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气象综合信息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方式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英 常骏 +4 位作者 李永利 康利 温建伟 张立 张德龙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0-84,共5页
文章介绍了内蒙古气象综合信息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实现方式。系统通过应用目前流行且成熟的系统开发技术,将现有业务应用系统所包括的数据格式,如Lotus数据库格式、Word等文本格式、图形图像格式以及其他应用系统自定义格式等进行了合理... 文章介绍了内蒙古气象综合信息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实现方式。系统通过应用目前流行且成熟的系统开发技术,将现有业务应用系统所包括的数据格式,如Lotus数据库格式、Word等文本格式、图形图像格式以及其他应用系统自定义格式等进行了合理转换和显示,实现了基于现有网络环境和现有业务应用系统的统一平台,从而解决了信息共享和发布渠道不统一,格式不一致等问题;同时系统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环境,采用Web技术,基本解决了管理和考核手段较落后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信息系统 资源共享 资源整合 信息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地面气象台站元数据概况分析
2
作者 杨鹏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15期133-135,共3页
地面气象台站元数据是气象观测记录数据的重要背景信息,是了解气象数据、管理气象数据、应用气象数据所必须的基础信息。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地面气象台站元数据进行整理,对本区所有地面气象台站的台站名称、区站号、台站级别、所属机构、... 地面气象台站元数据是气象观测记录数据的重要背景信息,是了解气象数据、管理气象数据、应用气象数据所必须的基础信息。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地面气象台站元数据进行整理,对本区所有地面气象台站的台站名称、区站号、台站级别、所属机构、观测要素等情况进行了逐项分析,使读者对本区地面气象台站的历史有一个概略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气象台站 元数据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内蒙古东部水热变化及对农业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喜仓 郭瑞清 +1 位作者 杨丽桃 侯琼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55-759,共5页
利用内蒙古东部农业区25个气象站近50a降水量、气温、日照时数和相应的产量资料,研究内蒙古东部主要产粮区水热变化与农业的关系。结果表明:近50a该区气温增温速率高于全国平均增温速率,降水和日照时数存在减少趋势,增温幅度从西向... 利用内蒙古东部农业区25个气象站近50a降水量、气温、日照时数和相应的产量资料,研究内蒙古东部主要产粮区水热变化与农业的关系。结果表明:近50a该区气温增温速率高于全国平均增温速率,降水和日照时数存在减少趋势,增温幅度从西向东递增,有明显时段差异,尤其20世纪90年代以后暖干化趋势明显,水热匹配格局发生变化。降水是影响产量的主导因素,其次是温度因子。降水在Ⅰ-Ⅲ区主要影响时段是6~8月,而Ⅳ区是4—5月;生长季或夏季温差和平均最高气温对产量影响较显著,水分短缺和高温胁迫是造成减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变化 对农业的影响 胁迫 内蒙古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牧区雪灾的预警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兴华 朝鲁门 +1 位作者 刘秀荣 李友文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95-1200,共6页
利用地面和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运用雪灾监测评估等级国家标准,实现了雪灾的定量化评估;结合牧用天气预报指标阈值,建立了内蒙古牧区不同草地类型雪灾等级预警方法,制作了雪灾预警等级分布地图。实况检验和预报结论基本相符,说明本预... 利用地面和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运用雪灾监测评估等级国家标准,实现了雪灾的定量化评估;结合牧用天气预报指标阈值,建立了内蒙古牧区不同草地类型雪灾等级预警方法,制作了雪灾预警等级分布地图。实况检验和预报结论基本相符,说明本预报方法能够对雪灾的范围和影响程度进行预估,但由于受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影响,部分区域雪灾预估等级出现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灾等级 雪灾评估 雪灾预警 牧用天气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霜冻发生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冰晨 陈素华 杨丽桃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年第4期52-54,共3页
文章通过对各类霜冻的发生特点、变化趋势及对农业影响的分析论述,为今后自治区在农业生产方面如何防御霜冻的影响及如何减少霜冻对作物的危害提供了一些保障措施。
关键词 霜冻 灾害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农区春播期干旱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星晨 马清霞 +1 位作者 王冰晨 高志国 《内蒙古草业》 2010年第4期36-39,共4页
利用内蒙古东部农区21个测站1961-2009年春季降水量、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北半球500hPa月平均高度场5°×10°格点资料及月平均环流特征量资料,对内蒙古东部农区春播期干旱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产生较大的影响2009年春夏季... 利用内蒙古东部农区21个测站1961-2009年春季降水量、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北半球500hPa月平均高度场5°×10°格点资料及月平均环流特征量资料,对内蒙古东部农区春播期干旱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产生较大的影响2009年春夏季特大干旱的响应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结果表明:①春旱发生在5月的几率较高。②在乌拉尔山高压脊、鄂霍次克海高压、欧亚西风带环流的影响下,2009年春播期间正处于干旱少雨时期。③从年际变化看,前期青藏高压和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是影响内蒙古东部农区春播期间干旱少雨的因素之一。④2009年春播期间内蒙古东部农区出现了较严重的干旱,主要表现在5月出现了明显的旱情,5月东部农区降水量明显偏少,在近30年排第2位,同时伴随持续时间较长的无降水天气。⑤2009年春季和5月北半球500hPa月平均高度距平图上,出现了典型少雨年的特征。这些因素对预测内蒙古东部农区春播期干旱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播期干旱 气候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云文丽 王永利 +2 位作者 侯琼 李飞 王冰晨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1-4,共4页
