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力系统受扰后频率最低点预测的一次调频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国斌 沈烨昱 +3 位作者 霍红岩 郭瑞君 牛玉广 柳双翠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98,共10页
为了提升新型电力系统下的频率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电力系统受扰后频率最低点预测的一次调频优化方法。首先为了准确预测电力系统受到扰动后的频率变化特征,分析频率偏差的产生机理,选取切机等功率不平衡事件的相关影响变量,结合极限学... 为了提升新型电力系统下的频率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电力系统受扰后频率最低点预测的一次调频优化方法。首先为了准确预测电力系统受到扰动后的频率变化特征,分析频率偏差的产生机理,选取切机等功率不平衡事件的相关影响变量,结合极限学习机(ELM),建立基于ELM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频率最低点预测模型,并采用蜣螂算法(DBO)对ELM优化输入权值和隐含层阈值,降低ELM随机生成参数的不稳定性。然后设计基于预测信号的一次调频优化策略。在IEEE 39节点上开展仿真试验,结果显示DBO-ELM算法在预测频率最低点时具有更快的计算速度、更强的泛化能力以及更高的预测精度,所提的一次调频优化策略能有效提升频率稳定性,可为电力系统大频差扰动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模型 电力系统 一次调频 极限学习机 蜣螂算法 频率最低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电力外送模式
2
作者 牛继荣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2-55,共4页
内蒙古地区电力外送是华北地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措施之一。从资源环境、政策导向方面介绍了内蒙古电力外送的背景,分析了国内外及内蒙古地区电力外送的发展过程及现状:在电网发展初级阶段,大部分大电源以"点对网"送电... 内蒙古地区电力外送是华北地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措施之一。从资源环境、政策导向方面介绍了内蒙古电力外送的背景,分析了国内外及内蒙古地区电力外送的发展过程及现状:在电网发展初级阶段,大部分大电源以"点对网"送电模式进行电力输送;随着电网的发展,出现了"网对网"的送电模式。从技术方面对"网对网"与"点对网"2种送电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认为"网对网"模式相对运行稳定、经济。结合内蒙古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内蒙古电网的外送能力,得出部分已形成的"点对网"外送通道制约了内蒙古电网发展的结论,并对算例进行了分析,认为内蒙古电力外送电模式采用"网对网"送电更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电力外送 送电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状态检修在内蒙古电网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书静 刘志林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208-209,共2页
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介绍了变压器的状态检修在国外的具体实施方法,对比内蒙古电网现状,分析了内蒙古电力系统发展变压器状态检修的可行性。
关键词 变压器 状态评估 状态检修 声发射检测技术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在内蒙古电力发展中的作用与支持机制
4
作者 陈通谟 陈晓忠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6-69,共4页
内蒙古有极为丰富的煤炭、太阳能、风能等能源,蕴藏量巨大。其中风能资源居全国首位,将进行大规模开发。文中综述了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内蒙古电力发展中重要作用,并作了初步的分析,提出了市场支持机制是开发风力资源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内蒙古 风力发电 电力发展 支持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步联网条件下内蒙古电网的短路电流问题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丹丹 武海燕 +3 位作者 张爱军 陈湘 刘石川 刘会强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5-390,共6页
