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燃煤电厂环保技术监督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愉洁 韩元 +2 位作者 陈媛媛 吴宇 田文涛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370-374,共5页
内蒙古电力技术监督检测中心环保专业通过生产期技术监督、基建期技术监督、并网监督、机组大修监督、专项监督、监督互查、监督考评等方式对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60余家燃煤电厂持续深入开展环保技术监督工作。为了有效缓解内蒙古自... 内蒙古电力技术监督检测中心环保专业通过生产期技术监督、基建期技术监督、并网监督、机组大修监督、专项监督、监督互查、监督考评等方式对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60余家燃煤电厂持续深入开展环保技术监督工作。为了有效缓解内蒙古自治区燃煤电厂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形势下面对的环保压力,以中心已有数据和案例为基础,分析了燃煤电厂在监督管理、环保设施、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对新形势下燃煤电厂环保技术监督的发展方向做出了预判。结果表明,提升环保技术监督质量的关键是监督执行单位要积极牵头搭建在线技术监督平台,燃煤电厂要加强对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运行维护单位的管理,燃煤电厂管理层要加深对技术监督重要性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技术监督 燃煤电厂环保技术监督 在线技术监督平台 电石渣 CEMS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零碳电力的氨燃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2
作者 高正平 涂安琪 +1 位作者 李天新 段伦博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3-184,共12页
在全球碳减排大背景下,无碳燃料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机遇和挑战。氨能源具有生产技术工业化成熟、储存运输难度小以及燃烧零碳环保等优势,是化石替代能源的有力竞争者。氨燃料的研究与应用将有助于改善我国传统能源结构,实现碳减排目标。... 在全球碳减排大背景下,无碳燃料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机遇和挑战。氨能源具有生产技术工业化成熟、储存运输难度小以及燃烧零碳环保等优势,是化石替代能源的有力竞争者。氨燃料的研究与应用将有助于改善我国传统能源结构,实现碳减排目标。但氨作为燃料存在燃烧不稳定、层流火焰速度低以及NO_(x)排放高等问题,氨燃烧技术研究亟待推进。结合国内外氨燃烧技术研究成果,综述了氨燃料的物化特性和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梳理了氨燃料在燃气轮机、内燃机、燃料电池以及锅炉等应用背景下的研究进展。相较于传统氢气、甲烷等燃料,氨层流火焰速度低,反应活性较弱,为燃烧器优化设计带来了挑战。针对不同掺混系统,学者已建立丰富的氨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为氨燃烧应用打下基础。氨燃料燃气轮机已完成纯氨燃烧试验,结合SCR装置可实现较低NO_(x)排放,温和燃烧与液氨喷射等技术进一步优化了氨在燃烧器内的燃烧性能。结果表明,氨在内燃机中可通过混合的方式实现大比例掺烧,且当掺混比例小于60%时,实现较低排放。对氨/煤小比例混燃进行试验,证明了20%氨掺烧的可行性,并探讨了不同注入位置对NO_(x)排放的影响。最后针对目前氨燃烧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对未来进行展望,指出氨/氢燃料系统是未来研究重点,在燃气轮机与内燃机领域,开发燃烧器设计、喷射策略优化等技术将极大改善氨的燃烧性能,氨/煤掺烧锅炉试验较为匮乏,相关研究亟待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零碳燃料 燃烧特性 燃烧应用 氨掺烧 氨/氢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经济-低碳时空匹配的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扩展规划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爱军 刘会强 +2 位作者 慕腾 陈洪亮 李汉霆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2-80,共9页
