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1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共1页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是内蒙古科技大学办学历史最早的院(系)之一。经过58年的建设与发展,现设有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工程力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8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分别于2006年、2011年通...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是内蒙古科技大学办学历史最早的院(系)之一。经过58年的建设与发展,现设有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工程力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8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分别于2006年、2011年通过了国家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的专业教育初评及复评,学院拥有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工程力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其中,结构工程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为内蒙古科技大学重点学科,建筑学、工程力学为内蒙古科技大学重点培育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工程力学 防灾减灾工程 授权点 工程硕士 工程管理 工程造价 管理科学 风景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2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I0003-I0003,共1页
建筑与土工程学院设土木上程、交通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城市规划、艺术设计和工程力学7个本科专业,
关键词 工程学院 大学建筑 内蒙古 科技 交通工程 工程管理 城市规划 本科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内蒙古西部绿色低碳农宅灰色模糊综合评价
3
作者 金国辉 史雅婕 +1 位作者 史智婕 张凯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40-3348,共9页
为推进内蒙古西部农村地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结合走访调查、文献收集的数据,通过DeST和Trnsys软件联合模拟农宅能耗,进行单因素分析,利用正交试验法获得多组方案,采用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围护结构、采暖系统等方... 为推进内蒙古西部农村地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结合走访调查、文献收集的数据,通过DeST和Trnsys软件联合模拟农宅能耗,进行单因素分析,利用正交试验法获得多组方案,采用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围护结构、采暖系统等方面进行综合优化研究,选出最适合内蒙古西部的绿色低碳农宅方案。结果表明:内蒙古西部绿色低碳农宅最优方案具体为:建筑朝向坐北朝南、层高3.4 m、地面为20 mm聚苯乙烯挤塑保温板(XPS)瓷砖地面、屋面为120 mm膨胀型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EPS)倒置式混凝土砌块屋面、外墙为160 mm聚苯乙烯挤塑保温板(XPS)外墙外保温混凝土砌块墙、外窗为6C+12Ar+6C的6 mm双层普通玻璃惰性气体塑钢窗、南向窗墙比0.5、北向窗墙比0.5、阳光间进深1.2 m、阳光间材质为6C+12Ar+6C的6 mm双层惰性气体普通玻璃+塑钢窗框+保温窗帘、风能发电效率45%。最优方案的采暖能耗为2661.15 kW·h,室内最冷日平均温度为11.62℃,碳排放减少量为10.02 t/a,太阳能得热量为67702.75 kW,净现值>0,经济性良好,在内蒙古西部农村地区具有一定的推广性,为内蒙古西部农宅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低碳农宅 DeST和Trnsys 随机森林算法 灰色模糊综合评价 绿色低碳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模糊综合评价的内蒙古西部绿色低碳农宅多目标优化
4
作者 史雅婕 金国辉 +1 位作者 魏梦菊 史智婕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20-1028,共9页
