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内蒙古牧区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
李丽
乌云巴图
|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2
|
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文化工程——记《内蒙古旅游文化丛书》(历史文化部分)的出版发行 |
乌云巴图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3
|
解读近代蒙古族作家文学繁荣之社会宏观语境 |
包红梅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1
|
|
4
|
新时期蒙古语文学思潮论 |
包斯钦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5
|
简论蒙古族古典文学中的审美意识 |
乌云巴图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1
|
|
6
|
论蒙古族文学与神话传说 |
赵永铣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1
|
|
7
|
蒙古族游牧文化的生态特征 |
乌云巴图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1
|
|
8
|
论蒙古族生态观的演变与发展 |
乌云巴图
|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2 |
8
|
|
9
|
蒙古族婚礼的形成与婚礼祝词 |
赵永铣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3
|
|
10
|
论新时期蒙古文小说情节结构 |
包斯钦
|
《内蒙古社会科学》
|
1987 |
1
|
|
11
|
论蒙古族民间故事的产生与发展 |
赵永铣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2
|
论新时期“草原文学”的忧患意识 兼谈表现“悲怆”的美学倾向 |
乌冉
|
《内蒙古社会科学》
|
1986 |
0 |
|
13
|
当代儿童的审美要求与儿童戏剧文学的创新——兼论我区的儿童剧作 |
张锦贻
|
《内蒙古社会科学》
|
1987 |
0 |
|
14
|
蒙古族箴言、训谕诗的产生与特征 |
赵永铣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15
|
蒙古族高僧藏文著作简论 |
树林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6
|
论蒙古族变异史诗的特征 |
金海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7
|
蒙古婚礼歌概述 |
荣.苏赫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1
|
|
18
|
成吉思汗神话:13~19世纪蒙古族史传文本思维结构解析 |
包红梅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7 |
0 |
|
19
|
蒙古族男子三项那达慕歌 |
荣.苏赫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3
|
|
20
|
那达慕文化的由来与流传 |
赵永铣
巴图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