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期护理管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海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22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索及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疾病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分期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该院神经外科病房接收的重症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参照组共50例,为其提供常规神经外科护理服务;研究组共50例,在参照组的护理基础上... 目的探索及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疾病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分期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该院神经外科病房接收的重症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参照组共50例,为其提供常规神经外科护理服务;研究组共50例,在参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分期护理管理。观察及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各项感染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均显著更低,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显著更短,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更高(P<0.05)。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疾病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分期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感染风险,减少患者的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重症 分期护理管理 院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治疗失禁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研究及护理观察 被引量:14
2
作者 程桂萍 尚中义 +5 位作者 侯莉凤 白蒙 王晶彦 刘海霞 单利平 张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失治疗禁性皮炎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136例失禁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治疗组采用液体敷料(赛肤润、洁悠神)治疗,对照组采用红霉素软膏治疗,两组患者均采用基础护理和饮食护理。观察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失治疗禁性皮炎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136例失禁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治疗组采用液体敷料(赛肤润、洁悠神)治疗,对照组采用红霉素软膏治疗,两组患者均采用基础护理和饮食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愈时间及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平均治愈时间为(6.23±1.21)d;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71%,平均治愈时间为(8.35±2.45)d;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平均治愈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赛肤润、洁悠神治疗失禁性皮炎效果好、方法简单,无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失禁性皮炎提供了另外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禁性皮炎 赛肤润 洁悠神 临床研究 护理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安全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单利平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34期14-15,共2页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护理安全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该院神经外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45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225例,为研究组提供护理安全管理,为常规组提供基础护理,...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护理安全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该院神经外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45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225例,为研究组提供护理安全管理,为常规组提供基础护理,对比其满意度。结果常规组中,有32例患者发生意外状况,发生率为14.2%;研究组中,有5例患者发生意外状况,发生率为2.2%,研究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患者的满意度为100.0%,常规组中患者的满意度为84.0%,研究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的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意外情况的发生,从而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安全 神经外科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性化管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4
作者 张玲 王晶彦 侯莉凤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14期138-139,共2页
目的讨论人性化管理相关措施在外科护理中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选择从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外科病房住院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在开展护理管理工作时,实施常规的基础性管理措施,给予观察组在开... 目的讨论人性化管理相关措施在外科护理中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选择从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外科病房住院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在开展护理管理工作时,实施常规的基础性管理措施,给予观察组在开展护理管理工作时,在常规基础性管理措施增加人性化管理专业措施。最终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护士和患者的有效沟通、患者的住院环境、患者对护理服务及护理技术等方面的满意度调查,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8%,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7%,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的专业管理措施应用于外科护理中,护理效果及护理质量得到极大的提升。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更加有效,医院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对患者的治疗起到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人性化管理 基础性管理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扬 文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6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效果。方法108例颅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症状缓解情况、生...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效果。方法108例颅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症状缓解情况、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神经系统症状、消化道症状、肿瘤压迫症状、视乳头水肿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4.44%、98.15%、100.00%、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8%、77.78%、85.19%、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功能、活力、机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效果显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症状缓解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颅骨生长性骨折的机制分析及早期手术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冯士军 张看阳 +1 位作者 赵志军 包文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9期71-72,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儿童颅骨生长性骨折的发病机制以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35例颅骨生长性骨折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儿的颅骨修补手术治疗效果,并总结其发病机制。