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热解技术在制备生物炭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云松 庞赟佶 +3 位作者 许嘉 陈义胜 王丽 屈忠义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71-277,共7页
在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炭的过程中,与传统热解技术相比,微波热解技术显著提高了生物炭的转化效率,并改善了其品质。本文综述了微波热解技术对生物炭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并指出这些影响与原料种类、微波功率及热解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表明... 在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炭的过程中,与传统热解技术相比,微波热解技术显著提高了生物炭的转化效率,并改善了其品质。本文综述了微波热解技术对生物炭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并指出这些影响与原料种类、微波功率及热解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表明优化这些因素对确保生物炭最佳产出至关重要。同时,生物炭作为微波热解的产物,在降解焦油方面表现出卓越性能,进一步展示了其在清洁能源应用领域的重要价值。本文意在阐述微波热解技术在提升生物炭转化效率与降解焦油方面的作用,重点总结了影响生物炭产量和质量的因素,展示了该技术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方面的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热解技术 生物炭产量 生物炭质量 焦油 清洁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中碳中合金钢显微组织的影响
2
作者 张玲玉 满达 +4 位作者 孙德冰 段飞鹏 李玮 金自力 宋文钟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57,共5页
以国内某厂锻后退火态40CrNiMoV钢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箱式热处理炉进行910℃正火+880℃淬火热处理,探究不同正火及淬火奥氏体化时间的中合金元素固溶与析出对40CrNiMoV钢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10℃×1 h正火+880℃×1 ... 以国内某厂锻后退火态40CrNiMoV钢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箱式热处理炉进行910℃正火+880℃淬火热处理,探究不同正火及淬火奥氏体化时间的中合金元素固溶与析出对40CrNiMoV钢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10℃×1 h正火+880℃×1 h淬火工艺下,存在较多细小的VC钉扎在原奥氏体晶界,使奥氏体晶粒尺寸约为8μm。随正火及淬火奥氏体化时间的延长,VC逐渐长大,当大于80 nmVC约占15%时失去钉扎效应。当910℃×4 h正火+880℃×4 h淬火时,原奥氏体局部晶粒尺寸可达40μm,因此,奥氏体化时间不宜过长,910℃×2 h正火+880℃×2 h淬火为最佳热处理工艺,可保证合金元素充分回溶,同时利用细小第二相达到细化组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化时间 VC 原奥氏体晶粒 热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式脱硝催化剂的抗砷中毒性能
3
作者 岳彦伟 黄力 +7 位作者 王素芹 纵宇浩 王虎 李金珂 韩沛 谢兴星 马罗宁 高义博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5-81,共7页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烟气脱硝技术,其核心为SCR脱硝催化剂。燃煤烟气飞灰中由于As元素的存在会导致催化剂的中毒失活及使用寿命大幅下降,影响SCR系统稳定高效运行。为提升V-Mo/Ti催化剂的抗As中毒性能,制备了不同MoO_(3...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烟气脱硝技术,其核心为SCR脱硝催化剂。燃煤烟气飞灰中由于As元素的存在会导致催化剂的中毒失活及使用寿命大幅下降,影响SCR系统稳定高效运行。为提升V-Mo/Ti催化剂的抗As中毒性能,制备了不同MoO_(3)质量分数(3%和7%)的V-Mo/Ti催化剂。随后,采用模拟中毒法,制备了As中毒催化剂。通过XRF、ICP、XRD、N_(2)-吸附脱附、H_(2)-TPR、XPS、NH_(3)-TPD和O_(2)-TPD,考察了新鲜催化剂和As中毒后催化剂的理化性质。通过固定床微型反应评价装置,测试了各催化剂在230~410℃烟气温度区间内的脱硝效率和N_(2)O生成量。