随着内蒙古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短路电流超标问题已成为近年来运行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以2023年内蒙古电网规划网架为研究对象,建立内蒙古电网和华北电网的背靠背直流输电异步联网模型。采用PSD-SCCP短路电流计算程序对内蒙古电网异步联... 随着内蒙古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短路电流超标问题已成为近年来运行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以2023年内蒙古电网规划网架为研究对象,建立内蒙古电网和华北电网的背靠背直流输电异步联网模型。采用PSD-SCCP短路电流计算程序对内蒙古电网异步联网工程接入前后的220kV、500 kV母线进行全网三相和单相短路电流扫描可知,异步联网工程投运后,能一定程度降低内蒙古电网的整体短路电流水平,尤其对临近换流站的母线短路电流水平的限制效果非常明显;但对于短路电流超标严重且距离换流站较远的地区,限制效果不明显,从而验证了异步联网方案对短路电流限制的有效性和局限性。因此,2023年内蒙古电网的短路电流超标问题,可以采取异步联网方案与其他传统限制短路电流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来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电网 异步联网工程 背靠背直流输电 短路电流 限流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风电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
6
作者 胡宏彬 张德强 +2 位作者 李明 任永峰 段洪涛 《电气制造》 2013年第9期61-63,共3页
论述了内蒙古风力发电的现状和风力发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内蒙古风能资源蕴藏量、风电装机容量、风电配套输电网、风电产业政策及风电发展未来趋势,对风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技术建议,对提高内蒙古电网消纳风电的能力和... 论述了内蒙古风力发电的现状和风力发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内蒙古风能资源蕴藏量、风电装机容量、风电配套输电网、风电产业政策及风电发展未来趋势,对风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技术建议,对提高内蒙古电网消纳风电的能力和风电产业的有序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风能资源 现状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深度调峰下宽负荷脱硝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周会成 王峰 +1 位作者 武洁 梅文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49,55,共6页
综述了宽负荷脱销技术2个主要研究方向的进展,在催化剂改性方面探讨了宽温钒基和宽温锰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在结构改造技术方面,对比了6种结构改造技术的经济性、烟温提升能力及对锅炉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金属氧化物的掺杂可以有... 综述了宽负荷脱销技术2个主要研究方向的进展,在催化剂改性方面探讨了宽温钒基和宽温锰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在结构改造技术方面,对比了6种结构改造技术的经济性、烟温提升能力及对锅炉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金属氧化物的掺杂可以有效改善催化剂的低温特性,并有效抑制硫酸氢铵的沉积;对机组采用烟气旁路技术进行改造后,烟气温度提升显著,对锅炉效率影响较小,更适合工业化应用。未来对催化剂的研发主要集中在继续拓宽适用温度范围、不同载体对适用温度的影响方面;结合具体实际条件,通过模拟与实验结合,开发灵活性高、成本低的改造技术,为燃煤电厂深度调峰后烟气处理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调峰 燃煤电厂 SCR 宽负荷脱硝 烟气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达拉特发电厂 330 MW 机组小岛甩负荷试验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强 史建良 卜保生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41-44,共4页
内蒙古达拉特发电厂2号机组168h试运结束后,在各项工作就绪的前提下,对GEC-AL-STHOM(GA)公司大容量、亚临界参数、高自动化的330MW机组,成功地完成了甩负荷到小岛运行和甩负荷到零这两种运行方式的试验。... 内蒙古达拉特发电厂2号机组168h试运结束后,在各项工作就绪的前提下,对GEC-AL-STHOM(GA)公司大容量、亚临界参数、高自动化的330MW机组,成功地完成了甩负荷到小岛运行和甩负荷到零这两种运行方式的试验。结果表明,机组调节系统动态特性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组 甩负荷试验 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机齿轮箱无监督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9