基于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区锡林浩特、镶黄旗、察右后旗气象站1993-2003年的温度、降水及牧草生物量监测资料,利用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预测1993-2003年典型草原区的净第一性生产力,且通过实测地上生物量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验证,分析比较... 基于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区锡林浩特、镶黄旗、察右后旗气象站1993-2003年的温度、降水及牧草生物量监测资料,利用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预测1993-2003年典型草原区的净第一性生产力,且通过实测地上生物量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验证,分析比较了模型在同一个植被类型区域不同点的预测结果。结果表明:(1)以点代面去预测一个区域的牧草产量会导致估算结果较粗,误差较大;(2)当地的气候生产力取决于温度和降水的组合情况,影响牧草生长的主要气候限制因子是降水,温度的变化对NPP值的影响不是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 内蒙古典型草原 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2010年气候对牧业的影响评价
8
作者 冯月琴 杨丽桃 杨晶 《内蒙古草业》 2011年第3期9-12,共4页
2010年度(2009年11月~2010年10月)内蒙古地区牧业生产受气候影响较大,大部分牧区年平均气温接近常年或偏低1~2℃;年降水量偏少20%~40%;光照条件差于常年。影响牧业生产的气象灾害主要有白灾、冬春季低温冻害、夏季高温、阶段性干旱... 2010年度(2009年11月~2010年10月)内蒙古地区牧业生产受气候影响较大,大部分牧区年平均气温接近常年或偏低1~2℃;年降水量偏少20%~40%;光照条件差于常年。影响牧业生产的气象灾害主要有白灾、冬春季低温冻害、夏季高温、阶段性干旱和病虫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地区 气候 牧业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右旗地面气象站信息化风要素数据统计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英 陈慧 +1 位作者 赵建民 彭丽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8期13886-13887,13893,共3页
利用近30年的包头地区气象信息化数据,采用气象资料整编和统计方法,对包头地区土右旗气象观测站风向风速年、月、日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土右旗年主导风向为E风,出现频率为11.5%,W风的出现频率也较高,为9.1%,静风的年出... 利用近30年的包头地区气象信息化数据,采用气象资料整编和统计方法,对包头地区土右旗气象观测站风向风速年、月、日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土右旗年主导风向为E风,出现频率为11.5%,W风的出现频率也较高,为9.1%,静风的年出现频率为20.3%;全年以NNW方向的风平均风速最大,为3.3 m/s。1~4、10~12月份主导风向均为W,出现频率在9.4%~12.3%;5~9月份主导风向均为E,出现频率为11.6%~19.3%。近30年土右旗年平均风速为2.1 m/s,4月份最大,1月份最小;近20年逐小时10 min平均风速均以夜间至凌晨较小且处于平稳状态,日出以后风速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大,15:00左右达到一日中的最大值,此后平均风速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要素 变化特征 地面气象站 信息化 土右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档案数字化流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鹏 张杰 贺美萍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57,共2页
随着极端天气不断增多,气象档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地面气象记录报表的数字化处理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目前全国2400个国家基本(准)站和一般站已基本完成从建站到2008年地面气象月报表中基本定时观测资料的信息化工作,680个国家... 随着极端天气不断增多,气象档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地面气象记录报表的数字化处理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目前全国2400个国家基本(准)站和一般站已基本完成从建站到2008年地面气象月报表中基本定时观测资料的信息化工作,680个国家基本(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档案 档案数字化 气象记录 月报表 地面气象 定时观测 数字化流程 数字化档案 数据集 档案原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实时数据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德龙 张立 +1 位作者 温建伟 郭海平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3年第1期58-59,共2页
利用气候极值范围检查、内部一致性检查、时间一致性检查、空间一致性检查,对自动气象站的实时资料进行了质量控制。经质量控制后,特别是小时数据变频检查,实时气象数据质量有较大程度提高。
关键词 气象 实时值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doop下基于粗糙集与贝叶斯的气象数据挖掘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晨阳 马志强 +2 位作者 刘利民 常骏 李永利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5年第4期72-76,90,共6页
