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改进特征提取算法及胶囊网络的设备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上官星驰
张晓良
+2 位作者
刘朝
石会
王嘉宇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46-150,共5页
机电设备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信号多为非平稳信号,特征提取难度大,针对该问题,将经验模态分解(EMD)与自回归(AR)模型相结合,利用AR模型的优点降低EMD提取特征的难度,用AR模型的自回归参数及残差方差构建特征向量。针对传统粒子群算法寻优...
机电设备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信号多为非平稳信号,特征提取难度大,针对该问题,将经验模态分解(EMD)与自回归(AR)模型相结合,利用AR模型的优点降低EMD提取特征的难度,用AR模型的自回归参数及残差方差构建特征向量。针对传统粒子群算法寻优效率较低的问题,对粒子群算法的惯性权重因子、学习因子及粒子速度迭代公式进行改进,提高算法的寻优能力,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改进算法的优越性。结合改进特征提取方法、改进粒子群算法及胶囊网络建立故障诊断模型,通过煤矿通风机现场真实数据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特征提取算法及胶囊网络的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提高煤矿井下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特征提取
经验模态分解
自回归模型
粒子群算法
胶囊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风沙黄土区排土场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东丽
于百和
+3 位作者
赵晓亮
郭莹莹
谢伟
郭建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9,共9页
[目的]准确评价风沙黄土区露天矿区排土场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改良效益,并揭示其植被恢复的养分限制性,进而为该区生态重建与环境改善构建高效的植被恢复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鄂尔多斯武家塔排土场乔、灌、草3种植被类型的10种...
[目的]准确评价风沙黄土区露天矿区排土场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改良效益,并揭示其植被恢复的养分限制性,进而为该区生态重建与环境改善构建高效的植被恢复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鄂尔多斯武家塔排土场乔、灌、草3种植被类型的10种恢复模式的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新排土为对照,开展其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与其化学计量特征及关系的研究。[结果]风沙黄土区排土场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变化分别为0.62~18.60 g/kg, 0.09~0.36 g/kg和0.04~0.21 g/kg,其中乔、灌林地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养分含量显著高于新排土(p≤0.05),乔木林地的全磷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种样地(p≤0.05);在土层垂直剖面,3种植被类型的土壤养分均表现为表层富集性,灌木林地的土壤全氮含量在不同土层均表现最高,乔木林地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最高,草地的全磷平均含量最多。土壤C/N在不同植被类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土壤C/P和N/P受植被类型的影响较大,均表现为乔木林地>灌木林地>草地>新排土;在土层垂直剖面,C/N整体呈现增大的变化趋势,N/P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土壤有机碳与C/N,C/P,N/P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全氮与C/P,N/P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全磷则反之。乔木林地土壤N/P较高,植被生长受磷含量的限制;草地、灌木林地土壤N/P较低,植被生长受氮含量的限制。[结论]在植被恢复初期先种植草灌改善土壤表层养分,并适当施加氮肥,随着土壤肥力的提高再逐步种植乔木,配施磷肥以增强复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排土场
植被恢复
土壤改良
生态化学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大采高工作面主回撤通道支护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洋
王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110,共8页
主回撤通道围岩控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作面撤出效率以及矿井安全生产。为了进一步优化回撤通道支护方案,提高支护效率,以神东矿区大柳塔矿52501主回撤通道为例,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对末采阶段回撤通道围岩塑性破坏区演化规律开...
