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ncRNA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华志鹏 吕雪 +3 位作者 李浩 杨占君 贾建新 杨志甫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15,共7页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是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预后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其机制较为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确。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为非编...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是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预后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其机制较为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确。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为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中的一类,早期研究多关注于其与肿瘤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LncRNA与CIRI的病理生理过程同样存在密切关系,可通过影响神经系统的氧化应激、细胞自噬及凋亡,炎症反应等机制,参与CIRI的损伤或修复过程,正向或反向调节CIRI的进展,并在所涉及的相关信号通路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本文就LncRNA在CIRI中参与调控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缺血再灌注损伤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S1基因多态性与包头地区汉族人群复发性流产的关联性
2
作者 赵萍萍 吴涤 +1 位作者 李得春 王艳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0-246,共7页
目的探究PROS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包头地区汉族人群复发性流产(RSA)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RSA患者及对照人群各158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蛋白S、蛋白C、抗凝血酶-Ⅲ活性;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 目的探究PROS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包头地区汉族人群复发性流产(RSA)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RSA患者及对照人群各158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蛋白S、蛋白C、抗凝血酶-Ⅲ活性;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PROS1基因rs13062355、rs6441600和rs12634349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采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PROS1基因三种SNP与RSA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结果RSA患者的蛋白S、抗凝血酶-Ⅲ活性下降(P<0.05);PROS1 SNP rs13062355在显性模型下与RSA发病风险相关:与携带TT基因型患者比较,携带CT+CC基因型的患者RSA发病风险下降(OR=0.398,95%CI:0.249~0.638)。SNP rs6441600、rs12634349与RSA的发病风险无关联。在PROS1 rs13062355、rs6441600、rs12634349构建的单体型中,单体型C-C-C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阶交互模型rs13062355-rs6441600-rs12634349与RSA发病风险相关。结论PROS1 SNP rs13062355可能与包头地区汉族女性RSA患病风险相关;PROS1 rs13062355、rs6441600、rs12634349的单体型C-C-C降低了RSA发病风险;三阶模型rs13062355-rs6441600-rs12634349的交互作用在RSA的发生中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S PROS1 单核苷酸多态性 复发性流产 PCR-RFLP 关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腺苷酸激活交换蛋白1/RAS相关蛋白1信号通路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吕雪 孙毅红 +1 位作者 华志鹏 贾建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52-558,共7页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是缺血性卒中患者恢复患侧脑组织血流时引发的严重并发症。CIRI患者常伴有神经功能减退、认知障碍、情绪障碍等,对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目前CIRI易被早期诊断,但相关特异性治疗方法相对较少。作者对环腺苷酸...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是缺血性卒中患者恢复患侧脑组织血流时引发的严重并发症。CIRI患者常伴有神经功能减退、认知障碍、情绪障碍等,对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目前CIRI易被早期诊断,但相关特异性治疗方法相对较少。作者对环腺苷酸激活交换蛋白1/RAS相关蛋白1(Epac1/Rap1)信号通路与CIRI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CIRI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Epac1/Rap1信号通路 发病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运动障碍专科医生为主导、社区医生为中心的帕金森病管理模式效果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冯彩霞 王增帅 +2 位作者 穆海林 杨涵轩 塔米尔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4280-4285,共6页
