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HAW模型的内蒙古河套灌区秋浇节水灌溉制度 被引量:41
1
作者 李瑞平 史海滨 +3 位作者 赤江刚夫 张义强 张晓红 G.N.Flerchinger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36,共6页
根据内蒙古河套灌区秋浇节水与土壤盐渍化防治的需要,利用SHAW模型模拟确定了不同盐渍化土壤合理的秋浇节水灌溉制度。结果表明:对于轻度盐渍化土壤,秋浇定额一般为142~183mm,秋浇时间为9月28日-10月23日;对于中度盐渍化土壤,定额应该... 根据内蒙古河套灌区秋浇节水与土壤盐渍化防治的需要,利用SHAW模型模拟确定了不同盐渍化土壤合理的秋浇节水灌溉制度。结果表明:对于轻度盐渍化土壤,秋浇定额一般为142~183mm,秋浇时间为9月28日-10月23日;对于中度盐渍化土壤,定额应该为180~200mm,时间在10月14日-18日;对于重度盐渍化土壤,一般不种小麦,而种葵花等耐盐作物,定额为200~225mm。因此,对于该灌区应该根据不同的土壤盐渍化程度,合理地安排秋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冻结 融化 节水灌溉 SHAW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河套灌区发展节水灌溉的建议 被引量:4
2
作者 赵亮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0年第1期44-45,共2页
内蒙古河套灌区为水资源缺乏地区,加上近几年黄河流域干旱少雨,而黄河沿岸工农业生产发展较快,需水量大增,国家对黄河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致使河套灌区发展节水灌溉非常紧迫。
关键词 河套灌区 节水灌溉 渠道 地下水 低压管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黄河干流跨盟市水权试点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清 苏小飞 +2 位作者 刘晓旭 曹冲 温俊 《水利经济》 2020年第5期68-71,78,共5页
为了全面总结内蒙古自治区水权试点工作,介绍了内蒙古黄河干流跨盟市水权试点过程中强化行业监管方面的一些做法,总结了试点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两手发力、强化节水管理、创新体制机制的一些重要经验。
关键词 黄河流域 节水工程建设 水权制度改革 水权平台 水权交易 灌溉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rton分形的河套灌区渠系水利用效率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屈忠义 杨晓 +2 位作者 黄永江 杜斌 杨俊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20-127,共8页
大型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评价指标。该文采用分维定律对内蒙古河套灌区输配水渠系布置结构与渠系水分利用效率进行评价。根据河套灌区现状的渠系资料,应用Horton定律计算出河套灌区及灌域的分... 大型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评价指标。该文采用分维定律对内蒙古河套灌区输配水渠系布置结构与渠系水分利用效率进行评价。根据河套灌区现状的渠系资料,应用Horton定律计算出河套灌区及灌域的分形维数(乌兰布和1.14,解放闸1.86,永济2.21,义长1.8,乌拉特1.99,河套灌区1.88)。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灌域的渠系水利用效率与分维值进行了分析,拟合了灌溉引水量、灌溉面积与分维值多元曲线,得出了渠系结构优化下的不同灌域的渠系水利用效率提高潜力(乌兰布和19.01%,解放闸28.8%,永济32.7%,义长27.07%,乌拉特30.7%)与灌区平均效率提高潜力(27.19%)。由此提出不同灌域渠系改造方案,对于灌区的科学管理与节水工程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时对相似灌区的规划和节水改造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维数 渠系 结构优化 河套灌区 Horton定律 节水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套灌区节水灌溉潜力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被引量:6
5
作者 彭芳 张新林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共3页
通过对内蒙古河套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阐述了灌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着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输水设施简陋和用水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针对河套灌区水资源利用不合理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河套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 河套灌区 水资源 节水灌溉潜力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灌溉方式对河套灌区农田水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3
6
作者 杨秀花 夏玉红 +1 位作者 卫雄 白巧燕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期171-171,177,共2页
