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1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民族特色的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1
作者 吉木斯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7-110,共4页
关键词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民族特色 学院图书馆 蒙古族 蒙古文 尹湛纳希 文献资料 历史研究 科研人员 图书资料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发展状况、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
2
作者 银福禄 马永真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8-82,共5页
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发展状况、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银福禄,马永真一近半个世纪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经历了光辉的奋斗历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更加蓬勃发展,硕果... 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发展状况、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银福禄,马永真一近半个世纪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经历了光辉的奋斗历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更加蓬勃发展,硕果累累,令人振奋。据不完全统计,截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问题及对策 内蒙古自治区 发展状况 研究事业 学术带头人 社科研究 应用研究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繁荣和发展社会科学——纪念《内蒙古社会科学》创刊十周年
3
作者 乌兰察夫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8-21,共4页
《内蒙古社会科学》创刊至今已整整十年了。十年来,《内蒙古社会科学》作为我院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发挥地区特点和民族特点的科研优势,刊登了一批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在区内外社会科学领... 《内蒙古社会科学》创刊至今已整整十年了。十年来,《内蒙古社会科学》作为我院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发挥地区特点和民族特点的科研优势,刊登了一批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在区内外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活跃学术园地,培养和发现人才,提高我院各学科研究的水平,弘扬民族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科学事业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内蒙古社会 繁荣和发展 社会科学研究 双百方针 资产阶级自由化 社会科学领域 社会科学工作者 党性原则 社会科学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牧区畜产品销售新渠道建设与优化探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小燕 图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203-205,225,共4页
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内蒙古按照“稳羊增牛扩猪禽”发展思路,调整优化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聚焦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优质畜产品有效供给,在畜产品产量继续提升的同时,销售量也持续增加。草原牧区是内蒙古畜产品主要来源地,... 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内蒙古按照“稳羊增牛扩猪禽”发展思路,调整优化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聚焦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优质畜产品有效供给,在畜产品产量继续提升的同时,销售量也持续增加。草原牧区是内蒙古畜产品主要来源地,在保障畜产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牧区畜产品在销售渠道环节存在问题,畜产品的销售渠道不足,可供牧户选择的便捷、稳定、多样化的销售渠道比较少,因而影响了畜产品竞争力和收益的提升。牧区畜产品营销需要更具有针对性,把产地市场与消费地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加快由“运牛羊”向“运肉”转变,缩短流通环节,最大程度降低销售成本。牧区畜产品销售渠道需向多元化、组织化、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销售渠道 畜产品 牧区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阶段内蒙古林农林业生产经营的动力机制
5
作者 陈晓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9期238-240,共3页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和亿万农民福祉。在当前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阶段,通过分析林农林业生产经营的动力因素,得出林农生产经营的动力机制,提出提升林农生产经营动力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激发林农生产经营的活力,从而促...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和亿万农民福祉。在当前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阶段,通过分析林农林业生产经营的动力因素,得出林农生产经营的动力机制,提出提升林农生产经营动力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激发林农生产经营的活力,从而促进森林资源持续增长和林农收入持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农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生产经营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内蒙古“三农三牧”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关区 赵扬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7-212,共6页
解决好“三农三牧”问题是内蒙古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三农三牧”发展取得了诸多成就,农牧业科技含量逐步增加,粮食总产量及单产大幅度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农牧民生活... 解决好“三农三牧”问题是内蒙古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三农三牧”发展取得了诸多成就,农牧业科技含量逐步增加,粮食总产量及单产大幅度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农牧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尽管如此,以小农小牧经济为主体的格局还未从根本上改观,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低、现代农牧服务业发展滞后、生产资金短缺等常态化问题仍然制约着“三农三牧”的进一步发展,这将严重阻碍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因此,需要尽快从根本上补齐这些短板,着力推进农牧业绿色、有机、特色化发展,有效延伸农牧业产业链,逐步健全优化农村牧区产业体系,有序开展乡村振兴“生态宜居”建设,构建高效的“三农三牧”经济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三农三牧” 成就 短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牧区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丽 乌云巴图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1-125,共5页
