酶促因素对组培中外植体褐变的影响,旨在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系统的理论基础。最后对褐变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产业化... 对导致植物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褐变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总结并简述了防止和减少褐化的相应途径以及非酶促因素对组培中外植体褐变的影响,旨在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系统的理论基础。最后对褐变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产业化构想提出了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组织培养 外植体 褐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莜麦馒头品质改良剂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汪磊 曲丽洁 +3 位作者 徐永斌 云月英 李俊芳 张欢子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14,共5页
以莜麦馒头为研究对象,以卡拉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和黄原胶3种品质改良剂为原料,研究莜麦馒头品质改良剂的配方以提高莜麦馒头的品质。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以本试验小麦粉为原料,莜麦馒头品质改良剂的最佳配方为卡拉胶1.49%,... 以莜麦馒头为研究对象,以卡拉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和黄原胶3种品质改良剂为原料,研究莜麦馒头品质改良剂的配方以提高莜麦馒头的品质。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以本试验小麦粉为原料,莜麦馒头品质改良剂的最佳配方为卡拉胶1.49%,CMC-Na 0.08%,黄原胶0.17%。验证试验表明,莜麦馒头品质改良剂可显著增加莜麦馒头水分含量,降低馒头硬度,提高馒头的弹性和黏聚性,在此条件下莜麦馒头感官评分为81.60,与理论预测值吻合,其感官评分显著高于未添加品质改良剂的莜麦馒头,说明添加该品质改良剂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莜麦馒头 品质改良剂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木质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对构树降解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卢庆华 卢俊 +1 位作者 季祥 蔡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21085-21087,共3页
[目的]筛选高效降解木质素的菌种。[方法]通过马铃薯琼脂平板培养、马铃薯液体摇瓶培养和变色反应,对采自吉文山枯木中的木质素降解菌进行了筛选,并对其降解构树的卡伯值和纤维素进行了测定。[结果]共筛选出3种对木质素降解能力较强的菌... [目的]筛选高效降解木质素的菌种。[方法]通过马铃薯琼脂平板培养、马铃薯液体摇瓶培养和变色反应,对采自吉文山枯木中的木质素降解菌进行了筛选,并对其降解构树的卡伯值和纤维素进行了测定。[结果]共筛选出3种对木质素降解能力较强的菌种,分别为JWS-1、JWS-2和向日葵菌核病菌。[结论]为进一步研究生物制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向日葵菌核病菌 变色反应 构树 卡伯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玫瑰复合型酸奶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俊芳 常乐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03-105,共3页
以不同配比的玉米浆和玫瑰汁制作玉米玫瑰复合型酸奶,根据感官评价,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研制出既营养又美味的复合型酸奶,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含糖量8%,发酵时间7 h,玉米浆与牛奶的比值1∶2.5,每100 mL玉米与牛奶混液中添加6 mL玫... 以不同配比的玉米浆和玫瑰汁制作玉米玫瑰复合型酸奶,根据感官评价,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研制出既营养又美味的复合型酸奶,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含糖量8%,发酵时间7 h,玉米浆与牛奶的比值1∶2.5,每100 mL玉米与牛奶混液中添加6 mL玫瑰汁。该条件下做出的成品色泽好看、组织细腻、口感和滋味俱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奶 玉米 玫瑰 感官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莜麦曲奇饼干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32
10
作者 莎娜 王国泽 +1 位作者 游新勇 宋任平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7-49,共3页
以莜麦粉、奶粉、白砂糖为原料,通过对最佳原料配方和工艺参数的研究,制作一种新型莜麦曲奇饼干。结果表明:莜麦曲奇饼干的加工工艺条件为莜麦粉50 g,黄油105 g,白砂糖75 g,奶粉10 g,搅拌时间12 min,烘烤时间33 min,上火温度180℃,下火... 以莜麦粉、奶粉、白砂糖为原料,通过对最佳原料配方和工艺参数的研究,制作一种新型莜麦曲奇饼干。结果表明:莜麦曲奇饼干的加工工艺条件为莜麦粉50 g,黄油105 g,白砂糖75 g,奶粉10 g,搅拌时间12 min,烘烤时间33 min,上火温度180℃,下火温度170℃。在此工艺下制作的莜麦曲奇饼干外观和内在质量都较好,风味能被消费者所接受,并且营养价值高于普通面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莜麦 曲奇饼干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产油微藻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及其油脂含量测定和成分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季祥 侯余勇 +1 位作者 郝建华 蔡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58-160,共3页