针对传统电力系统规划中未对系统的经济性和低碳性进行时空优化匹配和协调的问题,提出综合考虑碳排放流和碳价型需求响应的经济-低碳时空匹配的双层规划模型。在上层投资规划模型中,将源侧碳交易成本融入系统规划目标,优化确定线路和机... 针对传统电力系统规划中未对系统的经济性和低碳性进行时空优化匹配和协调的问题,提出综合考虑碳排放流和碳价型需求响应的经济-低碳时空匹配的双层规划模型。在上层投资规划模型中,将源侧碳交易成本融入系统规划目标,优化确定线路和机组投建位置和容量;在下层运行优化模型中,以负荷侧碳排放强度时空差异引导用户参与碳减排的需求响应机制来调整负荷曲线,实现经济性和低碳性在时序上的优化匹配。最后,将调整后的负荷曲线和需求响应净收益反馈至上层规划模型中,实现经济-低碳时空匹配的电力系统优化规划。采用算例系统对所提模型和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规划 经济-低碳协调 时空匹配 需求响应 碳责任分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电厂深度调峰下宽负荷脱硝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周会成 王峰 +1 位作者 武洁 梅文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49,55,共6页
综述了宽负荷脱销技术2个主要研究方向的进展,在催化剂改性方面探讨了宽温钒基和宽温锰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在结构改造技术方面,对比了6种结构改造技术的经济性、烟温提升能力及对锅炉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金属氧化物的掺杂可以有... 综述了宽负荷脱销技术2个主要研究方向的进展,在催化剂改性方面探讨了宽温钒基和宽温锰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在结构改造技术方面,对比了6种结构改造技术的经济性、烟温提升能力及对锅炉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金属氧化物的掺杂可以有效改善催化剂的低温特性,并有效抑制硫酸氢铵的沉积;对机组采用烟气旁路技术进行改造后,烟气温度提升显著,对锅炉效率影响较小,更适合工业化应用。未来对催化剂的研发主要集中在继续拓宽适用温度范围、不同载体对适用温度的影响方面;结合具体实际条件,通过模拟与实验结合,开发灵活性高、成本低的改造技术,为燃煤电厂深度调峰后烟气处理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调峰 燃煤电厂 SCR 宽负荷脱硝 烟气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锅炉低负荷工况动态特性仿真研究
5
作者 韩元 朱愉洁 +4 位作者 刘铠瑞 王超 王研凯 王利民 车得福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76-284,共9页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煤电机组需要承担调峰任务,持续低负荷运行逐渐成为常态。前人大量研究了超临界锅炉满负荷工况下的动态特性,但鲜见其在低负荷工况下的动态特性与工质相变点位置研究。为了研究直流锅炉在深度调峰期间的动...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煤电机组需要承担调峰任务,持续低负荷运行逐渐成为常态。前人大量研究了超临界锅炉满负荷工况下的动态特性,但鲜见其在低负荷工况下的动态特性与工质相变点位置研究。为了研究直流锅炉在深度调峰期间的动态特性,在Dymola平台中建立了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动态仿真模型,在50%THA负荷下研究锅炉燃料量、给水流量、给水温度与总风量分别发生扰动后蒸汽温度、主汽流量与蒸发系统工质相变点位置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燃料量、给水流量、给水温度和总风量均阶跃增大5%时,主蒸汽温度的变化幅度分别为46.89、–39.03、19.74和-6.29℃,响应时间分别为2 210、1 520、2 180和710 s,维持水煤比仍是保证低负荷汽温稳定的首要任务,给水温度发生变化不利于汽温的稳定。给水流量和总风量增大后蒸发段高度逐渐增大,燃料量增大后蒸发段逐渐缩短,给水温度增大后蒸发段先延长后缩短,其中燃料量对蒸发段高度的影响最为显著。低负荷工况下,直流锅炉中间点温度与蒸汽流量波动更为剧烈,不利于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对自动控制的要求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锅炉 动态特性 低负荷 相变点 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FE/FPI含氟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制备及高频工况下的介电性能研究
6
作者 孙维凯 傅雅琴 +4 位作者 常昊鑫 戴景琪 付文光 王健一 董明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42,共8页