结果本组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治疗后均无皮瓣坏死... 目的分析探讨儿童颅骨生长性骨折的发病机制以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35例颅骨生长性骨折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儿的颅骨修补手术治疗效果,并总结其发病机制。结果本组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治疗后均无皮瓣坏死、感染以及脑脊液漏等情况发生,通过对患儿进行随访1年,钛网均固定良好,无移位或松动等情况,头颅生长无畸形。结论颅骨生长性骨折在婴幼儿中具有较高发病率,婴幼儿颅脑快速发育和硬脑膜外伤导致的颅骨向外扩张力,是儿童颅骨生长性骨折的重要发病机制,经颅骨修补手术治疗具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生长性骨折 发病机制 手术效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探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宁 杨扬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6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CA)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104例CA破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采用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CA)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104例CA破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脑组织血流量(CBF)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恢复良好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阻断颅内动脉瘤时、术后的CB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状况、健康状况、活力、机体疼痛、情感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CA破裂的临床效果显著,创伤小,对脑组织血流量影响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破裂 经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古霉素致药物热伴白细胞减少2例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春霞 董志强 +3 位作者 张燕 杨建华 赵志军 张勇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4期179-182,共4页
为帮助临床医师和药师认识、了解万古霉素致药物热伴白细胞减少的发生机制及处理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分析2例使用万古霉素感染控制后出现发热伴白细胞减少病例,结合文献学习、临床特点和诊治过程进行关联性分析,为临床判断万古霉素致药物... 为帮助临床医师和药师认识、了解万古霉素致药物热伴白细胞减少的发生机制及处理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分析2例使用万古霉素感染控制后出现发热伴白细胞减少病例,结合文献学习、临床特点和诊治过程进行关联性分析,为临床判断万古霉素致药物热伴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提供参考。2例患者分别于使用万古霉素第12、13天出现发热,均在输注万古霉素后1~2 h出现发热,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减少,予以停药2 h后无发热,后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根据Naranjo评估量表,对2例患者发生发热伴白细胞减少与怀疑药物万古霉素的关联性进行分析评价,得分为7分,评价关系为很可能有关。临床药师与医师根据药物热发生的时间规律、体温变化特征及伴随的机体反应进行鉴别诊断,证实2例患者发热伴白细胞减少与使用万古霉素有关。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查房和会诊,可发挥药学专长,优化治疗方案,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药物热 白细胞减少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晶彦 张玲 候莉凤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22期150-152,共3页
我们用护理安全来衡量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医院及各临床科室的护理不安全因素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对护理风险问题认真评估和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发生问题的原因,对原因进行分析讨论,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只有... 我们用护理安全来衡量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医院及各临床科室的护理不安全因素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对护理风险问题认真评估和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发生问题的原因,对原因进行分析讨论,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只有护理风险的问题得到解决,才能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护理质量得到提高,患者才会满意。因此在管理中,识别了护理风险,对风险问题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用医院现有的技术、教育、管理,对不安全因素进行预防,最大限度的减少差错及事故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为病人提供良好的安全的就医环境。患者就医安全,护理质量的提高,降低了风险的发生率,病人的满意的才能提高。护理是高风险的行业。必须提高护理人员的防风险意识,才能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管理 护理风险 识别 风险评估 衡量 分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护理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海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6期169-170,共2页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62例颅脑损伤患者均行高压氧治疗,以护理方法不同分为A组与B组,各31例。A组高压氧治疗患者予以普通护理,B组高压氧治疗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对两组临床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B组...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62例颅脑损伤患者均行高压氧治疗,以护理方法不同分为A组与B组,各31例。A组高压氧治疗患者予以普通护理,B组高压氧治疗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对两组临床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B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30/31),明显高于A组的77.42%(24/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3.55%(29/31),明显高于A组的74.19%(23/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颅脑损伤患者行高压氧治疗时,辅以综合护理,可大大改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高压氧 临床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羊和成年羊颅骨缝线处硬脑膜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其生物学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小健 冯士军 +6 位作者 张春阳 邵国 王孟辉 高岩 张小璐 王悦 寇正雄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期42-46,51,共6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幼羊和成年羊颅骨缝线处硬脑膜差异表达的基因,分析影响颅骨生长的基因及其对应的信号通路。方法取6只51日龄幼羊和6只12月龄成年羊顶额缝及矢状缝处硬脑膜标本,进行基因测序。以成年羊为对照组,幼羊为实验组...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幼羊和成年羊颅骨缝线处硬脑膜差异表达的基因,分析影响颅骨生长的基因及其对应的信号通路。方法取6只51日龄幼羊和6只12月龄成年羊顶额缝及矢状缝处硬脑膜标本,进行基因测序。以成年羊为对照组,幼羊为实验组,对结果行表达差异性分析,对差异表达的基因行GO富集分析,再对影响颅骨生长的上调及下调基因集分别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取冻存的幼羊和成年羊硬脑膜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差异表达最高的前10位基因进行验证。结果与成年羊相比,幼羊硬脑膜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共765个,其中上调基因417个,下调基因348个。对幼羊与成年羊硬脑膜组织中差异表达上调基因富集后可见骨的矿化这一富集功能,对差异表达下调基因集富集后可见骨的矿化正向调节这一富集功能。在上调基因中,骨的矿化包含15个基因,分别为ENPP1、HIF1A、IBSP、MMP-13、PTN、OMD、COL1A2、BGLAP、FBN2、ASPN、TMEM119、RFLNB、PHOSPHO1、LOX、ISG15;在下调基因中,骨的矿化正向调节包含5个基因,分别为ISG15、OSR1、BMP-4、BMP-6、BMP-7。KEGG信号通路分析显示,骨的矿化相关基因主要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骨的矿化正向调节相关基因主要涉及TGF-β信号通路。在上调基因中选取上调最多的前6位基因COL1A2、MMP13、PHOSPHO1、IBSP、OMD、PTN和下调基因中下调最多的前2位基因BMP4、BMP6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同一缝线处幼羊和成年羊上述差异基因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幼羊和成年羊颅骨缝线处硬脑膜组织中存在大量差异表达的基因,涉及骨的矿化和骨的矿化调节;骨的矿化基因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来促进颅骨的生长,骨形态蛋白基因可能通过TGF-β信号通路来调控缝线的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生长 硬脑膜 缝线 PI3K/Akt信号通路 骨形态蛋白 TGF-Β信号通路 颅骨缺损 颅缝早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颅骨缺损修补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佳林 侯晓峰(综述) 张春阳(审校)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第4期32-36,共5页