以河套灌区主要作物小麦、葵花、玉米为研究对象,以农民现状施肥量作对比,调控农作物现状化肥施量模式。试验按不同作物设置不同的追肥水平处理,在灌水前后对灌溉水、地下水和排干水进行水质监测,探明河套灌区农田水环境现状,进而研究... 以河套灌区主要作物小麦、葵花、玉米为研究对象,以农民现状施肥量作对比,调控农作物现状化肥施量模式。试验按不同作物设置不同的追肥水平处理,在灌水前后对灌溉水、地下水和排干水进行水质监测,探明河套灌区农田水环境现状,进而研究如何在保证稳产的前提下减少化肥用量,提出尽量减少地下水污染的合理化肥用量以及防治修复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环境 灌溉方式 淋失 污染防治 对策 河套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套灌区畦灌灌水方案优化与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范雷雷 史海滨 +3 位作者 李瑞平 苗庆丰 裴文武 华智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0-290,共11页
针对河套灌区宽畦田、大畦块导致的灌水效率低的问题,为探求变化环境下适宜的畦灌技术参数,在河套灌区沈乌灌域典型试验基础上,采用不同灌溉设计方案对典型砂土较大田块(长×宽为80 m×25 m)灌水质量进行评价,并在WinSRFR模型... 针对河套灌区宽畦田、大畦块导致的灌水效率低的问题,为探求变化环境下适宜的畦灌技术参数,在河套灌区沈乌灌域典型试验基础上,采用不同灌溉设计方案对典型砂土较大田块(长×宽为80 m×25 m)灌水质量进行评价,并在WinSRFR模型模拟基础上分析不同参数对最佳方案灌水质量指标的敏感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砂土畦田规格(80 m×25 m)较大时农田灌水效果较差,在中等流量(入畦流量Q=20 L/s、单宽流量q=0.80 L/(m·s))水平下,减少尾部25%的田间面积(改水成数从1.0降低至0.75)可节省40%的灌水时间,并可减少16%的灌溉水在水流推进过程中的渗漏损失。采用田块规格+灌水时间设计方案后灌水效果较典型田块得到显著改善,垂直分割田块(80 m×12.5 m)在较大流量水平(Q为26~30 L/s、q为2.08~2.40 L/(m·s))下灌水效率从67%~80%提升至97%~99%,灌水均匀度从0.59~0.79提高至0.84~0.95,储水效率从1.17降低至0.76,并且可以节省当前灌水时间的20%以上,中等流量(Q=20 L/s、q=1.60 L/(m·s))下在获得更优灌水质量的同时可以节省40%的灌水时间,节水效果显著。不同参数对灌水质量评价指标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计划需水水深对灌水质量影响明显,极小单宽流量情况下灌水质量受田面坡度、畦田长度影响较小。建议灌区采用的砂土畦田规格为80 m×12.5 m,并且可根据实际不同来水流量选择所需的最佳单宽流量和灌水时间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灌区 畦灌 灌水质量 敏感性 WinSRF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灌区配水效率的计算方法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梁鸿 陈亚新 +2 位作者 张孝华 史宽治 王长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4-26,共3页
在分析影响配水效率的各种因素基础上,结合引黄大型灌区配水系统的实际运行工况,从整体上给出了以轮灌组数为参数的区域配水量与配水效率之间的函数关系,与目前使用的选择典型渠道的常规计算方法对比分析,并用实测资料进行了检验。认为... 在分析影响配水效率的各种因素基础上,结合引黄大型灌区配水系统的实际运行工况,从整体上给出了以轮灌组数为参数的区域配水量与配水效率之间的函数关系,与目前使用的选择典型渠道的常规计算方法对比分析,并用实测资料进行了检验。认为该整体评价方法更具科学性,就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具体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有助于大型灌区配水效率计算方法的改进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水系统 配水效率 轮灌组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水费改革步伐 促进灌区良性运行
9
作者 韩彩霞 王喜民 朱丽叶 《水利经济》 2000年第4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水费 水利工程 灌区 改革
全文增补中
乌梁素海浮游动物与底栖动物调查及水质评价 被引量:25
10
作者 武国正 李畅游 +2 位作者 周龙伟 甄小丽 于淑燕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6-81,共6页
于2004年4,8和10月及2005年1月分别对乌梁素海浮游动物进行了监测,共检出浮游动物34属62种.其中,原生动物11属16种;轮虫17属33种;枝角类4属4种;桡足类5属9种.大型浮游动物的年均丰度为687 L-1,年均生物量为3.498 5mg/L;原生动物年均丰度... 于2004年4,8和10月及2005年1月分别对乌梁素海浮游动物进行了监测,共检出浮游动物34属62种.其中,原生动物11属16种;轮虫17属33种;枝角类4属4种;桡足类5属9种.大型浮游动物的年均丰度为687 L-1,年均生物量为3.498 5mg/L;原生动物年均丰度为2.508×104L-1,年均生物量为0.125 4 mg/L.于2004年8和10月进行了2次调查,共获底栖动物4科11种,底栖动物平均丰度为3 031.4 m-2,平均生物量为71.672 g/m2.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季节的变化,浮游动物的丰度及生物量变化幅度很大,夏季最高,春季次之,秋、冬两季极低.利用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生物量作为水体状况评价指标,对乌梁素海营养状况进行的初步评价表明,乌梁素海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梁素海 浮游动物 底栖动物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袋混凝土衬砌梯形渠道冻胀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娄宗科 莫腾飞 +2 位作者 张晓红 付小军 何武全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74-80,共7页