随着气象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气象部门积累了海量的气象数据,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获取有用的知识,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气象数据具有维度高、依赖性强等特点,这就对气象数据挖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典数据挖掘算法在处理海量气象数据时... 随着气象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气象部门积累了海量的气象数据,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获取有用的知识,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气象数据具有维度高、依赖性强等特点,这就对气象数据挖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典数据挖掘算法在处理海量气象数据时在性能与准确率方面无法获得较好的结果。在分析了MapReduce计算模型与粗糙集、贝叶斯分类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MapReduce的计算等价类的数据约简算法与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最后在Hadoop平台上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并行数据挖掘方案可以有效处理海量气象数据,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集 朴素贝叶斯 MAPREDUCE 气象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判断气象通信传输链路中的故障点
13
作者 贺美萍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5年第3期98-99,共2页
文章通过介绍省级新一代国内气象通信系统监控监视原理,局站—盟市—区局传输链路及根据缺报情况、台站性质、传输链路等进行综合分析,迅速判断传输链路或哪个节点发生故障,立即通知相关维护和网络管理人员排除故障,恢复资料传输。
关键词 判断 气象 通信传输 链路 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的实时质量控制及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俐 张晓玲 +2 位作者 玉坤 赵文芳 王麟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6期5153-5155,共3页
当前北京地区300多个自动气象站形成了一个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均极高的自动站观测网,数据质量成为了首要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在此对北京地区自动站观测资料进行质量控制研究,开发了可用于实时业务的质量控制系统,同步开发前台WEB网页实时显... 当前北京地区300多个自动气象站形成了一个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均极高的自动站观测网,数据质量成为了首要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在此对北京地区自动站观测资料进行质量控制研究,开发了可用于实时业务的质量控制系统,同步开发前台WEB网页实时显示质控结果和数据,供自动站安装维护人员、数据管理人员以及气象业务和科研人员查询和下载,满足多业务类型的需要。系统质控结果表明,除了国家站5 min数据外,其他种类的资料的正确率均在95%以上,国家站1 h数据质量最高;整体小时数据质量优于5 min观测数据,国家站与区域站之间的质量差异不明显;影响正确率的最主要因子是数据缺失,不管国家站还是区域站,总体的可疑率和错误率均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区 自动站气象站 质量控制 观测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Reduce在气象数据传输时效统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文芳 刘旭林 +1 位作者 桑雪竹 王鳞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238-243,共6页
气象数据的传输时效保障已成为探测和信息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快速统计各类数据到报率和及时率成为一项迫切需求.基于Map Reduce编程模型设计了各类数据到报率和及时率的算法,在Hadoop平台上利用该算法实现了各类数据的逐日到报率和及... 气象数据的传输时效保障已成为探测和信息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快速统计各类数据到报率和及时率成为一项迫切需求.基于Map Reduce编程模型设计了各类数据到报率和及时率的算法,在Hadoop平台上利用该算法实现了各类数据的逐日到报率和及时率的统计,选择文本方式和Sequence File方式作为Map Reduce计算模型的输入数据源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Sequence File作为数据源能更好地提升Map Reduce并行运算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REDUCE 数据传输 时效 到报率 及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模拟 被引量:22
16
作者 张存厚 王明玖 +1 位作者 张立 杨丽萍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50,共10页
利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额尔古纳右旗牧业气象试验站1994-2009年牧草生长季逐月实测资料,对CEN-TURY模型进行检验,模拟了呼伦贝尔草甸草原1961-2010年间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动态,并与26个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模型检验结果显示,... 利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额尔古纳右旗牧业气象试验站1994-2009年牧草生长季逐月实测资料,对CEN-TURY模型进行检验,模拟了呼伦贝尔草甸草原1961-2010年间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动态,并与26个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模型检验结果显示,生长季内逐月地上生物量模拟值与观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R2=0.53,斜率b=0.94,误差平方根值为72.07 g/m2,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38.02%。检验结果表明,CENTURY模型能够成功地模拟这类草原的季节动态和年际变化。在过去的50年中,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温度增加,降水略增,AN-PP增加。