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1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共1页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是内蒙古科技大学办学历史最早的院(系)之一。经过58年的建设与发展,现设有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工程力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8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分别于2006年、2011年通...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是内蒙古科技大学办学历史最早的院(系)之一。经过58年的建设与发展,现设有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工程力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8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分别于2006年、2011年通过了国家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教育初评及复评,学院拥有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工程力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其中,结构工程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为内蒙古科技大学重点学科,建筑学、工程力学为内蒙古科技大学重点培育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工程力学 防灾减灾工程 授权点 工程硕士 工程管理 工程造价 管理科学 风景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2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I0003-I0003,共1页
建筑与土工程学院设土木上程、交通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城市规划、艺术设计和工程力学7个本科专业,
关键词 工程学院 大学建筑 内蒙古 科技 交通工程 工程管理 城市规划 本科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内蒙古西部绿色低碳农宅灰色模糊综合评价
3
作者 金国辉 史雅婕 +1 位作者 史智婕 张凯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40-3348,共9页
为推进内蒙古西部农村地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结合走访调查、文献收集的数据,通过DeST和Trnsys软件联合模拟农宅能耗,进行单因素分析,利用正交试验法获得多组方案,采用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围护结构、采暖系统等方... 为推进内蒙古西部农村地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结合走访调查、文献收集的数据,通过DeST和Trnsys软件联合模拟农宅能耗,进行单因素分析,利用正交试验法获得多组方案,采用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围护结构、采暖系统等方面进行综合优化研究,选出最适合内蒙古西部的绿色低碳农宅方案。结果表明:内蒙古西部绿色低碳农宅最优方案具体为:建筑朝向坐北朝南、层高3.4 m、地面为20 mm聚苯乙烯挤塑保温板(XPS)瓷砖地面、屋面为120 mm膨胀型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EPS)倒置式混凝土砌块屋面、外墙为160 mm聚苯乙烯挤塑保温板(XPS)外墙外保温混凝土砌块墙、外窗为6C+12Ar+6C的6 mm双层普通玻璃惰性气体塑钢窗、南向窗墙比0.5、北向窗墙比0.5、阳光间进深1.2 m、阳光间材质为6C+12Ar+6C的6 mm双层惰性气体普通玻璃+塑钢窗框+保温窗帘、风能发电效率45%。最优方案的采暖能耗为2661.15 kW·h,室内最冷日平均温度为11.62℃,碳排放减少量为10.02 t/a,太阳能得热量为67702.75 kW,净现值>0,经济性良好,在内蒙古西部农村地区具有一定的推广性,为内蒙古西部农宅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低碳农宅 DeST和Trnsys 随机森林算法 灰色模糊综合评价 绿色低碳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居建筑围护结构改造节能敏感性分析:以内蒙古河套地区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丁玉贤 李阳灿 +1 位作者 丁超 刘皓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998-10007,共10页