针对现阶段内蒙古西部农宅建筑存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不佳、采暖效率低下、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文章以内蒙古西部农村地区现存农宅为研究对象,通过DeST和Trnsys软件联合进行能耗模拟,利用正交试验法构建多组方案,采用模糊综合评... 针对现阶段内蒙古西部农宅建筑存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不佳、采暖效率低下、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文章以内蒙古西部农村地区现存农宅为研究对象,通过DeST和Trnsys软件联合进行能耗模拟,利用正交试验法构建多组方案,采用模糊综合评价与灰色系统理论相结合的方法,从节能效能、生态效能、经济效能、社会效能4个维度,对农宅围护结构优化、采暖系统改善、可再生能源利用3方面进行灰色模糊综合评价,选出最适合内蒙古西部的绿色低碳农宅方案,并进行全生命周期效能评价。研究表明:内蒙古西部绿色低碳农宅最优方案为屋面增设120 mm XPS保温板、外墙增设160 mm XPS保温板、外窗玻璃改为6 mm双层Low-E中空玻璃(6L+9A+6C);增设进深为1.4 m附加阳光间,玻璃类型为6 mm双层惰性气体中空玻璃(6C+12Ar+6C);增设风能发电系统,发电效率为45%。最优方案的采暖能耗为零,PMV-PDD感觉评价为微凉,全生命周期碳减排438.05 t/a,全生命周期费效比为1.12>1,经济性良好。文章为内蒙古西部农宅的绿色低碳转型指出了发展方向,在内蒙古西部农村地区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低碳农宅 DeST和Trnsys 正交试验法 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 全生命周期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居建筑围护结构改造节能敏感性分析:以内蒙古河套地区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丁玉贤 李阳灿 +1 位作者 丁超 刘皓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9998-10007,共10页
建筑节能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农村建筑高能耗现状依然严峻。既有建筑节能多关注单一分类要素对能耗的量化影响,而不同组合要素对建筑热负荷影响的总体趋势、显著性和主次关系人们并不清楚。以内蒙河套地区农居为研究对象,通过... 建筑节能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农村建筑高能耗现状依然严峻。既有建筑节能多关注单一分类要素对能耗的量化影响,而不同组合要素对建筑热负荷影响的总体趋势、显著性和主次关系人们并不清楚。以内蒙河套地区农居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实验、能耗模拟和多元回归方法,研究围护结构因素对建筑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内蒙古河套地区建筑空间结构因素的主次顺序分别为阳光间进深>保温层厚度>透明围护结构>外墙结构>建筑朝向>窗墙比;当阳光间进深在1 m,保温70 mm,窗墙比为0.5时建筑热负荷最小;优化改造后,呼和浩特、包头、巴彦淖尔和鄂尔多斯的节能率分别为67.5%、69.2%、72.8%和76.5%,为分析空间围护结构因素量化规律和参数优选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围护结构变异 敏感因素 能耗预测 回归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光伏开发空间适宜性及减排效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徐伟 刘振领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4-694,共11页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中国重要的光伏发电基地,近年来盲目建设光伏电站的问题日益突出,掌握区域光伏开发的适宜性、发电潜力和减排效益对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讨内蒙古自治区光伏开发适宜性与减排效益,综合利用气象、自...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中国重要的光伏发电基地,近年来盲目建设光伏电站的问题日益突出,掌握区域光伏开发的适宜性、发电潜力和减排效益对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讨内蒙古自治区光伏开发适宜性与减排效益,综合利用气象、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数据,通过构建“气象-地形-位置-植被”光伏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工具对内蒙古自治区光伏开发适宜性进行空间显性评价,进而定量评估在不同开发强度下的光伏发电潜力与减排效益,并对各盟市光伏发电潜力与电力需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光伏开发适宜性大于中部和东部,各类适宜区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阿拉善盟和巴彦淖尔市,光伏开发特别适宜、较适宜和适宜区域的面积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的23.66%。(2)内蒙古自治区光伏发电潜力巨大,特别适宜的区域开发12.57%即可满足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用电量。(3)内蒙古自治区光伏发电潜力与电力需求分布有着较强的空间异质性,空间格局特征显著。(4)内蒙古自治区光伏发电的节能减排效果显著,与传统燃煤火力发电相比,若特别适宜区全部开发,年碳减排量约2.947×10^(9)t,是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碳排放总量的4.46倍,占我国2021年碳排放总量的21.20%。研究结果为内蒙古自治区光伏电站选址和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参考和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光伏发电 适宜性评价 发电潜力 减排效益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舒适性与经济性的内蒙古西部近零能耗农宅构建
