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6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鄂伦春族研究概述──纪念内蒙古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鄂伦春族分组成立四十周年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复兴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1-35,共5页
关键词
鄂伦春族
少数民族社会
研究概述
内蒙古社会
摩苏昆
调查组
“乌力楞”
蒙古人民
解放前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蒙古民居:一种文化与历史的认识
被引量:
4
2
作者
陈烨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1-65,共5页
关键词
蒙古包
鄂温克族
文化与历史
古民居
鄂伦春族
居住形式
文化特征
房屋
内蒙古地区
农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教传入蒙古的社会文化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陈烨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8-42,共5页
黄教传入蒙古的社会文化分析陈烨一、16世纪前后西藏与蒙古的社会文化背景从1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藏传佛教,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内部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教派,如宁玛、噶当、萨迦派等。15、16世纪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仍处于持...
黄教传入蒙古的社会文化分析陈烨一、16世纪前后西藏与蒙古的社会文化背景从1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藏传佛教,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内部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教派,如宁玛、噶当、萨迦派等。15、16世纪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仍处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作为从元朝就开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满教
文化分析
传入蒙古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俺答汗
格鲁派
蒙古人
游牧经济
草原文化
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满文老档》与蒙古史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蒙林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7年第4期85-86,102,共3页
《满文老档》是研究后金时期蒙古历史及早期满蒙关系史,蒙古察哈尔部、科尔沁部、内喀尔喀五部历史的重要资料,为引起蒙古史研究同人的注重,笔者从以下几个问题说明此书对后金时期蒙古史研究的重要性。
关键词
蒙古史研究
努尔哈赤
蒙古八旗
蒙古牛
天命
蒙古衙门
理藩院
喀尔喀
牛录
满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蒙古族祭祀习俗与民族心理浅述
被引量:
6
5
作者
荣丽贞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7年第6期35-37,73,共4页
民族心理是由众多的民族成员个体所构成的民族群体的共同心理,它也是一个民族的全体成员共同具有的心理共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因此,民族心理既是群体的,又是个体的,既具有其共性,又体现着个体性。民族心理的形成是个体聚合为群体的过...
民族心理是由众多的民族成员个体所构成的民族群体的共同心理,它也是一个民族的全体成员共同具有的心理共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因此,民族心理既是群体的,又是个体的,既具有其共性,又体现着个体性。民族心理的形成是个体聚合为群体的过程。这种聚合过程,受着多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心理
蒙古族
祭祀习俗
敖包
蒙古民族
浅述
火神
民族群体
心理特征
风俗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繁荣发展问题
6
作者
敖日其楞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0-44,共5页
江泽民同志于1992年1月14日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阶段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必旺时期”。在旧中国,我国各族人民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剥削,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少数民族更是灾难...
江泽民同志于1992年1月14日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阶段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必旺时期”。在旧中国,我国各族人民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剥削,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少数民族更是灾难深重,社会发展处于长期停滞不前的状况。有的少数民族解放前仍处在封建农奴制或奴隶制残余形式。我国少数民族这种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繁荣
官僚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时期
民族工作
江泽民同志
封建主义
中国
剥削
共同繁荣
社会生产力
全文增补中
蒙古族图腾问题质疑
被引量:
4
7
作者
陈烨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8-41,共4页
蒙古族图腾问题质疑陈烨一、狼-鹿说的源起及其证据之不足《蒙古秘史》开篇即云:“承受天命而生的苍狼与惨白色鹿相配了,他们一同渡过腾汲思水,来到斡难河源头的不儿罕山前住下,生子名唤巴塔赤罕。”有学者认为这就是关于蒙古族狼...
蒙古族图腾问题质疑陈烨一、狼-鹿说的源起及其证据之不足《蒙古秘史》开篇即云:“承受天命而生的苍狼与惨白色鹿相配了,他们一同渡过腾汲思水,来到斡难河源头的不儿罕山前住下,生子名唤巴塔赤罕。”有学者认为这就是关于蒙古族狼-鹿图腾说的明确记载,且为不争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腾崇拜
蒙古族
图腾禁忌
《蒙古秘史》
自然崇拜
蒙古人
蒙古民族
成吉思汗
祖先崇拜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绥远城八旗蒙古初探
被引量:
5
8
作者
蒙林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5-61,共7页
八旗蒙古兵是绥远驻防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呼和浩特民族关系史中极具特色。本文以翔实的史料为依据 ,对绥远城八旗蒙古的由来、驻防、变迁、官制、人口、俸饷、分布、名姓、教育、风俗及归宿等 1 1个题目进行初探 。
关键词
绥远城
八旗蒙古
八旗满洲
八旗汉军
清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伦春族原始宗教研究
被引量:
2
9
作者
赵复兴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27-131,共5页
解放以前,鄂伦春族在大小兴安岭里从事渔猎经济,同外界接触很少,虽然已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地域公社发展阶段,但是由于知识未开,因此原始社会早期延续下来的原始宗教,即萨满教还较完整的存在着,其中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鬼...
