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品种电力市场交易下负荷聚合商投标策略及市场均衡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鹏 贺焕然 +2 位作者 伏凌霄 王雁凌 戴尧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22,共12页
中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正面临灵活资源短缺等问题,亟须发挥负荷侧调节能力。随着电网与负荷双向交互越发频繁,更多负荷聚合商通过整合辖区灵活资源参与市场交易,导致以往由发电侧占主导的市场均衡被打破。为研究多主体负荷聚合商博弈策略... 中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正面临灵活资源短缺等问题,亟须发挥负荷侧调节能力。随着电网与负荷双向交互越发频繁,更多负荷聚合商通过整合辖区灵活资源参与市场交易,导致以往由发电侧占主导的市场均衡被打破。为研究多主体负荷聚合商博弈策略,构建了能量-备用电力市场下负荷聚合商双层投标模型,并引入多场景描述非决策者投标不确定性对市场均衡的影响。通过强平稳算法(SSM)将多个双层模型转化为带均衡约束的均衡问题(EPEC)模型,并采用大M法、二进制展开法等线性化方法进行线性化。算例结果验证了模型及求解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表明基于EPEC模型的负荷聚合商最优投标策略更加契合实际市场规则,有助于系统优化负荷曲线,缓解灵活资源供需紧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聚合商 多品种电力交易 投标策略 双层优化 市场均衡 强平稳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地海冰应力监测浮标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2
作者 郭晓嘉 李丙瑞 +2 位作者 窦银科 李亚昊 张维哲 《应用海洋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5-375,共11页
极地海冰应力变化特征是海冰力学性质评价、海冰动力学模型构建等的重要参数,也是在极地开展工程应用所需的关键环境要素,目前其长期连续监测尚处于空白。为了探究极地海域海冰冻融周期内海冰应力变化特征,分析环境变化过程对其产生的影... 极地海冰应力变化特征是海冰力学性质评价、海冰动力学模型构建等的重要参数,也是在极地开展工程应用所需的关键环境要素,目前其长期连续监测尚处于空白。为了探究极地海域海冰冻融周期内海冰应力变化特征,分析环境变化过程对其产生的影响,本文设计研发了一种极地海冰应力监测浮标,主要由气象观测模块、海冰温度剖面观测模块、海冰应力观测模块等组成,可实现对冰面气象、海冰温度以及海冰应力等参数的长期连续观测。海冰应力观测模块以振弦式应变计作为观测传感器,通过不同测试实验的应变对比,不同层位、不同观测角度下的冰应变数据变化趋势和波动范围存在差异,确定海冰应力观测模块采用传感器底座结构的冰内直测方式,在冰层50、80、110 cm处均垂直布放0°、45°、90°水平观测角度的振弦式应变计,获取不同垂直层位、不同水平观测角度的海冰应力变化数据,以期为掌握海冰力学变化特征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 海冰应力 监测浮标 结构设计 振弦式应变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高渗透率光伏电源的配网台区停电故障预测方法
3
作者 张舒寒 白雪 +1 位作者 王炎亭 王静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6-574,共9页
【目的】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与清洁能源的大力发展,高渗透率光伏电源在配网台区中的接入比例日益增加。然而,光伏电源受光照强度、温度等自然因素影响,其输出功率具有显著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当大量此类电源接入配网台区时,会引发... 【目的】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与清洁能源的大力发展,高渗透率光伏电源在配网台区中的接入比例日益增加。然而,光伏电源受光照强度、温度等自然因素影响,其输出功率具有显著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当大量此类电源接入配网台区时,会引发电网电压波动、频率变化等一系列问题,进而给停电故障预测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传统的停电故障预测方法在面对含高渗透率光伏电源的复杂配网环境时,难以准确捕捉故障特征,导致其预测准确度下降、效率降低,无法满足配网台区稳定运营的需求。【方法】为了提升预测准确度和效率,提出含高渗透率光伏电源的配网台区停电故障预测方法。建立光伏电源接入电网模型,分析接入后的光伏电源对配网台区故障电流的影响机制。通过该模型清晰了解光伏电源在不同运行工况下对电网故障,电流大小、分布等方面的影响,为后续故障区域推断提供理论基础。结合电网拓扑结构和负载不均衡特征,推断可能发生停电故障的区域。电网拓扑结构反映了电网中各元件的连接关系,负载不均衡特征则体现了不同区域负荷的差异情况,综合考虑这两方面因素,更准确地定位潜在故障区域。引入潮流熵判断电路负荷是否处于临界状态。同时,提取发生故障区域线路包含故障发生时的关键信息的潮流值特征。将提取的特征输入经过优化的SA-SAE中进行训练,通过对大量样本数据的学习,自动挖掘数据中的潜在规律,实现配网台区停电故障的精准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含高渗透率光伏电源的配网台区故障定位中预测准确度较高,准确识别了故障区段(K5~K8线路的3~6段)和故障类型,且预测耗时仅为2.236 s,显著优于对比方法。【结论】通过综合考虑光伏电源接入影响、电网拓扑、负载特征等多方面因素,并运用潮流熵和SA-SAE,可以实现对配网台区停电故障的高准确度、高效率预测。本文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配网台区停电故障预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降低停电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少经济损失,还能为电网的规划、运行和维护提供有力支持,保障配网台区的稳定运营,推动清洁能源在配网中的大规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网台区运营 高渗透率光伏电源 潮流熵 负荷状态 特征提取 潮流值特征 自注意力机制 停电故障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