作者 俎海东 焦晓峰 +2 位作者 张万福 孙康 李春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4,130,共10页
针对风力机齿轮箱振动信号具有强非线性特征,提出了改进变分模态分解方法对信号进行分解以提取特征分量,并以混沌相图及Lyapunov指数量化信号的非线性变化。采用随机近邻嵌入算法对多模态非线性故障特征集的冗余特征进行降维,以保证故... 针对风力机齿轮箱振动信号具有强非线性特征,提出了改进变分模态分解方法对信号进行分解以提取特征分量,并以混沌相图及Lyapunov指数量化信号的非线性变化。采用随机近邻嵌入算法对多模态非线性故障特征集的冗余特征进行降维,以保证故障特征提取的可靠性并提升故障诊断准确率,所提出的无监督故障诊断框架无需人为对故障样本进行标注,更适合工程应用,并将所提方法应用于NREL GRC风力机齿轮箱故障。结果表明:改进变分模态分解方法可准确实现多模态特征提取,结合随机近邻嵌入算法,可有效消除冗余特征保证故障信息的可靠性,且同类样本聚集、异类样本差异增大,聚类表现更清晰,提升了故障分类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箱 变分模态分解 混沌相图 LYAPUNOV指数 随机近邻嵌入算法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锅炉低负荷工况动态特性仿真研究
10
作者 韩元 朱愉洁 +4 位作者 刘铠瑞 王超 王研凯 王利民 车得福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76-284,共9页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煤电机组需要承担调峰任务,持续低负荷运行逐渐成为常态。前人大量研究了超临界锅炉满负荷工况下的动态特性,但鲜见其在低负荷工况下的动态特性与工质相变点位置研究。为了研究直流锅炉在深度调峰期间的动...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煤电机组需要承担调峰任务,持续低负荷运行逐渐成为常态。前人大量研究了超临界锅炉满负荷工况下的动态特性,但鲜见其在低负荷工况下的动态特性与工质相变点位置研究。为了研究直流锅炉在深度调峰期间的动态特性,在Dymola平台中建立了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动态仿真模型,在50%THA负荷下研究锅炉燃料量、给水流量、给水温度与总风量分别发生扰动后蒸汽温度、主汽流量与蒸发系统工质相变点位置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燃料量、给水流量、给水温度和总风量均阶跃增大5%时,主蒸汽温度的变化幅度分别为46.89、–39.03、19.74和-6.29℃,响应时间分别为2 210、1 520、2 180和710 s,维持水煤比仍是保证低负荷汽温稳定的首要任务,给水温度发生变化不利于汽温的稳定。给水流量和总风量增大后蒸发段高度逐渐增大,燃料量增大后蒸发段逐渐缩短,给水温度增大后蒸发段先延长后缩短,其中燃料量对蒸发段高度的影响最为显著。低负荷工况下,直流锅炉中间点温度与蒸汽流量波动更为剧烈,不利于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对自动控制的要求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锅炉 动态特性 低负荷 相变点 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FE/FPI含氟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及高频工况下的介电性能研究
11
作者 孙维凯 傅雅琴 +4 位作者 常昊鑫 戴景琪 付文光 王健一 董明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42,共8页
为开发在高频工况下兼具低介电常数(D_(k))、低介电损耗(D_(f))和耐高温性的聚酰亚胺(PI)基复合薄膜,在制备含氟聚酰亚胺(FPI)的前驱体聚酰胺酸中加入有机碱,制得水溶性聚酰胺酸盐(PAAS),采用低介电聚四氟乙烯(PTFE)浓缩分散液与干燥后... 为开发在高频工况下兼具低介电常数(D_(k))、低介电损耗(D_(f))和耐高温性的聚酰亚胺(PI)基复合薄膜,在制备含氟聚酰亚胺(FPI)的前驱体聚酰胺酸中加入有机碱,制得水溶性聚酰胺酸盐(PAAS),采用低介电聚四氟乙烯(PTFE)浓缩分散液与干燥后的PAAS进行复合形成水分散体系制备PTFE/FPI复合薄膜,通过改变PTFE含量,研究其对复合薄膜介电性能、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TFE含量的增加,复合薄膜的D_(k)不断降低,但对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会有一定影响。50%PTFE/FPI的D_(k)达到最小值(D_(k)=1.5@8.5 GHz),10%PTFE/FPI在9.25~10.25 GHz频段内的D_f小于0.005,系列复合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89~297℃,5%热分解温度大于508℃,40%PTFE/FPI的热膨胀系数低至59.67×10^(-6)K^(-1),20%PTFE/FPI的拉伸强度为70 MPa,拉伸模量为1.59 GPa,断裂伸长率为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聚酰亚胺复合薄膜 介电常数 高频工况 耐热性能 全有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场景下锁相环同步VSC暂态失稳边界研究
12