从内蒙古乌梁素海淡水水体分离得到一株产油微藻DZ306,通过形态观察可知其为Nitzschia.sp.。建立了尼罗红染色快速检测油脂含量的方法,并对该菌株的油脂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其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四烯酸(A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PC... 从内蒙古乌梁素海淡水水体分离得到一株产油微藻DZ306,通过形态观察可知其为Nitzschia.sp.。建立了尼罗红染色快速检测油脂含量的方法,并对该菌株的油脂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其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四烯酸(A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PCR扩增该菌株18S rDNA序列,测序获得长度为1 562 bp的片段,用BLAST软件对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进行分析,其与N.palea的相似度为99%;用ClustalX软件进行多序列对齐排列,用MEGA4.0软件采用Neighbor-Joining算法构建进化树,证明所分离得到的微藻DZ306为Nitzschia pal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薇藻 分子鉴定 油脂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渣制备方便面油料包可食性膜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俊芳 王国泽 游新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期1044-1046,共3页
[目的]研究用马铃薯渣制备方便面油料包可食性膜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含水量为86.2%的鲜马铃薯渣为原料,以抗拉强度为主要指标,辅以厚度、感官指标等,通过单因素试验、复配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用马铃薯渣制备方便面油料包可食性膜... [目的]研究用马铃薯渣制备方便面油料包可食性膜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含水量为86.2%的鲜马铃薯渣为原料,以抗拉强度为主要指标,辅以厚度、感官指标等,通过单因素试验、复配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用马铃薯渣制备方便面油料包可食性膜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影响膜抗拉强度的主次因素为甘油添加量>膨化温度>硬脂酸添加量>海藻酸钠与琼脂复配比例。用鲜马铃薯渣制可食性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鲜马铃薯渣20 g,海藻酸钠与琼脂的复配比例为0.5∶0.5,硬脂酸的添加量为0.3 g,甘油为1.5 ml,水浴温度为80℃。[结论]用该工艺制膜测得膜的抗拉强度为118.82 kg/cm2,用其包装方便面油料膜在45℃,相对湿度60%下放置30 d没有渗油,在沸水中煮3~4 min可完全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渣 可食性膜 油料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食品添加剂对莜麦面包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莎娜 王国泽 +1 位作者 游新勇 郝洪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4期13373-13375,共3页
对改善莜麦面包品质的添加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06%α-淀粉酶、0.8%蔗糖酯、6.0%花生蛋白和2.0%黄原胶都能较好地延缓面包老化,改善面包品质。
关键词 莜麦 面包品质 Α-淀粉酶 蔗糖酯 花生蛋白 黄原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乔爱霞 康丽敏 +1 位作者 智晓霞 潘建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01-104,共4页
大蒜素是大蒜中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之一,具有重要的保健和药用功能。为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大蒜素乙醇提取法的最佳工艺参数。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大蒜中大蒜素提取的优化条件为:蒜泥在38℃下酶解40 min后,在料液... 大蒜素是大蒜中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之一,具有重要的保健和药用功能。为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大蒜素乙醇提取法的最佳工艺参数。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大蒜中大蒜素提取的优化条件为:蒜泥在38℃下酶解40 min后,在料液比为1∶4,乙醇萃取浓度为95%,温度为30℃时萃取大蒜酶解物80 min;在温度50℃、压力0.01 MPa、转速75 r/min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1/4体积,获得大蒜素得率为0.273%。建立以大蒜素提取率(Y)为目标值,以酶解温度(X1)、酶解时间(X2)、萃取温度(X3)、萃取时间(X4)为因子的模型,结果显示计算值与试验值拟合良好,表明该模型可用于预测试验结果,其表达式为Y=-0.0046X1-0.0177X2+0.0005X22-4.8333E-0.006X23+0.0356X3-0.0006X32-0.0005X4+0.12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大蒜素 乙醇提取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穴青蟹酚氧化酶原基因的抗菌免疫反应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志强 林涛 李新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38-139,155,共3页
以拟穴青蟹酚氧化酶原(SP-proPO)基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哈维氏弧菌免疫刺激后表达模式的分析,来探索SP-proPO基因在防御细菌入侵过程中的先天免疫作用。结果表明,SP-proPO基因在正常拟穴青蟹的血细胞中存在较高的表达量... 以拟穴青蟹酚氧化酶原(SP-proPO)基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哈维氏弧菌免疫刺激后表达模式的分析,来探索SP-proPO基因在防御细菌入侵过程中的先天免疫作用。结果表明,SP-proPO基因在正常拟穴青蟹的血细胞中存在较高的表达量;而且在细菌刺激的情况下,SP-proPO基因的表达量存在较为明显的上升,哈维氏弧菌刺激12 h后,血细胞中SPproPO基因的表达量提高了近4倍;金黄色葡萄球菌刺激2 h后,血细胞中SP-proPO基因的表达量提高了近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穴青蟹 酚氧化酶原 免疫刺激 先天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制备马铃薯交联淀粉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游新勇 刘中原 +1 位作者 吕俊丽 王国泽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24,28,共4页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六偏磷酸钠为交联剂,微波法制备了低交联度的马铃薯交联淀粉。