为探明开放系统条件下梯形渠道渠基土冻胀对混凝土衬砌结构破坏规律,该文在水热力三场耦合理论的基础上,考虑毛细作用及薄膜水迁移理论,采用动态变化的上下温度边界,利用多场耦合软件COMSOL模拟了渠基土67 d的冻胀过程,得出渠基土冻胀... 为探明开放系统条件下梯形渠道渠基土冻胀对混凝土衬砌结构破坏规律,该文在水热力三场耦合理论的基础上,考虑毛细作用及薄膜水迁移理论,采用动态变化的上下温度边界,利用多场耦合软件COMSOL模拟了渠基土67 d的冻胀过程,得出渠基土冻胀量。在此基础上,考虑模袋对冻土与混凝土间接触行为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冻土与普通混凝土、冻土与模袋混凝土间接触力学行为,最终得出衬砌不同位置处应力场及位移场。结果表明:在距离渠底约1/3坡长处、渠底中心处冻胀量较大,渠顶处冻胀量最小;普通混凝土所能适应的最大不均匀冻胀量为2.98 cm;模袋混凝土的使用改变了冻土与混凝土间的接触行为,应力最大值约为普通混凝土的1/250,季节性冻土地区采用模袋混凝土可显著提高对不均匀冻胀量的适应性。该模拟结果与工程实际结果吻合度较好,研究结果可为开放系统下季节性冻土区梯形渠道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渠道 模袋 水热力三场耦合 接触力学行为 冻胀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灌溉用水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宋松柏 王密侠 +4 位作者 屈忠义 李世卿 刘建国 李茂 白京燕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87-91,共5页
干旱区农业用水最显著的特点是季节性强,无灌溉即无农业。合理利用干旱区有限的水资源,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高效用水中有待解决的课题之一。以内蒙古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为代表性地区,结合其自然条件,建立了该地区灌溉用水中... 干旱区农业用水最显著的特点是季节性强,无灌溉即无农业。合理利用干旱区有限的水资源,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农业高效用水中有待解决的课题之一。以内蒙古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为代表性地区,结合其自然条件,建立了该地区灌溉用水中长期预报模型。所建模型对于合理利用干旱区有限水资源,提高引水效益,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种重要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灌溉用水 用水模型 预报模型 有限水资源 合理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M模型的乌梁素海夏季水质状况聚类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武国正 李畅游 +1 位作者 张生 周龙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96-100,共5页
湖泊富营养化的预防与治理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难题。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是湖泊治理的基础,可以为治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利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模型对干旱区草型浅水湖泊——乌梁素海的水环境状况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并与层次聚类... 湖泊富营养化的预防与治理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难题。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是湖泊治理的基础,可以为治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利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模型对干旱区草型浅水湖泊——乌梁素海的水环境状况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并与层次聚类分析法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相似度较高,均能反映实际情况。最后综合分析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得出能够客观、清晰地反映乌梁素海水环境现状的分类结果。为乌梁素海富营养化的综合治理提供了合理、科学的依据。SOM网络操作过程简单易行,只需将相关数据提供给网络,网络就会通过自身训练、学习、竞争,最后输出相应的分类数目及对应的分类结果。研究表明,SOM网络是分析水环境状况的一种快捷、简便的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富营养化 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 层次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最大冻深期气温与土壤水盐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瑞平 史海滨 +1 位作者 张晓红 李正中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2-87,共6页