牧区传统的游牧业发展为定居畜牧业之后,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了根本的改变,牧区的现代化—工业化进程中又出现了脱离原有生产基础等问题,与此同时,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认知体系又在发生变化,某些领域的变化甚至超出了正常发展的极限,... 牧区传统的游牧业发展为定居畜牧业之后,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了根本的改变,牧区的现代化—工业化进程中又出现了脱离原有生产基础等问题,与此同时,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认知体系又在发生变化,某些领域的变化甚至超出了正常发展的极限,走向了一种变异式的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区小康社会 民族生业方式 传统文化 变异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农村牧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评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关区 刘小燕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6-181,共6页
应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魏后凯研究员提出的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对内蒙古农村牧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进行评估分析,得出的结论为,内蒙古农村牧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稳步推进,"十二五"末农村... 应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魏后凯研究员提出的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对内蒙古农村牧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进行评估分析,得出的结论为,内蒙古农村牧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稳步推进,"十二五"末农村牧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达到84.09%,其中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发展、政治民主和资源环境实现程度分别为87.29%、89.47%、80.36%、96.63%、74.18%;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是内蒙古农村牧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特别是医疗、教育发展不足和耕地资源质量不高等问题比较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农村牧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社会现代化问题 被引量:2
9
作者 石向实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95-99,共5页
社会现代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和国内各地区认真探索并积极实践的重大课题。所谓社会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和动力,以现代科学技术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重要标志,以及由此所导致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全面变... 社会现代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和国内各地区认真探索并积极实践的重大课题。所谓社会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和动力,以现代科学技术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重要标志,以及由此所导致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全面变革和加速发展过程。我国学者罗荣渠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现代化 内蒙古 城市化 社会转型 人的现代化 第三产业 内蒙古社会 主体意识 苏南现代化 现代化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伦春族研究概述──纪念内蒙古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鄂伦春族分组成立四十周年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复兴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1-35,共5页
关键词 鄂伦春族 少数民族社会 研究概述 内蒙古社会 摩苏昆 调查组 “乌力楞” 蒙古人民 解放前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中的内蒙古社会形势
11
作者 苏浩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7-99,共3页
西部大开发和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重要内容是本文研究分析和预测 2 0 0 1年至2 0 0 2年社会形势的主要视角 ,探讨 2 0 0 1年至 2 0 0 2年社会领域主要发展变化的状况 ,分析其主要问题并预测2 0 0
关键词 社会形势 发展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内蒙古蒙古历史文献学研究概况
12
作者 纳古单夫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4-59,共6页
关键词 《江格尔》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蒙古历史 《蒙古秘史》 文献学 《格斯尔》 研究概况 文献研究 《蒙古源流》 历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内蒙古经济主体大吼一声:转变你的增长方式
13
作者 姜月忠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5-,24,共2页
向内蒙古经济主体大吼一声:转变你的增长方式姜月忠·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研究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中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的两个关键之一,是中国社会主... 向内蒙古经济主体大吼一声:转变你的增长方式姜月忠·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研究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中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的两个关键之一,是中国社会主义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经济发展的基本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主体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粗放型增长方式 国有企业改革 经济增长方式 政府行为 技术进步 小兔子 所有制结构调整 集约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牧区生态移民的概念、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00
14
作者 葛根高娃 乌云巴图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生态移民是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而部分民众改换生活地点的人口流动现象 ,分自然流动和有组织搬迁两种形式。内蒙古牧区的新时期生态移民现象出现于世纪之交 ,是一种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性质是改善民众生存质量的经济行为 ,但是其所涉... 生态移民是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而部分民众改换生活地点的人口流动现象 ,分自然流动和有组织搬迁两种形式。内蒙古牧区的新时期生态移民现象出现于世纪之交 ,是一种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性质是改善民众生存质量的经济行为 ,但是其所涉及的内涵与外延却不仅局限于经济行为 ,甚至触动了民族生活方式的改变等重大问题。因此就内蒙古而言 ,生态移民不仅是一个实践活动 ,也是一种理论概念。内蒙古的生态移民作为一种地方建设战略 ,取得了初步成效 ,使当事牧民的生活质量接近于城镇居民。但是在移民过程中出现了认识欠缺 ,措施不当等一系列问题。加强对生态移民的科学认识 ,树立大生态区域观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移民 概念 问题 对策 大生态区域 制度 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农牧业供给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被引量:17
15
作者 吴晶英 图雅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8-203,共6页