减压性颅骨切除术后常规进行颅骨修补是神经外科的常见术式。目前在成人颅骨修补中,自体骨,异体骨,金属,丙烯酸树脂在内的几种材料已得到不同程度的成功应用,但是儿童头盖骨的生长伴随着骨轮廓的改变,限制了可用的材料范围,该文就小儿... 减压性颅骨切除术后常规进行颅骨修补是神经外科的常见术式。目前在成人颅骨修补中,自体骨,异体骨,金属,丙烯酸树脂在内的几种材料已得到不同程度的成功应用,但是儿童头盖骨的生长伴随着骨轮廓的改变,限制了可用的材料范围,该文就小儿颅骨缺损修补的必要性以及目前常用材料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 小儿 修复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技术治疗少量基底节区脑区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占阅 张安龙 +1 位作者 梅小龙 张春阳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5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立体定向技术治疗少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58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和立体定向组,各29例,观察两组患者在发病后、治疗14d和28d的临... 目的探讨应用立体定向技术治疗少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58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和立体定向组,各29例,观察两组患者在发病后、治疗14d和28d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死亡率、住院时间。结果发病后两组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和28d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立体定向组评分明显下降;两组患者死亡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少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行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更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状态恢复,降低死亡率和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 基底节区脑出血 神经功能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对幕上颅脑肿瘤术后脑水肿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史树海 张云馨 +2 位作者 程景丽 孙永兴 王保国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2期1-5,10,共6页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对幕上脑肿瘤术后脑水肿、炎症反应和相关安全性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择期行幕上颅脑肿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实验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10min、术后2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并且在术后第...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对幕上脑肿瘤术后脑水肿、炎症反应和相关安全性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择期行幕上颅脑肿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实验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10min、术后2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并且在术后第2、3天,以Q12h再给予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治疗2d。对照组以相同方式静注生理盐水4mL。分别记录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脑水肿程度、炎性细胞、凝血功能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并记录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入住ICU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帕瑞昔布钠可以降低术后1d的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和术后1、3d的平均动脉压和体温。而炎性细胞、凝血功能、不良反应、入住ICU时间在两组患者中无明显差异。结论帕瑞昔布钠可减轻脑肿瘤术后围术期的疼痛,保持生命体征平稳,安全性好,可以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幕上肿瘤 脑水肿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疗效探究
15
作者 文平 张宁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6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CA)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CA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行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术,观察组于发病72h内进行,对照组于发病72h后择期进行。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 目的探讨应用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CA)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CA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行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术,观察组于发病72h内进行,对照组于发病72h后择期进行。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预后优良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4d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3.86±1.02)h、住院时间(13.09±3.27)d、术中出血量(75.64±12.73)ml与对照组的(3.97±0.98)h、(12.87±2.79)d、(76.21±14.01)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优良率87.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0%,与对照组的14.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4d的视觉与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定向、延迟回忆以及MoCA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命名、抽象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CA破裂出血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预后,有助于减轻认知功能障碍,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 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术 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的护理绩效考核体系实施及激励效应 被引量:2
16
作者 白蒙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2期135-136,共2页
目的为了加强护理工作质量,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完善护理绩效考核制度,让绩效与工作内容相互联系,稳定护理人员工作心情,从而使临床护理服务得到优质提升。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神经外科的32名护理人员做实际调查,通过... 目的为了加强护理工作质量,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完善护理绩效考核制度,让绩效与工作内容相互联系,稳定护理人员工作心情,从而使临床护理服务得到优质提升。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该院神经外科的32名护理人员做实际调查,通过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同时,选取在该科室接受治疗的患者225例,对比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前后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前患者的满意度为84.0%,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为95.6%,实施后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责任制护理模式下实施绩效考核制度,不仅可以使护理服务变得更加规范,还能使护理质量得到整体提升,让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这对减少护患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 护理绩效考核 满意度 实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