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露天煤矿智能化发展现状及重点问题分析 被引量:61
1
作者 孙健东 张瑞新 +4 位作者 贾宏军 贺希格图 王韬 程鹏 马新根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22,共7页
为了推动我国露天煤矿的安全、高效、经济、绿色与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内外露天矿山智能化发展现状,从露天矿山自动化装备及系统的大范围应用、信息化数据链的集成、数据处理和决策、生产设计智能化与矿山工程设计-施工的一体化管控五个... 为了推动我国露天煤矿的安全、高效、经济、绿色与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内外露天矿山智能化发展现状,从露天矿山自动化装备及系统的大范围应用、信息化数据链的集成、数据处理和决策、生产设计智能化与矿山工程设计-施工的一体化管控五个方面研究了当前露天矿山智能化发展趋势,并指出了当前我国露天煤矿智能化规划工作中面临的重点问题,即:露天矿山智能化的概念与内涵较为模糊、智能化改造涉及的规划内容、实施途径等尚未体系化、专业学科交叉中存在知识壁垒、缺乏合理的"投入-产出"评价标准、缺乏各规划内容优先级的决策依据。为解决上述存在的关键问题,分别从露天矿山智能化知识图谱的构建研究、矿山合理智慧程度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规划内容优先级的决策方法研究等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关键问题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智能化 信息化 数字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Conv与统一注意力检测头的异物检测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健 王奕 +2 位作者 王海峰 程德强 李自豪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4,共9页
针对矿井输送带在输送煤流的过程中,大块煤矸石和锚杆存在不同尺寸和形状,图像特征信息难以提取,传统目标检测算法检测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DConv与统一注意力检测头的异物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设计并行卷积的组合方式形成TDC... 针对矿井输送带在输送煤流的过程中,大块煤矸石和锚杆存在不同尺寸和形状,图像特征信息难以提取,传统目标检测算法检测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DConv与统一注意力检测头的异物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设计并行卷积的组合方式形成TDConv卷积模块,能有效保持图像特征原有信息,帮助更深的卷积层提取有效细节信息;在检测头部分加入统一注意力模块,有效提取和识别不同尺寸物体、不同空间位置之间的特征信息;基于煤矿井下不同场景的输送带制作了10万张矿用异物数据集(MFID),为矿井煤流输送过程中异物检测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资源支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矿用数据集MFID上的平均精度均值(mAP)与YOLOv5目标检测算法相比提升了2.1%;在具备高精度检测能力的同时,能有效减少异物检测网络模型参数量,使网络结构更加轻量化,适用于煤矿井下边缘计算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料输送 目标检测 异物识别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YOLOv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流扰动下煤炭装载冲击粉尘运移规律与抑尘技术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于海里 侯庆亮 +2 位作者 李敬国 希都日古 于昕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6,共9页
煤炭装载冲击是露天煤矿主要的产尘环节之一,尤其在自然风流的作用下容易造成大面积的粉尘污染。针对内蒙古地区露天煤矿地域气象风力强劲、装车冲击粉尘浓度高、粉尘扩散污染严重等问题,采用Realizableκ-ε湍流模型,结合数值模拟分析... 煤炭装载冲击是露天煤矿主要的产尘环节之一,尤其在自然风流的作用下容易造成大面积的粉尘污染。针对内蒙古地区露天煤矿地域气象风力强劲、装车冲击粉尘浓度高、粉尘扩散污染严重等问题,采用Realizableκ-ε湍流模型,结合数值模拟分析不同风速扰动下装载冲击产尘运移规律,探究抑尘运移方法及其防治粉尘污染的作用效果,结合内蒙古白音华三号露天煤矿装车站现场,设计优化阻尘技术并进行现场应用与效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流经装车涵洞的过堂风、背风面形成的涡旋风流是促使下风侧粉尘颗粒运移的主要原因;随着风速的增大,装车站风流的不均匀性不断加剧,粉尘颗粒在风流的夹带作用下向下风侧区域扩散;粉尘扩散污染路径装设抑尘网可实现对粉尘运移的有效阻隔,且随着抑尘网高度的增加,装车站下风侧区域内的风速值出现显著降低,并在装车涵洞出口处形成一条风速值分布较为均匀的低速带,进而降低了粉尘颗粒的逃逸速度,有效控制了粉尘的扩散范围;此外,抑尘网安装高度对于风流场与粉尘运移的影响存在阈值,基于模拟研究结果,优选网高为7 m的防风抑尘网进行现场应用。现场粉尘浓度测定结果表明:抑尘网内外粉尘降低效率达到82.51%以上,有效降低了装车站粉尘扩散范围,对矿区周边的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载冲击 粉尘污染 数值模拟 风流扰动 阻隔抑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激光雷达的带式输送机煤流量检测系统 被引量:9
4
作者 于海里 孙立超 +3 位作者 左胜 陈大伟 曾祥玉 杜垣江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7-34,59,共9页
带式输送机煤流运输过程中由于堆积角的存在,使得煤流形状呈近似三角形,易出现检测盲区。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激光雷达的带式输送机煤流量检测系统。将2个单线激光雷达分别放置在带式输送机上方左右两侧,各测量半个区域内的煤... 带式输送机煤流运输过程中由于堆积角的存在,使得煤流形状呈近似三角形,易出现检测盲区。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激光雷达的带式输送机煤流量检测系统。将2个单线激光雷达分别放置在带式输送机上方左右两侧,各测量半个区域内的煤流外轮廓特征点,通过融合算法对左右区域内的煤流外轮廓特征点进行融合,再通过最小二乘多项式拟合算法解算出整个区域内的煤流外轮廓,从而实现对煤流轮廓的无盲区测量。使用光电编码器实时检测输送带运行速度,采用梯形面积累计法计算煤流断面面积,采用面元积分法计算带式输送机的煤流量。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无煤料偏置时,单/双激光雷达扫描结果基本一致,系统测量误差为2%~3%,满足煤流量检测要求;有煤料偏置时,基于单激光雷达的系统误差较大,无法满足煤流量检测要求,而基于双激光雷达的系统测量误差依然能够保持在2%~3%。提出了单/双激光雷达选择判据,得出存在煤料偏置或大块煤料的工况下,基于双激光雷达的带式输送机煤流量检测系统更加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煤流量检测 激光雷达 盲区检测 特征点融合 煤料偏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快速定量装车站精准装料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5
5
作者 希都日古 于昕 +3 位作者 常文峰 陈大伟 曾祥玉 杜垣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19,共6页
为解决目前定量装车站存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不高、人工操作强度大、装车效果不精准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快速定量装车站的精准装车系统,该系统包括车厢编号获取的控制技术、定量仓阀门控制技术以及溜煤槽控制技术。通过可编程控制器PL... 为解决目前定量装车站存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不高、人工操作强度大、装车效果不精准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快速定量装车站的精准装车系统,该系统包括车厢编号获取的控制技术、定量仓阀门控制技术以及溜煤槽控制技术。通过可编程控制器PLC对不同设备进行信息采集与处理,实现设备的控制,完成快速定量装车站精准装车。并设计出一套车厢残余煤炭量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二位激光雷达扫描待装车厢的内表面并生成点云数据,对点云数据处理得出车厢内煤炭的三维图像,图像进行滤波处理后得出车厢内残余煤炭质量,实现非接触称重。最后,在国家电投内蒙古白音华蒙东露天煤矿对快速定量装车站的关键技术进行验证。该研究内容可为露天矿火车快速定量装车系统研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装车 火车装车 煤量监测 激光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