土壤冻融过程中水分和盐分的耦合迁移一直是土壤水科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为了解最大冻深期日最低气温与土壤水盐的尺度变化关系,该文利用墨西哥帽小波变换分析方法对内蒙古河套灌区1994-2006年最大冻深期(2月)日最低气温、0~40cm土层... 土壤冻融过程中水分和盐分的耦合迁移一直是土壤水科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为了解最大冻深期日最低气温与土壤水盐的尺度变化关系,该文利用墨西哥帽小波变换分析方法对内蒙古河套灌区1994-2006年最大冻深期(2月)日最低气温、0~40cm土层平均水分和盐分的时间-频率的尺度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时间域内,该地区最大冻深期日最低气温、土壤水盐变化具有周期性特征;最大冻深期日最低气温以3a周期振动最强,土壤水盐均以2a周期振动最强;日最低气温、0~40cm土层水分和盐分有比较好的对应关系,即气温偏高期对应水分偏低期和盐分偏高期;日最低气温、0~40cm土层水分和盐分的周期性突变点位于1997年和2000年左右;盐分表现出不同时间尺度的振动变化,较日最低气温和水分变化更为复杂。该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干旱寒冷地区节水改造和盐渍化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温度 土壤水分 盐分 冻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A-SOM耦合模型在湖泊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15
作者 武国正 李畅游 +2 位作者 张生 贾克力 周龙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3-177,共5页
富营养化是湖泊沼泽化进程加快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湖泊富营养化的预防与治理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是湖泊治理的基础,它可以为治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该文以乌梁素海为例,采用主成分——SOM人工神经网络耦合模型进行... 富营养化是湖泊沼泽化进程加快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湖泊富营养化的预防与治理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是湖泊治理的基础,它可以为治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该文以乌梁素海为例,采用主成分——SOM人工神经网络耦合模型进行富营养化评价。先建立富营养化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用主成分分析剔除存在相关性、信息重叠的指标,再将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到的具有代表性的主成分指标代替原来的评价指标,输入到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模型中,最后对富营养化状况进行聚类分析。所得结果与实际相吻合。该方法能根据实测资料对湖泊富营养化状况客观地分类并计算出评价权值,避免了选取评价指标时的主观随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主成分分析 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覆盖对沟灌水盐迁移与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范雷雷 史海滨 +3 位作者 李瑞平 苗庆丰 王思楠 裴文武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3-293,319,共12页
为研究河套灌区盐渍化土壤垄背地膜和秸秆覆盖下的沟灌土壤水盐迁移特征,明晰沟灌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规律,设置垄背秸秆覆盖量分别为0.3(P0.3)、0.6(P0.6)、0.9(P0.9)、1.2 kg/m^(2)(P1.2)和常规覆膜(DM)、裸地不覆盖(CK)6种... 为研究河套灌区盐渍化土壤垄背地膜和秸秆覆盖下的沟灌土壤水盐迁移特征,明晰沟灌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规律,设置垄背秸秆覆盖量分别为0.3(P0.3)、0.6(P0.6)、0.9(P0.9)、1.2 kg/m^(2)(P1.2)和常规覆膜(DM)、裸地不覆盖(CK)6种处理,于2019年进行沟灌灌水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秸秆覆盖量下玉米生育期前后沟断面土壤水盐分布、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玉米苗期,覆膜和秸秆覆盖处理能显著降低作物无效耗水,保证生育后期对水分的需求;抽雄灌浆期,覆膜增温效应促进了作物生长,DM处理玉米耗水强烈,土壤储水量最低;玉米成熟期,垂直方向土壤水分运动较前期减弱。整体来看,P1.2、P0.9处理蓄水保墒效果较好(P<0.05)。沟灌灌水定额较小、盐分淋洗效果较差,且受土壤蒸发及地下水补给作用,因此造成根系层盐分累积。覆膜和秸秆覆盖处理均能有效抑制盐分聚集,P1.2和P0.9处理生育末期的土壤含盐量较初始含盐量增幅较小,分别为14.10%和24.74%。P0.9和DM处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CK分别提高20.01%、25.46%和11.32%、15.29%,增幅较大;过量秸秆覆盖造成播期土壤温度偏低,会影响玉米出苗,P1.2处理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DM处理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沟灌秸秆覆盖下土壤保墒抑盐效果、玉米出苗、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初步确定适宜的沟灌秸秆覆盖模式,建议采用0.9~1.2 kg/m^(2)的垄背秸秆覆盖量代替常规地膜覆盖,以减小地膜残留带来的环境污染。本研究可为灌区农业栽培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秸秆覆盖 沟灌 土壤水盐 水分利用效率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渗漏损失的渠系水利用系数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赵瑞珏 王修贵 +4 位作者 韩旭东 杨丽清 常志富 付峰 毛德强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2-76,共5页