为开发在高频工况下兼具低介电常数(D_(k))、低介电损耗(D_(f))和耐高温性的聚酰亚胺(PI)基复合薄膜,在制备含氟聚酰亚胺(FPI)的前驱体聚酰胺酸中加入有机碱,制得水溶性聚酰胺酸盐(PAAS),采用低介电聚四氟乙烯(PTFE)浓缩分散液与干燥后... 为开发在高频工况下兼具低介电常数(D_(k))、低介电损耗(D_(f))和耐高温性的聚酰亚胺(PI)基复合薄膜,在制备含氟聚酰亚胺(FPI)的前驱体聚酰胺酸中加入有机碱,制得水溶性聚酰胺酸盐(PAAS),采用低介电聚四氟乙烯(PTFE)浓缩分散液与干燥后的PAAS进行复合形成水分散体系制备PTFE/FPI复合薄膜,通过改变PTFE含量,研究其对复合薄膜介电性能、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TFE含量的增加,复合薄膜的D_(k)不断降低,但对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会有一定影响。50%PTFE/FPI的D_(k)达到最小值(D_(k)=1.5@8.5 GHz),10%PTFE/FPI在9.25~10.25 GHz频段内的D_f小于0.005,系列复合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89~297℃,5%热分解温度大于508℃,40%PTFE/FPI的热膨胀系数低至59.67×10^(-6)K^(-1),20%PTFE/FPI的拉伸强度为70 MPa,拉伸模量为1.59 GPa,断裂伸长率为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聚酰亚胺复合薄膜 介电常数 高频工况 耐热性能 全有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鄂尔多斯市氢能产业发展路径研究:政策驱动与技术创新视角
7
作者 刘明霞 赵智勇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44-2852,共9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氢能产业成为能源转型的关键载体。以鄂尔多斯市为研究对象,基于政策驱动与技术创新理论框架,探讨其氢能产业发展现状、核心问题及优化路径。通过文献分析、案例研究与成本效益模型,研究发现,鄂尔多斯市依托丰富...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氢能产业成为能源转型的关键载体。以鄂尔多斯市为研究对象,基于政策驱动与技术创新理论框架,探讨其氢能产业发展现状、核心问题及优化路径。通过文献分析、案例研究与成本效益模型,研究发现,鄂尔多斯市依托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和产业集群优势,初步形成“风光氢储车”产业链,但面临绿氢成本高、基础设施薄弱及技术人才短缺等瓶颈。研究指出,需通过政策协同、技术迭代与应用场景拓展,构建绿氢经济性闭环,推动氢能产业从示范迈向规模化应用,可为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产业 “双碳”目标 绿氢经济性 政策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油中不同硫化物分子的腐蚀性及腐蚀机理研究
8
作者 付文光 王琼 杨玥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8-145,共8页
本文针对二苄基二硫醚、二苄基硫醚、十六硫醇、苯丙噻吩、二苯基砜、二苯基亚砜这6种不同类型的硫化物,研究了不同硫化物种类、不同硫化物浓度、不同老化时间、不同老化温度对变压器油硫腐蚀性的影响。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6种硫化... 本文针对二苄基二硫醚、二苄基硫醚、十六硫醇、苯丙噻吩、二苯基砜、二苯基亚砜这6种不同类型的硫化物,研究了不同硫化物种类、不同硫化物浓度、不同老化时间、不同老化温度对变压器油硫腐蚀性的影响。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6种硫化物分子在铜导体表面的吸附结构、吸附能、脱硫能与态密度分布。试验结果表明,二苄基二硫醚的腐蚀性最强,二苄基硫醚、十六硫醇、苯并噻吩具有轻微腐蚀性,而二苯基砜与二苯基亚砜不具有腐蚀性。硫腐蚀性除了与硫化物浓度正相关之外,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也极大地影响硫化物的腐蚀性。计算结果表明,二苄基二硫醚在铜导体表面吸附的过程中二硫键断裂生成了苄硫自由基,其余5种硫化物也均与铜吸附形成化学键。二苄基二硫醚的吸附能远高于其他5种硫化物,脱硫能远低于其他5种硫化物,费米能级降低最为显著。硫化物的吸附能、脱硫能和态密度变化与腐蚀性的强弱呈现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油 腐蚀性硫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惯量支撑和调频响应特性典型建模综述 被引量:19
9
作者 韩如磊 樊子铭 +4 位作者 王粟 聂子攀 邱清泉 叶华 肖立业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7-83,共17页
