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电网区域风电功率预测系统 被引量:30
1
作者 白永祥 房大中 +1 位作者 侯佑华 朱长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7-162,共6页
内蒙古电网区域风电功率预测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由数值气象预报系统和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组成:风电功率预测以数值预报模式和风电功率统计预报模型为基础;数值气象预报采用MM5中尺度数值气象预报模式对风电场所在区域未来48h不同高度的... 内蒙古电网区域风电功率预测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由数值气象预报系统和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组成:风电功率预测以数值预报模式和风电功率统计预报模型为基础;数值气象预报采用MM5中尺度数值气象预报模式对风电场所在区域未来48h不同高度的风速、风向、温度、湿度、气压和降水进行滚动预测,计算网格水平分辨率为9km。基于相似模型理论,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区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实现了对单个风电场、特定区域内风电场群和全网风电功率的短期和超短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风电功率 区域功率预测 中尺度模型 数值气象预报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场的建模及其在内蒙古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研究 被引量:45
2
作者 侯佑华 齐军 +3 位作者 王小海 万江 张红光 杨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78,共8页
以风力发电机组轴系为重点研究对象,从有名值方程出发,经推导得出以旋转元件角度和角速度为状态变量的风电机组双质量块标幺值动态仿真模型,明确了模型中各参数的定义、单位和计算方法,考虑了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升速比和极对数的影响,... 以风力发电机组轴系为重点研究对象,从有名值方程出发,经推导得出以旋转元件角度和角速度为状态变量的风电机组双质量块标幺值动态仿真模型,明确了模型中各参数的定义、单位和计算方法,考虑了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升速比和极对数的影响,并对传统模型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应用该模型对2009年大规模风电场接入内蒙古电网运行的静态和动态安全特性进行了全面分析,考虑了风电机组电压和频率保护特性,指出大规模风电场并入内蒙古电网运行时对网架结构、系统电压、无功补偿、暂态和动态稳定特性的影响以及控制要求,可用于指导大规模风电场在内蒙古电网的调度运行和规划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动态模型 静态安全 动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电网大规模风电并网运行分析和发展思路 被引量:35
3
作者 王小海 齐军 +3 位作者 侯佑华 万江 张红光 景志斌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90-96,146,共8页
介绍了风电在内蒙古电网的发展和运行情况,论述了内蒙古电网风电的运行特点和调度通信中心关于大规模风电接入的研究成果,并对新能源发展中出现的有关概念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风电在内蒙古电网进一步发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所要遵循... 介绍了风电在内蒙古电网的发展和运行情况,论述了内蒙古电网风电的运行特点和调度通信中心关于大规模风电接入的研究成果,并对新能源发展中出现的有关概念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风电在内蒙古电网进一步发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所要遵循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风电出力特性 安全稳定 电力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利用SVC和风力发电机的风电场无功控制策略 被引量:44
4
作者 赵利刚 房大中 +1 位作者 孔祥玉 侯佑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5-50,55,共7页
针对风电场的无功功率平衡和电压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以风电场与电网交换无功功率值为目标的控制策略。综合运用风电场安装的SVC无功补偿装置及双馈机组的无功调节能力来达到这一目标值。提出了依据不同位置的风机发出无功功率对出口母... 针对风电场的无功功率平衡和电压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以风电场与电网交换无功功率值为目标的控制策略。综合运用风电场安装的SVC无功补偿装置及双馈机组的无功调节能力来达到这一目标值。提出了依据不同位置的风机发出无功功率对出口母线送出无功的灵敏度来确定风机调整顺序的方法,使风机发出尽量少的无功功率来满足出口处送出无功的要求。用内蒙某实际风电场运行数据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无功功率 双馈风机 S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端电气量的串补线路故障测距新算法 被引量:10
5
作者 康小宁 宁荣 +2 位作者 齐军 汪冬辉 齐倩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7-51,共5页