结果显示,As会影响V-Mo/Ti催化剂的孔结构,降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容、还原性能、酸性性能和化学吸附氧含量,从而降低催化剂的脱硝活性,并促进副产物N2O的生成。增加MoO_(3)含量,催化剂的孔结构得到改善,比表面积和孔容下降幅度降低,还原性能和表面酸量提升,催化剂的脱硝活性增加。较高的MoO_(3)质量分数(7%)可以减轻As对催化剂的毒化作用。与V-Mo(3)/Ti-As催化剂相比,V-Mo(7)/Ti-As催化剂在230~410℃烟气温度区间内的脱硝效率更高,说明V-Mo(7)/Ti催化剂具备较强的抗As中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硝 催化剂 平板式 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典型城市生活垃圾的热解特性和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义胜 李姝姝 +1 位作者 庞赟佶 刘素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179-184,共6页
针对四种不同的城市生活垃圾原料:木屑、稻草、橡胶和塑料在不同升温速率(10、20、30、40℃/min)下进行的热重分析试验,探讨生物质热解的影响因素。通过热重曲线分析城市生活垃圾的热解规律,并使用阿伦尼乌斯公式和Coats-Redfern积分法... 针对四种不同的城市生活垃圾原料:木屑、稻草、橡胶和塑料在不同升温速率(10、20、30、40℃/min)下进行的热重分析试验,探讨生物质热解的影响因素。通过热重曲线分析城市生活垃圾的热解规律,并使用阿伦尼乌斯公式和Coats-Redfern积分法计算热解反应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几种典型的城市生活垃圾热解过程分三个阶段:干燥预热、快速失重和缓慢失重阶段。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热解曲线向高温区移动,升温速率升高对热解过程总失重量影响不大;但是提高升温速率会加快热解反应过程。塑料相对于其他三种物质热解失重峰值温度高出120℃以上,塑料的活化能远大于其他三种物质,是四种城市生活垃圾最难热解的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热解特性 热重分析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炭对聚丙烯热解焦油降解作用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许嘉 许月 +3 位作者 陈俊俊 陈义胜 庞赟佶 殷吾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3-278,共6页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分别负载Fe_2O_3,Na_2CO_3,CaO得到生物质炭基催化剂,利用炭基催化剂对聚丙烯(PP)进行催化热解反应,采用FTIR和GC-MS方法对热解产物中的焦油进行分析,研究了液体产物产率和焦油成分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炭基催化...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分别负载Fe_2O_3,Na_2CO_3,CaO得到生物质炭基催化剂,利用炭基催化剂对聚丙烯(PP)进行催化热解反应,采用FTIR和GC-MS方法对热解产物中的焦油进行分析,研究了液体产物产率和焦油成分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炭基催化剂可明显降低PP的液相产物产率,催化剂催化作用效果由大到小顺序为:炭-Na_2CO_3>炭-CaO>炭-Fe_2O_3>生物质炭。炭基催化剂均能促进焦油中醚类、酮类、取代苯、醇酚和芳香醚等裂解、重整,生成热解气和焦炭;可以促进取代苯脱甲基和芳香构化,促进醛类加成氧化成醇类和酸类。PP热解液相产物主要成分有苯、茚、萘、菲、烷烃、烯烃、环烯烃、芳香烃及其衍生物。采用炭-Na_2CO_3进行热解时,液体产物中十四烷相对含量很大,芳香类和含氧有机物种类增加,但含量降低,萘、苯酚及其衍生物的含量增加,菲的含量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聚丙烯 焦油 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变电磁场在混凝技术中的运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丽 延克军 +2 位作者 陈义胜 李松原 张春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电磁场变化对聚合硫酸铁(PFS)的混凝性能有明显影响。利用自制的交流变频电磁感应磁化装置对PFS溶液进行磁化处理,以Zeta电位为指标,分析对比了磁化前后PFS的稳定性以及磁化效应的消滞时间;以黄河水为试验水样,以交变电磁场的电压、电... 电磁场变化对聚合硫酸铁(PFS)的混凝性能有明显影响。