建筑节能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农村建筑高能耗现状依然严峻。既有建筑节能多关注单一分类要素对能耗的量化影响,而不同组合要素对建筑热负荷影响的总体趋势、显著性和主次关系人们并不清楚。以内蒙河套地区农居为研究对象,通过... 建筑节能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农村建筑高能耗现状依然严峻。既有建筑节能多关注单一分类要素对能耗的量化影响,而不同组合要素对建筑热负荷影响的总体趋势、显著性和主次关系人们并不清楚。以内蒙河套地区农居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实验、能耗模拟和多元回归方法,研究围护结构因素对建筑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内蒙古河套地区建筑空间结构因素的主次顺序分别为阳光间进深>保温层厚度>透明围护结构>外墙结构>建筑朝向>窗墙比;当阳光间进深在1 m,保温70 mm,窗墙比为0.5时建筑热负荷最小;优化改造后,呼和浩特、包头、巴彦淖尔和鄂尔多斯的节能率分别为67.5%、69.2%、72.8%和76.5%,为分析空间围护结构因素量化规律和参数优选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围护结构变异 敏感因素 能耗预测 回归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临河地区渠道衬砌工程保温防冻胀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银英姿 张栋 +2 位作者 冯超 冀承蕾 杨宏志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67-871,877,共6页
针对内蒙古临河地区南边分干渠冻胀破坏问题,提出了在渠道混凝土衬砌下铺设聚氨酯保温板新材料的措施.通过进行现场保温防冻胀试验,分析了各种保温措施下渠道基土的地温、冻深、含水率和冻胀量等影响冻胀变化因素的规律及其特征,总结了... 针对内蒙古临河地区南边分干渠冻胀破坏问题,提出了在渠道混凝土衬砌下铺设聚氨酯保温板新材料的措施.通过进行现场保温防冻胀试验,分析了各种保温措施下渠道基土的地温、冻深、含水率和冻胀量等影响冻胀变化因素的规律及其特征,总结了不同方案下的保温防冻胀效果,得出了适合该地区混凝土衬砌渠道中聚氨酯保温材料的防冻胀破坏方案:渠道阳坡上部使用3 cm厚的聚氨酯保温板,阳坡下部使用4 cm厚的聚氨酯保温板,阴坡上部使用4 cm厚的聚氨酯保温板,阴坡下部使用5 cm厚的聚氨酯保温板就可以保证混凝土衬砌体不发生冻胀破坏,同时为后续刚性衬砌渠道中采用聚氨酯保温材料防冻胀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河地区 渠道衬砌 聚氨酯保温板 防冻胀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河套地区建筑外窗的节能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崔宝霞 陈小娟 金国辉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4-90,共7页
针对内蒙古河套地区居住建筑使用的窗框材料,分析了材料的节能保温效果和应用现状,利用De ST能耗模拟软件,通过逆向建模的方法建立内蒙古河套地区典型居住建筑的基准住宅模型,经过反复的调整模型参数,确保模拟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针... 针对内蒙古河套地区居住建筑使用的窗框材料,分析了材料的节能保温效果和应用现状,利用De ST能耗模拟软件,通过逆向建模的方法建立内蒙古河套地区典型居住建筑的基准住宅模型,经过反复的调整模型参数,确保模拟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针对木框、铝合金窗框、断热型铝合金框、PVC塑钢这四种窗框材料,利用层次分析的方法筛选出节能效果最优的窗框材料。以单层玻璃、双层玻璃、双层中空玻璃、三层中空玻璃、单层Low-e玻璃、双层Low-e玻璃6种不同的的玻璃材料为研究对象,当窗户的朝向与窗墙比的大小不同时进行能耗模拟,得出南向窗户对房间温度的影响较大,而且随着窗墙比的增大保温效果越好;北向窗户对房间温度的影响较小,几乎可以忽略,且随着窗墙比的增大保温效果越差,为以后住宅建筑窗户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建模 DeST-h软件 层次分析法 内蒙古河套地区 窗户的节能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及探索 被引量:5
7
作者 冯玉芹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22-124,共3页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是实现教学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学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前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次演习。本文就近些年来,对毕业设计中的一些弊病,进行了改革与探索。总结出设计题目要符合土木工...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是实现教学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学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前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次演习。本文就近些年来,对毕业设计中的一些弊病,进行了改革与探索。总结出设计题目要符合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毕业设计组织形式要多样化及教师在毕业设计中要起主导作用等改革的一些成果,并对毕业设计的组织与建设进行了前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毕业设计 实践教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3
8
作者 郭晓燕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59-260,262,共3页
通过对毕业设计的指导,分析了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毕业设计改革方法。引导学生建立结构设计的整体概念,加强对新规范学习与理解。对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把关。完善毕业设计监管体系等方面提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方法或建议。