解放以前,鄂伦春族在大小兴安岭里从事渔猎经济,同外界接触很少,虽然已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地域公社发展阶段,但是由于知识未开,因此原始社会早期延续下来的原始宗教,即萨满教还较完整的存在着,其中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等。 一、自然崇拜 恩格斯指出:“最初的宗教表现是反映自然现象,季节等等庆祝活动。一个部落或民族生活于其中的特定自然条件和自然产物,都被搬进了它的宗教里。”这就是自然崇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伦春族
氏族
原始宗教
预兆
野兽
自然崇拜
祖先神
图腾崇拜
祖先崇拜
哈达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族题材纪录片的文化视点透视
被引量:
1
10
作者
白兰
照查
塔明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8-100,共3页
草原文明和游牧文化及其发展和变迁 ,是内蒙古纪录片人关注的焦点。中国的故事要用世界性的语言表述是纪录片人的追求。在多元化的之间寻找人类的契合点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探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关键词
民族题材
纪录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鄂伦春族婚姻方式的民族学考证
被引量:
1
11
作者
白兰
赵复兴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6年第4期27-30,共4页
婚姻方式包含着婚姻关系、家庭形式和亲属称谓。婚姻关系是家庭形式的反映,有什么样的婚姻关系就产生什么样的家庭形式;而家庭形式又必然产生出与其相适应的亲属称谓制度。做为一种社会现象,婚姻方式是以一定的经济为其存在和发展之基...
婚姻方式包含着婚姻关系、家庭形式和亲属称谓。婚姻关系是家庭形式的反映,有什么样的婚姻关系就产生什么样的家庭形式;而家庭形式又必然产生出与其相适应的亲属称谓制度。做为一种社会现象,婚姻方式是以一定的经济为其存在和发展之基础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以“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为条件的。本文论述的婚姻方式作为后一种生产的形式,是极其重要的。通过婚姻,人口得到延续和发展,并组成家庭。婚姻本身所固有的交换活动还产生了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确,婚姻方式是具有社会意义的。社会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与一定的婚姻方式相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伦春族
婚姻方式
氏族
家庭形式
民族学
太婆
婚姻关系
“乌力楞”
对偶婚
血缘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解放前蒙古族的婚姻和家庭
被引量:
1
12
作者
赵复兴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8-42,共5页
婚姻为一定社会制度所承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 ,它是家庭的基础。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受整个社会关系性质的制约。解放前 ,蒙古族的经济是建立在封建领主制和地主、牧主经济基础之上的 。
关键词
解放前
蒙古族
婚姻
家庭
社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确立民族间事实上平等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1
13
作者
王勋铭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5年第6期34-38,共5页
列宁、斯大林提出确立民族间事实上平等的理论,至今已有六十余年.我国运用这一理.论亦已逾三十年.对于这一理论的理解和阐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一直沿袭苏联理论界的观点.最近几年,随着思想解放的伟大潮流,我国理论界在对这一...
列宁、斯大林提出确立民族间事实上平等的理论,至今已有六十余年.我国运用这一理.论亦已逾三十年.对于这一理论的理解和阐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一直沿袭苏联理论界的观点.最近几年,随着思想解放的伟大潮流,我国理论界在对这一理论的认识方面,提出不同见解.这犹如一股清风吹进了民族理论界,使这个理论领域同其他科学领域一样,也出现了科学争鸣的新局面.不揣冒昧,本文就确立民族间事实上平等的问题谈一管之见,向同志们请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实上平等
民族权利
落后民族
劳动群众
斯大林
列宁
无产阶级民主
汉族
几个问题
压迫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鄂伦春族丧葬之研究
被引量:
1
14
作者
赵复兴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7年第3期45-50,共6页
我国的鄂伦春族,长期在大小兴安岭的深山密林中过着原始的游猎生活,解放前尚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地域公社发展阶段。由于社会发展迟缓,生活环境闭塞,在丧葬方面保留着许多古老的遗俗。现结合北方有关民族的丧葬习俗和文献资料,对其作一...
