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骆康凯 杨国安 王永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多关节对称性受累,以手小关节为主,伴多系统受累的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发病率与致残率高,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缓解病情抗风湿药(DMARD)控制病情进展为主,延缓关节的破坏。长期应用DMARD过程中发现其疗效逐...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多关节对称性受累,以手小关节为主,伴多系统受累的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发病率与致残率高,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缓解病情抗风湿药(DMARD)控制病情进展为主,延缓关节的破坏。长期应用DMARD过程中发现其疗效逐渐下降,即产生耐药,然而DMARD耐药机制研究甚少。药物疗效和毒副作用的个体差异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我们总结了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多态性与RA传统药物治疗的相关性,分析了不同的基因型患者对药物的疗效及毒副作用,为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从而实现精准医疗,RA的个体化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 多态性 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文兰 胡同平 +3 位作者 王永福 尹芳蕊 赵剑波 王馨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41-1544,共4页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和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并分析抗CCP抗体浓度与RA的预后判断、药物反应和骨质破坏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动态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480例RA...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和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并分析抗CCP抗体浓度与RA的预后判断、药物反应和骨质破坏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动态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480例RA患者和非RA患者血清中抗CCP抗体和RF。结果:抗CCP抗体对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0%、96.7%;RF对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0%、70.0%;二者联合检测,以抗CCP抗体阳性或RF阳性作为联合检测的阳性判定,以抗CCP抗体阴性且RF阴性作为联合检测的阴性判定,对RA的敏感性为87.0%,高于单独检测的敏感性;对RA的特异性为98.3%,高于单独检测的特异性。抗CCP抗体浓度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的RA患者间存在很大差异(P<0.05)。RA患者是否发生骨侵蚀,其抗CCP抗体浓度存在较大差异(P<0.05);而且关节损害越严重,其抗CCP抗体浓度越高(P<0.05);随着治疗的进行,抗CCP抗体浓度的下降幅度在各组间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和RF能够明显提高RA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抗CCP抗体浓度可随治疗有效而发生改变,动态监测可以作为考察药物疗效的观察指标。同时,抗CCP抗体水平能反映RA患者骨侵蚀的程度,且骨破坏严重者,治疗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庞春艳 王永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4-556,共3页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进化上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在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多种miRNA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中异常表达,对RA的诊断和治疗可能起重要作用。利用靶向miRNA治疗R...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进化上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在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多种miRNA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中异常表达,对RA的诊断和治疗可能起重要作用。利用靶向miRNA治疗RA已进行了多项实验研究,有望提高RA的诊断水平,拓展RA的治疗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类风湿性关节炎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胞衬蛋白siRNA对干燥综合征模型NOD小鼠IFN-γ和IL-4表达水平及基因沉默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庞春艳 吕凤凤 +1 位作者 杨麟 王永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8-553,F0003,共7页
目的:观察α-胞衬蛋白(α-Fodrin)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对干燥综合征(SS)动物模型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细胞因子IFN-γ和IL-4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α-Fodrin siRNA治疗NOD的可能性。方法:12只NOD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空载体组、α... 目的:观察α-胞衬蛋白(α-Fodrin)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对干燥综合征(SS)动物模型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细胞因子IFN-γ和IL-4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α-Fodrin siRNA治疗NOD的可能性。方法:12只NOD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空载体组、α-Fodrin siRNA1组和α-Fodrin siRNA2组,每组3只。将成功构建的α-Fodrin siRNA1和α-Fodrin siRNA2表达载体分别经尾静脉注射α-Fodrin siRNA1组和α-Fodrin siRNA2组NOD小鼠,对照组和空载体组小鼠分别注射同等剂量的PBS和pGFP-V-RS空载体,测定每周每只小鼠的饮水量。注射后1、3、5和7d,各组小鼠尾部采血,ELISA法检测4组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4的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NOD小鼠肺脏组织中α-Fodrin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OD小鼠肺脏组织中α-Fodrin的表达水平。