大力发展以光伏、风电为主的新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解决我国能源战略安全问题以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新能源电源出力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的特点,且大多为非同步机电源,不具备传统电源对电网的惯量支撑特性。随着... 大力发展以光伏、风电为主的新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解决我国能源战略安全问题以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新能源电源出力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的特点,且大多为非同步机电源,不具备传统电源对电网的惯量支撑特性。随着新能源电源渗透率的逐渐增高,传统电源容量占比逐渐降低,电力系统所面临的频率暂态稳定性问题变得愈发严重。新型电力系统暂态频率响应特性主要由惯量支撑和调频特性决定,因此,对系统惯量支撑和调频的建模以及特性分析成为新型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研究以及解决方案设计的关键。本文旨在综述新型电力系统惯量支撑和调频特性研究过程中所需的模型,总结仿真建模过程中的典型模型和关键参数,以期为同领域的研究者在新型电力系统惯量支撑和调频研究过程中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量支撑 调频 系统频率响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频率动态响应实时分区的电力系统惯量在线评估方法 被引量:13
10
作者 曹斌 原帅 +3 位作者 刘家豪 王程 毕天姝 辛焕海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30-940,共11页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导致系统惯量水平降低,利用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在线评估系统惯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电力系统频率动态响应具有分区特性,以区域为单位开展在线惯量评估具备可行性。频率响应分...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导致系统惯量水平降低,利用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在线评估系统惯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电力系统频率动态响应具有分区特性,以区域为单位开展在线惯量评估具备可行性。频率响应分区情况不仅与电网拓扑和参数有关,还与系统运行点、扰动类型和位置有关,固定的分区方案难以保证分区结果满足系统各种运行工况,同时,在实时分区场景下,对惯量参数辨识算法的快速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了电力系统区域惯量在线评估原理,阐明了频率动态响应实时分区的要求;随后,提出了频率动态实时分区方法,采用动态时间弯曲指标和k-medoids算法对全网节点频率响应实测曲线在线聚类,给出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区域惯量参数辨识算法,保证惯量参数计算满足实时性要求,进一步分析了各类误差源对系统分区和惯量参数辨识结果的影响;最后,在IEEE 39节点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惯量实时跟踪能力和对不同运行场景的适应性。提出的电力系统区域惯量在线评估方法利用PMU实测频率响应实时更新电力系统分区情况,保证在各种运行点和扰动下区域频率响应的一致性,具备现场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量评估 频率动态 频率空间分布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断路器机械故障在线监测实验平台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艳飞 邵阳 +2 位作者 吕磊 张昭维 武建文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6-1062,共7页
从数据采集与传输可靠性、抗扰能力、电磁兼容性、界面友好性角度出发,搭建了高压断路器声-振-行多信号联合监测实验平台,该平台包含声音、振动、行程传感器设计及选型、采集系统控制箱设计、上位机设计三部分。然后以SF_(6)高压断路器... 从数据采集与传输可靠性、抗扰能力、电磁兼容性、界面友好性角度出发,搭建了高压断路器声-振-行多信号联合监测实验平台,该平台包含声音、振动、行程传感器设计及选型、采集系统控制箱设计、上位机设计三部分。然后以SF_(6)高压断路器的分闸弹簧故障为例,对故障进行模拟设置,通过搭建的实验平台,对故障信号的采集、传输、存储、呈现及波形对比分析,实现了高压断路器声-振-行多信号联合监测实验平台的应用,为后续高压断路器机械故障特征提取及故障诊断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断路器 故障监测 实验平台 信号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基催化剂低温SCR脱硝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浩杰 刘永江 +6 位作者 禾志强 刘岗 张志勇 岳永红 阿菇娜 张海峰 宋涛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23,共10页