我国的鄂伦春族,长期在大小兴安岭的深山密林中过着原始的游猎生活,解放前尚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地域公社发展阶段。由于社会发展迟缓,生活环境闭塞,在丧葬方面保留着许多古老的遗俗。现结合北方有关民族的丧葬习俗和文献资料,对其作一些对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者
鄂伦春族
鄂伦春自治旗
土葬
树葬
随葬品
二次葬
巢居
葬具
丧葬仪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革开放中的民族关系
15
作者
王勋铭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3-26,共4页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也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之路。如何在改革开放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促进各民族的大团结?最重要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正确分析改革开放中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也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之路。如何在改革开放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促进各民族的大团结?最重要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正确分析改革开放中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势力促进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发展民族团结。 改革开放是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它不仅会引起人们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而且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精神状态、人际关系的重大变化,当然也会影响到民族关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问题
改革开放
各民族
资产阶级民族观
巩固和发展
不同民族
各族人民
民族政策
民族团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鄂伦春民族的发展看我国民族政策调整的取向
16
作者
白兰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7-39,共3页
鄂伦春族是狩猎民族 ,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跨越几个社会发展阶段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典范民族。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鄂伦春族、鄂伦春族自治地方都面临着新问题。鄂伦春族的进步与发展必须得到党和政府的支持。调整和完善党的...
鄂伦春族是狩猎民族 ,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跨越几个社会发展阶段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典范民族。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鄂伦春族、鄂伦春族自治地方都面临着新问题。鄂伦春族的进步与发展必须得到党和政府的支持。调整和完善党的民族政策 ,是社会发展 ,也是理论发展的需要 ,是我党我国顺应时代 ,与时俱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伦春族
进步发展
民族政策
调整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7
作者
王勋铭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7年第2期45-49,共5页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在论述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平等的理论中,提出了在多民族的民主集中制(单一制)共和国中实行自治制的思想。中国共产党结合我国民族问题实际,完善和发展了列宁斯大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使之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在论述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平等的理论中,提出了在多民族的民主集中制(单一制)共和国中实行自治制的思想。中国共产党结合我国民族问题实际,完善和发展了列宁斯大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使之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体系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共产党运用列宁斯大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结合自己的实践,给民族区域自治下了一个科学的完整的定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这个定义明确地阐释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性质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治机关
少数民族聚居区
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
各民族
民族成分
无产阶级专政
民族形式
内部事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史禄国和他所著的《北方通古斯的社会组织》
18
作者
赵复兴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6年第2期81-85,共5页
俄国人史禄国一九三三年出版的英文著作《北方通古斯的社会组织》一书,已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于一九八五年出版了汉译本。在汉译本出版之际,对该书作者及其著作做一简要的评介,是很有必要的。 一、史禄国其人 史禄国(1889——1939年),...
俄国人史禄国一九三三年出版的英文著作《北方通古斯的社会组织》一书,已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于一九八五年出版了汉译本。在汉译本出版之际,对该书作者及其著作做一简要的评介,是很有必要的。 一、史禄国其人 史禄国(1889——1939年),原名希罗科戈罗夫·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是俄国资芦阶级人类学家,著名的通古斯学者。生于苏兹达尔近郊庄园。一九一○年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人类学学院。回国后在圣彼得堡大学,远东大学任教授,在皇冢科学院人类学部任研究员,一九一五年被选为人类学部委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通古斯
通古斯人
史禄
氏族组织
社会组织
占斯
鄂伦春族
俄国
家庭
贝加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蒙古族的祭祀习俗及其变迁
被引量:
3
19
作者
陈烨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2-36,共5页
蒙古族的祭祀习俗及其变迁陈烨祭祀是古代原始民族崇拜、信仰观念的一种行为表达方式,是一种内涵特殊的文化行为。其延续、传承便构成了人类社会在一段时期内世代陈袭的习俗。由于祭把的内容和方式与人类的物质生产水平及社会发展意识...
蒙古族的祭祀习俗及其变迁陈烨祭祀是古代原始民族崇拜、信仰观念的一种行为表达方式,是一种内涵特殊的文化行为。其延续、传承便构成了人类社会在一段时期内世代陈袭的习俗。由于祭把的内容和方式与人类的物质生产水平及社会发展意识相适应,因而祭祖习俗也随着人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祀习俗
蒙古族
原始民族
指正
变迁
崇拜
延续
文化行为
观念
传承
全文增补中
达斡尔族传统科学技术初探
被引量:
2
20
作者
毅松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4-29,共6页
达斡尔族传统科学技术初探毅松达斡尔族的传统科学技术是历史上达斡尔人在改造自然中,所积累的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生产经验的总结。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每一步对于自然现象、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深化,每一件生产工具的发明、改进,每...
