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年内蒙古无人机马铃薯图像数据集 被引量:2
1
作者 胡天赐 王瑞利 +4 位作者 蒋呈祥 白涛 胡林 王晓丽 郭雷风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3年第1期40-45,共6页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规模化种植是其高产量的基础性保障。随着数字农业的发展,马铃薯的规模化种植方式也日益趋向自动化与智能化。无人机是作物植保和生长监测的重要工具,无人机光谱数据在作物识别、作物生长状况分析等方面发...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规模化种植是其高产量的基础性保障。随着数字农业的发展,马铃薯的规模化种植方式也日益趋向自动化与智能化。无人机是作物植保和生长监测的重要工具,无人机光谱数据在作物识别、作物生长状况分析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探究光谱数据及图像数据在马铃薯生长中所发挥的作用,文章利用无人机遥感获取不同高度的多光谱影像,并对地面的马铃薯叶片数据进行采集,经过人工检查和整理构建了论文数据集。数据采集地点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两块成熟期种薯试验田,采集时间为2022年8月13日、16日和18日,期间共完成了3次不同空间分辨率的光谱数据及图像数据采集。本文数据集的光谱数据完整,叶片数据清晰,可为马铃薯作物识别、种植面积估测以及成熟期期间不同日期的马铃薯相关植被指数变化等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马铃薯 多光谱 可见光图像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态法的乙二醇-水固相物低温热导率实验研究
2
作者 张彦昭 艾立强 +3 位作者 吴胜宝 颜滢莉 沈惬 孙大明 《低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共9页
为获取乙二醇-水的固体热导率,研制了一种基于一维圆柱稳态导热假设的实验装置。在81—164 K温度范围内,测量了10%—99%浓度样品的乙二醇-水溶液冻结固相物热导率特性,并给出拟合公式。结果表明:热导率随乙二醇浓度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趋... 为获取乙二醇-水的固体热导率,研制了一种基于一维圆柱稳态导热假设的实验装置。在81—164 K温度范围内,测量了10%—99%浓度样品的乙二醇-水溶液冻结固相物热导率特性,并给出拟合公式。结果表明:热导率随乙二醇浓度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在浓度10%—40%之间热导率快速下降,浓度超过80%时显著回升;低浓度(10%—30%)和高浓度(90%—99%)下热导率与温度呈负相关,中等浓度(40%—80%)下则呈正相关。实验发现装置漏热与冰层冻结速率的径向差异可能影响热导率分布均匀性。研究为乙二醇-水固体低温导热特性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热导率 乙二醇-水固相物 稳态法 热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农用风化煤制备液态地膜的研究
3
作者 郜晋楠 李想 +1 位作者 陈玉萍 张宇森 《农家科技》 2025年第18期136-138,共3页
为解决传统塑料地膜的“白色污染”问题,本研究探索以风化煤为原料制备环保液态地膜。通过将内蒙古乌海风化煤预处理后,与聚乙烯醇、淀粉、甘油等混合,采用共混法制备液态地膜,并以吸水性能为指标优化工艺,考察其对甜高粱种子发芽率的... 为解决传统塑料地膜的“白色污染”问题,本研究探索以风化煤为原料制备环保液态地膜。通过将内蒙古乌海风化煤预处理后,与聚乙烯醇、淀粉、甘油等混合,采用共混法制备液态地膜,并以吸水性能为指标优化工艺,考察其对甜高粱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0.04mol/L淀粉最佳添加量为16ml、甘油最佳添加比例为6%时,地膜吸水率分别可达53.1%和30%;喷施该地膜的甜高粱种子发芽率在第8天达81.25%,较对照组高约8%。本研究成功制备出环保经济的风化煤液态地膜,为风化煤高值化利用及可降解地膜开发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煤 液态地膜 制备工艺 吸水性能 种子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新质生产力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郭洪飞 赵敏 +3 位作者 李荣彪 付鹏宇 彭佳 韦雨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8-67,共10页
新质生产力为我国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为清晰全面深入地掌握新质生产力的演化过程与研究进展,对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新质生产力、先进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相关领域在2... 