作者 陈征 胡鹏飞 +2 位作者 杨再欣 于彦雪 江崇熙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2,共9页
针对弱网状态下基于锁相环PLL(phase locked loop)电压源换流器VSC(voltage source converter)的暂态失稳问题,综合考虑电网线路阻抗、VSC无功注入、PLL滤波的影响,并针对电网电压跌落、频率波动、三相不对称故障等多种故障场景,基于临... 针对弱网状态下基于锁相环PLL(phase locked loop)电压源换流器VSC(voltage source converter)的暂态失稳问题,综合考虑电网线路阻抗、VSC无功注入、PLL滤波的影响,并针对电网电压跌落、频率波动、三相不对称故障等多种故障场景,基于临界失稳电压对VSC的暂态失稳边界进行全面研究。通过分析不同运行场景下VSC并网向量图,建立多场景下VSC并网系统电网电压与线路阻抗及其阻抗角、VSC运行功率及其功率因数、PLL锁相误差和电网频率等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进而基于临界失稳电压指明VSC的暂态失稳边界。实验结果表明:线路电阻和无功注入均会直接降低临界失稳电压,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网侧频率增加或降低会直接导致锁相环产生相位滞后或超前、线路电抗增大或降低,间接影响临界失稳电压,进而影响VSC的暂态稳定性;锁相环前级滤波器可能导致锁相结果产生误差,其相位滞后或超前会分别降低或提高系统的临界失稳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变流器 暂态稳定性 多场景 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燃煤电厂环保技术监督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愉洁 韩元 +2 位作者 陈媛媛 吴宇 田文涛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370-374,共5页
内蒙古电力技术监督检测中心环保专业通过生产期技术监督、基建期技术监督、并网监督、机组大修监督、专项监督、监督互查、监督考评等方式对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60余家燃煤电厂持续深入开展环保技术监督工作。为了有效缓解内蒙古自... 内蒙古电力技术监督检测中心环保专业通过生产期技术监督、基建期技术监督、并网监督、机组大修监督、专项监督、监督互查、监督考评等方式对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60余家燃煤电厂持续深入开展环保技术监督工作。为了有效缓解内蒙古自治区燃煤电厂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形势下面对的环保压力,以中心已有数据和案例为基础,分析了燃煤电厂在监督管理、环保设施、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对新形势下燃煤电厂环保技术监督的发展方向做出了预判。结果表明,提升环保技术监督质量的关键是监督执行单位要积极牵头搭建在线技术监督平台,燃煤电厂要加强对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运行维护单位的管理,燃煤电厂管理层要加深对技术监督重要性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技术监督 燃煤电厂环保技术监督 在线技术监督平台 电石渣 CEMS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鄂尔多斯市氢能产业发展路径研究:政策驱动与技术创新视角
14
作者 刘明霞 赵智勇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44-2852,共9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氢能产业成为能源转型的关键载体。以鄂尔多斯市为研究对象,基于政策驱动与技术创新理论框架,探讨其氢能产业发展现状、核心问题及优化路径。通过文献分析、案例研究与成本效益模型,研究发现,鄂尔多斯市依托丰富...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氢能产业成为能源转型的关键载体。以鄂尔多斯市为研究对象,基于政策驱动与技术创新理论框架,探讨其氢能产业发展现状、核心问题及优化路径。通过文献分析、案例研究与成本效益模型,研究发现,鄂尔多斯市依托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和产业集群优势,初步形成“风光氢储车”产业链,但面临绿氢成本高、基础设施薄弱及技术人才短缺等瓶颈。研究指出,需通过政策协同、技术迭代与应用场景拓展,构建绿氢经济性闭环,推动氢能产业从示范迈向规模化应用,可为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产业 “双碳”目标 绿氢经济性 政策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油中不同硫化物分子的腐蚀性及腐蚀机理研究
15
作者 付文光 王琼 杨玥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8-145,共8页
