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对汽车板用钢耐工业大气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涛 孙帅 刘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5-77,82,共4页
通过模拟工业大气腐蚀试验,研究了稀土对汽车板用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通过SEM和XRD研究了锈层的形貌和腐蚀产物的成分。采用极化曲线法和失重法分析了电化学行为和腐蚀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含稀土的汽车板用钢比不含稀土的汽车板用钢... 通过模拟工业大气腐蚀试验,研究了稀土对汽车板用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通过SEM和XRD研究了锈层的形貌和腐蚀产物的成分。采用极化曲线法和失重法分析了电化学行为和腐蚀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含稀土的汽车板用钢比不含稀土的汽车板用钢的锈层更加致密与连续;含稀土的汽车板用钢自腐蚀电位高于不含稀土的汽车板用钢。在本试验条件下,稀土能提高汽车板用钢的耐工业大气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板用钢 工业大气腐蚀 稀土 极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对超高强度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涛 郑传奇 王玉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48-51,共4页
采用室内周期浸润模拟加速腐蚀试验,研究了稀土及其加入量对超高强度钢耐海洋大气环境腐蚀性能的影响。通过SEM和XRD观察并分析了锈层形貌和腐蚀产物的成分,采用极化曲线法和失重法分析了电化学行为和腐蚀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稀土超... 采用室内周期浸润模拟加速腐蚀试验,研究了稀土及其加入量对超高强度钢耐海洋大气环境腐蚀性能的影响。通过SEM和XRD观察并分析了锈层形貌和腐蚀产物的成分,采用极化曲线法和失重法分析了电化学行为和腐蚀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稀土超高强度钢的自腐蚀电位高于非稀土超高强度钢,腐蚀电流密度低于非稀土超高强度钢。稀土可促进具有保护性的α-FeOOH的快速生成和含量增加。在本实验条件下,稀土含量为0.08%的超高强度钢耐腐蚀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度钢 海洋大气腐蚀 稀土 极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对4145H钢硫化氢应力腐蚀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毅 李涛 +1 位作者 王子毓 林高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5-87,共3页
通过分段拉伸方法,研究了4145H钢在p H值为2、3、4、4.2、4.8、5环境中的应力腐蚀敏感性指数。通过SEM观察了试样断裂后的断口形貌。结果表明,4145H钢在试验条件下,对硫化氢应力腐蚀十分敏感,其敏感性指数高于35%。在p H为4.2时出现最大... 通过分段拉伸方法,研究了4145H钢在p H值为2、3、4、4.2、4.8、5环境中的应力腐蚀敏感性指数。通过SEM观察了试样断裂后的断口形貌。结果表明,4145H钢在试验条件下,对硫化氢应力腐蚀十分敏感,其敏感性指数高于35%。在p H为4.2时出现最大值,在p H值为5时出现最小值。通过分析布拜图,p H可影响Cr在腐蚀进程中腐蚀产物的生成,在p H值为2和3时,Cr形成可溶的Cr3+;在p H值为4时,Cr形成可溶性的Cr OH^(2+);在p H值为5时,Cr开始形成可溶性的Cr OH^(2+),但随腐蚀的进行,p H值略有升高,Cr可形成稳定致密的Cr_2O_3,这是导致4145H钢硫化氢应力腐蚀断裂机制改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145H 硫化氢应力腐蚀 断口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浓度和煤粉粒径对混合爆炸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田野 王保民 李利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21-324,共4页
为评价瓦斯空气煤粉混合爆炸危险性大小,探究爆炸机理,方便相关事故原因分析,利用水平透明玻璃式爆炸管道,探究了甲烷浓度、煤粉粒径对复合爆炸中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甲烷浓度的增大,火焰传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在接... 为评价瓦斯空气煤粉混合爆炸危险性大小,探究爆炸机理,方便相关事故原因分析,利用水平透明玻璃式爆炸管道,探究了甲烷浓度、煤粉粒径对复合爆炸中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甲烷浓度的增大,火焰传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在接近爆炸上限浓度和爆炸下限浓度时达到最大值;随着煤粉粒径的增大,火焰传播速度逐渐变小,最大火焰传播速度也变小,甲烷浓度为10%,煤粉粒径为30μm时火焰传播速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煤粉 复合爆炸 粒径 甲烷浓度 火焰传播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对4145H锻材的组织及夹杂物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琴 李涛 +2 位作者 谢江 李伟霄 王婷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7-80,共4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和QUANTA-400型环境扫描电镜,对4145H钢锻轧组织和稀土夹杂物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钢材纵向上分布着明显铁素体+珠光体带状组织,造成带状组织的原因是枝晶偏析。采用高温扩散退火的方法,将温度升高到1250℃保温20 h,当... 采用金相显微镜和QUANTA-400型环境扫描电镜,对4145H钢锻轧组织和稀土夹杂物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钢材纵向上分布着明显铁素体+珠光体带状组织,造成带状组织的原因是枝晶偏析。采用高温扩散退火的方法,将温度升高到1250℃保温20 h,当温度降低到600℃时出炉空冷,即可完全消除带状组织,且随着稀土含量的增加铁素体逐渐减少,甚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4145H 带状组织 夹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