新质生产力为我国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为清晰全面深入地掌握新质生产力的演化过程与研究进展,对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新质生产力、先进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相关领域在2014—2024年的14351篇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在科学计量学理论基础上,以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为研究工具,研究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共词网络、关键词时序图、文献共引网络等知识图谱,从新质生产力的研究热点、研究现状、发文数量、研究机构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内容分析及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旨在为新质生产力的演化过程、发展趋势及未来应用提供方向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先进生产力 绿色生产力 知识图谱 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中间层反应连接LaCrO_(3)陶瓷的机理及界面应力模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敏 郭洪飞 +1 位作者 侯小虎 邬佳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96-103,共8页
合适的连接技术是提高LaCrO_(3)陶瓷加工性能的有效方法。本工作提出以低成本SiO_(2)粉末为中间层、利用放电等离子技术连接LaCrO_(3)的工艺,研究了LaCrO_(3)连接件的连接机理、显微形貌、力学性能等,并利用有限元模拟分析连接件界面应... 合适的连接技术是提高LaCrO_(3)陶瓷加工性能的有效方法。本工作提出以低成本SiO_(2)粉末为中间层、利用放电等离子技术连接LaCrO_(3)的工艺,研究了LaCrO_(3)连接件的连接机理、显微形貌、力学性能等,并利用有限元模拟分析连接件界面应力分布状态。结果表明:LaCrO_(3)/SiO_(2)混合粉末(物质的量比(0.95~1.55)∶1)在1250~1450℃下复合反应生成Cr掺杂的La_(2)Si_(2)O_(7),SiO_(2)中间层连接LaCrO_(3)陶瓷为反应、扩散连接。在1450℃时,连接件获得最高连接强度(29.3 MPa),SiO_(2)中间层及其母材附近区域产生应力集中。SiO_(2)可以作为辅助制造和修复复杂形状LaCrO_(3)陶瓷的一种有潜力的连接中间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rO_(3) La_(2)Si_(2)O_(7) 连接 应力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春梅 王鹏飞 +2 位作者 雅茹 陈海军 李振华 《种子科技》 2023年第18期30-32,共3页
文章主要围绕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分析了其重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策略.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和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存在的问题包括玉米品种选育难度大、玉米品种选育... 文章主要围绕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分析了其重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策略.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和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存在的问题包括玉米品种选育难度大、玉米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含量高、玉米种植面积受限、玉米品种市场需求不确定和玉米病虫害防治难度大等.为应对这些问题,应降低玉米品种选育难度、优化玉米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拓展玉米种植面积、提高玉米品种市场需求调查质量和提高玉米病虫害防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饲兼用型 玉米品种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体包裹体分析技术进展
7
作者 蔡佳祺 冯珮玲 +4 位作者 周伶俐 陈伟军 张亚辉 史艳茹 王永彬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101,共16页
熔体包裹体是岩浆岩中矿物生长或结晶过程中捕获的少量硅酸盐熔体,成为地球深部过程的重要见证者。因此,有效识别其记录的岩浆演化信息显得十分重要。文章在前人对熔体包裹体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其研究方法,总结了5步研究过程:(1)利... 熔体包裹体是岩浆岩中矿物生长或结晶过程中捕获的少量硅酸盐熔体,成为地球深部过程的重要见证者。因此,有效识别其记录的岩浆演化信息显得十分重要。文章在前人对熔体包裹体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其研究方法,总结了5步研究过程:(1)利用偏光显微镜,开展详细的岩相学观察以识别具有代表性的熔体包裹体类型;(2)为加热实验和成分分析制备样品;(3)利用高温热台,对熔体包裹体进行加热实验使其内部均一化,并测得捕获温度;(4)通过电子探针、二次离子探针、LA-ICP-MS、显微激光拉曼等技术对熔体包裹体中的主、微量元素、同位素以及挥发分组成进行分析测试;(5)熔体包裹体数据分析,与全岩成分和相关实验得出的流体成分进行对比。虽然熔体包裹体的研究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但有效还原其代表的初始岩浆信息,仍然是当前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尤其是地球系统科学发展引发宜居地球深部过程的探讨,使得开展熔体包裹体分析新方法的探讨成为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包裹体 显微测温 电子探针 LA-ICP-MS 二次离子探针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BSE-ESEWT的齿轮故障诊断方法