低温脱硝是目前脱硝领域研究热点,开发低温条件下(<300℃)高效、稳定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是关键。碳基材料具有发达孔隙结构和高比表面积,能够为活性催化组分的负载提供空间和表面支撑,碳基催化剂低温脱硝技术具有广阔的发... 低温脱硝是目前脱硝领域研究热点,开发低温条件下(<300℃)高效、稳定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是关键。碳基材料具有发达孔隙结构和高比表面积,能够为活性催化组分的负载提供空间和表面支撑,碳基催化剂低温脱硝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介绍了低温脱硝反应机制和常用碳基材料,分析了影响碳基催化剂低温脱硝性能因素,从预处理增强含氧官能团、活性组分提升脱硝性能、合理煅烧方式强化脱硝性能、抗中毒维持脱硝性能稳定4个方面,详细总结了碳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低温脱硝 碳基材料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电网电压波动下同步调相机失磁运行能力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爱军 李丹丹 +4 位作者 刘小恺 慕腾 许国瑞 赵越 郭琪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76,115,共7页
同步调相机(SC)较强的无功支撑能力可有效提升新能源电网的电压稳定性,但实际运行中励磁系统故障引起的调相机失磁可能导致其转子失步,影响电网安全运行。为了研究新能源电网不同电压下同步调相机失磁后保持同步运行的能力,建立了300Mva... 同步调相机(SC)较强的无功支撑能力可有效提升新能源电网的电压稳定性,但实际运行中励磁系统故障引起的调相机失磁可能导致其转子失步,影响电网安全运行。为了研究新能源电网不同电压下同步调相机失磁后保持同步运行的能力,建立了300Mvar调相机的时步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励磁绕组开路和短路故障下同步调相机的失磁运行特性,对比分析了励磁绕组不同失磁故障下同步调相机各电气量的差异;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新能源电网不同电压下同步调相机失磁运行特性,揭示了同步调相机失磁运行能力随初始无功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同步调相机初始无功功率的增加,其失磁后保持同步运行所需的系统电压会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网电压波动 同步调相机 励磁故障 失磁运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改性Mn-Fe碳基催化剂低温脱硝性能及抗硫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浩杰 辛力坚 +6 位作者 刘岗 张志勇 刘显丽 李霞 郭江源 张海峰 宋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9-164,169,共7页
以硝酸氧化处理后的椰壳活性炭为原料,负载硝酸锰、硝酸铁和硝酸铈等活性物质,经中低温煅烧制备Ce改性Mn-Fe碳基低温抗硫脱硝催化剂。利用固定床脱硝评价实验装置并结合BET、SEM-Mapping、XPS等表征方法研究其低温脱硝性能及抗硫活性。... 以硝酸氧化处理后的椰壳活性炭为原料,负载硝酸锰、硝酸铁和硝酸铈等活性物质,经中低温煅烧制备Ce改性Mn-Fe碳基低温抗硫脱硝催化剂。利用固定床脱硝评价实验装置并结合BET、SEM-Mapping、XPS等表征方法研究其低温脱硝性能及抗硫活性。结果表明,Ce改性Mn-Fe碳基催化剂具有高比表面积,且表面Mn均匀分布,较高的Mn^(4+)、Ce^(3+)和表面吸附氧(O_(α))含量增强了碳基催化剂脱硝及抗硫性能。在130~220℃的脱硝效率高达99%以上;低SO_(2)浓度对催化剂脱硝性能基本无抑制作用,持续反应8 h脱硝效率仍高达88.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脱硝 碳基催化剂 SO_(2)中毒 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石渣/碳酸镁体系的热分解行为与机制研究
15
作者 祁星朝 王峰 +2 位作者 武洁 张琦 唐忠锋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8-126,共9页