背景帕金森病(PD)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增加了医保的疾病负担,目前的慢性病管理模式在PD患者的社区管理中没有发挥作用。目的探讨以运动障碍专科医生为主导、社区医生为中心的PD管理模式的效果,以期提高社区医生的PD综合管理能力,提高PD患... 背景帕金森病(PD)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增加了医保的疾病负担,目前的慢性病管理模式在PD患者的社区管理中没有发挥作用。目的探讨以运动障碍专科医生为主导、社区医生为中心的PD管理模式的效果,以期提高社区医生的PD综合管理能力,提高PD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在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诊治的102例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主动干预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社区管理,主动管理组患者接受以PD为亚专业的社区医生的主动管理,管理内容包括用药调整、运动康复、饮食营养、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功能障碍管理等。分别于患者回归社区的1周内(管理前)和6个月时(管理后)对患者开展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单日左旋多巴等效剂量、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四部分(UPDRS-Ⅳ)、Hoehn-Yahr(H-Y)分期、39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PDQ-39)。结果管理6个月时,主动管理组患者的左旋多巴等效剂量高于管理前,UPDRS-Ⅲ评分、UPDRS-Ⅳ的其他并发症维度得分、PDQ-39得分低于管理前(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主动管理组患者管理前后的PDQ-39得分差值与其精神健康、屈辱感、认知、社会支持、交流、身体不适维度得分差值呈正相关(rs值为0.651~0.893,P<0.05),与UPDRD-Ⅳ得分差值呈正相关(rs=0.338,P<0.05),而与UPDRS-Ⅲ得分差值不相关(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主动管理组患者PDQ-39降低的可能性是对照组患者的11.769倍(95%CI=4.340~31.918,P<0.001)。结论以运动障碍专科医生为主导、社区医生为中心的PD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为PD社区管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社区管理模式 生活质量 全-专结合 运动障碍专科医生 社区医生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淡漠的神经网络机制
5
作者 李华 马尚佳 +4 位作者 高德旺 吕佳瑜 于文龙 郭霞 吴丽娥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1-916,共6页
淡漠是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常见的神经精神症状,临床常表现为目标导向行为减少、认知活动降低及情感表达减少等。CSVD患者淡漠的出现可能与神经网络功能障碍有关,且与认知功能损害存在密切联系。本文旨在对C... 淡漠是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常见的神经精神症状,临床常表现为目标导向行为减少、认知活动降低及情感表达减少等。CSVD患者淡漠的出现可能与神经网络功能障碍有关,且与认知功能损害存在密切联系。本文旨在对CSVD患者淡漠的神经网络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淡漠 神经网络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NPⅠ对肺腺癌H1650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6
作者 李晓甜 吴启飞 +3 位作者 何慧洁 牛海英 刘静怡 张冬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1-436,共6页
目的探讨人着丝粒蛋白Ⅰ(CENPⅠ)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肺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等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并研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用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定量PCR检测4种肺腺癌细胞及人正常肺泡上皮细胞... 目的探讨人着丝粒蛋白Ⅰ(CENPⅠ)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肺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等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并研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用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定量PCR检测4种肺腺癌细胞及人正常肺泡上皮细胞中CENPⅠ的表达水平。用siRNA技术敲低H1650细胞中CENPⅠ的表达,检测转染效率。用CCK-8实验、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实验检测敲低CENPⅠ对H1650细胞周期、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的影响。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Ki-67、cyclin D1、Bcl-2、PI3K、AKT、mTOR、p-PI3K、p-AKT、p-mTOR的表达水平。结果CENPⅠ在肺腺癌细胞中高表达。敲低CENPⅠ后,H1650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凋亡细胞数增加,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下降(P<0.01);与NC组相比,E-cadherin表达上调,N-cadherin、vinmentin、Ki-67、cyclin D1、Bcl-2、p-PI3K、p-AKT、p-mTOR表达下调(P<0.05);加入通路激活剂IGF-1后,与si-CENPⅠ组相比,si-CENPⅠ+IGF-1组p-PI3K、p-AKT、p-mTOR表达上调(P<0.05)。结论CENPⅠ在肺腺癌中高表达,可促进肺腺癌H1650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EMT过程,抑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人着丝粒蛋白Ⅰ 上皮-间质转化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肝素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表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曹洪帅 韩轩茂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72-774,共3页
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SE)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HD)发病中的病理、生理机制。从冠状动脉病变进展、血栓形成等方面,分析冠脉血管局部HPSE、全身HPSE及血液系统中血小板HPSE的表... 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SE)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HD)发病中的病理、生理机制。从冠状动脉病变进展、血栓形成等方面,分析冠脉血管局部HPSE、全身HPSE及血液系统中血小板HPSE的表达,提高HPSE的认识水平,其有望成为治疗CAHD的新靶点。该文现对HPSE在CAHD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造成肾损伤中的影响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乙酰肝素酶 缺血/再灌注损伤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粒黏蛋白2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彦庆 王晓霞 +2 位作者 贾向东 任猛 许天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7-252,共6页