8
作者 张锐 刘婷婷 +5 位作者 王燕 付俊淋 周卫斌 卜二军 王永霞 游国栋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4-246,共13页
针对齿轮故障诊断中采集到的振动信号常伴有噪声干扰且故障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以傅里叶-贝塞尔级数展开(Fourier-Bessel series expansion,FBSE)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将FBSE和基于能量的尺度空间经验小波变换(energy scale space empirica... 针对齿轮故障诊断中采集到的振动信号常伴有噪声干扰且故障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以傅里叶-贝塞尔级数展开(Fourier-Bessel series expansion,FBSE)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将FBSE和基于能量的尺度空间经验小波变换(energy scale space empirical wavelet transform,ESEWT)相结合的齿轮振动信号降噪方法,即FBSE-ESEWT。首先,将采集到的齿轮振动信号利用FBSE技术获得其频谱,以替代传统的傅里叶谱,接着凭借能量尺度空间划分法对获取的FBSE频谱进行自适应分割和筛选,以精确定位有效频带的边界点。随后通过构建小波滤波器组得到信号分量并进行重构,以减小噪声和冗余信息干扰;然后,为捕捉到更全面的特征信息将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广义S变换得到时频图,输入2D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故障诊断验证算法可行性。通过对Simulink仿真信号和实际采集信号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原始经验小波变换(EWT)、经验模态分解(EMD)等方法,FBSE-ESEWT具有更好的降噪效果,信噪比提高了13.96 dB,诊断准确率高达98.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小波变换 傅里叶-贝塞尔级数 能量尺度空间 降噪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铁锂提锂残渣酸浸液结晶制备电池用磷酸铁
9
作者 尹逸雄 邢鹏 +6 位作者 寸之亘 孙振华 王晨晔 李会泉 任永生 王强 关雪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9-176,共8页
目前的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材料湿法工艺主要关注锂的回收,未对提锂残渣进行综合利用,造成了铁磷资源的浪费。选取提锂残渣的浸出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控溶液初始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结晶过程关键工艺参数,制备得到了电池用磷酸铁产... 目前的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材料湿法工艺主要关注锂的回收,未对提锂残渣进行综合利用,造成了铁磷资源的浪费。选取提锂残渣的浸出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控溶液初始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结晶过程关键工艺参数,制备得到了电池用磷酸铁产品。在反应温度90℃,溶液初始pH为1.6,反应时间4 h的最优工艺条件下,铁、磷沉淀率分别达99%、98%。进一步用再生的磷酸铁前驱体制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其放电比容量、首次库伦效率等电化学性能指标与市售磷酸铁合成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相当。研究结果为提锂渣中铁磷的资源化循环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磷酸铁锂材料 提锂残渣 结晶 再生磷酸铁 再生磷酸铁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遥感在马铃薯田间表型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敏 郭雷风 王瑞利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4-32,共9页
马铃薯作为世界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对于全球范围内的粮食安全保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尺度农田环境下快速准确获取马铃薯表型信息是实现其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保证。系统阐述无人机遥感的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全面梳理与述评无人机遥感... 马铃薯作为世界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对于全球范围内的粮食安全保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尺度农田环境下快速准确获取马铃薯表型信息是实现其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保证。系统阐述无人机遥感的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全面梳理与述评无人机遥感在马铃薯田间表型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总结现有不足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与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无人机 遥感 表型分析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地狼毒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繁殖相关性状对其适合度的影响
