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蒙古族音乐风格在手风琴演奏艺术中的文化阐释 |
王艳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2
|
微信音乐类公众账号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学习的影响 |
赵伟晶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3
|
当代中国芭蕾舞剧民族化浅析 |
胡阿荣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4
|
民族歌剧《木雕的传说》的创作意义与风格特征 |
贺希格图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5
|
科尔沁蒙古族短调民歌的特征分析及传承探讨 |
姜国平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6
|
科尔沁蒙古族短调民歌的特征分析及传承探讨 |
姜国平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7
|
蒙古族歌剧艺术发展的研究---以《木雕的传说》为例 |
赵伟晶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8
|
蒙古族曲艺的艺术特色探究 |
胡阿荣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9
|
通辽地区蒙古族民歌的风格划分 |
王艳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0
|
呈示中的“展开性变奏”——勋伯格发现和发扬的一种勃拉姆斯主题法 |
刘畅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1
|
浅析《沂蒙山小调》的艺术特点 |
李秋菊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12
|
冼星海歌曲创作及其爱国主义教育的独特优势 |
耿学刚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3
|
浅析咏叹调《造谣、诽谤》的艺术特色和演唱风格 |
牛多林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4
|
浅谈舞台形体表演在歌唱中的重要意义 |
李秋菊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5
|
钢琴右踏板的运用 |
胡阿荣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6
|
论《牧神午后》的配器艺术 |
王兴斌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7
|
谱面的音符——情感的符号 |
王艳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8
|
思念 |
贺希格图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9
|
乐器的角色化使用 |
张欣欣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20
|
简析邹城市“平派”鼓吹乐的艺术特征 |
晓红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