采用机械混合法制备电石渣/碳酸镁体系,分别从成分配比、升温速率、气氛3方面对其高温下的热分解行为与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电石渣/Mg CO_(3)体系热分解分成3个阶段,且趋势相同。随样品中Mg含量的增大,第一阶段分解温度由... 采用机械混合法制备电石渣/碳酸镁体系,分别从成分配比、升温速率、气氛3方面对其高温下的热分解行为与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电石渣/Mg CO_(3)体系热分解分成3个阶段,且趋势相同。随样品中Mg含量的增大,第一阶段分解温度由387℃下降到361℃,质量损失率由16.0%增加到18.0%。第二阶段分解温度基本不变,质量损失率由13.2%增加到17.1%,第三阶段分解温度和质量损失率基本不变,形成稳定的金属氧化物。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电石渣/Mg CO_(3)体系的热失重曲线逐渐向高温方向移动,其表观活化能随Mg含量的增大而增加。在CO_(2)气氛下电石渣/Mg CO_(3)体系的质量先上升后下降,Mg CO_(3)分解逸出的CO_(2)会被同一反应温度区间内的Ca(OH)2吸收。制备得到的电石渣/碳酸镁体系具有更发达的孔隙结构,吸附剂表面Ca和Mg分散均匀,有效提高了电石渣/Mg CO_(3)体系的抗烧结特性。该研究揭示了电石渣/Mg CO_(3)热分解过程中的反应机理,为制备具有较强CO_(2)捕获能力和较强循环稳定性的电石渣吸附剂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石渣 碳酸镁 热分解 高温 结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潮流熵和耦合支路介数的大停电故障集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裕 刘石川 +3 位作者 高雯曼 李丹丹 张爱军 姜希伟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119,共7页
随着电网互联程度的加深,电网因连锁故障引发大停电的概率增大,构建连锁故障集是预防大停电的有效措施之一。首先,研究对电网稳定运行影响巨大的故障支路集,定量评估电网运行状态的加权潮流熵计算方法。然后,结合全过程动态仿真软件,提... 随着电网互联程度的加深,电网因连锁故障引发大停电的概率增大,构建连锁故障集是预防大停电的有效措施之一。首先,研究对电网稳定运行影响巨大的故障支路集,定量评估电网运行状态的加权潮流熵计算方法。然后,结合全过程动态仿真软件,提出基于加权潮流熵和耦合支路介数的大停电故障集构建方法。最后,以某地区电网为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该方法既考虑电网结构变化又考虑电网状态变化,能够准确反映电网故障动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支路介数 加权潮流熵 全过程动态仿真 故障集 大停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向燃烧煤粉锅炉二次风系统气体飞灰颗粒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兴 袁东辉 +4 位作者 付喜亮 刘贵喜 孟浩 赵凯 孙利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9,31,共6页
二次风系统是煤粉锅炉燃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气体中携带的飞灰颗粒在二次风系统内沉积将影响气体流动特性,严重时还会影响锅炉安全运行。以某350 MW超临界四角切圆煤粉锅炉的二次风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并分析了气体... 二次风系统是煤粉锅炉燃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气体中携带的飞灰颗粒在二次风系统内沉积将影响气体流动特性,严重时还会影响锅炉安全运行。以某350 MW超临界四角切圆煤粉锅炉的二次风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并分析了气体飞灰颗粒流动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在均等配风方式的二次风门开度条件下,中间4层辅助风的速度基本相同,3层分离燃尽风(SOFA)风量占二次风总量的38.4%;各二次风门开度不变时,二次风入口速度变化对各燃烧器喷嘴风量分配影响不大。由于重力作用,飞灰颗粒进入大风箱后会向下流动,颗粒越大趋势越明显;AA层辅助风的含灰量较大,喷嘴出口附近的水冷壁较容易磨损;飞灰颗粒容易在2、3号角大风箱底部沉积,需要在底部合理设计排灰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角切圆燃烧 二次风管道 大风箱 飞灰颗粒 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汽轮机安全性的循环流化床机组耦合新型MEA碳捕集系统调峰性能评估 被引量:1
18
作者 付旭晨 辛力坚 +3 位作者 段元强 段伦博 魏超 陈晓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1-758,共8页