利用自制的交流变频电磁感应磁化装置对PFS溶液进行磁化处理,以Zeta电位为指标,分析对比了磁化前后PFS的稳定性以及磁化效应的消滞时间;以黄河水为试验水样,以交变电磁场的电压、电流、频率、磁化时间及投药量为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及优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PFS溶液静置0.5 h后进行混凝试验效果较好,磁化后PFS的稳定性提高27%,磁化效应能保持2.5 h。电磁场能明显增强聚合硫酸铁的混凝效果,PFS磁化混凝的最佳反应条件为:2%的PFS溶液投药量4 mL,电压100 V,频率150 Hz,电流0.7 A,磁化时间60 s。与常规处理相比,此条件下进行混凝试验的出水浊度由3.26 NTU降至0.27 NTU,COD由38 mg/L降至21 mg/L,且最佳投药量由7 mL降至4 mL。各因素影响混凝出水效果的主次关系为加药量、频率、电压、电流、磁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交流变频电磁场 聚合硫酸铁 ZETA电位 混凝沉淀 浊度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炭高温水蒸气气化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庞赟佶 曹放 +3 位作者 陈义胜 王宏坤 栾艳春 何丽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9-193,共5页
依据吉布斯能最小化原理,选用温度和S/C(水蒸气量与木炭量之比)作为高温水蒸气气化的影响因素,对木炭高温水蒸气气化的产品气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和预测。模拟研究表明,S/C和温度对气化产品气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S/C的增加可有效提升产... 依据吉布斯能最小化原理,选用温度和S/C(水蒸气量与木炭量之比)作为高温水蒸气气化的影响因素,对木炭高温水蒸气气化的产品气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和预测。模拟研究表明,S/C和温度对气化产品气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S/C的增加可有效提升产品气中H_2的含量并降低CO含量,温度的提升可有效提高CO含量,并给出了组分含量H_2/CO、热值和气体产率等评价指标的变化范围和规律。当S/C>1.0,温度600~1 200℃时,产品气的H_2/CO范围为1.0~3.71,热值范围为8.6~12.24 MJ/Nm^3。同时,通过自行设计的实验台对模拟分析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模拟计算的气体组分含量基本与实验结果一致,其中模拟与实验的H_2和CO含量偏差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炭 高温水蒸气气化 热力学 模拟分析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磁化焙烧-磁选工艺从粗铌精矿中回收铁富集铌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许嘉 布林朝克 赵瑞超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5-78,共4页
针对粗铌精矿铁含量较高的特点,提出了采用还原磁化焙烧-酸浸工艺从粗铌精矿中回收铁、富集铌。以活性炭为还原剂进行磁化焙烧,用XCGS磁选管进行磁选,考察了还原温度、还原时间和激磁电流对磁选铁精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50℃下还... 针对粗铌精矿铁含量较高的特点,提出了采用还原磁化焙烧-酸浸工艺从粗铌精矿中回收铁、富集铌。以活性炭为还原剂进行磁化焙烧,用XCGS磁选管进行磁选,考察了还原温度、还原时间和激磁电流对磁选铁精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50℃下还原45min,粗铌精矿中的绝大部分赤铁矿被还原成磁铁矿,还原度接近理论值;还原矿在1.2A激磁电流下磁选得到铁精矿,铁品位为60.80%,收率为98.81%;磁选尾矿酸洗后,79.36%的铌留在尾矿中,Nb2O5品位达到12.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铌精矿 磁化 焙烧 磁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改性V-Mo/Ti脱硝催化剂的抗Na中毒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力 王虎 +2 位作者 纵宇浩 韩沛 常峥峰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4-37,83,共5页
