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微生物燃料电池回收氨氮合成微生物蛋白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孝越
王悦
+5 位作者
贾佩
李雅洁
陈佳琪
金丽军
王雯
杨紫怡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52-1159,共8页
基于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对有机废水中的氨氮进行回收,回收效率可达41.3%,同时产生95.5J的电能;在MFC体系中,氨氮迁移规律符合Levenberg-Marquardt方程(R^(2)>0.95).进一步将回收的氨氮协同CO_(2)通过氢氧化细菌合成微生物蛋白,固碳...
基于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对有机废水中的氨氮进行回收,回收效率可达41.3%,同时产生95.5J的电能;在MFC体系中,氨氮迁移规律符合Levenberg-Marquardt方程(R^(2)>0.95).进一步将回收的氨氮协同CO_(2)通过氢氧化细菌合成微生物蛋白,固碳效率为1.1LCO_(2)/(L·d),细胞干重产量为2.41g/L,蛋白质含量为49.4%,氨基酸的产量为1.19g/L.本实验产出的微生物蛋白的氨基酸含量高于斑鰶鱼,氨基酸种类多于市场植物蛋白饲料,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实际应用潜力.本系统可协同转化CO_(2)和氨氮合成蛋白,提供绿色可持续的蛋白供应源,助力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对有机废水资源化利用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化学系统
氢氧化细菌
微生物蛋白
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生物燃料电池回收氨氮合成微生物蛋白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孝越
王悦
贾佩
李雅洁
陈佳琪
金丽军
王雯
杨紫怡
机构
北京化工大学
内蒙古泰达环保安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52-115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000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资助重点项目(U20B2022)
+2 种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0M680314)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Z20110000682002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计划项目(2021DB006)。
文摘
基于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对有机废水中的氨氮进行回收,回收效率可达41.3%,同时产生95.5J的电能;在MFC体系中,氨氮迁移规律符合Levenberg-Marquardt方程(R^(2)>0.95).进一步将回收的氨氮协同CO_(2)通过氢氧化细菌合成微生物蛋白,固碳效率为1.1LCO_(2)/(L·d),细胞干重产量为2.41g/L,蛋白质含量为49.4%,氨基酸的产量为1.19g/L.本实验产出的微生物蛋白的氨基酸含量高于斑鰶鱼,氨基酸种类多于市场植物蛋白饲料,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实际应用潜力.本系统可协同转化CO_(2)和氨氮合成蛋白,提供绿色可持续的蛋白供应源,助力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对有机废水资源化利用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生物电化学系统
氢氧化细菌
微生物蛋白
氨氮
Keywords
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
hydrogen oxidizing bacteria
microbial protein
ammonium nitrogen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微生物燃料电池回收氨氮合成微生物蛋白研究
李孝越
王悦
贾佩
李雅洁
陈佳琪
金丽军
王雯
杨紫怡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