渠系水利用系数是衡量灌区渠系输水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准确推算,对于评估灌区渠系状况和管理水平具有积极意义。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义长灌域皂火干渠人民支渠控制范围为研究区,通过现场勘测渠系分布状况,采用以考斯加科夫渠道渗漏经验... 渠系水利用系数是衡量灌区渠系输水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准确推算,对于评估灌区渠系状况和管理水平具有积极意义。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义长灌域皂火干渠人民支渠控制范围为研究区,通过现场勘测渠系分布状况,采用以考斯加科夫渠道渗漏经验公式法为基础的渠系水利用系数测算软件对研究区的渠系水利用系数进行推算。根据可能存在的衬砌状况、渠道流量、地下水埋深设置了不同的情景,计算各情景的渠系水利用系数。结果表明:该区现状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728;若渠道不采取防渗措施,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0.567;若全部渠道均设有混凝土衬砌,渠系水利用系数可高达0.934。分析表明,如果对渠道进行部分衬砌,优先选择渠道上游位置衬砌,可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在衬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输水流量较大或地下水位较高时,渠系水利用系数也较高。上述结果对于选择衬砌方案和渠道的运行管理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系水利用系数 渠道渗漏 渠道衬砌 渠道防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科技推广,提高飞播治沙成效 被引量:1
18
作者 乔艳荣 尹溪 班俊 《防护林科技》 2012年第3期87-88,共2页
文章叙述了6项飞播造林技术,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飞播造林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思路。
关键词 飞播造林 经验 问题 发展思路 巴彦淖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漠东缘野生蔬菜资源
19
作者 王金成 白杜娟 +3 位作者 李志熙 白岗栓 尚宇翔 边利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期22-26,52,共6页
为了充分利用与保护野生蔬菜资源,对乌兰布和沙漠东缘的野生蔬菜资源及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乌兰布和沙漠东缘有野生蔬菜90种,分属于19科36属,其中菊科、百合科、黎科及蒿属、葱属、香蒲属的种类较多。常见的野生蔬菜有枸杞、... 为了充分利用与保护野生蔬菜资源,对乌兰布和沙漠东缘的野生蔬菜资源及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乌兰布和沙漠东缘有野生蔬菜90种,分属于19科36属,其中菊科、百合科、黎科及蒿属、葱属、香蒲属的种类较多。常见的野生蔬菜有枸杞、苋菜、灰绿藜、地肤和马齿苋。乌兰布和沙漠东缘的野生蔬菜总体上利用率低,但个别种类如沙葱、沙芥却存在着过渡采集。乌兰布和沙漠应积极开展野生蔬菜资源方面的开发及保护,加快野生蔬菜的驯化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布和沙漠 野生蔬菜 种类 利用状况 驯化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农业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智明 郭晶 《南方农业》 2014年第07X期68-69,共2页
农业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因素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各界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领域。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发展环境,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基于此,主要对耕地、自然气候、科技进步及农用资源的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 农业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因素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各界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领域。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发展环境,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基于此,主要对耕地、自然气候、科技进步及农用资源的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增长 自然资源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