7
作者 金国辉 张凯歌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1-888,共8页
内蒙古西部冬季严寒,传统供暖方式存在着采暖能耗高、室内热舒适性差和围护结构保温效果不足等问题。本文基于当地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通过实地调研,构建附加阳光间系统、太阳能热水循环子系统和风能供暖系统,采用正交实验法,通过... 内蒙古西部冬季严寒,传统供暖方式存在着采暖能耗高、室内热舒适性差和围护结构保温效果不足等问题。本文基于当地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通过实地调研,构建附加阳光间系统、太阳能热水循环子系统和风能供暖系统,采用正交实验法,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确定最优组合方案。结果表明:新建农宅每年减少能耗18 631.69 kW·h,能耗降低率为82.68%,满足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冬季最冷月室内平均温度提高了8.72℃,平均PMV提高了2.14,室内热舒适性和稳定性较好。最后,对能耗、室内热舒适性、经济、环境和社会进行综合效果评价,得到效费比V=1.48,投资回收期为16.95年。本研究为内蒙古西部地区的供暖方式革新、室内环境优化及能源结构升级提供切实的指导和借鉴,为构建该地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布局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舒适性 经济性 近零能耗农宅 方案构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太阳能、风能集成供热系统 被引量:4
8
作者 金国辉 杨鹏 +2 位作者 丁超 王振华 梁娜飞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62-767,共6页
为解决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室内供热系统热效率低下而造成的室内热环境质量差、能源浪费量大及经济效益差的问题。文章构建了太阳能、风能集成供热系统,利用Design-Builder分析了土暖气+吊炕与集成供热系统两种不同的供热方式在内蒙古西... 为解决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室内供热系统热效率低下而造成的室内热环境质量差、能源浪费量大及经济效益差的问题。文章构建了太阳能、风能集成供热系统,利用Design-Builder分析了土暖气+吊炕与集成供热系统两种不同的供热方式在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的能源消耗量及热环境状况。通过增量成本支出、年运行费用降低额及盈利能力分析,计算出了集成供热系统的投资回收期。结果表明:集成供热系统每年可减少能耗10994.71 kWh,年采暖能耗降低率为62.69%;在集成供热系统下主卧温度提高了7.05℃、PMV值提高了1.69,客厅温度提高了3.38℃、PMV值提高了1.1,次卧温度提高了5.29℃、PMV值提高了2.27;集成供热系统方案静态投资回收期为16.99年,Pt<Pc,方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西部 草原民居 太阳能 风能 集成供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河套地区建筑外窗的节能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崔宝霞 陈小娟 金国辉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4-90,共7页
针对内蒙古河套地区居住建筑使用的窗框材料,分析了材料的节能保温效果和应用现状,利用De ST能耗模拟软件,通过逆向建模的方法建立内蒙古河套地区典型居住建筑的基准住宅模型,经过反复的调整模型参数,确保模拟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针... 针对内蒙古河套地区居住建筑使用的窗框材料,分析了材料的节能保温效果和应用现状,利用De ST能耗模拟软件,通过逆向建模的方法建立内蒙古河套地区典型居住建筑的基准住宅模型,经过反复的调整模型参数,确保模拟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针对木框、铝合金窗框、断热型铝合金框、PVC塑钢这四种窗框材料,利用层次分析的方法筛选出节能效果最优的窗框材料。以单层玻璃、双层玻璃、双层中空玻璃、三层中空玻璃、单层Low-e玻璃、双层Low-e玻璃6种不同的的玻璃材料为研究对象,当窗户的朝向与窗墙比的大小不同时进行能耗模拟,得出南向窗户对房间温度的影响较大,而且随着窗墙比的增大保温效果越好;北向窗户对房间温度的影响较小,几乎可以忽略,且随着窗墙比的增大保温效果越差,为以后住宅建筑窗户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建模 DeST-h软件 层次分析法 内蒙古河套地区 窗户的节能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相变墙体调温节能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金国辉 李威风 +2 位作者 张东杰 尚琪 魏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037-2041,共5页