分别制备了V-Mo/Ti和V-Mo-Nb/Ti脱硝催化剂,对比研究了两种催化剂的脱硝活性和抗Na中毒性能。采用XRD、BET、NH3-TPD、H2-TPR和XP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结果显示:添加Nb可有效抑制催化剂因Na中毒而导致的酸性、还原性下降,以及催化剂... 分别制备了V-Mo/Ti和V-Mo-Nb/Ti脱硝催化剂,对比研究了两种催化剂的脱硝活性和抗Na中毒性能。采用XRD、BET、NH3-TPD、H2-TPR和XP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结果显示:添加Nb可有效抑制催化剂因Na中毒而导致的酸性、还原性下降,以及催化剂表面化学吸附氧的减少。因此,相比V-Mo/Ti-Na催化剂,V-Mo-Nb/Ti-Na催化剂体现了较好的脱硝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Mo/Ti催化剂 Nb改性 脱硝 Na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Mo浸渍顺序对脱硝催化剂抗Na中毒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黄力 岳彦伟 +4 位作者 纵宇浩 李金珂 高义博 王虎 韩沛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74-79,共6页
制备不同浸渍顺序的钒钼系脱硝催化剂,采用模拟中毒法制备相应的Na中毒催化剂。采用XRF、XRD、N_(2)-吸附脱附、H_(2)-TPR、XPS、NH_(3)-TPD表征手段,分析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使用固定床微型反应评价装置,检测不同催化剂的脱硝性能和... 制备不同浸渍顺序的钒钼系脱硝催化剂,采用模拟中毒法制备相应的Na中毒催化剂。采用XRF、XRD、N_(2)-吸附脱附、H_(2)-TPR、XPS、NH_(3)-TPD表征手段,分析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使用固定床微型反应评价装置,检测不同催化剂的脱硝性能和抗Na中毒性。结果显示:浸渍顺序对钒钼系脱硝催化剂的晶型、孔结构影响较小。按先V后Mo的负载顺序制得V-Mo/Ti催化剂,较共浸法制备的VMo/Ti催化剂具有更高的聚合钒物种含量、O_(α)含量和酸量。因此,前者的脱硝活性较高。而采用先浸渍Mo、后浸渍V所制备的Mo-V/Ti催化剂,V^(5+)/(V^(3+)+V^(4+)+V^(5+))比率失衡,造成其脱硝活性下降。Na会引起钒钼系脱硝催化剂比表面积、还原性能、酸性和O_(α)含量的下降,降低催化剂的脱硝活性。V-Mo/Ti催化剂上MoO_(x)物种分布在外层,减少了Na对活性组分的影响。因此,该催化剂的抗Na中毒性强于VMo/Ti和Mo-V/Ti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硝 催化剂 浸渍顺序 抗Na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改良盐碱地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恩良 邱轩浩 +3 位作者 王丽 王丽萍 赵一波 屈忠义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35,共10页
在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盐碱地严重制约了土地的有效利用和作物的生长发育,如何有效改良盐碱地,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一个紧迫问题。粉煤灰作为一种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已被证明具有广泛的农用价值,在盐碱土壤改良中具有潜在的应用... 在我国农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盐碱地严重制约了土地的有效利用和作物的生长发育,如何有效改良盐碱地,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一个紧迫问题。粉煤灰作为一种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已被证明具有广泛的农用价值,在盐碱土壤改良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通过系统回顾粉煤灰的产生与理化特性、粉煤灰作用下盐碱土壤的理化性能、粉煤灰的潜在危害与土壤调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粉煤灰的特点及潜在性能,探讨了在盐碱土壤改良中的机理,阐述了粉煤灰在土壤改良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指出盐碱土主要由高盐分引起土壤颗粒聚集,使得土壤紧密,容重大、易板结、透气透水性能差,导致微生物难以生存,养分难吸收、难积累、难分解。粉煤灰因其特有的粒小质轻、多孔性以及含有硅铝钙等元素的特点,可从物理上疏通盐碱土堵塞的孔隙、促进团聚体形成、降低容重,从化学上促进离子淋溶与盐碱土发生离子交换、降低pH值与钠离子含量,复配有机肥、腐殖酸、活性污泥等可以弥补盐碱土养分、有机质不足的问题。在上述基础上,指出粉煤灰改良盐碱地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与攻克的难点:①对粉煤灰进行科学的物化分析,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多元改性处理和复配功能材料,结合各种类型盐碱土提出综合性利用方案;②对粉煤灰改良盐碱土前后进行环境污染评价,尤其是重金属赋存特征及形态评价,确保土壤利用的安全性与科学性;③以粉煤灰和盐碱土多年田间实际应用结果,制定相关产品标准、技术规程和评价体系。通过以上研究,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中盐碱土壤改良实践和粉煤灰资源利用提供参考和建议,实现粉煤灰环保化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盐碱地 固体废弃物 土壤改良 土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不锈钢钝化膜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刻蚀研究