11
作者 李彦宝 郑一凡 +3 位作者 袁宗琦 张夺霖 陈海军 张勃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5-242,共8页
【目的】研究瑞香狼毒种群的分布格局特征、繁殖相关性状变异及其对狼毒繁殖适合度的影响。【方法】通过RTK定位技术(real-timekinematic)确定狼毒种群内不同个体的空间分布,根据狼毒株丛大小(即花序数量)划分3个株级:Ⅰ级株丛(花序数1... 【目的】研究瑞香狼毒种群的分布格局特征、繁殖相关性状变异及其对狼毒繁殖适合度的影响。【方法】通过RTK定位技术(real-timekinematic)确定狼毒种群内不同个体的空间分布,根据狼毒株丛大小(即花序数量)划分3个株级:Ⅰ级株丛(花序数1~10枝)、Ⅱ级株丛(花序数11~20枝)和Ⅲ级株丛(花序数大于20枝),进而分析狼毒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种群密度特征以及个体表型性状与繁殖适合度的关系。【结果】该狼毒种群中,Ⅰ级幼龄株丛个体较多,占总统计量的79%,Ⅱ级株丛占14.4%,Ⅲ级成年株丛个体较少,占6.6%,种群的数量分布呈倒“J”型,存活曲线接近Deevey-Ⅱ型,种群总体呈现出增长型的年龄结构特征;该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呈集群分布,其中,幼龄和中龄个体的集群分布特征明显,而成年植株则有向随机分布发展的趋势;在花序水平,狼毒的繁殖适合度与种群密度(R^(2)=0.096,P=0.017)、花序密度(R^(2)=0.104,P=0.010)以及单花序花数量(R^(2)=0.172,P=0.001)性状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与株丛花序数(R^(2)=0.077,P=0.034)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与株高之间无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总体显示,该狼毒种群属于增长型发展模式,各年龄段的株丛均表现为集群分布的格局特征,其种群密度和个体的花产量、花的大小(花序数)均可明显影响其繁殖成功,但株高对个体的适合度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毒 年龄结构 空间分布格局 表型性状 繁殖适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农业在巴彦淖尔农高区的应用与推广
12
作者 翟永胜 马啸 +5 位作者 范树研 樊荣 王利彬 尹海春 李扬 高爱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1期9-12,共4页
以巴彦淖尔农高区的设施农业和大田农业为例,通过分析智慧农业应用推广中在人才培养、推广宣传、基础设施建设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通过智能化、数据化的种植,积累种植数据,不断完善农业种植模型的方式,达到智慧种植和全程... 以巴彦淖尔农高区的设施农业和大田农业为例,通过分析智慧农业应用推广中在人才培养、推广宣传、基础设施建设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通过智能化、数据化的种植,积累种植数据,不断完善农业种植模型的方式,达到智慧种植和全程可追溯,改进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促进当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应用推广 大田农业 巴彦淖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R&D投入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许治 王思卉 +1 位作者 赵远亮 锁颍馨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5-99,共5页
政府研发资助与企业R&D投入关系的研究结论存在显著差异,基于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定量综述,并对可能影响两者关系的调节因素进行探索性分析。研究发现,在一般意义上,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R&D投入产生互补效应;基于... 政府研发资助与企业R&D投入关系的研究结论存在显著差异,基于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定量综述,并对可能影响两者关系的调节因素进行探索性分析。研究发现,在一般意义上,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R&D投入产生互补效应;基于国内样本的Meta分析效果不甚理想,揭示出我国基础数据库建设的必要性;数据类型、研究年限、滞后变量的引入等研究设计的某些特征部分调节着两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研发资助 企业R&D投入 META分析 调节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冠层光谱和结构特征监测甜菜长势 被引量:18