本文针对二苄基二硫醚、二苄基硫醚、十六硫醇、苯丙噻吩、二苯基砜、二苯基亚砜这6种不同类型的硫化物,研究了不同硫化物种类、不同硫化物浓度、不同老化时间、不同老化温度对变压器油硫腐蚀性的影响。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6种硫化... 本文针对二苄基二硫醚、二苄基硫醚、十六硫醇、苯丙噻吩、二苯基砜、二苯基亚砜这6种不同类型的硫化物,研究了不同硫化物种类、不同硫化物浓度、不同老化时间、不同老化温度对变压器油硫腐蚀性的影响。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6种硫化物分子在铜导体表面的吸附结构、吸附能、脱硫能与态密度分布。试验结果表明,二苄基二硫醚的腐蚀性最强,二苄基硫醚、十六硫醇、苯并噻吩具有轻微腐蚀性,而二苯基砜与二苯基亚砜不具有腐蚀性。硫腐蚀性除了与硫化物浓度正相关之外,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也极大地影响硫化物的腐蚀性。计算结果表明,二苄基二硫醚在铜导体表面吸附的过程中二硫键断裂生成了苄硫自由基,其余5种硫化物也均与铜吸附形成化学键。二苄基二硫醚的吸附能远高于其他5种硫化物,脱硫能远低于其他5种硫化物,费米能级降低最为显著。硫化物的吸附能、脱硫能和态密度变化与腐蚀性的强弱呈现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油 腐蚀性硫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火花堆焊技术的研究及在电力轴类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晓春 孙增伟 +1 位作者 刘晓明 高云鹏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70-172,共3页
电力轴类常因在运输、装配及运转过程中的磕碰、拉毛、磨损造成局部损伤而导致其过早失效。为了为之提供电火花堆焊修复应用技术和理论支持,研究了电火花堆焊的最佳工艺及堆焊层至母材间的硬度分布,探讨了堆焊层的组织及合金元素的过渡... 电力轴类常因在运输、装配及运转过程中的磕碰、拉毛、磨损造成局部损伤而导致其过早失效。为了为之提供电火花堆焊修复应用技术和理论支持,研究了电火花堆焊的最佳工艺及堆焊层至母材间的硬度分布,探讨了堆焊层的组织及合金元素的过渡情况。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参数下,可成功实现电力轴类部件的电火花堆焊修复,堆焊层至母材间硬度的变化区域较窄,表明其焊接热影响区范围较小,堆焊层与母材合金元素过渡均匀,结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堆焊 轴类 修复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小波包-灰度共生矩阵的高压断路器弹簧疲劳故障程度诊断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艳飞 邵阳 +2 位作者 公维炜 张昭维 武建文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4-281,共8页
弹簧操动机构作为高压断路器(High voltage circuit breakers,HVCBs)分合闸操作的储能单元,其可靠性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六氟化硫高压断路器的弹簧操动机构为研究对象,分析分合闸弹簧的动作机理,对弹簧进行不同程... 弹簧操动机构作为高压断路器(High voltage circuit breakers,HVCBs)分合闸操作的储能单元,其可靠性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六氟化硫高压断路器的弹簧操动机构为研究对象,分析分合闸弹簧的动作机理,对弹簧进行不同程度的故障设置。介绍了振动、声音传感器设备及采集参数,针对小波包时频分析法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包-灰度共生矩阵(Gray 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GLCM)的特征提取方法。从诊断速度和诊断准确度两方面对比了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决策树(Decision tree,DT)、朴素贝叶斯、K近邻(K nearest neighbors,KNN)4种诊断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实际应用场景中,选用K近邻算法对分合闸弹簧故障进行深度诊断能够准确判断故障类型及故障程度,对高压断路器安全可靠运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断路器 弹簧故障 声振信号 灰度共生矩阵 K近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电消纳能力的含风电场电力系统多目标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辛晓刚 王彪 +1 位作者 李昕 方彦军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55,共7页
