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费时代的文化向度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埃亮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2-144,共3页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宣告消费时代的来临。在消费时代,消费已经不是手段,而是生活的目的。对物的占有正在让位于对符号、记号的占有。即便是文学、艺术等精神性活动也要通过市场来确立其价值,通过人的消费这样的方式证明其存在的合...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宣告消费时代的来临。在消费时代,消费已经不是手段,而是生活的目的。对物的占有正在让位于对符号、记号的占有。即便是文学、艺术等精神性活动也要通过市场来确立其价值,通过人的消费这样的方式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过度消费作为一种破坏性力量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消费方向的转变,消费模式的转化,消费观念的改变是我们面对的紧迫任务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时代 时尚 文化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代表”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规律 被引量:2
2
作者 贾玉珍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9-41,共3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把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社会主义建设统一起来 ,揭示了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内在联系 ,揭示了党的先进性与社会发展的三个方面 ,即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内在联系。并赋予党的先进性以深刻的科学的内涵。具...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把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社会主义建设统一起来 ,揭示了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内在联系 ,揭示了党的先进性与社会发展的三个方面 ,即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内在联系。并赋予党的先进性以深刻的科学的内涵。具体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这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社会主义建设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发式教学在“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
3
作者 于红梅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27-128,109,共3页
高校“法律基础”课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搞好课堂教学,与运用好的教学方法分不开。本文就如何在“法律基础”课中更好地结合案例分析,运用启发式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 案例分析 法律基础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目前哲学形状的反思
4
作者 王埃亮 《榆林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8-10,共3页
哲学已经陷入了困境,这是从事哲学教学与研究的人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简单的可以概括为:一是哲学缺少反思,批判性差,处于失职状态:二是充满假大空,粉饰太平,没有实现求真知,捍卫真理的历史使命:三是体系单一,内容陈旧... 哲学已经陷入了困境,这是从事哲学教学与研究的人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简单的可以概括为:一是哲学缺少反思,批判性差,处于失职状态:二是充满假大空,粉饰太平,没有实现求真知,捍卫真理的历史使命:三是体系单一,内容陈旧,不能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四是表述混乱,故弄玄虚,玩文字游戏,离现实越来越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思 哲学教学 概括 历史使命 适应 体系 改革发展 粉饰 困境 根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精神的重建
5
作者 闻凤兰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3,共3页
重建社会主义精神 :首先应研究资本主义精神的历史与现状 ,获取重建社会主义精神的有益启示 ;其次从社会主义原有精神及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伦理精华来建构社会主义新伦理 ;再次通过教育把社会主义的新伦理灌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形... 重建社会主义精神 :首先应研究资本主义精神的历史与现状 ,获取重建社会主义精神的有益启示 ;其次从社会主义原有精神及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伦理精华来建构社会主义新伦理 ;再次通过教育把社会主义的新伦理灌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形成社会主义新精神。重建社会主义精神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将为人类共同生存与发展提供普遍规范与精神支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精神 儒家伦理 资本主义精神 传统文化 经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