14
作者 王庆 车荧璞 +4 位作者 柴宏红 邵科 于超 李保国 马韫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90-98,共9页
甜菜是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快速、准确、高通量的获取甜菜的地上部和块根鲜质量、块根含糖率、叶绿素含量对甜菜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采用无人机搭载数码和多光谱相机,获取甜菜叶丛快速生长期、块根及糖分增长期和糖分积... 甜菜是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快速、准确、高通量的获取甜菜的地上部和块根鲜质量、块根含糖率、叶绿素含量对甜菜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采用无人机搭载数码和多光谱相机,获取甜菜叶丛快速生长期、块根及糖分增长期和糖分积累期的数码影像和多光谱影像,提取了冠层的结构特征和光谱特征。选择随机森林回归(Random Forest Regression,RF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2种建模方法基于获取的冠层特征,构建甜菜全生育期的地上部和块根鲜质量、块根含糖率和SPAD(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值估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对地上部和块根鲜质量、含糖率都做出较好的预测,决定系数范围分别为0.9~0.94、0.88~0.9,相对均方根误差范围分别为7.6%~17%、8.8%~20%。对SPAD值的预测均较弱,决定系数分别为0.66和0.67。为了减小输入变量集的大小以及去掉对预测不敏感的变量,该研究采用置换重要性(Permutation Importance,PIMP)来筛选冠层光谱特征和结构特征中对预测有重要影响的变量。结果表明基于筛选出的重要性特征构建的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对地上部和块根鲜质量、含糖率都做出较好的预测,R^(2)范围分别为0.89~0.94、0.74~0.91,相对均方根误差范围分别为7.3%~19%、7.6%~19%。对SPAD值的预测均较弱,决定系数分别为0.65和0.68。进一步表明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在精度上略好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同时基于PIMP筛选变量的方法在保持原有精度的同时能实现降低数据收集复杂性的目的。研究结果为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快速、准确监测甜菜长势和估测块根类作物的根部活性物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冠层特征 甜菜 含糖率 随机森林回归 偏最小二乘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花葵花中药用成分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瑞君 田雨 +4 位作者 吴佳文 王延峰 贾泽汉 白朕卿 张秀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4期588-597,721,共11页
金花葵的花由于其含有丰富的黄酮类成分,在食用、药用与保健方面有着较高的利用价值。为了比较金花葵(Hibiseu manihot L.)鲜花、干花和花苞不同时期入药方式化学成分差异,确定金花葵花最佳药用时期,本实验采用超高效液相-串联四级杆飞... 金花葵的花由于其含有丰富的黄酮类成分,在食用、药用与保健方面有着较高的利用价值。为了比较金花葵(Hibiseu manihot L.)鲜花、干花和花苞不同时期入药方式化学成分差异,确定金花葵花最佳药用时期,本实验采用超高效液相-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金花葵干花、花苞和鲜花的全组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141种化合物,其鲜花中部分黄酮类和有机酸类化合物,含量较干花和花苞中高。且鲜花和干花较花苞的药效成分多且含量高。结果表明金花葵在不同入药方式中花所含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应根据需要采摘使用。本研究为金花葵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葵 鲜花 干花 花苞 UPLC-Q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葱萤叶甲海藻糖合成酶基因GdTPS的克隆及对温度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6
16
作者 路标 谭瑶 +2 位作者 周晓榕 邢莉 庞保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84-1393,共10页
