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究肉苁蓉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作用机制
1
作者 步润峰 张浩然 +4 位作者 龙思雨 季书妍 吕雪 杨占君 贾建新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229-1239,1253,共12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研究,探讨肉苁蓉对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潜在作用靶点及最佳给药剂量。方法:将40只雄性7月龄SAMP8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odel),肉苁蓉总苷低剂量(L-GCs)、中剂量(M-GCs)和高剂...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研究,探讨肉苁蓉对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潜在作用靶点及最佳给药剂量。方法:将40只雄性7月龄SAMP8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odel),肉苁蓉总苷低剂量(L-GCs)、中剂量(M-GCs)和高剂量给药组(H-GCs),10只雄性同月龄抗老化SAMR1小鼠作为SAMR1对照组。GCs灌胃给药30 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Y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学习和空间记忆与探索能力,尼氏染色观察各组小鼠海马神经元的数量和形态。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小鼠海马中PI3K、Akt、P-Akt、Tau和P-Tau的表达情况。结果:从肉苁蓉中筛选出8个有效成分,核心基因有Akt1、TNF、CASP3等;与肉苁蓉治疗AD相关的信号通路有PI3K-Akt、TNF和AGE-RAGE等;动物实验表明:与Model组相比,GCs组在Morris水迷宫的定位航行实验中的逃避潜伏期和总路程显著下降(P<0.05)、空间探索实验中小鼠的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0.05);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实验中,GCs组的PI3K和P-Akt/Akt的表达有显著增高(P<0.05),而P-Tau/Tau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GCs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及调节P-Tau蛋白表达以改善SAMP8小鼠的学习认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阿尔茨海默症 肉苁蓉 SAMP8小鼠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2-5p、miR-143-3p及炎症因子IL-6、IL-10在双酚A和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海燕 张宇新 +2 位作者 朱丽 马瑞婷 张永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69-1776,1784,共9页
目的探究双酚A(BPA)暴露对C57BL/6J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单纯普通饲料组(ND组)、普通饲料低剂量BPA组(BPA-50 ND组)、普通饲料高剂量BPA组(BPA-500 ND组)、单纯高脂饲料组(HFD组)、高... 目的探究双酚A(BPA)暴露对C57BL/6J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单纯普通饲料组(ND组)、普通饲料低剂量BPA组(BPA-50 ND组)、普通饲料高剂量BPA组(BPA-500 ND组)、单纯高脂饲料组(HFD组)、高脂饲料低剂量BPA组(BPA-50 HFD组)、高脂饲料高剂量BPA组(BPA-500 HFD组),低剂量和高剂量BPA组干预剂量分别为50、500μg/(kg·d),连续灌胃12周。通过HE染色分析小鼠肝脏组织变化情况;采用qRT-PCR法和ELISA法检测肝脏中miR-122-5p、miR-143-3p及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ND组小鼠肝小叶结构完整,其余各组小鼠呈现不同程度的脂滴浸润及肝小叶破坏。随着BPA的添加和浓度升高及高脂饮食摄入,外周血IL-6浓度逐渐上升,IL-10浓度逐渐下降。普通饲料组随着BPA的添加及浓度加大,miR-122-5p和miR-143-3p表达水平逐渐降低,但高脂饮食组中随着BPA的添加及浓度加大,二者表达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普通饲料组中miR-122-5p和miR-143-3p表达水平与IL-10浓度呈正相关(P<0.01);高脂饮食组中miR-122-5p表达水平与IL-6浓度呈正相关(P<0.05),miR-143-3p表达水平与IL-10浓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双酚A可通过调控miR-122-5p、miR-143-3p的表达和调节炎症因子IL-6、IL-10的水平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生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双酚A miR-122-5p miR-143-3p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急性睡眠剥夺对大鼠行为学及突触生物标志物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士滨 王璐 +6 位作者 王储 郭鹏程 闫旭升 霍东升 杨占君 王艳国 贾建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64,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时间急性睡眠剥夺对大鼠行为学及突触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7组,即空白对照组(Control)、睡眠剥夺24 h组、48 h组、72 h组、96 h组、120 h组、144 h组,采用改良多平台水环境睡眠剥夺法建立大... 目的探究不同时间急性睡眠剥夺对大鼠行为学及突触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7组,即空白对照组(Control)、睡眠剥夺24 h组、48 h组、72 h组、96 h组、120 h组、144 h组,采用改良多平台水环境睡眠剥夺法建立大鼠睡眠剥夺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旷场实验检测大鼠焦虑状况,Niss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数量的改变,Western blot、Real-time PCR实验分别测定大鼠突触相关分子标志物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突触后膜致密物质95(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95,PSD-95)、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大鼠的站立次数和修饰行为次数均显著增加(P<0.05);120 h、144 h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与上台前路程均显著增加(P<0.05),而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时间百分比均显著下降(P<0.01),且与睡眠剥夺时间呈负相关;BDNF、SYN及PSD-95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均随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呈明显下降趋势(P<0.01),且与睡眠剥夺时间呈负相关。结论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增加,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损害与焦虑情绪逐渐加重,其可能与突触相关分子标志物表达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睡眠剥夺 学习认知 海马 突触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眼动脉段未破裂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随访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李修珍 吴日乐 +7 位作者 纪文军 康慧斌 冯欣 温小龙 徐文娟 李佑祥 吴中学 刘爱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7-190,共4页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颈内动脉眼动脉段未破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12月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139例颈内动脉眼动脉段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DSA进行影像学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颈内动脉眼动脉段未破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12月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139例颈内动脉眼动脉段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DSA进行影像学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患者预后,随访6-24个月。