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微波功率420W,对其他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优化,得到了微波法制备马铃薯交联淀粉的较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交联淀粉交联度...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六偏磷酸钠为交联剂,微波法制备了低交联度的马铃薯交联淀粉。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微波功率420W,对其他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优化,得到了微波法制备马铃薯交联淀粉的较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交联淀粉交联度的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马铃薯淀粉质量分数、pH值、六偏磷酸钠质量分数、微波时间;最优工艺条件为马铃薯淀粉质量分数30%,pH11,六偏磷酸钠质量分数0.6%,微波时间40s,在此条件下可制得沉降积为4.18ml的马铃薯交联淀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法 马铃薯 交联淀粉 沉降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莜麦面包配方及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莎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87-88,99,共3页
以莜麦粉为原料,对面团配比、发酵、烘烤等工艺参数进行研究,生产出一种新型莜麦面包。通过正交试验筛选了莜麦面包的最佳配方和加工工艺。莜麦面包的最佳配方为:莜麦粉10%、酵母4%、改良剂2%、植物油25%;最佳工艺为:发酵时间2 h、烘烤... 以莜麦粉为原料,对面团配比、发酵、烘烤等工艺参数进行研究,生产出一种新型莜麦面包。通过正交试验筛选了莜麦面包的最佳配方和加工工艺。莜麦面包的最佳配方为:莜麦粉10%、酵母4%、改良剂2%、植物油25%;最佳工艺为:发酵时间2 h、烘烤温度180℃、烘烤时间25 min。在此配方与工艺下制作的面包外观表现和内在质量都较好,风味能被消费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莜麦面包 配方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TC1+1-Ⅱ澄清剂对银杏叶醇提液的絮凝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小利 赵希 张黎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0667-10668,10671,共3页
[目的]采用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对银杏(GinkgobilobaLinn.)叶醇提液进行絮凝提取,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药液的澄清度和药液质量。[方法]ZTC1+1-Ⅱ型澄清剂组分A、B2种。用蒸馏水和1%醋酸溶液配制成1%的溶液,预溶胀24h,用双层纱布过滤,即... [目的]采用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对银杏(GinkgobilobaLinn.)叶醇提液进行絮凝提取,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药液的澄清度和药液质量。[方法]ZTC1+1-Ⅱ型澄清剂组分A、B2种。用蒸馏水和1%醋酸溶液配制成1%的溶液,预溶胀24h,用双层纱布过滤,即得澄清剂组分A或B。之后,以絮凝物重量为衡量指标,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确定了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对银杏叶醇提液进行絮凝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澄清剂组分加入次序为先加组分B后加组分A,银杏叶醇提液pH值为5.5,100ml醇提液中组分B、A的用量分别为1.6、0.8g/L,澄清温度为40℃,澄清时间为40min。[结论]该研究可简化后续工艺程序和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ZTC1+1-Ⅱ澄清剂 醇提液 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凡纳对虾PEN-2分子的抗菌相关功能研究
19
作者 吴亚坤 林涛 +2 位作者 郑计文 王建英 杜志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4-226,共3页
对虾素属于先天免疫系统中抗菌肽分子的一种,是对虾类水生动物防御细菌入侵的重要免疫效应分子。试验以凡纳对虾对虾素2(penaeidin-2,PEN-2)分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研究抗菌活性相关的细菌结合功能、蛋白酶活性抑制作用及抑菌作用,... 对虾素属于先天免疫系统中抗菌肽分子的一种,是对虾类水生动物防御细菌入侵的重要免疫效应分子。试验以凡纳对虾对虾素2(penaeidin-2,PEN-2)分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研究抗菌活性相关的细菌结合功能、蛋白酶活性抑制作用及抑菌作用,来探索PEN-2分子的抗菌功能。结果显示,凡纳对虾PEN-2分子具有较强的体外结合细菌的功能,能够抑制枯草芽孢杆菌生长过程中分泌的蛋白酶的活性,但抑菌活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对虾 对虾素 细菌结合功能 蛋白酶活性抑制作用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木糖产乙醇酵母菌株的筛选研究
20
作者 张应龙 季祥 蔡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0733-10734,共2页
[目的]筛选代谢木糖产乙醇的酵母菌株。[方法]以木糖为唯一碳源,从自然环境中筛选了木糖利用酵母菌,并对筛得菌株进行了发酵性能的测试。[结果]共筛得4株菌株C4、C5、H5和M2,其中C4菌株24 h发酵木糖为乙醇的效率最高(38%),但M2菌株乙醇... [目的]筛选代谢木糖产乙醇的酵母菌株。[方法]以木糖为唯一碳源,从自然环境中筛选了木糖利用酵母菌,并对筛得菌株进行了发酵性能的测试。[结果]共筛得4株菌株C4、C5、H5和M2,其中C4菌株24 h发酵木糖为乙醇的效率最高(38%),但M2菌株乙醇产量最高(0.438 g/L)。由于酵母菌发酵木糖产乙醇随着发酵时间延长会消耗产物,导致原料转化率下降,因而发酵时间不宜过长。[结论]结合木糖转化率随发酵时间的变化趋势,以M2菌株的发酵性能最为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 酵母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