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质量普遍较差,采暖能耗高,而相变材料具有优异的热工特性。探索研究在外墙中加入石蜡基相变材料改善草原民居冬季室内热舒适性和降低采暖能耗的可行性,分析在临河地区冬季典型气象条件下,墙体材质、相... 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质量普遍较差,采暖能耗高,而相变材料具有优异的热工特性。探索研究在外墙中加入石蜡基相变材料改善草原民居冬季室内热舒适性和降低采暖能耗的可行性,分析在临河地区冬季典型气象条件下,墙体材质、相变材料层厚度、对流换热系数和相变潜热对内壁面温度响应和节能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墙体材质的导热系数影响墙体热性能,随着导热系数减小,温度衰减倍数增加,内壁面热稳定性提升;随着相变层厚度的增加,墙体保温性能不断增强;墙体内壁面温度波幅随对流换热系数的增大而增加;随着相变潜热的增大,对提升冬季室内热环境和减少采暖能耗方面有一定作用,但其效果有限。研究结果为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非透明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民居 相变材料 热舒适性 采暖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暖模式与围护结构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国辉 陈伟 +1 位作者 杨鹏 王旭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08-1213,共6页
为了解决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围护结构构造单一,供暖方式落后,采暖效率低、室内热环境质量差并造成石化能源的大量浪费污染环境这一问题,研究以超低能耗为目标,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与风能资源,构建风力发电系统、被动式阳光间及保... 为了解决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围护结构构造单一,供暖方式落后,采暖效率低、室内热环境质量差并造成石化能源的大量浪费污染环境这一问题,研究以超低能耗为目标,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与风能资源,构建风力发电系统、被动式阳光间及保温窗帘系统、太阳能热水循环系统组成的新型供暖系统,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对影响围护结构的阳光间进深、窗框材质、南向窗墙比、玻璃材质、保温层厚度、保温层材质、墙体材质7个主要因素以能耗为指标进行分析,选出最优组合方案。结果表明:最优组合方案与原始方案相比,能耗每年减少12674.79 Kw·h,能耗降低率为77.99%,季室内平均温度提高了8.77℃,PMV值提高了1.86,满足冬季室内人员采暖与舒适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民居 供暖系统 围护结构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多能互补供暖系统集成配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金国辉 李威风 +1 位作者 王波 梁娜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93-298,共6页
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冬季取暖以传统火炕和土暖气为主,由于供暖效果较差,无法满足居民热舒适需求。为改善供暖效果,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实地调研,统计得出内蒙古西部典型草原民居最冷月室内外温度,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 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冬季取暖以传统火炕和土暖气为主,由于供暖效果较差,无法满足居民热舒适需求。为改善供暖效果,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实地调研,统计得出内蒙古西部典型草原民居最冷月室内外温度,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太阳能、风能等多能互补的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供热模型,并进行模拟验证。结果表明:多能互补供暖方式下客厅和主次卧的最冷月日平均温度均值分别提高7.0℃、6.2℃和7.5℃,室内温度和热稳定性显著提高,热舒适性较好。研究结果为草原民居设计建造中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资源,构建多能互补供暖方式,提高室内温度和热舒适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民居 多能互补 数值模拟 热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内蒙古寒冷区低能耗住宅窗户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13
作者 金国辉 张雪寒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17年第4期528-531,共4页