循环流化床(CFB)机组与胺法(MEA)碳捕集系统的热量耦合点在原机组的汽轮机侧,汽轮机安全性直接影响耦合后碳捕集系统的整体调峰性能。基于Aspen Plus构建了传统MEA碳捕集系统,研究了提升CO_(2)吸收率的优化措施。通过优化分析贫液负荷... 循环流化床(CFB)机组与胺法(MEA)碳捕集系统的热量耦合点在原机组的汽轮机侧,汽轮机安全性直接影响耦合后碳捕集系统的整体调峰性能。基于Aspen Plus构建了传统MEA碳捕集系统,研究了提升CO_(2)吸收率的优化措施。通过优化分析贫液负荷、级间冷却、富液分流等对再生能耗的影响,得到综合改进吸收剂、吸收侧和再生侧的新型MEA碳捕集系统。结果表明,新型系统的能耗比传统系统降低36.3%。分析了CFB机组耦合新型碳捕集MEA系统后对汽轮机最小出力的影响,并进行耦合贫富液储能MEA系统的CFB机组调峰性能研究,发现该系统可有效进行调峰,在平缓工况下调峰系数可达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MEA系统 再生能耗 贫富液储能 调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热方式下热管接收器传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维蔚 段林作 +3 位作者 袁东辉 张子敬 巴旭阳 田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2-498,共7页
为研究不同加热方式下热管的传热性能,该文设计并搭建一套具有非均匀加热功能的热管传热性能实验测试台架。实验测试加热方式(均匀加热、上表面加热、下表面加热)、加热功率和放置倾角对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热功率和放... 为研究不同加热方式下热管的传热性能,该文设计并搭建一套具有非均匀加热功能的热管传热性能实验测试台架。实验测试加热方式(均匀加热、上表面加热、下表面加热)、加热功率和放置倾角对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热功率和放置倾角一定,均匀加热时热管热效率最大,下表面加热时次之,上表面加热时最小;下表面加热时,热管总传热热阻最小,蒸发段传热系数最大,外壁面平均温度最低。无论采用哪种加热方式,随着放置倾角的增大,热管热效率均逐渐减小,总传热热阻逐渐增大,蒸发段传热系数逐渐减小;蒸发段液池区域外壁面温度均明显高于液膜区域;液膜区域,沿高度方向外壁面温度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集热器 非均匀加热 热管 热效率 传热热阻 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幕代替中心筒的旋风分离器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世超 周镇港 +2 位作者 袁东辉 郑秀平 段伦博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3-190,共8页
旋风分离器是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便宜等优点,然而在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旋风分离器中心筒变形、裂隙、下移甚至脱落等失效事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鉴于此,提出一种无中心筒旋风分离器... 旋风分离器是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便宜等优点,然而在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旋风分离器中心筒变形、裂隙、下移甚至脱落等失效事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鉴于此,提出一种无中心筒旋风分离器,在原有中心筒位置引入无尘新风形成风幕用于调节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避免中心筒失效事故且能灵活调整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采用冷态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该无中心筒分离器的性能。研究发现:旋风分离器中心筒缺失后分离效率降低,在中心筒脱落后分别通入3、6、9、12 m/s风幕,分离效率先升高后降低,风幕速度为9 m/s时分离效率最高,较不通入风幕的分离效率提高3.17%;中心筒脱落后对于粒径小于6μm的颗粒影响较小,与中心筒存在时的分级分离效率相差不大,而对粒径大于6μm的颗粒影响较明显,远低于中心筒存在时的分级分离效率;形成风幕后能极大提高旋风分离器对粒径小于6μm颗粒的分级分离效率。旋风分离器中心筒脱落后,压降略降低,在原有中心筒处通入无尘新风形成风幕后压降会升高,且压降随着风幕速度的提高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分离器 分离效率 风幕 循环流化床锅炉 冷态试验 CFD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