桥粒黏蛋白2(desmoglein-2,DSG2)是钙黏着蛋白家族成员之一,作为桥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起维持细胞间黏附的作用。研究发现,DSG2还可以通过信号转导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在调节肠上皮屏障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 桥粒黏蛋白2(desmoglein-2,DSG2)是钙黏着蛋白家族成员之一,作为桥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起维持细胞间黏附的作用。研究发现,DSG2还可以通过信号转导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在调节肠上皮屏障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DSG2在多种消化系统肿瘤中表达异常,表达水平各有不同,而表达水平与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推测DSG2在不同的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不同的作用。该文就DSG2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粒黏蛋白2 消化系统肿瘤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合成酶在肺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9
作者 王鑫 王晓霞 +5 位作者 李彦庆 郑永鑫 乌杰 任猛 贾向东 许天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2-324,共13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探究在肺鳞状细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组织中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合成酶(geranylgeranyl diphosphate synthase 1,GGPS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首先从UCSC Xena平...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探究在肺鳞状细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组织中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合成酶(geranylgeranyl diphosphate synthase 1,GGPS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首先从UCSC Xena平台下载LUSC组织与配对正常组织的转录组数据,使用R语言进行数据标准化和差异表达分析,并利用UALCAN数据库进行验证;采用UALCAN和LinkedOmics数据库分析LUSC患者中GGPS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探究LUSC患者GGPS1表达对预后的影响。应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分析筛选基因相关系数及风险评分。通过列线图和校正曲线评价GGPS1对LUSC的诊断价值。采用STRING、GeneMANIA数据库构建GGPS1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运用R语言挑选与GGPS1相关差异基因,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USC患者GGPS1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通过TIMER2.0数据库检索到GGPS1在多数肿瘤中表达均升高,且在LUSC中呈高表达。UCSC Xena、UALCAN数据库中GGPS1在LUSC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均P<0.05)。UALCAN和LinkedOmics数据库发现GGPS1在指标分期较晚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更高,且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显示LUSC患者GGPS1高表达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较短(P<0.05)。基于LASSO回归评估LUSC患者有较好的风险预测效能。构建LUSC患者的个体化预测模型具有最佳预测准确度。GO、KEGG结果显示,GGPS1相关基因主要与蛋白质代谢、调节脂质和胆固醇代谢过程、尼古丁成瘾、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PPAR)信号通路等有关。GGPS1的代谢功能可能促进肿瘤发生。免疫组化结果提示GGPS1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且LUSC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GGPS1高表达与LUSC患者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均P<0.05),且GGPS1表达高的患者OS明显短于低表达者(P=0.00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GGPS1可作为LUSC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相较于正常肺组织,GGPS1在LUSC中表达显著升高,尤其在肿瘤体积较大、淋巴结转移阳性及晚期的患者中表达升高更明显;且GGPS1过表达是LUSC患者预后差的独立预测因子。GGPS1有望成为新的LUSC诊治和预防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合成酶 肺鳞状细胞癌 生物信息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21年中国食管癌疾病负担:与日本和韩国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符琳 王廷禄 +1 位作者 焦云飞 王洛伟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78-1486,共9页
