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国电力市场能源转型建设及启示 被引量:4
1
作者 高政南 姜楠 +4 位作者 陈启鑫 徐江 王海利 辛力 徐青贵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4-214,共11页
中国正在推进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如何通过市场建设促进新能源高比例消纳是能源结构调整重点关注的问题。国外电力市场在支撑能源转型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可借鉴经验,以德国电力市场为借鉴对象,对比总结其促进新能源消纳的过程和成效,... 中国正在推进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如何通过市场建设促进新能源高比例消纳是能源结构调整重点关注的问题。国外电力市场在支撑能源转型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可借鉴经验,以德国电力市场为借鉴对象,对比总结其促进新能源消纳的过程和成效,可为内蒙古电力市场建设提供有益参考。首先分析对比内蒙古自治区与德国在能源供给和消费总量、新能源装机和消纳方面的水平差距;其次介绍德国电价体系和电力市场体系,并通过参考因素的平均绝对误差指标对德国电力市场在适应高比例新能源方面的运行成果进行深度分析;最后总结德国电力市场建设在政策与市场衔接、跨国大市场建设和区域自平衡机制等方面的经验,并提出适应内蒙古电力市场建设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转型 德国 新能源高比例消纳 内蒙古 新型电力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什谈判的光伏产消者与共享储能协同参与市场优化策略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鹏 喻译 +2 位作者 赵艺涵 辛力 王海利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2-652,I0078,共12页
文章聚焦分布式光伏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能源消纳问题,从配电侧电力市场的角度出发,重点关注分布式光伏配储参与市场交易的情景。提出了基于点对点交易的多产消者和共享储能联盟场景,将联盟就地消纳效益纳入联盟成本收益函数,构建联盟协同... 文章聚焦分布式光伏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能源消纳问题,从配电侧电力市场的角度出发,重点关注分布式光伏配储参与市场交易的情景。提出了基于点对点交易的多产消者和共享储能联盟场景,将联盟就地消纳效益纳入联盟成本收益函数,构建联盟协同参与市场的优化模型。为保证市场交易的可行性,采用纳什谈判方法对模型进行改进;为凸显共享储能在联盟协同中的作用,在模型设计中,采用两阶段非对称纳什议价方法进行能量共享。同时,考虑联盟主体数据隐私安全,采用改进交替方向乘子方法进行分布式求解,并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产消者与共享储能联盟协同参与市场交易的优化模型,是分布式光伏参与电力市场的可行模式,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成本优势,还有利于促进分布式清洁能源的就近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产消者 用户侧共享储能 P2P交易 清洁能源消纳 非对称纳什议价 改进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电-碳-绿证耦合市场下多市场主体行为研究
3
作者 周飞航 王灏 +5 位作者 王海利 王萌 金耀杰 李重春 张忠德 王鹏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5,共12页
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绿证市场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策略之一。然而,现有研究多从经济角度分析市场耦合关系,忽视了电力网络的物理约束以及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对市场协同优化的影响,且没有考虑电力用户进入碳市场的情况... 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绿证市场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策略之一。然而,现有研究多从经济角度分析市场耦合关系,忽视了电力网络的物理约束以及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对市场协同优化的影响,且没有考虑电力用户进入碳市场的情况。针对这一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物理网络节点的电-碳-绿证耦合市场双层优化模型,分析碳市场扩容背景下市场主体行为及耦合机制的变化。模型在电网物理拓扑结构的基础上,引入电力用户参与碳市场的决策机制,并结合绿证与碳配额的抵消规则,探索线路阻塞对市场主体决策的影响。使用蒙西地区新能源机组实际出力数据,验证所提模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电力用户纳入碳市场可显著提升耦合市场的整体收益;线路阻塞对市场主体行为及市场收益具有重要影响;在碳配额充裕条件下,引入碳证抵消机制能够进一步优化市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绿证市场 耦合市场双层优化模型 多智能体强化学习 线路阻塞 碳证抵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C的户用光-储系统容量配置及运行优化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齐国民 李天野 +5 位作者 于洪 卢博伦 马宝中 张文欣 吴恩同 肖先瑶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5,共11页
分布式光伏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和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当前阶梯-峰谷电价体系下居民户用光-储系统的建设和运行问题。首先,介绍了户用光-储系统的结构和电价体系。其次,以户用光-储系统的投资成本和... 分布式光伏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和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当前阶梯-峰谷电价体系下居民户用光-储系统的建设和运行问题。首先,介绍了户用光-储系统的结构和电价体系。其次,以户用光-储系统的投资成本和年运行维护费用最低为目标,建立了光伏和储能的最优容量配置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考虑阶梯-峰谷电价对用户长时间尺度用能策略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户用光-储系统双层滚动优化运行算法。其中,上层模型为基于阶梯电价、以年综合收益最大为目标的年滚动优化,下层模型为基于峰谷电价、以日运行费用最低为目标的日滚动优化;下层模型中光伏和储能的运行方案以上层优化结果为参照,并修正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的系统状态偏差。算例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推迟高阶梯电价的使用时刻,有效提高居民用户的整体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用光-储系统 阶梯-峰谷电价体系 容量配置 模型预测控制 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电占比地区电氢混合储能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孟凡奇 王鹏 +1 位作者 王海利 辛力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6-135,共10页
受用电负荷快速增长和极端天气下来水不确定性提高等因素影响,高水电占比地区电力供给侧与需求侧波动性矛盾日益突出,电力系统对具备长期调节能力的灵活性资源需求愈发迫切。氢储能作为具有长期调节能力的新型储能,能够缓解高水电占比... 受用电负荷快速增长和极端天气下来水不确定性提高等因素影响,高水电占比地区电力供给侧与需求侧波动性矛盾日益突出,电力系统对具备长期调节能力的灵活性资源需求愈发迫切。氢储能作为具有长期调节能力的新型储能,能够缓解高水电占比地区供需紧张形势。为此设计了适应高水电占比地区实际情况的电氢混合储能优化配置模型,在目标函数中引入了失负荷惩罚函数,并量化了大型/中小型水电机组发电能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某高水电占比地区96台不同类型发电机组构成的电力系统为分析对象,相较于现行储能配置要求,模型优化结果使得水电消纳量提升了7 188 MW·h,失负荷电量下降了6 513 MW·h,总成本下降了319.4万元。横向对比了高水电占比地区、高火电占比地区、高新能源占比地区对不同类型储能的需求规模以及储能企业的收益情况,相关结论能够为未来储能投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电占比 电氢混合储能 调节能力 失负荷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