本文基于BIM技术,以内蒙古寒冷地区吉兰泰的某住宅建筑为例,创建了对应的3D信息模型,将该模型导入Ecotect绿色节能软件内,从而得到相应的节能分析模型。针对此模型进行相关的材质及系统设置,同时将窗体在能耗方面的相关因素展开探究,以... 本文基于BIM技术,以内蒙古寒冷地区吉兰泰的某住宅建筑为例,创建了对应的3D信息模型,将该模型导入Ecotect绿色节能软件内,从而得到相应的节能分析模型。针对此模型进行相关的材质及系统设置,同时将窗体在能耗方面的相关因素展开探究,以图表的方式进行展现,发现其中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寒冷区 BIM 建筑节能 低能耗住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能匹配供暖的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综合因素分析
14
作者 金国辉 梁娜飞 +1 位作者 丁超 王振华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68-774,共7页
通过对内蒙古西部172户草原民居进行调研,并从中挑选出1户典型草原民居,利用Design Builder能耗模拟软件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供暖周期内,多能匹配供暖比传统供暖在主卧室内平均温度提高约5.465℃,次卧提高约5.107℃,客厅提高约5.105℃... 通过对内蒙古西部172户草原民居进行调研,并从中挑选出1户典型草原民居,利用Design Builder能耗模拟软件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供暖周期内,多能匹配供暖比传统供暖在主卧室内平均温度提高约5.465℃,次卧提高约5.107℃,客厅提高约5.105℃,而室内热舒适情况,利用PMV平均值进行比较,主卧评价为冷到稍热,次卧为寒冷到稍冷以及客厅为稍冷到稍热。在能耗上可节约4 210.91kWh,可节省1 768.58元。在经济性方面,虽然初始投资成本比较高,但折算成25年内的每年成本以后,可以节约674.87元,而25年内节约共计16 871.75元,从而证实了多能匹配供暖系统的可行性、节能性和经济性,本文研究为该地区供暖方式、改善室内环境和优化能源结构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 多能匹配 供暖模式 综合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西部农牧区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金国辉 张东杰 +2 位作者 李雨泽 沈强 陈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4-160,共7页
为提升内蒙古西部农牧区住宅的室内热环境、降低采暖能耗,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生土住宅、砖混住宅和被动式住宅进行调研,并对室内外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等参数做的测试。通过分析数据得出,被动式住宅的室内热环境优于砖混住宅也优于生土... 为提升内蒙古西部农牧区住宅的室内热环境、降低采暖能耗,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生土住宅、砖混住宅和被动式住宅进行调研,并对室内外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等参数做的测试。通过分析数据得出,被动式住宅的室内热环境优于砖混住宅也优于生土住宅。对影响能耗的住宅朝向、南向窗墙比、北向窗墙比、透明围护结构材质、保温层厚度、非透明围护结构材质、附加阳光间进深、东向窗墙比等8个因素进行单因素优化和正交优化,计算出优选方案。研究结果可为内蒙古西部农牧区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的改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住宅 室内热环境 采暖能耗 正交实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西部农牧区被动式住宅围护结构优化 被引量:7
16
作者 金国辉 张东杰 +1 位作者 李雨泽 沈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23-227,共5页
为提升内蒙古西部农牧区被动式住宅室内热环境、降低采暖能耗,对具当地被动式住宅进行调研,选取了影响冬季采暖能耗的因素并进行了量化。采用能耗模拟分析软件De ST-h和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住宅朝向、南向窗墙比、北向窗墙比、透明围... 为提升内蒙古西部农牧区被动式住宅室内热环境、降低采暖能耗,对具当地被动式住宅进行调研,选取了影响冬季采暖能耗的因素并进行了量化。采用能耗模拟分析软件De ST-h和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住宅朝向、南向窗墙比、北向窗墙比、透明围护结构材质、保温层厚度、非透明围护结构材质、附加阳光间进深等7个主要因素。通过对18种组合方案的分析,以采暖能耗为评价指标得出优选组合方式。最后建立了内蒙古西部农牧区被动式住宅采暖能耗预测模型,为农牧区被动式住宅设计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能提升农牧区被动式住宅的节能设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区住宅 采暖能耗 附加阳光间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建筑节能多目标优化模型构建 被引量:4
17
作者 金国辉 魏雪 张伟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7-351,共5页