12
作者 李晓伟 安胜利 +1 位作者 韩沛 范秀风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45,共4页
通过X射线衍射仪测试了304不锈钢表面钝化膜物相组成物。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中单原子氩离子和团簇离子枪采用不同的电压及不同时间对304不锈钢表面进行刻蚀;分析了电压及时间对304不锈钢表面元素化合态影响。采用深度剖析法检测了钝... 通过X射线衍射仪测试了304不锈钢表面钝化膜物相组成物。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中单原子氩离子和团簇离子枪采用不同的电压及不同时间对304不锈钢表面进行刻蚀;分析了电压及时间对304不锈钢表面元素化合态影响。采用深度剖析法检测了钝化膜垂直于样品表面纵深元素分布。结果表明:不锈钢钝化膜外层为铁氧化物,内层为铬氧化物,钝化膜厚度约为12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单粒子氩离子及团簇离子枪 钝化膜 深度剖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吸式气化炉木屑高温蒸汽气化制取富H_2实验 被引量:10
13
作者 牛永红 马黎军 +2 位作者 陈义胜 庞赟佶 陈俊俊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9-193,232,共6页
设计了生物质高温蒸汽气化实验平台,主反应器为高温蒸汽发生系统和带有喉口的下吸式气化炉。利用该实验平台对木屑进行高温蒸汽气化研究,气化过程通入的蒸汽温度控制在600~1 000℃。实验结果表明:高温蒸汽既是气化过程的气化剂又是部... 设计了生物质高温蒸汽气化实验平台,主反应器为高温蒸汽发生系统和带有喉口的下吸式气化炉。利用该实验平台对木屑进行高温蒸汽气化研究,气化过程通入的蒸汽温度控制在600~1 000℃。实验结果表明:高温蒸汽既是气化过程的气化剂又是部分热载体,能有效提高气化效率,并维持炉内温度场的稳定。实验条件下,气化气可燃组分体积分数达到77%以上,当蒸汽温度为(948±4)℃时,气化气中H2体积分数达到(51.83±0.12)%,气体热值为9.81 MJ/m3,H2/CO组分比达到2.17,气化气可持续稳定燃烧,气化性能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屑 高温蒸汽气化 下吸式气化炉 富氢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润土/褐铁矿改性白云石催化剂改善松木蒸汽富氢气化性能 被引量:6
14
作者 牛永红 韩枫涛 +3 位作者 张雪峰 陈义胜 王丽 许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13-219,共7页
采用蒸汽气化,以松木燃料棒为试验对象,分析气化气及焦油组分变化,研究改性白云石(膨润土为载体,白云石为活性组分,并负载少量褐铁矿)催化性能随温度升高的变化规律。试验表明:750℃时,在改性白云石催化条件下,H_2的体积分数为45.77%... 采用蒸汽气化,以松木燃料棒为试验对象,分析气化气及焦油组分变化,研究改性白云石(膨润土为载体,白云石为活性组分,并负载少量褐铁矿)催化性能随温度升高的变化规律。试验表明:750℃时,在改性白云石催化条件下,H_2的体积分数为45.77%±0.23%,相较无催化和白云石催化条件下的富氢作用,气化所需温度下降100℃;富氢程度在较低温度下明显,但随温度升高而消弱;改性白云石不仅促使烃端链上碳碳长链断链,产生氢自由基,进而形成H_2,同时促进芳香环开环反应,脱羧基及脱羟基反应,使得裂解后的焦油更易转化为小分子气体;催化剂中活性中心Fe^(3+)随温度高逐渐减少,使得改性白云石的质量增加在900℃降低至最小值,但相比白云石,改性白云石催化剂在气化前后的色泽和形态变化较轻,反映其表面积碳及机械强度得到优化。项目研究可为生物质蒸汽催化气化及廉价高效改性白云石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气化 生物质 松木燃料棒 改性白云石 富氢气化气 焦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基导电电磁屏蔽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丽 王哲 +2 位作者 宁国艳 沈玉林 王喜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320-2328,共9页