结果 139例患者有眼动脉段动脉瘤149个,动脉瘤径平均为(6.4±0.5)mm。采用Enterprise支架辅助栓塞101个,Solitaire支架32个,Lvis支架4个,Tubridge支架12个。术后即刻影像学栓塞结果按Raymond分级,Ⅰ级102个(68.5%),Ⅱ级43个(28.9%),Ⅲ级4个(2.7%)。手术相关并发症6例(4.3%),缺血事件4例,其中术后出现肌力Ⅰ级1例,Ⅲ级2例,术后突然出现短暂性患侧失明1例;占位效应导致视力下降1例,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6例均经对症治疗3个月后好转。129例(92.8%)患者获得影像学随访,共随访135个(90.6%)动脉瘤,其中稳定115个(85.2%),改善11个(8.1%),复发9个(6.7%)。临床随访132例,mRS 0-2分130例(98.5%),mRS 3-6分2例(1.5%)。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颈内动脉眼动脉段未破裂动脉瘤手术安全可行,但栓塞效果仍需长期影像学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眼动脉段 动脉瘤 未破裂 支架 栓塞 治疗性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VEGF单克隆抗体与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应用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5
作者 唐浩轩 孟楠峰 +2 位作者 杜美玲 王伟 何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4-351,共8页
目的:探讨新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全反式维甲酸(ATRA)、新型VEGF单克隆抗体与ATRA联合用药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影响,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案。方法:将MCF-7乳腺癌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VEGF抗体组(20 mg... 目的:探讨新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全反式维甲酸(ATRA)、新型VEGF单克隆抗体与ATRA联合用药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影响,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案。方法:将MCF-7乳腺癌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VEGF抗体组(20 mg·L~(-1)VEGF抗体)、ATRA组(10μmol·L~(-1)ATRA)和VEGF抗体+ATRA组(20 mg·L~(-1)VEGF抗体+10μmol·L~(-1)ATRA)4组,每组5个重复。加入不同药物处理MCF-7细胞48 h后,采用ELISA法检测新型VEGF抗体浓度,MTT法检测MCF-7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MCF-7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法检测MCF-7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ELISA法检测,新型人类重组VEGF单克隆抗体浓度为200μg·L~(-1),与阳性抗体对照比较其质量良好。MTT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VEGF抗体+ATRA组MCF-7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VEGF抗体组和ATRA组比较,VEGF抗体+ATRA组MCF-7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VEGF抗体组和ATRA组MCF-7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与VEGF抗体组比较,ATRA组MCF-7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免疫印迹法检测,与对照组、VEGF抗体组和ATRA组比较,VEGF抗体+ATRA组MCF-7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和VEGF抗体组比较,ATRA组MCF细胞中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新型VEGF单克隆抗体和ATRA可以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而二者联合用药的效果要显著优于单独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单克隆抗体 全反式维甲酸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 RNA_0017178对戊四氮致癫痫小鼠模型的影响
6
作者 毛戬 温萍萍 +3 位作者 孙洪英 张舒雅 孟晨曦 张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81-2088,共8页
目的探究环状RNA(circ RNA)在癫痫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利用circRNA基因芯片检测癫痫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外周静脉血中circRNA表达谱筛选出差异表达的circRNA。利用circPrimer、circMir、TargetScan对circ_0017178与癫痫进行生物信... 目的探究环状RNA(circ RNA)在癫痫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利用circRNA基因芯片检测癫痫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外周静脉血中circRNA表达谱筛选出差异表达的circRNA。利用circPrimer、circMir、TargetScan对circ_0017178与癫痫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构建相关腺病毒载体。将30只雄性成年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空载体组、circ_0017178过表达组(10只/组),分别向3组小鼠海马内注射生理盐水、空质粒腺病毒载体、circ_0017178过表达腺病毒载体,构建戊四唑癫痫模型后观察各组小鼠的动物行为学变化,用Tunel染色法分析各组小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基因芯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癫痫组中circ_0069272、circ_0033065、circ_0017178、circ_0073442、circ_0033063、circ_0049415上调,circ_0083773、circ_0088262、circ_0016396下调。其中circ_0017178可能与癫痫密切相关,通过生信分析circ_0017178可能结合20个miRNA调控39个癫痫基因,并具备潜在m6A、IRES、ORF1结合位点。在动物实验中,相比空载体组及对照组,circ_0017178过表达组癫痫的潜伏期缩短(P<0.05)、发作时间延长(P<0.05)、发作次数增加(P<0.05);空载体组及对照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空载体组及对照组,circ_0017178过表达组癫痫小鼠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程度明显增加(P<0.05),空载体组及对照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rc_0017178在癫痫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谱中升高,Circ_0017178可能充当miRNA的“分子海绵”在癫痫中发挥作用,并具备m6A甲基化和翻译蛋白质的潜能。Circ_0017178可能通过促进戊四唑癫痫小鼠的细胞凋亡增加癫痫的易感性和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_0017178 癫痫 差异性表达 生物信息学分析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