目的分析1990-2021年我国食管癌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并与日本、韩国进行对比。方法基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分析1990-2021年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及相应的年龄标化率,同时按不同年龄、性别进行描述... 目的分析1990-2021年我国食管癌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并与日本、韩国进行对比。方法基于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分析1990-2021年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及相应的年龄标化率,同时按不同年龄、性别进行描述性分析,并与日本、韩国进行对比。运用估计年度变化百分比和相对变化率评估食管癌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纳入吸烟、饮酒、低蔬菜饮食、咀嚼烟草4个危险因素,分析食管癌DALYs和死亡负担归因于各危险因素的比例。运用因素分解方法分析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和流行病学变化对食管癌发病人数的贡献比例。利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对食管癌发病情况的效应趋势。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年龄标化DALYs率与社会人口指数(SDI)的相关性。通过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预测未来20年中国的食管癌发病人数及年龄标化发病率(ASIR)。结果2021年,中国食管癌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和DALYs分别为32.08万、29.64万和689.87万,较1990年分别增加了54.61%、40.61%和17.88%。2021年,我国食管癌ASIR、年龄标化死亡率(ASMR)和年龄标化DALYs率分别为15.04/10万、14.13/10万和317.18/10万,高于日本(分别为6.22/10万、3.81/10万和84.34/10万)和韩国(分别为3.52/10万、2.29/10万和50.15/10万);3个国家男性的食管癌疾病负担均高于女性。2021年,吸烟和饮酒是我国食管癌死亡的两大危险因素,发病人数的增长主要由人口增长及人口老龄化引起。此外,我国食管癌ASIR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在85~89岁达到峰值。1990-2021年,中国、日本、韩国的SDI与食管癌年龄标化DALYs率呈负相关。预测到2041年,我国食管癌ASIR将持续降低至9.14/10万,但发病人数将增加至39.82万。结论我国食管癌疾病负担沉重,未来应加强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的防控,并促进重点人群的早筛、早诊、早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疾病负担 中国 发病率 死亡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蛋白13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A549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与可能的机制
11
作者 穆培娟 赵哲 张冬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6,共7页
目的:探讨黏蛋白13(MUC13)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A549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及EMT的影响与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高通量基因表达(GEO)数据库分析MUC13在肺腺癌组织与正常肺组织、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 目的:探讨黏蛋白13(MUC13)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A549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及EMT的影响与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高通量基因表达(GEO)数据库分析MUC13在肺腺癌组织与正常肺组织、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qPCR法和WB法检测人肺腺癌细胞NCI-H1395、NCI-H1975、H1299、A549和人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中MUC1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利用si RNA技术敲低A549细胞中MUC13表达,实验分为si-MUC13组、NC组和si-MUC13+IGF-1组。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敲低MUC13对A549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WB法检测敲低MUC13对A549细胞上皮钙黏素(E-cadherin)、神经钙黏素(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EGFR、p-EGFR、PI3K、p-PI3K、AKT、p-AKT等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MUC13 mRNA和蛋白在肺腺癌组织和细胞中均呈高表达(均P<0.01),选取表达水平较高的A549细胞进行后续实验。敲低MUC13后,A549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G0/G1期的细胞数量显著增多、G2/M期及S期的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均P<0.01);A549细胞中E-cadherin表达显著上调,N-cadherin、vimentin表达显著下调,p-EGFR/EGFR、p-PI3K/PI3K、p-AKT/AKT比值均显著降低(均P<0.01);再加入IGF-1处理后,A549细胞中p-EGFR/EGFR、p-PI3K/PI3K、p-AKT/AKT比值均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MUC13在肺腺癌组织和细胞中均呈高表达,其可能通过激活EGFR/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A54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蛋白13 肺腺癌 A549细胞 增殖 凋亡 迁移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EGFR/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T各亚基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临床预后、肿瘤微环境和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施晓辉 白云峰 +2 位作者 塔拉 白银宝 顾佳慧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5-906,共12页