达斡尔族传统科学技术初探毅松达斡尔族的传统科学技术是历史上达斡尔人在改造自然中,所积累的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生产经验的总结。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每一步对于自然现象、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深化,每一件生产工具的发明、改进,每一种生产资料的启用、加工,每一项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科学
技术形成
技艺
初探
历史
创造
事物本质
生产资料
生产力
发展
全文增补中
题名
鄂伦春族研究概述──纪念内蒙古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鄂伦春族分组成立四十周年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复兴
机构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1-35,共5页
关键词
鄂伦春族
少数民族社会
研究概述
内蒙古社会
摩苏昆
调查组
“乌力楞”
蒙古人民
解放前
黑龙江
分类号
K281.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蒙古民居:一种文化与历史的认识
被引量:
4
2
作者
陈烨
机构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1-65,共5页
关键词
蒙古包
鄂温克族
文化与历史
古民居
鄂伦春族
居住形式
文化特征
房屋
内蒙古地区
农业文化
分类号
K892.2 [历史地理—民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教传入蒙古的社会文化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陈烨
机构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8-42,共5页
文摘
黄教传入蒙古的社会文化分析陈烨一、16世纪前后西藏与蒙古的社会文化背景从1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藏传佛教,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内部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教派,如宁玛、噶当、萨迦派等。15、16世纪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仍处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作为从元朝就开始的...
关键词
萨满教
文化分析
传入蒙古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俺答汗
格鲁派
蒙古人
游牧经济
草原文化
宗教
分类号
B9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满文老档》与蒙古史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蒙林
机构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7年第4期85-86,102,共3页
文摘
《满文老档》是研究后金时期蒙古历史及早期满蒙关系史,蒙古察哈尔部、科尔沁部、内喀尔喀五部历史的重要资料,为引起蒙古史研究同人的注重,笔者从以下几个问题说明此书对后金时期蒙古史研究的重要性。
关键词
蒙古史研究
努尔哈赤
蒙古八旗
蒙古牛
天命
蒙古衙门
理藩院
喀尔喀
牛录
满洲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蒙古族祭祀习俗与民族心理浅述
被引量:
6
5
作者
荣丽贞
机构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7年第6期35-37,73,共4页
文摘
民族心理是由众多的民族成员个体所构成的民族群体的共同心理,它也是一个民族的全体成员共同具有的心理共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因此,民族心理既是群体的,又是个体的,既具有其共性,又体现着个体性。民族心理的形成是个体聚合为群体的过程。这种聚合过程,受着多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
民族心理
蒙古族
祭祀习俗
敖包
蒙古民族
浅述
火神
民族群体
心理特征
风俗习惯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繁荣发展问题
6
作者
敖日其楞
机构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0-44,共5页
文摘
江泽民同志于1992年1月14日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阶段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必旺时期”。在旧中国,我国各族人民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剥削,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少数民族更是灾难深重,社会发展处于长期停滞不前的状况。有的少数民族解放前仍处在封建农奴制或奴隶制残余形式。我国少数民族这种政治,
关键词
民族繁荣
官僚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时期
民族工作
江泽民同志
封建主义
中国
剥削
共同繁荣
社会生产力
分类号
C913.13 [经济管理]
D63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蒙古族图腾问题质疑
被引量:
4
7
作者
陈烨
机构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8-41,共4页
文摘
蒙古族图腾问题质疑陈烨一、狼-鹿说的源起及其证据之不足《蒙古秘史》开篇即云:“承受天命而生的苍狼与惨白色鹿相配了,他们一同渡过腾汲思水,来到斡难河源头的不儿罕山前住下,生子名唤巴塔赤罕。”有学者认为这就是关于蒙古族狼-鹿图腾说的明确记载,且为不争之实...