【目的】海藻糖合成酶(trealose-6-phosphate synthase,TPS)是海藻糖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之一。本研究旨在克隆沙葱萤叶甲Galeruca daurica海藻糖合成酶基因,分析其对不同温度胁迫的响应,以期进一步揭示沙葱萤叶甲耐温性的分子调控机制... 【目的】海藻糖合成酶(trealose-6-phosphate synthase,TPS)是海藻糖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之一。本研究旨在克隆沙葱萤叶甲Galeruca daurica海藻糖合成酶基因,分析其对不同温度胁迫的响应,以期进一步揭示沙葱萤叶甲耐温性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通过RACE技术克隆沙葱萤叶甲TPS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TPS基因在不同温度下沙葱萤叶甲2龄幼虫中的表达量变化。【结果】克隆获得沙葱萤叶甲TPS基因,将其命名为GdTPS(Gen Bank登录号:KY460114),该基因全长2 706 bp,开放阅读框(ORF)长2 496 bp,编码831个氨基酸;蛋白预测分子量为94.05 kD,等电点为6.82,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包含3个N-糖基化位点。GdTPS有两个保守功能区,与其他昆虫TPS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与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TPS亲缘关系最近,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88%。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温度低于25℃(对照)时,GdTPS表达量随着温度下降而上升,-10℃时达到最高值;高于25℃时,GdTPS表达量随着温度上升而上升,40℃时达到最高值。【结论】沙葱萤叶甲幼虫通过上调GdTPS的表达来应对高温和低温胁迫,该结果为揭示TPS在昆虫应对温度胁迫过程中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葱萤叶甲 海藻糖合成酶 基因克隆 温度胁迫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专利制度垄断性的思考
17
作者 赵远亮 温永春 杨永平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58,63,共5页
专利制度一方面保护技术创新,促进了科技进步,另一方面又存在垄断,具有不利知识扩散的局限性。历史上关于专利制度垄断性的争议由来已久,在分析了专利垄断的合理性的同时,分析了专利制度的局限性,并针对这些局限性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专利 专利制度 垄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黑土区不同微生物菌剂对马铃薯产量和疮痂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濛池 惠霖 +4 位作者 黄修梅 贺秀芳 赵玉平 齐贝 高世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28-33,共6页
为了优化高寒黑土区马铃薯种植管理措施,以刘平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设计,分析不同微生物菌剂对马铃薯产量、农艺性状以及疮痂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号微生物菌剂(T4)产量性状方面表现最好,产量最高,为4014 kg·(666.7... 为了优化高寒黑土区马铃薯种植管理措施,以刘平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设计,分析不同微生物菌剂对马铃薯产量、农艺性状以及疮痂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号微生物菌剂(T4)产量性状方面表现最好,产量最高,为4014 kg·(666.7 m^(2))^(-1),是CK的1.13倍。且4号微生物菌剂(T4)商品薯率最高,为88%,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3号微生物菌剂(T3)除外],4号微生物菌剂(T4)的平均单株结薯个数高于其余处理;3号微生物菌剂(T3)在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效果上最好,显著高于其余处理,防治效果达到65%,是CK的1.76倍;农艺性状方面,2号微生物菌剂(T2)株高与3号微生物菌剂(T3)茎粗均显著高于CK,分别是CK的1.31倍和1.64倍。综合来看4号微生物菌剂(T4)与3号微生物菌剂(T3)更适用于高寒黑土区马铃薯的高产栽培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黑土区 马铃薯 微生物菌剂 产量 疮痂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三叶草种子萌发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志毅 曹克璠 +5 位作者 陈海军 刘嘉伟 刘鑫 单玉梅 包立高 王明玖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期85-93,共9页
水杨酸是提高植物非生物胁迫的调节物质。研究采用裂区试验方法,进行了纸上发芽床试验。主处理为盐胁迫,副处理为水杨酸浸种,探究了水杨酸对盐胁迫下高加索三叶草杂交后代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盐胁迫抑制高加索三叶草杂交... 水杨酸是提高植物非生物胁迫的调节物质。研究采用裂区试验方法,进行了纸上发芽床试验。主处理为盐胁迫,副处理为水杨酸浸种,探究了水杨酸对盐胁迫下高加索三叶草杂交后代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盐胁迫抑制高加索三叶草杂交后代品系种子的萌发,种子的萌发状况随着盐浓度增高而变差;(2)适宜的水杨酸浓度对于缓解盐胁迫下高加索三叶草杂交后代品系种子萌发效果明显;(3)SA 0.4mM为盐胁迫下白三叶品系最适宜浓度;SA 0.1 mM是红三叶盐胁迫下萌发的最适宜浓度;0.3 mM SA为高加索三叶草、高加索三叶草与白三叶杂交后代盐胁迫下最适宜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加索三叶草 水杨酸 盐胁迫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