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严重的电磁效应,产生的累积热效应及振动效应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影响,并且,在非介质条件下自由传播的电磁波易引起信息泄露及干扰其他电子设备正常运行。电磁屏蔽材料可以减轻或消除电磁效应带来的不良影响,但传... 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严重的电磁效应,产生的累积热效应及振动效应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影响,并且,在非介质条件下自由传播的电磁波易引起信息泄露及干扰其他电子设备正常运行。电磁屏蔽材料可以减轻或消除电磁效应带来的不良影响,但传统的电磁屏蔽材料存在生产过程繁琐、二次污染严重、屏蔽机理单一等弊端。宏观上,木材是重要的生态环境材料,天然可再生,能够固定碳元素,易加工成型,在使用过程中具有隔热保温、吸音隔声之功能。同时,木材还具有可降解、可循环利用、环境协调性良好、强重比较高等独特的应用优势。微观上,木材具有微米-纳米级多尺度孔隙结构,其天然的骨架形态可作为其他材料的基质模板,多孔通道表面富含大量的活性位点(碳自由基、游离性羟基、羰基、羧基等基团),可进行一系列的物理、化学改性。但是作为材料,木材是一种易于干缩、湿胀、变形、腐朽的各向异性绝缘材料,这些性质致使其有效利用率大大降低、应用领域局限性强。众多学者将木材作为一种模板基质以各种形式与导电材料结合,赋予其电磁屏蔽能力并弱化其缺陷,获得功能性的复合型结构材料——木基导电复合材料。木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涂层法、填充法、炭化结晶法及纳米材料复合法。涂层法是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离子溅射等手段将不同金属及非金属元素与木材表面紧密结合的处理方法,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表面电阻率高、结合机理较为简单、操作容易的优点,但进行涂层前需预先对木材表面进行敏化、除油、活化等工艺处理,且复合材料的镀层易脱落,表面反射易引起二次污染。填充法是将金属网、金属纤维、导电胶、金属络合物、导电聚合物与木质单元叠层、混合的方法,存在导电成分分布不均、电导率较低、屏带窄等缺点。炭化结晶法是在无氧(氮气保护)的状态下将木材烧制成多孔性材料,并灌注金属类导电材料的方法,此种方法的生产成本较高、工艺复杂且复合材料的屏蔽效能也较低。纳米材料复合法是将木质单元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纳米化后与导电材料通过原位聚合、掺杂等方法进行复合,存在导电成分易凝聚、涉及频带窄且屏蔽效能值较低等问题。木基导电复合材料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为高吸收、屏带宽、附有其他活性功能基团的绿色可再生新型复合材料。基于以上内容,本文以木质材料天然的三维立体、多孔通道,富含活性官能团羟基、羧基的特性为基础,结合不同导电成分的导电性能,分析了复合材料导电性的形成机制、现有制备方法、电磁屏蔽机理及导电性的性能评价与表征技术,并阐述了复合材料在防静电、电磁屏蔽、光电及医学等领域的功能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基导电复合材料 多孔结构 电磁屏蔽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92钢的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及显微组织 被引量:4
16
作者 段宝玉 刘宗昌 +4 位作者 白雅琼 王海燕 曹亚楠 任慧平 段宝龙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20,共5页
利用淬火热膨胀仪测定了P92钢的临界点和不同等温温度下的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采用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不同等温温度下的转变组织进行观察及分析,得到P92钢的TTT图。结果表明:P92钢的TTT图中不只有高温时的珠光体转变区,还有M... 利用淬火热膨胀仪测定了P92钢的临界点和不同等温温度下的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采用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不同等温温度下的转变组织进行观察及分析,得到P92钢的TTT图。结果表明:P92钢的TTT图中不只有高温时的珠光体转变区,还有Ms点附近的贝氏体转变区;珠光体组织为粒状、纤维状或四棱柱状,上贝氏体由片状贝氏体铁素体亚单元构成,下贝氏体组织为片状的贝氏体铁素体上分布着点状碳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92 临界点 TTT图 珠光体 上贝氏体 下贝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P92钢C-曲线的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段宝玉 刘宗昌 +1 位作者 任慧平 霍文霞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3-96,共4页