关键词
图腾崇拜
蒙古族
图腾禁忌
《蒙古秘史》
自然崇拜
蒙古人
蒙古民族
成吉思汗
祖先崇拜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分类号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绥远城八旗蒙古初探
被引量:
5
8
作者
蒙林
机构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5-61,共7页
文摘
八旗蒙古兵是绥远驻防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呼和浩特民族关系史中极具特色。本文以翔实的史料为依据 ,对绥远城八旗蒙古的由来、驻防、变迁、官制、人口、俸饷、分布、名姓、教育、风俗及归宿等 1 1个题目进行初探 。
关键词
绥远城
八旗蒙古
八旗满洲
八旗汉军
清代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伦春族原始宗教研究
被引量:
2
9
作者
赵复兴
机构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27-131,共5页
文摘
解放以前,鄂伦春族在大小兴安岭里从事渔猎经济,同外界接触很少,虽然已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地域公社发展阶段,但是由于知识未开,因此原始社会早期延续下来的原始宗教,即萨满教还较完整的存在着,其中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等。 一、自然崇拜 恩格斯指出:“最初的宗教表现是反映自然现象,季节等等庆祝活动。一个部落或民族生活于其中的特定自然条件和自然产物,都被搬进了它的宗教里。”这就是自然崇拜。
关键词
鄂伦春族
氏族
原始宗教
预兆
野兽
自然崇拜
祖先神
图腾崇拜
祖先崇拜
哈达尔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族题材纪录片的文化视点透视
被引量:
1
10
作者
白兰
照查
塔明
机构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内蒙古
电视台纪录片组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8-100,共3页
文摘
草原文明和游牧文化及其发展和变迁 ,是内蒙古纪录片人关注的焦点。中国的故事要用世界性的语言表述是纪录片人的追求。在多元化的之间寻找人类的契合点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探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关键词
民族题材
纪录片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鄂伦春族婚姻方式的民族学考证
被引量:
1
11
作者
白兰
赵复兴
机构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6年第4期27-30,共4页
文摘
婚姻方式包含着婚姻关系、家庭形式和亲属称谓。婚姻关系是家庭形式的反映,有什么样的婚姻关系就产生什么样的家庭形式;而家庭形式又必然产生出与其相适应的亲属称谓制度。做为一种社会现象,婚姻方式是以一定的经济为其存在和发展之基础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以“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为条件的。本文论述的婚姻方式作为后一种生产的形式,是极其重要的。通过婚姻,人口得到延续和发展,并组成家庭。婚姻本身所固有的交换活动还产生了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确,婚姻方式是具有社会意义的。社会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与一定的婚姻方式相联系。
关键词
鄂伦春族
婚姻方式
氏族
家庭形式
民族学
太婆
婚姻关系
“乌力楞”
对偶婚
血缘婚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放前蒙古族的婚姻和家庭
被引量:
1
12
作者
赵复兴
机构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8-42,共5页
文摘
婚姻为一定社会制度所承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 ,它是家庭的基础。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受整个社会关系性质的制约。解放前 ,蒙古族的经济是建立在封建领主制和地主、牧主经济基础之上的 。
关键词
解放前
蒙古族
婚姻
家庭
社会制度
分类号
C954 [社会学—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确立民族间事实上平等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1
13
作者
王勋铭
机构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5年第6期34-38,共5页
文摘
列宁、斯大林提出确立民族间事实上平等的理论,至今已有六十余年.我国运用这一理.论亦已逾三十年.对于这一理论的理解和阐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一直沿袭苏联理论界的观点.最近几年,随着思想解放的伟大潮流,我国理论界在对这一理论的认识方面,提出不同见解.这犹如一股清风吹进了民族理论界,使这个理论领域同其他科学领域一样,也出现了科学争鸣的新局面.不揣冒昧,本文就确立民族间事实上平等的问题谈一管之见,向同志们请教.