目前带串补装置的高压线路进行双端测距时需要进行真伪根判断,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端电气量的串补线路故障测距新算法。分别建立串补电容两侧的线路故障模型,在发生故障后,首先识别2个模型的参数,然后计算2个模型的误差来判断故障点相... 目前带串补装置的高压线路进行双端测距时需要进行真伪根判断,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端电气量的串补线路故障测距新算法。分别建立串补电容两侧的线路故障模型,在发生故障后,首先识别2个模型的参数,然后计算2个模型的误差来判断故障点相对串补电容的位置,再利用相应模型的参数进行故障测距。该算法不需判断真伪根,有利于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EMTP仿真结果显示,所提算法不受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系统阻抗、故障类型和故障位置的影响,测距误差都在0.6%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端电气量 串补线路 故障测距 模型 参数识别 误差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入网的有功功率波动特性分析及发电计划仿真 被引量:88
6
作者 侯佑华 房大中 +3 位作者 齐军 李洪波 牛伟 杨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66,共7页
分析大规模风电入网的有功特性,找出其中的规律,对指导电网运行管理非常重要。根据内蒙古电网2年来风电运行的实时数据,运用概率统计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风电有功功率的波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寻找其中的变动规律和对电网运行造成影... 分析大规模风电入网的有功特性,找出其中的规律,对指导电网运行管理非常重要。根据内蒙古电网2年来风电运行的实时数据,运用概率统计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风电有功功率的波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寻找其中的变动规律和对电网运行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根据研究和分析结果,找出了影响风电入网容量的核心因素,总结了不同容量风电入网后电网有功功率呈现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功率特性 入网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集群功率波动下系统关键变量提取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林俐 李丹 +1 位作者 齐军 张红光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3-118,133,共7页
风电集群功率波动对电力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日趋显著。对风电出力波动性对系统运行的影响进行了量化评估,借助多维空间上的系统关键变量集来描述电网受风电集群功率波动的影响程度,给出关键变量集的确定原则;提出一种灵敏度分析、PV分... 风电集群功率波动对电力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日趋显著。对风电出力波动性对系统运行的影响进行了量化评估,借助多维空间上的系统关键变量集来描述电网受风电集群功率波动的影响程度,给出关键变量集的确定原则;提出一种灵敏度分析、PV分析和动态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能反映风功率波动下系统主导动态特性的关键变量集。最后以含风电集群的内蒙古实际电网为例,对风电集群功率波动下的系统关键变量集进行提取并对风电集群典型日波动场景下的系统关键变量漂移特性进行分析。通过关键变量和非关键变量的漂移特性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集群 功率波动 关键变量集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火混合送端系统严重故障下的紧急切机策略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林俐 吴聪聪 齐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82-888,共7页
大规模风火打捆外送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系统的暂态稳定特性和稳定控制方法。在紧急切机情况下,仅切除常规火电机组难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或是控制代价过大,因此有必要在紧急切机时切除一定容量的风电场,才能... 大规模风火打捆外送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系统的暂态稳定特性和稳定控制方法。在紧急切机情况下,仅切除常规火电机组难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或是控制代价过大,因此有必要在紧急切机时切除一定容量的风电场,才能以较小的代价维持系统稳定运行。针对此问题,首先针对火电机组和风电场的不同特点,分别给出了紧急切机机组选择原则,进而提出了紧急切机优先系数计算方法,然后在维持大规模风火混合送端系统暂态稳定的前提下,以总切机功率相对较小为目标,提出基于紧急切机优先系数的风火协调切机策略,最后以某省级电网为算例,验证了所提风火协调切机策略的有效性,并比较了基于火电机组、基于风电场和基于风火协调的切机策略对于维持系统暂态稳定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火打捆 切机 暂态稳定 切机优先系数 风火协调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C方式下改善蒙西电网AGC控制性能的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郭勇 朱长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42-45,共4页
分析了在定联络线及频率偏差模式控制(TBC)方式下,影响AGC控制性能的几种因素,包括频率波动、系统的备用容量与AGC的调节容量、AGC机组的调节速率等,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AGC整体运行水平,建议把超短... 分析了在定联络线及频率偏差模式控制(TBC)方式下,影响AGC控制性能的几种因素,包括频率波动、系统的备用容量与AGC的调节容量、AGC机组的调节速率等,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AGC整体运行水平,建议把超短期负荷预测和AGC控制相结合,可减少AGC机组的调节频率,优化AGC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发电控制(AGC) 定联络线及频率偏差控制(TBC) 调节容量 调节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