关键词 毕业设计 教学实践 改革 土木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答辩成绩评定标准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英浩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38-39,共2页
全国开设土木工程专业的高校对于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有着各自的成绩评定标准,但却是大同小异,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如答辩成绩偶然性较大等现象,对学生最后的成绩评定产生决定性影响。能否做到成绩评定更科学化、标准化及人性化,... 全国开设土木工程专业的高校对于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有着各自的成绩评定标准,但却是大同小异,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如答辩成绩偶然性较大等现象,对学生最后的成绩评定产生决定性影响。能否做到成绩评定更科学化、标准化及人性化,是每一位专业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设计答辩 成绩评定 科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道桥方向毕业设计创新模式探索
10
作者 高建红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35-136,共2页
毕业设计是学生走出校门前的最后一课,是对学生能力的全面检查和综合训练,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土木工程道桥方向学生毕业设计的现状研究,提出教学中应加强的对策,以便进一步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 土木工程道桥方向 毕业设计 创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太阳能、风能集成供热系统 被引量:4
11
作者 金国辉 杨鹏 +2 位作者 丁超 王振华 梁娜飞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62-767,共6页
为解决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室内供热系统热效率低下而造成的室内热环境质量差、能源浪费量大及经济效益差的问题。文章构建了太阳能、风能集成供热系统,利用Design-Builder分析了土暖气+吊炕与集成供热系统两种不同的供热方式在内蒙古西... 为解决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室内供热系统热效率低下而造成的室内热环境质量差、能源浪费量大及经济效益差的问题。文章构建了太阳能、风能集成供热系统,利用Design-Builder分析了土暖气+吊炕与集成供热系统两种不同的供热方式在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的能源消耗量及热环境状况。通过增量成本支出、年运行费用降低额及盈利能力分析,计算出了集成供热系统的投资回收期。结果表明:集成供热系统每年可减少能耗10994.71 kWh,年采暖能耗降低率为62.69%;在集成供热系统下主卧温度提高了7.05℃、PMV值提高了1.69,客厅温度提高了3.38℃、PMV值提高了1.1,次卧温度提高了5.29℃、PMV值提高了2.27;集成供热系统方案静态投资回收期为16.99年,Pt<Pc,方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西部 草原民居 太阳能 风能 集成供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保温板在内蒙古临河南边渠试验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栋 银英姿 杨宏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5-200,共6页
在我国北方的季节性冻土地区,冻害是防渗衬砌渠道面临的难题之一,其中冻胀破坏最为严重,分布比较广泛且对输水工程的危害程度较大,因此研究渠道冻胀的破坏机理和防治措施是亟待解决的重要工程技术问题。本试验通过在内蒙古临河地区南边... 在我国北方的季节性冻土地区,冻害是防渗衬砌渠道面临的难题之一,其中冻胀破坏最为严重,分布比较广泛且对输水工程的危害程度较大,因此研究渠道冻胀的破坏机理和防治措施是亟待解决的重要工程技术问题。本试验通过在内蒙古临河地区南边分干渠做聚氨酯保温板的防冻胀试验,分析各种保温板厚度下各层基土的地温、冻深、含水率和冻胀量等影响冻胀变化因素的规律及其特征,总结出了该地区素混凝土衬砌渠道中聚氨酯保温材料的防冻胀破坏方案。结果显示:采用聚氨酯保温板防冻胀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冻胀作用对渠道刚性衬砌材料的破坏,确保衬砌的稳定,渠道安全地运行,同时也为后续刚性衬砌渠道中聚氨酯保温材料厚度施工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保温板 内蒙古临河南边渠 保温试验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相变墙体调温节能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金国辉 李威风 +2 位作者 张东杰 尚琪 魏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037-2041,共5页
