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度开发草原文化资源 打造内蒙古文化旅游精品品牌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其格 《北方经济》 2013年第15期24-25,共2页
内蒙古不仅拥有构造独特.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而且还拥有底蕴厚重的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在旅游业的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内蒙古依托草原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着力打造内蒙古... 内蒙古不仅拥有构造独特.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而且还拥有底蕴厚重的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在旅游业的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内蒙古依托草原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着力打造内蒙古旅游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品牌 旅游精品 蒙古文化 文化资源 深度开发 草原 自然风光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地域文化思考——以内蒙古“沿黄河区域文化带”的构建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康建国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15-17,共3页
从地域文化视角来看,内蒙古黄河文化是一处高度融合、多元汇聚之地,与草原文化和整体的黄河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构建内蒙古“沿黄河区域文化带”将有助于我们从区域视角认识中国文化多元交融的历史,内蒙古黄河区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 从地域文化视角来看,内蒙古黄河文化是一处高度融合、多元汇聚之地,与草原文化和整体的黄河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构建内蒙古“沿黄河区域文化带”将有助于我们从区域视角认识中国文化多元交融的历史,内蒙古黄河区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重要部分,总结其发展和形成的历史,对于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借鉴价值和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黄河文化 草原文化 多元一体 地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内蒙古与蒙古国加强人文社科领域学术合作的必要性
3
作者 王其格 《北方经济》 2016年第10期59-61,共3页
中蒙两国共有4710公里的陆地边界,是山水相连、人文联系密切的友好邻居、友好伙伴.特别是2014年8月习近平主席对蒙古的历史性访问,使中蒙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动两国各领域的合作、交流迈上新的台阶.近年来,两国在文化、教育... 中蒙两国共有4710公里的陆地边界,是山水相连、人文联系密切的友好邻居、友好伙伴.特别是2014年8月习近平主席对蒙古的历史性访问,使中蒙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动两国各领域的合作、交流迈上新的台阶.近年来,两国在文化、教育等人文领域的交流十分活跃,正成为中蒙关系中的一大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科 学术合作 蒙古国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内蒙古 中蒙关系 历史性 习近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思想与美丽内蒙古建设的统一
4
作者 王其格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9期65-67,共3页
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关系,生态问题关乎全人类生存与发展。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对生态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观念,为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家... 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关系,生态问题关乎全人类生存与发展。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对生态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观念,为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家园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辽阔美丽的草原不仅是内蒙古最大的生态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载体,也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之一。在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保护草原生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与草原生态融为一体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体系是建设美丽内蒙古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思想 美丽内蒙古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草原文化与草原丝绸之路研究”专题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康建国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36-39,共4页
“草原文化与草原丝绸之路研究”专题,重点以“草原文化研究”“草原丝绸之路研究”“蒙古与北方民族医药历史文化研究”为主要内容,旨在开展综合研究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既有宏观基础理论研究,也有微观个案研究,有所侧重、有的放矢。
关键词 草原文化 草原丝绸之路 蒙医药 北方民族 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与现实意义
6
作者 康建国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23-24,共2页
我国《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倡议将"一带一路"各国各族人民"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这不仅是"一带一路&q... 我国《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倡议将"一带一路"各国各族人民"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这不仅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目的,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在这一大背景下,草原历史文化、草原文化遗产以及区域文化发展等方面即给学界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下面是学界对这一问题的一些观点与探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核心价值 草原 海上丝绸之路 意义 人类命运 21世纪 互利共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与草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其格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40-46,共7页
马是游牧文明的标志性核心载体之一。马的驯化,特别是马的承骑不仅造就了游牧文明,推动草原文化走向新的发展阶段,也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交通、商贸和文化交流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游牧形态的形成与发展空前加强和提升了... 马是游牧文明的标志性核心载体之一。马的驯化,特别是马的承骑不仅造就了游牧文明,推动草原文化走向新的发展阶段,也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交通、商贸和文化交流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游牧形态的形成与发展空前加强和提升了草原文化的内聚力、外张力,出现很多彼此联系紧密、特征相近的游牧民族、游牧帝国,将亚欧草原变成游牧文明天下,对世界的民族、文化格局带来深刻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文化 游牧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佛教寺庙文化的保护与开发问题刍议——以呼和浩特市藏传佛教寺庙为论述中心 被引量:1
8
作者 双宝 《阴山学刊》 2015年第4期43-47,共5页
呼和浩特城市寺庙,曾经遭受过种种重创,但今日由于保护措施得当,开发力度加大而逐渐恢复了以往香烟缭绕、香客云集的宗教繁荣景象。目前在保护与开发寺庙文化资源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效益,但在当下文化搭台,经济唱"主... 呼和浩特城市寺庙,曾经遭受过种种重创,但今日由于保护措施得当,开发力度加大而逐渐恢复了以往香烟缭绕、香客云集的宗教繁荣景象。目前在保护与开发寺庙文化资源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效益,但在当下文化搭台,经济唱"主角"的时代背景下,在保护与开发寺庙文化资源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甚至缺少传统寺庙带有的某种灵性效应而表现出庸俗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佛教 寺庙文化 保护 开发 呼和浩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丝绸之路视野下“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基础的构建 被引量:2
9
作者 康建国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22-25,共4页
草原丝绸之路是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丝绸之路的主干线之一。考古发现在我国的北方草原上新石器时代就有着明显的文化交流迹象。从斯基泰人最早开辟了草原交流之路,到元朝时达到鼎盛阶段,再到明清近现代以来出现的万里茶路,使... 草原丝绸之路是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丝绸之路的主干线之一。考古发现在我国的北方草原上新石器时代就有着明显的文化交流迹象。从斯基泰人最早开辟了草原交流之路,到元朝时达到鼎盛阶段,再到明清近现代以来出现的万里茶路,使草原丝绸之路不仅是开辟最早,也是发挥作用时间最长的商贸与人文交往通道。当前,我国提出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在当前国际关系、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下的正确抉择。在“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过程中,民心相通无疑是关键一环,沿线国家和人民的认可与参与建设关系到这一倡议的最终实现。因此,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挖掘草原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搭建沿线国家人民的人文交往通道。通过文化交流,实现国与国、民与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认同,最终实现民心相通,从而保障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目标的最终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 中蒙俄 文化遗产 人文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辽朝太祖时期的宗庙制度构建 被引量:5
10
作者 康建国 李月新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2期7-11,共5页
10世纪契丹建立政权,耶律阿保机为在契丹社会中实现皇权世袭,改变契丹传统世选制度,借鉴中原制度文化,通过移植、改造,将"受命于祖"的政治理念引入契丹政权;将宗庙观念与契丹社会政治实践相结合,通过设置惕隐官,约束宗族力量... 10世纪契丹建立政权,耶律阿保机为在契丹社会中实现皇权世袭,改变契丹传统世选制度,借鉴中原制度文化,通过移植、改造,将"受命于祖"的政治理念引入契丹政权;将宗庙观念与契丹社会政治实践相结合,通过设置惕隐官,约束宗族力量,并于木叶山修建祖陵,于上京立亲庙,确定并巩固了辽初建立起来的皇帝制度。总体来看,太祖时期宗庙设置目的性明确,具有按需营造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朝 太祖 宗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文献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康建国 黑龙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0期11-14,共4页
2021年7月16日至18日,由大连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文法学院主办,大连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研究所承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文献学术研讨会”在大连召开。本次会议的议题主要是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2021年7月16日至18日,由大连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文法学院主办,大连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研究所承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文献学术研讨会”在大连召开。本次会议的议题主要是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研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文献的渊源和主要内涵以及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文献支撑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文献 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