针对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调度中存在的风电消纳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第二代非劣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II,NSGA-II)的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为使电力系统在消纳尽可能多的风电同时,兼顾经济性、安全性和... 针对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调度中存在的风电消纳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第二代非劣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II,NSGA-II)的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为使电力系统在消纳尽可能多的风电同时,兼顾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分别以风电消纳、发电成本和污染物排放量为目标建立了含风电场电力系统双目标及三目标调度模型,采用NSGA-II进行优化求解,并详细分析了不同目标组合策略下电力负荷、机组组合和优化目标对风电消纳的影响程度,同时引入伪权向量法为决策者提供非劣解信息,辅助决策者完成优化调度。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助于评估机组组合、目标组合等因素对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的影响程度,对合理提高含风电场电力系统的风电消纳能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消纳 NSGA-II 伪权向量法 多目标优化调度 机组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零碳电力的氨燃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9
作者 高正平 涂安琪 +1 位作者 李天新 段伦博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3-184,共12页
在全球碳减排大背景下,无碳燃料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机遇和挑战。氨能源具有生产技术工业化成熟、储存运输难度小以及燃烧零碳环保等优势,是化石替代能源的有力竞争者。氨燃料的研究与应用将有助于改善我国传统能源结构,实现碳减排目标。... 在全球碳减排大背景下,无碳燃料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机遇和挑战。氨能源具有生产技术工业化成熟、储存运输难度小以及燃烧零碳环保等优势,是化石替代能源的有力竞争者。氨燃料的研究与应用将有助于改善我国传统能源结构,实现碳减排目标。但氨作为燃料存在燃烧不稳定、层流火焰速度低以及NO_(x)排放高等问题,氨燃烧技术研究亟待推进。结合国内外氨燃烧技术研究成果,综述了氨燃料的物化特性和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梳理了氨燃料在燃气轮机、内燃机、燃料电池以及锅炉等应用背景下的研究进展。相较于传统氢气、甲烷等燃料,氨层流火焰速度低,反应活性较弱,为燃烧器优化设计带来了挑战。针对不同掺混系统,学者已建立丰富的氨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为氨燃烧应用打下基础。氨燃料燃气轮机已完成纯氨燃烧试验,结合SCR装置可实现较低NO_(x)排放,温和燃烧与液氨喷射等技术进一步优化了氨在燃烧器内的燃烧性能。结果表明,氨在内燃机中可通过混合的方式实现大比例掺烧,且当掺混比例小于60%时,实现较低排放。对氨/煤小比例混燃进行试验,证明了20%氨掺烧的可行性,并探讨了不同注入位置对NO_(x)排放的影响。最后针对目前氨燃烧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对未来进行展望,指出氨/氢燃料系统是未来研究重点,在燃气轮机与内燃机领域,开发燃烧器设计、喷射策略优化等技术将极大改善氨的燃烧性能,氨/煤掺烧锅炉试验较为匮乏,相关研究亟待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零碳燃料 燃烧特性 燃烧应用 氨掺烧 氨/氢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660 MW机组直流锅炉动态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超 张宝瑞 +5 位作者 刘铠瑞 樊海龙 刘斌 全向 王利民 车得福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33,共10页
为提升煤电机组灵活性,锅炉需具备良好的可控性和适应负荷快速变化的能力。锅炉灵活性与控制系统性能密切相关,而后者是基于动态特性设计的。为研究锅炉的动态特性,在Dymola平台中建立了某超临界660 MW机组直流锅炉的动态模型。结果表明... 为提升煤电机组灵活性,锅炉需具备良好的可控性和适应负荷快速变化的能力。锅炉灵活性与控制系统性能密切相关,而后者是基于动态特性设计的。为研究锅炉的动态特性,在Dymola平台中建立了某超临界660 MW机组直流锅炉的动态模型。结果表明:当锅炉入口参数发生扰动时,蒸汽温度的响应时间比蒸汽流量更长;当给水温度、给水量与燃料量分别阶跃增加5%时,主蒸汽温度分别变化10.2℃、-28.5℃和35.7℃;在锅炉的水煤配比调节过程中,给水量和燃料量变化时间不同会对主蒸汽温度产生不同的影响;当给水量比燃料量延迟约100 s作用时,主蒸汽温度在瞬态过程中的最大偏差相对于二者同时变化的情况减少了27.4℃;当变负荷幅度相同时,变负荷速率越大,主蒸汽参数的波动越剧烈,趋于稳定所需的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特性 直流锅炉 水煤比 变负荷 灵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