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质量普遍较差,采暖能耗高,而相变材料具有优异的热工特性。探索研究在外墙中加入石蜡基相变材料改善草原民居冬季室内热舒适性和降低采暖能耗的可行性,分析在临河地区冬季典型气象条件下,墙体材质、相... 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质量普遍较差,采暖能耗高,而相变材料具有优异的热工特性。探索研究在外墙中加入石蜡基相变材料改善草原民居冬季室内热舒适性和降低采暖能耗的可行性,分析在临河地区冬季典型气象条件下,墙体材质、相变材料层厚度、对流换热系数和相变潜热对内壁面温度响应和节能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墙体材质的导热系数影响墙体热性能,随着导热系数减小,温度衰减倍数增加,内壁面热稳定性提升;随着相变层厚度的增加,墙体保温性能不断增强;墙体内壁面温度波幅随对流换热系数的增大而增加;随着相变潜热的增大,对提升冬季室内热环境和减少采暖能耗方面有一定作用,但其效果有限。研究结果为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非透明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民居 相变材料 热舒适性 采暖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暖模式与围护结构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国辉 陈伟 +1 位作者 杨鹏 王旭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08-1213,共6页
为了解决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围护结构构造单一,供暖方式落后,采暖效率低、室内热环境质量差并造成石化能源的大量浪费污染环境这一问题,研究以超低能耗为目标,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与风能资源,构建风力发电系统、被动式阳光间及保... 为了解决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围护结构构造单一,供暖方式落后,采暖效率低、室内热环境质量差并造成石化能源的大量浪费污染环境这一问题,研究以超低能耗为目标,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与风能资源,构建风力发电系统、被动式阳光间及保温窗帘系统、太阳能热水循环系统组成的新型供暖系统,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对影响围护结构的阳光间进深、窗框材质、南向窗墙比、玻璃材质、保温层厚度、保温层材质、墙体材质7个主要因素以能耗为指标进行分析,选出最优组合方案。结果表明:最优组合方案与原始方案相比,能耗每年减少12674.79 Kw·h,能耗降低率为77.99%,季室内平均温度提高了8.77℃,PMV值提高了1.86,满足冬季室内人员采暖与舒适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民居 供暖系统 围护结构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多能互补供暖系统集成配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金国辉 李威风 +1 位作者 王波 梁娜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93-298,共6页
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冬季取暖以传统火炕和土暖气为主,由于供暖效果较差,无法满足居民热舒适需求。为改善供暖效果,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实地调研,统计得出内蒙古西部典型草原民居最冷月室内外温度,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 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冬季取暖以传统火炕和土暖气为主,由于供暖效果较差,无法满足居民热舒适需求。为改善供暖效果,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实地调研,统计得出内蒙古西部典型草原民居最冷月室内外温度,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太阳能、风能等多能互补的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供热模型,并进行模拟验证。结果表明:多能互补供暖方式下客厅和主次卧的最冷月日平均温度均值分别提高7.0℃、6.2℃和7.5℃,室内温度和热稳定性显著提高,热舒适性较好。研究结果为草原民居设计建造中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资源,构建多能互补供暖方式,提高室内温度和热舒适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民居 多能互补 数值模拟 热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类型学方法的历史环境保护与再生设计研究——以内蒙古将军尧村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白胤 乔聪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75-881,共7页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历史环境的保护与再生设计研究是保护村落多样性、延续地方传统、重塑场所精神、重拾历史记忆的重要方面和途径.从类型学的理论与应用特点出发,以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镇将军尧村为例,通过现状调研...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历史环境的保护与再生设计研究是保护村落多样性、延续地方传统、重塑场所精神、重拾历史记忆的重要方面和途径.从类型学的理论与应用特点出发,以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镇将军尧村为例,通过现状调研和存在问题分析,对村落空间与肌理保护性梳理;尝试运用类型学方法,从村落环境、院落空间、建筑形态三个层面提取原型,并提出类型转换方法和再生设计策略;最后针对自治区发展需求,提出构建"理想型村落"模式的具体建议与方法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学方法 将军尧村 历史环境 保护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状分布-平均绝对误差法的历史建筑数字孪生模型更新方法