目的:探究含t-复合物1的伴侣蛋白(CCT)的8个亚基在甲状腺癌(T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TC分期、患者预后、免疫细胞浸润、免疫检查点表达和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CCT各亚基在T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用TCG... 目的:探究含t-复合物1的伴侣蛋白(CCT)的8个亚基在甲状腺癌(T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TC分期、患者预后、免疫细胞浸润、免疫检查点表达和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CCT各亚基在T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用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CCT各亚基表达与TC患者预后的关系;用GSEA法分析CCT各亚基的生物学功能;用TCGA和TIMER2.0数据库数据分析CCT各亚基表达与肿瘤微环境、免疫细胞浸润、化疗药物敏感性、免疫检查点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数据库数据分析显示,在TC组织中CCT3、CCT7和CCT8 mRNA均呈高表达(P<0.01或P<0.001),而CCT1、CCT2、CCT5和CCT6B mRNA均呈低表达(P<0.01或P<0.001);CCT3、CCT6B、CCT8 mRNA的表达与T分期有关联(P<0.05或P<0.01)、CCT6B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联(P<0.01),CCT5 mRNA的表达与远处转移有关联(P<0.05),CCT6B可能是TC患者OS的独立预后生物标志物;CCT各亚基mRNA表达主要富集于移植物排斥、补体和干扰素-γ等信号通路;CCT各亚基mRNA低表达组TC组织的基质、免疫和综合评分均显著高于高表达组(P<0.05或P<0.01或P<0.001);CCT各亚基mRNA表达与TC的基质评分、免疫评分和综合评分均呈负相关(均P<0.01);CCT各亚基mRNA的表达与CD8+T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均呈正相关(均P<0.05),多数CCT亚基(CCT6B和CCT7除外)的mRNA表达与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呈正相关(P<0.05或P<0.01或P<0.001),而CCT3、4、7、8mRNA的表达与CD4+T细胞浸润呈负相关(均P<0.05);与低表达组比较,大多数CCT亚基mRNA高表达的TC患者对索拉非尼、乐伐替尼、达拉非尼、曲美替尼、凡德他尼和卡博替尼等化疗药物的IC50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或P<0.001);TC组织中CCT各亚基mRNA的表达与PD-1、PD-L1、PD-L2、CTLA4、CD80和CD86表达均有明显关联(P<0.05或P<0.01或P<0.001)。结论:CCT复合物可能通过影响肿瘤微环境促进TC的发生发展,进而影响患者预后,其可成为难治性TC诊断和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CCT复合物 预后 免疫细胞浸润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高值血压对于儿童青少年的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海 黄冠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183-2189,共7页
目前大部分国家和组织发布的儿科高血压指南对高血压的定义基于健康儿童青少年血压序列的第95百分位(P95)的血压值。然而,大量数据显示正常高值血压发展为高血压的风险更高且会造成和高血压类似的靶器官损害。本综述对不同国家和组织关... 目前大部分国家和组织发布的儿科高血压指南对高血压的定义基于健康儿童青少年血压序列的第95百分位(P95)的血压值。然而,大量数据显示正常高值血压发展为高血压的风险更高且会造成和高血压类似的靶器官损害。本综述对不同国家和组织关于儿童青少年血压的分类方法、儿童青少年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的患病率、正常高值血压向高血压的进展比例及正常高值血压造成的靶器官损害进行阐述,强调儿科医生未来应加强对儿童青少年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定义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正常高值血压 高血压前期 儿童青少年 靶器官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髂关节半脱位矫正对慢性期卒中后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付琨燕 项文平 +5 位作者 杨志刚 何飞 满乾坤 王雅明 牛翻燕 岳雅蓉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1期90-96,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矫正骶髂关节半脱位对慢性期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1年12月在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康复中心住院且符合入组标准的慢性期卒中偏瘫患者,对确定存在骶髂关节半脱位的13例患者进行手法矫... 目的初步探讨矫正骶髂关节半脱位对慢性期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1年12月在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康复中心住院且符合入组标准的慢性期卒中偏瘫患者,对确定存在骶髂关节半脱位的13例患者进行手法矫正治疗。治疗前、治疗3周后进行Berg平衡量表评估、“起立-行走”计时测试、10米步行计时测试、Holden步行能力分级以及骨盆正位X线片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存在骶髂关节半脱位的慢性期卒中偏瘫患者共11例纳入研究。按冈斯德分析系统进行骨盆正位X线片画线测量,其中髂骨ASIn7例,髂骨ASEx2例,髂骨PIIn1例,髂骨In1例。手法矫正治疗3周后,Berg平衡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47.00±9.22)分vs.(37.45±11.04)分,P<0.001];“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时间短于治疗前[(18.51±5.29)s vs.(24.94±9.50)s,P=0.003];10米步行计时测试:步行速度较治疗前变快[(53.72±25.71)cm/s vs.(43.49±24.24)cm/s,P<0.001],步长较治疗前增加[(38.37±9.87)cm vs.(34.49±9.32)cm,P=0.022];Holden步行能力分级高于治疗前(2级∶3级∶4级∶5级=0∶2∶4∶5 vs.1∶6∶4∶0,P=0.002)。结论对于存在骶髂关节半脱位的慢性期卒中偏瘫患者,骶髂关节半脱位手法矫正治疗有助于患者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 半脱位 卒中 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GALNT2基因对高糖培养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天洋 格日勒图 +4 位作者 张玉凤 李春宇 金琳 包岭君 王佳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46-853,共8页