主回撤通道围岩控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作面撤出效率以及矿井安全生产。为了进一步优化回撤通道支护方案,提高支护效率,以神东矿区大柳塔矿52501主回撤通道为例,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对末采阶段回撤通道围岩塑性破坏区演化规律开展研究,给出了末采阶段主动支护的作用范围及效果,提出主动支护优化的可行性。进一步对现有回撤通道支护方案进行优化,并在相邻工作面主回撤通道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巷道正帮和副帮变形量分别为302 mm和73 mm,较原方案变形量增加了5.9%和7.3%;顶板的变形量为236 mm,较原方案增加了4.8%。优化方案支护参数仍然可使主回撤通道保持稳定,并且支护强度适度降低,使得成本大幅下降,效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采高工作面
主回撤通道
支护优化
围岩变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改进特征提取算法及胶囊网络的设备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上官星驰
张晓良
刘朝
石会
王嘉宇
机构
中煤科工
集团
信息技术
有限公司
内蒙古神东天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霍洛湾煤矿
出处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46-150,共5页
文摘
机电设备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信号多为非平稳信号,特征提取难度大,针对该问题,将经验模态分解(EMD)与自回归(AR)模型相结合,利用AR模型的优点降低EMD提取特征的难度,用AR模型的自回归参数及残差方差构建特征向量。针对传统粒子群算法寻优效率较低的问题,对粒子群算法的惯性权重因子、学习因子及粒子速度迭代公式进行改进,提高算法的寻优能力,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改进算法的优越性。结合改进特征提取方法、改进粒子群算法及胶囊网络建立故障诊断模型,通过煤矿通风机现场真实数据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特征提取算法及胶囊网络的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提高煤矿井下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效率。
关键词
故障诊断
特征提取
经验模态分解
自回归模型
粒子群算法
胶囊网络
分类号
TD67 [矿业工程—矿山机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沙黄土区排土场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东丽
于百和
赵晓亮
郭莹莹
谢伟
郭建军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内蒙古神东天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9,共9页
基金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计划项目“内蒙古矿区中蒙草药生态有机培植技术研发及示范基地建设”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1701024)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科创新团队资助项目(LNTU20TD-01)。
文摘
[目的]准确评价风沙黄土区露天矿区排土场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改良效益,并揭示其植被恢复的养分限制性,进而为该区生态重建与环境改善构建高效的植被恢复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鄂尔多斯武家塔排土场乔、灌、草3种植被类型的10种恢复模式的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新排土为对照,开展其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与其化学计量特征及关系的研究。[结果]风沙黄土区排土场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变化分别为0.62~18.60 g/kg, 0.09~0.36 g/kg和0.04~0.21 g/kg,其中乔、灌林地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养分含量显著高于新排土(p≤0.05),乔木林地的全磷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种样地(p≤0.05);在土层垂直剖面,3种植被类型的土壤养分均表现为表层富集性,灌木林地的土壤全氮含量在不同土层均表现最高,乔木林地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最高,草地的全磷平均含量最多。土壤C/N在不同植被类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土壤C/P和N/P受植被类型的影响较大,均表现为乔木林地>灌木林地>草地>新排土;在土层垂直剖面,C/N整体呈现增大的变化趋势,N/P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土壤有机碳与C/N,C/P,N/P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全氮与C/P,N/P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全磷则反之。乔木林地土壤N/P较高,植被生长受磷含量的限制;草地、灌木林地土壤N/P较低,植被生长受氮含量的限制。[结论]在植被恢复初期先种植草灌改善土壤表层养分,并适当施加氮肥,随着土壤肥力的提高再逐步种植乔木,配施磷肥以增强复垦效果。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排土场
植被恢复
土壤改良
生态化学计量
Keywords
Yellow River Basin
open-pit dump
vegetation restoration
soil improvement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分类号
S158.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大采高工作面主回撤通道支护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洋
王鹏
机构
内蒙古神东天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大海则煤矿
河北工程大学矿业与测绘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110,共8页
文摘
主回撤通道围岩控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作面撤出效率以及矿井安全生产。为了进一步优化回撤通道支护方案,提高支护效率,以神东矿区大柳塔矿52501主回撤通道为例,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对末采阶段回撤通道围岩塑性破坏区演化规律开展研究,给出了末采阶段主动支护的作用范围及效果,提出主动支护优化的可行性。进一步对现有回撤通道支护方案进行优化,并在相邻工作面主回撤通道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巷道正帮和副帮变形量分别为302 mm和73 mm,较原方案变形量增加了5.9%和7.3%;顶板的变形量为236 mm,较原方案增加了4.8%。优化方案支护参数仍然可使主回撤通道保持稳定,并且支护强度适度降低,使得成本大幅下降,效率提高。
关键词
超大采高工作面
主回撤通道
支护优化
围岩变形量
Keywords
super-large height working face
main dismantling gateway
support optimization
deform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分类号
TD35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改进特征提取算法及胶囊网络的设备故障诊断研究
上官星驰
张晓良
刘朝
石会
王嘉宇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风沙黄土区排土场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王东丽
于百和
赵晓亮
郭莹莹
谢伟
郭建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超大采高工作面主回撤通道支护参数优化研究
王洋
王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