17
作者 张爱琳 王凯 +2 位作者 丁超 闫泽文 郎秀颖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058-5065,共8页
针对如何实现历史建筑数字孪生模型动态更新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构建-对比-更新”的更新思路。首先,在完成历史建筑数字孪生模型构建的基础上,借助形状分布法,绘制不同时点下构建的历史建筑数字孪生模型的形状分布曲线;其次,利用平均绝... 针对如何实现历史建筑数字孪生模型动态更新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构建-对比-更新”的更新思路。首先,在完成历史建筑数字孪生模型构建的基础上,借助形状分布法,绘制不同时点下构建的历史建筑数字孪生模型的形状分布曲线;其次,利用平均绝对误差法的变形实现两种模型的相似度评估;此外,根据不同的相似度评估结果,设定历史建筑构件模型的更新策略,并借助相关软件完成数字孪生模型更新;最后,以弘慈寺玉佛殿斗拱柱构件为对象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历史建筑模型更新思路及其实现方法不仅为实现历史建筑数字孪生模型动态更新奠定了基础,还为历史建筑的智能化保护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模型 形状分布 平均绝对误差(MAE) 模型相似度 模型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山地聚落空间形态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张凯 马明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5-170,共6页
通过图形分析与数字量化的方式,辨析聚落空间形态。将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山地空间中的43个聚落进行整合与比较,量化形状指数以及聚落空间分维值进而梳理聚落空间特点。结果表明: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山地聚落斑块空间具有相似性,聚落空间主要... 通过图形分析与数字量化的方式,辨析聚落空间形态。将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山地空间中的43个聚落进行整合与比较,量化形状指数以及聚落空间分维值进而梳理聚落空间特点。结果表明: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山地聚落斑块空间具有相似性,聚落空间主要受到环境影响而形成以中小型带状聚落为主的空间形态。由于受到该地区降水及地貌的影响,聚落呈现明显的“亲水性”。聚落在选址营建时依附于河流走向进行建设,形成“人-地-水”的有机整体。聚落外围空间不丰富,空间尺度单一,整个聚落空间的外部离散度差异都不大。该地区聚落的公共空间结构化程度相对较弱,表现出聚落外部空间较强的功能性与较弱的文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山地聚落 空间分析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C高温下混凝土断裂性能研究
19
作者 王磊 饶斌 +2 位作者 赵燕茹 许有俊 陈明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196-3206,共11页
对不同温度(20、200、400、600、800℃)下混凝土切口梁进行三点弯曲断裂试验,借助数字图像相关(DIC)方法观测其表面变形场演化规律。通过定义应变边界阈值,识别混凝土断裂过程区。基于断裂力学理论计算混凝土起裂韧度、失稳韧度和断裂能... 对不同温度(20、200、400、600、800℃)下混凝土切口梁进行三点弯曲断裂试验,借助数字图像相关(DIC)方法观测其表面变形场演化规律。通过定义应变边界阈值,识别混凝土断裂过程区。基于断裂力学理论计算混凝土起裂韧度、失稳韧度和断裂能,分析断裂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DIC测得水平应变云图能较好地反映高温下混凝土断裂演化过程。随着温度升高,断裂过程区提前出现,裂缝稳定扩展阶段延长。断裂损伤因子的增长速率在加载初期随温度逐渐增加,在接近峰值荷载时逐渐下降,说明高温使混凝土断裂过程由脆性向延性转变。起裂和失稳韧度随温度升高逐渐降低。断裂能虽然在200~600℃时因高温下混凝土的延性与峰值后变形能力增加而逐渐增加,但是在800℃时因材料分解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高温 断裂性能 断裂过程区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贴下穿地下工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5
20
作者 陶连金 刘春晓 +1 位作者 许有俊 郝志宏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82-1489,共8页
为深入了解国内密贴下穿地铁建设的研究进展,对目前国内主要密贴下穿工程进行汇总和文献调研,围绕工程特点、施工工法及沉降控制关键技术、变形内力影响规律和抗震分析几方面进行总结,找出了目前国内密贴下穿工程中存在的空白点和薄弱点... 为深入了解国内密贴下穿地铁建设的研究进展,对目前国内主要密贴下穿工程进行汇总和文献调研,围绕工程特点、施工工法及沉降控制关键技术、变形内力影响规律和抗震分析几方面进行总结,找出了目前国内密贴下穿工程中存在的空白点和薄弱点.笔者认为现有研究在不同施工方法的适用性、工法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施工步序的变形分配与受力转换、施工的沉降机理及抗震分析等几方面仍存在不足,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更好地指导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贴下穿 施工工法 沉降控制 抗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