目的探讨敲低多肽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2(GALNT2)对高糖环境中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CECs)增生及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GALNT2基因为模板构建小发夹RNA(shRNA)干扰慢病毒载体。将HRCECs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NC-shGAL... 目的探讨敲低多肽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2(GALNT2)对高糖环境中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CECs)增生及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GALNT2基因为模板构建小发夹RNA(shRNA)干扰慢病毒载体。将HRCECs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NC-shGALNT2组和shGALNT2组,分别于含5.5 mmol/L葡萄糖、25 mmol/L葡萄糖、shGALNT2阴性对照病毒+25 mmol/L葡萄糖和shGALNT2敲低病毒+25 mmol/L葡萄糖培养基中培养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GALNT2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GALNT2、表皮生长因子(EGF)、EGF受体(EGFR)、磷酸化EGFR(p-EGFR)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生值;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模型组GALNT2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shGALNT2组GALNT2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中细胞增生值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shGALNT2组中细胞增生值较模型组和NC-shGALNT2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空白对照组、模型组、NC-shGALNT2组和shGALNT2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73±0.26)%、(8.66±0.25)%、(9.26±1.12)%和(5.47±0.18)%,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2.921,P<0.001),其中模型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shGALNT2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和NC-shGALNT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中EGFR蛋白相对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EGFR蛋白相对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hGALNT2组中p-EGFR蛋白相对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敲低GALNT2可以提高高糖培养下HRCECs的增生能力,减少HRCECs凋亡,其可能与EGFR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多肽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2 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8)F-FDG PET/CT代谢参数构建非小细胞肺癌PD-L1表达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16
作者 郝罗罗 王丽锋 +2 位作者 张梦瑶 闫家明 张飞飞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33-842,共10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programmed cell death,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免疫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疗法很大程度地改变了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programmed cell death,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免疫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疗法很大程度地改变了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现状。目前PD-L1已经成为了筛选NSCLC免疫治疗获益人群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但是如何便捷且准确地检测NSCLC患者PD-L1是否表达是困扰临床医师的难题。本研究旨在基于^(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 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代谢参数构建NSCLC患者PD-L1表达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9月至2021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55例NSCLC患者的^(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临床病理资料及PD-L1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训练组(n=117)及内部验证组(n=38),按照同样的标准另收集本院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NSCLC患者51例作为外部验证组。然后均根据PD-L1检测结果分为PD-L1+组与PD-L1-组。对训练组患者的代谢参数及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基于筛选出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在训练组及内外部验证组中均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来评估列线图模型效果。结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肿瘤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性别及肿瘤直径是PD-L1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然后基于上述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在训练组中的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69 (95%CI:0.683-0.856),最佳截断值为0.538。内部验证组的AUC为0.775 (95%CI:0.614-0.936),外部验证组的AUC为0.752 (95%CI:0.612-0.893)。校准曲线经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训练组(χ^(2)=0.040,P=0.979)、内部验证组(χ^(2)=2.605,P=0.271)及外部验证组(χ^(2)=0.396,P=0.820)均具有良好的校准度。DCA曲线显示,模型在较大的阈值范围内(训练组:0.00-0.72,内部验证组:0.00-0.87,外部验证组:0.00-0.66)能使患者临床获益。结论基于^(18)F-FDGPET/CT代谢参数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在预测NSCLC患者PD-L1表达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代谢参数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