相关分析表明,ANPP与生长季降水量(r=0.372)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年平均最低气温、年平均地面气温、年平均气温、7月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年平均风速(r=-0.382)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其他气象因子无显著的相关关系。应用区域气候模式系统PRECIS输出的2021-2050年气候情景数据分析得出,在SRES B2、A2和A1B情景下,未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将呈显著升高趋势,降水量略增,ANPP虽然在年际间存在波动,但总体呈明显增加态势,分别较基准时段增加了67.14%,69.65%和76.58%,增加速率分别为16.51,17.34和16.42 g/(m2.10 a)。在3种情景下,未来气候变化均会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群落生产力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甸草原 气候变化 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 CENTURY模型 RCM-PRECIS 相关分析 SRES情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概率分布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优化配置 被引量:33
17
作者 齐志远 郭佳伟 李晓炀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3-209,共7页
为提高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效率、降低建设成本和增强供电可靠性,提出一种系统优化配置的设计方法。综合考虑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出力的相关性及储能蓄电池寿命等因素,建立以系统发电成本最低为目标和以负载失电率为约束条件的优化函数,用... 为提高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效率、降低建设成本和增强供电可靠性,提出一种系统优化配置的设计方法。综合考虑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出力的相关性及储能蓄电池寿命等因素,建立以系统发电成本最低为目标和以负载失电率为约束条件的优化函数,用改进和声搜索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整个求解过程通过二次优化完成,在初次优化结果的基础上,对得到的风电机组功率根据市场实际情况进行修正,然后对目标函数重新优化,最终得到光伏发电和储能装置容量的优化结果。通过实例对提出的优化配置方法进行模拟验证,结果表明经过优化配置后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能够满足负载供电需求并降低建设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光伏发电 互补系统 优化配置 联合概率分布 改进和声搜索 二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高空探测质量主要因素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8
18
作者 贺美萍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5年第4期60-61,69,共3页
文章从实际工作出发对影响高空探测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措施建议。研究表明,雷达标定方法、雷达观测环境、湿度基点电阻和基测数据准确性、施放瞬间气象要素的准确性都是影响高空资料质量的重要因素。采用科学的雷达标定方... 文章从实际工作出发对影响高空探测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措施建议。研究表明,雷达标定方法、雷达观测环境、湿度基点电阻和基测数据准确性、施放瞬间气象要素的准确性都是影响高空资料质量的重要因素。采用科学的雷达标定方法、确定测站雷达的探测性能、基点电阻、基值测定和施放瞬间数据自动化、台站二次订正等措施是提高高空探测质量的技术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点电阻 雷达标定 地面要素 准确性 数据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全区气候回顾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丽桃 冯月琴 王军霞 《内蒙古草业》 2012年第1期22-24,共3页
2010年度(2009年11月~2010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的主要气候特征是年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前半年偏冷,后半年偏暖;年总降水量全区大部地区正常到偏多。冬春季全区出现罕见的持续低温天气过程;夏季全区大部地区出现高温、局部地区出现暴雨、... 2010年度(2009年11月~2010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的主要气候特征是年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前半年偏冷,后半年偏暖;年总降水量全区大部地区正常到偏多。冬春季全区出现罕见的持续低温天气过程;夏季全区大部地区出现高温、局部地区出现暴雨、雷暴、冰雹、病虫害等灾害,部分地区出现较严重干旱,给农牧业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 内蒙古自治区 201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9~2009年土默川地区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分析
20
作者 王春燕 刘秀荣 宋卫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792-7794,共3页
应用1959~2009年土默川地区气温和降水量观测资料,对该地区的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内各站降水量年变化趋势不明显,但20世纪60~80年代呈下降趋势,80~90年代呈上升趋势,最近10年又处于下降趋势。该地区年平均气... 应用1959~2009年土默川地区气温和降水量观测资料,对该地区的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内各站降水量年变化趋势不明显,但20世纪60~80年代呈下降趋势,80~90年代呈上升趋势,最近10年又处于下降趋势。该地区年平均气温一直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近20年处于气温变暖的快速增长期,呼和浩特市区气温的升高幅度大于该地区内其他测站,上升幅度最大的是90年代,比80年代升高0.83℃;春、夏、秋季气温上升幅度相对小,而冬季气温上升幅度最大,90年代冬季变暖最为明显,比80年代升高1.35℃。呼和浩特市区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表明了城市化进程对局地气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气候变化 土默川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