研究P91、P92钢的过冷奥氏体转变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汇总了P91、P92钢的CCT图和TTT图,对这些C-曲线进行分析和评价,指出存在的缺点,展示了P92钢的新的TTT图。P92钢的等温转变组织形貌较为特殊:珠光体组织为纤维状,下贝氏... 研究P91、P92钢的过冷奥氏体转变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汇总了P91、P92钢的CCT图和TTT图,对这些C-曲线进行分析和评价,指出存在的缺点,展示了P92钢的新的TTT图。P92钢的等温转变组织形貌较为特殊:珠光体组织为纤维状,下贝氏体呈颗粒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91钢 P92钢 CCT图 TTT图 珠光体 贝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Ti元素的高铬铸铁热处理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范秀风 闫永旺 +1 位作者 高占勇 闫坤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04-206,共3页
研究了一种添加微量合金元素Ti的高铬铸铁的热处理工艺。实验结果表明,910℃保温2h水淬+260℃回火2h的热处理试样的洛氏硬度和冲击韧度都比较高,分别为62.5HRC和11.6J/cm2。随淬火温度的升高,得到的回火马氏体组织越粗大,析出碳化物数... 研究了一种添加微量合金元素Ti的高铬铸铁的热处理工艺。实验结果表明,910℃保温2h水淬+260℃回火2h的热处理试样的洛氏硬度和冲击韧度都比较高,分别为62.5HRC和11.6J/cm2。随淬火温度的升高,得到的回火马氏体组织越粗大,析出碳化物数量增加且呈长针状,并对基体有割裂作用,所以冲击韧度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铬铸铁 热处理工艺 硬度 冲击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顿环装置的改进并测量液体折射率及现象讨论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丽荣 罗龙 刘艳丽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7-99,104,共4页
根据牛顿环干涉法测量液体折射率时存在的视场模糊不清的实验现象,改进牛顿环装置,获得更加清晰易于观察的干涉条纹,并确保在同一薄膜厚度下测量液体折射率,提高测量折射率的精确度。结合真实可靠的实验图片,对现象分析讨论,进一步说明... 根据牛顿环干涉法测量液体折射率时存在的视场模糊不清的实验现象,改进牛顿环装置,获得更加清晰易于观察的干涉条纹,并确保在同一薄膜厚度下测量液体折射率,提高测量折射率的精确度。结合真实可靠的实验图片,对现象分析讨论,进一步说明牛顿环装置改进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物理实验 牛顿环 液体折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及应变速率对Q235B钢连铸坯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罗龙 李丽荣 +1 位作者 黄丽颖 定巍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9-81,84,共4页
采用Gkeble.1500D热/力模拟试验机对Q235B连铸坯高温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了试验温度为950℃,应变速率分别为1×10-3、5×10-3、1×10-2、5×10-2S-1时Q235B钢连铸坯的高温力学性能,以及应变速率为5×10-3... 采用Gkeble.1500D热/力模拟试验机对Q235B连铸坯高温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了试验温度为950℃,应变速率分别为1×10-3、5×10-3、1×10-2、5×10-2S-1时Q235B钢连铸坯的高温力学性能,以及应变速率为5×10-3S-1的条件下。测试温度在700~1000℃时Q235B钢连铸坯的高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Q235B钢连铸坯的高温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随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大,而断面收缩率随着应变速率的升高则降低;应变速率对Q235B钢连铸坯高温强度的影响分为敏感区和不敏感区,温度为950℃时,临界应变速率占。为1×10-2S-1;随温度升高,Q235B钢连铸坯的高温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降低,Q235B钢连铸坯的断面收缩率Z随温度的升高总呈上升趋势;在850-950℃内出现了脆化区,在900℃左右时,Z值为58%;温度对硬化指数n的影响较为复杂,硬化指数n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235B钢连铸坯 高温力学性能 硬化指数 应变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