为了保证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建筑室内热舒适性的同时,降低采暖能耗,节约成本,本文以室内热舒适性、采暖能耗、工程造价作为建筑节能的优化目标。首先,选取10个建筑节能优化目标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此作为优化变量。其次,对10个优化变量的... 为了保证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建筑室内热舒适性的同时,降低采暖能耗,节约成本,本文以室内热舒适性、采暖能耗、工程造价作为建筑节能的优化目标。首先,选取10个建筑节能优化目标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此作为优化变量。其次,对10个优化变量的不同取值进行方案设计,得到507组实验方案,利用DesignBuilder软件进行模拟计算,模拟计算的结果作为BP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建立BPNN的预测模型,并将其作为多目标优化的适应度函数。最后,利用人工蜂群算法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进行多目标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草原民居 建筑节能 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热环境分析及供暖模式 被引量:3
18
作者 金国辉 杨鹏 +1 位作者 梁娜飞 李威风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4-509,520,共7页
为了改善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和热舒适性,对内蒙古西部地区271户草原民居进行调研,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民居在现有土暖气与落地炕供暖模式下的室内热环境状况,在典型草原民居的基础上提出南向附加阳光间、节能型吊炕及风... 为了改善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和热舒适性,对内蒙古西部地区271户草原民居进行调研,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民居在现有土暖气与落地炕供暖模式下的室内热环境状况,在典型草原民居的基础上提出南向附加阳光间、节能型吊炕及风能供热系统,利用Design-Builder软件分析内蒙古西部现有典型草原民居住宅与优化后的住宅模型2种居住模式在额济纳旗、鄂托克旗、阿拉善左旗吉兰泰镇及巴音毛道农场等地的气象参数条件下卧室和客厅的室内热环境状况。结果表明:在现有土暖气与落地炕的供暖模式下,测得该民居冬季最冷月室内平均温度为14.55℃,热舒适度平均值为-2.56;优化后的民居模型室内热环境及舒适度较典型民居均有显著的改善,4个地区最冷月平均室内温度为19.17℃,热舒适度模拟值为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环境 供暖模式 草原民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西部草原地区典型民居冬季多能耦合供热模式 被引量:1
19
作者 金国辉 王波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31-836,共6页
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冬季以传统火炕和土暖气为主要的供热模式,供热效果较差,无法满足热舒适度要求,本文采用Design Builder软件,建立典型草原民居模型,对传统供热模式和多能耦合供热模式下,该地区最冷月1月的室内温度、热舒适度对比模... 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冬季以传统火炕和土暖气为主要的供热模式,供热效果较差,无法满足热舒适度要求,本文采用Design Builder软件,建立典型草原民居模型,对传统供热模式和多能耦合供热模式下,该地区最冷月1月的室内温度、热舒适度对比模拟分析。采用多能耦合供热模式下室内温度提高24%、最冷月热舒适性由寒冷改善为冷。在该地区民居设计建造中应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资源,构建多能耦合供热模式,提高室内温度和热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民居 供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对橡胶混凝土抗疲劳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薛刚 姚文龙 +3 位作者 邵建文 朱浩君 许胜 董伟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48-1457,共10页
为研究冻融循环对橡胶混凝土抗疲劳性能的影响,选取粒径为30目(0.5 mm)的橡胶颗粒等体积替代砂制备橡胶混凝土,将普通混凝土试件和橡胶混凝土试件冻融不同次数后,进行等幅单轴压缩疲劳试验,分析试件的疲劳变形特征,建立考虑失效概率的... 为研究冻融循环对橡胶混凝土抗疲劳性能的影响,选取粒径为30目(0.5 mm)的橡胶颗粒等体积替代砂制备橡胶混凝土,将普通混凝土试件和橡胶混凝土试件冻融不同次数后,进行等幅单轴压缩疲劳试验,分析试件的疲劳变形特征,建立考虑失效概率的疲劳寿命方程和疲劳损伤模型。结果表明:未冻融状态下,橡胶混凝土最大应变相较于普通混凝土提高约500με,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延性特征减弱,加入橡胶颗粒可以改善混凝土疲劳破坏的延性。冻融循环作用下橡胶混凝土的疲劳寿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极限疲劳强度比普通混凝土提高约9.8%,临界损伤比普通混凝土降低约37%。在冻融循环作用下,掺入橡胶颗粒大幅度提高了混凝土的抗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混凝土 抗疲劳性能 疲劳寿命 冻融循环 疲劳损伤 疲劳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