结果:4组小鼠饮水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后1和3d,siRNA1组和siRNA2组NOD小鼠血清中IL-4水平明显升高、IFN-γ/IL-4比值减低,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空载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iRNA1组与siRNA2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注射后5和7d,4组小鼠血清中IL-4水平和IFN-γ/IL-4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注射后7d,siRNA1组和siRNA2组NOD小鼠肺脏组织中α-Fodrin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P<0.05),对照组和空载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iRNA1组和siRNA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OD小鼠注射α-Fodrin siRNA载体后,血清中IL-4的水平升高、IFN-γ/IL-4的比值降低,同时α-FodrinmRNA表达水平和α-Fodrin表达水平下降,提示α-Fodrin siRNA可以通过减轻NOD小鼠炎症反应延缓SS病情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胞衬蛋白 小干扰RNA 非肥胖糖尿病 白细胞介素4 干扰素γ 干燥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0 siRNA对MRL/Lpr小鼠狼疮肾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庞春艳 吕凤凤 +1 位作者 尹芳蕊 王永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89-1093,共5页
目的:观察CD40的小干扰RNA(siRN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动物模型MRL/Lpr小鼠肾脏、尿蛋白和补体C3的影响,探讨CD40 siRNA对狼疮肾炎的治疗作用。方法:16只MRL/Lp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空载体组、CD40-siRNA1组及CD40-siRNA2组,每组4只... 目的:观察CD40的小干扰RNA(siRN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动物模型MRL/Lpr小鼠肾脏、尿蛋白和补体C3的影响,探讨CD40 siRNA对狼疮肾炎的治疗作用。方法:16只MRL/Lp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空载体组、CD40-siRNA1组及CD40-siRNA2组,每组4只,将成功构建的CD40 siRNA表达载体尾静脉注射MRL/Lpr小鼠,对照组和空载体组小鼠分别注射等剂量、等比例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和p GFP-V-RS空载体。每隔1天1次,共6次。处死前24 h留取24 h的尿量。14d处死小鼠,肾脏组织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是否在小鼠肾脏中表达,RT-PCR法检测小鼠肾脏组织中CD40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肾脏组织中CD40蛋白的表达水平;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4组小鼠肾脏的病理变化,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检测24 h尿蛋白含量,免疫比浊检测小鼠补体C3的水平。结果:CD40 siRNA表达载体可以在MRL/Lpr小鼠的肾脏中表达。注射后14 d CD40-siRNA1组和CD40-siRNA2组的MRL/Lpr小鼠肾脏组织中CD40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0-siRNA1组和CD40-siRNA2组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比较肾小球减小,肾小球的浸润的炎性细胞减少,肾小管肿胀程度减轻。CD40-siRNA1组和CD40-siRNA2组小鼠24 h尿蛋白含量明显下降,而补体C3升高,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L/Lpr小鼠注射CD40 siRNA载体后,CD40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肾脏中炎性细胞的浸润减少,24 h尿蛋白含量下降,血清中补体C3水平升高,说明CD40 siRNA抑制其mRNA和蛋白后,MRL/Lpr小鼠肾脏炎症反应减轻,尿蛋白含量下降,补体C3升高,提示其可延缓病程的进展,对肾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进一步对狼疮肾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0 小干扰RNA MRL/LPR小鼠 24 h尿蛋白 补体C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蕈碱3型受体胞外区第二环多肽诱导NOD-scid小鼠体内IL-17和IFN-γ的分泌 被引量:1
6
作者 杨麟 剧锦哲 +3 位作者 吕凤凤 张伟 庞春艳 王永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33-1236,1241,共5页
目的:观察用毒蕈碱3型受体(M3R)胞外区第二环多肽免疫NOD-scid小鼠(nonobese diabetic mice CB17.Prkdcscid/J,非肥胖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后,小鼠体内IL-17和IFN-γ分泌水平的变化。方法:200μg的M3R胞外区第二环多肽和不完全... 目的:观察用毒蕈碱3型受体(M3R)胞外区第二环多肽免疫NOD-scid小鼠(nonobese diabetic mice CB17.Prkdcscid/J,非肥胖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后,小鼠体内IL-17和IFN-γ分泌水平的变化。方法:200μg的M3R胞外区第二环多肽和不完全弗氏佐剂(IFA)以1∶1的比例配制而成后,皮下免疫NOD-scid小鼠。免疫后1、7、14、21 d尾部采血检测血清中的抗M3R第二环多肽抗体,血清中IL-17和IFN-γ含量的变化,同时测定每星期每只小鼠的饮水量。21 d给予小鼠安乐死,取小鼠脾脏细胞与抗M3R第二环多肽共同培养,观察细胞上清中IL-17和IFN-γ含量的变化。同时取小鼠泪腺做免疫荧光观察IL-17和IFN-γ的变化。结果:用M3R胞外区第二环多肽免疫NOD-scid小鼠14 d后,小鼠体内的抗M3R第二环多肽抗体显著高于对照肽组和PBS组(P<0.05),血清中IL-17和IFN-γ含量在第14天和第7天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细胞多肽共培养后细胞上清中的IL-17的含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而对照肽组和PBS组则显著下降(P<0.01)。组织免疫荧光显示泪腺中的IL-17和IFN-γ的含量也显著提高。每只小鼠的饮水量3组没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用M3R胞外区第二环多肽免疫NOD-scid小鼠后成功诱导出抗M3R第二环多肽抗体,并且促进了NOD-scid小鼠体内IL-17和IFN-γ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3R NOD—scid小鼠 IL-17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