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农牧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使农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畜产品供给体系。当前,内蒙古农牧业仍然存在农畜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农牧业生产成本增... 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农牧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使农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畜产品供给体系。当前,内蒙古农牧业仍然存在农畜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农牧业生产成本增加、环境约束力加大,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转化增值能力差,农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力度不足、难以形成区域特色产品效应,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为加快推进内蒙古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逐步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促进农牧业转型升级;推进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赋能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农牧业品牌建设,提升农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新型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生态高效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农牧业 供给侧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农村牧区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文明 塔娜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6-180,共5页
内蒙古农村牧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已具一定规模,但以农牧民自发性、内部流转为主,流转行为不规范,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尚未健全,部分地区土地流转效果不显著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不仅影响着农村牧区土地规模化经营,也不利于内蒙古农牧... 内蒙古农村牧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已具一定规模,但以农牧民自发性、内部流转为主,流转行为不规范,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尚未健全,部分地区土地流转效果不显著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不仅影响着农村牧区土地规模化经营,也不利于内蒙古农牧业经营方式的合理转变。为此,应在嘎查集体组织内部优先流转的原则下,建立健全农村牧区土地流转的服务及监管体系,并通过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等途径实现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集体经济 新型经营主体 适度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资源配置现状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永真 苏浩 陈红艳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3-97,共5页
在执行《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以来,内蒙古地方财政科技投入逐年增加,但在全国各省市的位次仍属后列。2003年到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科技资源的配置在经济增长中起... 在执行《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以来,内蒙古地方财政科技投入逐年增加,但在全国各省市的位次仍属后列。2003年到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科技资源的配置在经济增长中起的基础性和引导性作用效果越来越好,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仍有一些制约因素困扰着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资源 现状 制约因素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草原牧区现行放牧制度评价与模式选择 被引量:13
18
作者 敖仁其 胡尔查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0-92,共3页
长期以来,对科学地评价、继承传统放牧制度中的科学合理成分,有认识上的偏见和误区,其中包括放弃了有利于牧草再生的轮牧制度,维系与草原共生的畜群管理制度,保持草原生态完整性的野生动物保护制度等游牧制度中科学合理的成分。这一进... 长期以来,对科学地评价、继承传统放牧制度中的科学合理成分,有认识上的偏见和误区,其中包括放弃了有利于牧草再生的轮牧制度,维系与草原共生的畜群管理制度,保持草原生态完整性的野生动物保护制度等游牧制度中科学合理的成分。这一进程也伴随着悠久独特的游牧文化的逐渐消失而消失。针对草原退化、沙化,内蒙古地区在放牧制度变革中采取了“围封转移”、“春季禁牧舍饲”、“牧区饲料基地”等主要几种制度性、政策性措施,然而在实践中,这些制度性、政策性措施面临着高风险的生态经济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草原牧区 放牧制度变迁 制度评价 模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草原草畜平衡的探讨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关区 刘小燕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0-164,共5页
草畜平衡主要是指按照草原的产草量等确定其载畜量,是草与畜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与"五畜平衡""轮牧"等有机结合的草畜平衡,将是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及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支撑。该文在草原第... 草畜平衡主要是指按照草原的产草量等确定其载畜量,是草与畜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与"五畜平衡""轮牧"等有机结合的草畜平衡,将是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及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支撑。该文在草原第一性生产力及载畜量变化与草畜结构、畜种结构变化的前提下,分析内蒙古草畜平衡的状况及面临的困难,探讨"五畜平衡"思想等在现代草原生态经济系统草畜平衡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草原 草畜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知识产权与科技进步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丽霞 李赛男 李新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6-68,共3页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进步的实际情况,运用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的分析方法,选取2001~2011年《内蒙古统计年鉴》和2001~2011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长期均衡模型与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内蒙古知识...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进步的实际情况,运用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的分析方法,选取2001~2011年《内蒙古统计年鉴》和2001~2011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长期均衡模型与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内蒙古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进步的动态均衡关系,并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系统分析二者之间的双向影响关系,从而得出相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科技进步 长期均衡模型 误差修正模型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