关键词
事实上平等
民族权利
落后民族
劳动群众
斯大林
列宁
无产阶级民主
汉族
几个问题
压迫民族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鄂伦春族丧葬之研究
被引量:
1
14
作者
赵复兴
机构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7年第3期45-50,共6页
文摘
我国的鄂伦春族,长期在大小兴安岭的深山密林中过着原始的游猎生活,解放前尚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地域公社发展阶段。由于社会发展迟缓,生活环境闭塞,在丧葬方面保留着许多古老的遗俗。现结合北方有关民族的丧葬习俗和文献资料,对其作一些对比研究。
关键词
死者
鄂伦春族
鄂伦春自治旗
土葬
树葬
随葬品
二次葬
巢居
葬具
丧葬仪式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革开放中的民族关系
15
作者
王勋铭
机构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3-26,共4页
文摘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也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之路。如何在改革开放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促进各民族的大团结?最重要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正确分析改革开放中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势力促进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发展民族团结。 改革开放是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它不仅会引起人们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而且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精神状态、人际关系的重大变化,当然也会影响到民族关系的发展。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问题
改革开放
各民族
资产阶级民族观
巩固和发展
不同民族
各族人民
民族政策
民族团结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鄂伦春民族的发展看我国民族政策调整的取向
16
作者
白兰
机构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7-39,共3页
文摘
鄂伦春族是狩猎民族 ,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跨越几个社会发展阶段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典范民族。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鄂伦春族、鄂伦春族自治地方都面临着新问题。鄂伦春族的进步与发展必须得到党和政府的支持。调整和完善党的民族政策 ,是社会发展 ,也是理论发展的需要 ,是我党我国顺应时代 ,与时俱进 。
关键词
鄂伦春族
进步发展
民族政策
调整完善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7
作者
王勋铭
机构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7年第2期45-49,共5页
文摘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在论述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平等的理论中,提出了在多民族的民主集中制(单一制)共和国中实行自治制的思想。中国共产党结合我国民族问题实际,完善和发展了列宁斯大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使之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体系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共产党运用列宁斯大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结合自己的实践,给民族区域自治下了一个科学的完整的定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这个定义明确地阐释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性质和内容:
关键词
自治机关
少数民族聚居区
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
各民族
民族成分
无产阶级专政
民族形式
内部事务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史禄国和他所著的《北方通古斯的社会组织》
18
作者
赵复兴
机构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6年第2期81-85,共5页
文摘
俄国人史禄国一九三三年出版的英文著作《北方通古斯的社会组织》一书,已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于一九八五年出版了汉译本。在汉译本出版之际,对该书作者及其著作做一简要的评介,是很有必要的。 一、史禄国其人 史禄国(1889——1939年),原名希罗科戈罗夫·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是俄国资芦阶级人类学家,著名的通古斯学者。生于苏兹达尔近郊庄园。一九一○年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人类学学院。回国后在圣彼得堡大学,远东大学任教授,在皇冢科学院人类学部任研究员,一九一五年被选为人类学部委员。
关键词
北方通古斯
通古斯人
史禄
氏族组织
社会组织
占斯
鄂伦春族
俄国
家庭
贝加尔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蒙古族的祭祀习俗及其变迁
被引量:
3
19
作者
陈烨
机构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2-36,共5页
文摘
蒙古族的祭祀习俗及其变迁陈烨祭祀是古代原始民族崇拜、信仰观念的一种行为表达方式,是一种内涵特殊的文化行为。其延续、传承便构成了人类社会在一段时期内世代陈袭的习俗。由于祭把的内容和方式与人类的物质生产水平及社会发展意识相适应,因而祭祖习俗也随着人类物质...
关键词
祭祀习俗
蒙古族
原始民族
指正
变迁
崇拜
延续
文化行为
观念
传承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K892.373 [历史地理—民俗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达斡尔族传统科学技术初探
被引量:
2
20
作者
毅松
机构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4-29,共6页
文摘
达斡尔族传统科学技术初探毅松达斡尔族的传统科学技术是历史上达斡尔人在改造自然中,所积累的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生产经验的总结。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每一步对于自然现象、事物本质规律认识的深化,每一件生产工具的发明、改进,每一种生产资料的启用、加工,每一项生...
关键词
传统科学
技术形成
技艺
初探
历史
创造
事物本质
生产资料
生产力
发展
分类号
C951 [社会学—民族学]
G304 [文化科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鄂伦春族研究概述──纪念内蒙古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鄂伦春族分组成立四十周年
赵复兴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内蒙古民居:一种文化与历史的认识
陈烨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教传入蒙古的社会文化分析
陈烨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满文老档》与蒙古史研究
蒙林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蒙古族祭祀习俗与民族心理浅述
荣丽贞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繁荣发展问题
敖日其楞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0
全文增补中
7
蒙古族图腾问题质疑
陈烨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绥远城八旗蒙古初探
蒙林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鄂伦春族原始宗教研究
赵复兴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民族题材纪录片的文化视点透视
白兰
照查
塔明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对鄂伦春族婚姻方式的民族学考证
白兰
赵复兴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解放前蒙古族的婚姻和家庭
赵复兴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关于确立民族间事实上平等的几个问题
王勋铭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关于鄂伦春族丧葬之研究
赵复兴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改革开放中的民族关系
王勋铭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从鄂伦春民族的发展看我国民族政策调整的取向
白兰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王勋铭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史禄国和他所著的《北方通古斯的社会组织》
赵复兴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蒙古族的祭祀习俗及其变迁
陈烨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3
全文增补中
20
达斡尔族传统科学技术初探
毅松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2
全文增补中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