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过肝脏非靶向脂质组学探讨沙芪浓缩丸缓解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机制
1
作者 包书茵 王璇 +2 位作者 白鹏举 吴琼 马茜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04-1513,共10页
目的:观察蒙药沙芪浓缩丸(SQ)对高脂饮食(HFD)诱导的ICR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物的差异。方法:将30只SPF级8周龄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组(n=6)、HFD组(n=6)、低剂量SQ(SQL)组(n=6)、高剂量SQ(SQH)组(n=6)及护肝片(PLT)组(n=6)。HFD组通过... 目的:观察蒙药沙芪浓缩丸(SQ)对高脂饮食(HFD)诱导的ICR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物的差异。方法:将30只SPF级8周龄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组(n=6)、HFD组(n=6)、低剂量SQ(SQL)组(n=6)、高剂量SQ(SQH)组(n=6)及护肝片(PLT)组(n=6)。HFD组通过60%高脂饲料喂养8周构建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SQL组给予SQ水溶液以395 mg/kg灌胃,SQH组给予SQ水溶液以790 mg/kg灌胃,PLT组给予护肝片以0.655 g/kg灌胃,每天一次,连续给药4周。每周测定小鼠体重和进食量,并检测各组小鼠血糖、Lee's指数、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水平、肝脏中乙醇胺磷酸转移酶1(CEPT1)、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及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蛋白表达水平,苏木精-伊红(HE)和油红O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肝脏病理损伤程度,运用LC-MS非靶向脂质组学分析平台检测各组小鼠肝脏的脂质含量变化,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比较各组间脂质代谢谱的差异,并筛选差异性脂质代谢物。结果:与CON组相比,HFD组小鼠体重、血糖及血清中TG、TC、LDL-C、ALT和AST含量均显著升高,HDL-C含量显著降低。HE和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小鼠肝组织出现明显的脂滴积蓄;与HFD组相比,SQL组和SQH组小鼠体重、血糖及血清中TG、TC、LDL-C、ALT和AST含量均显著下降,HDL-C含量显著升高,小鼠肝组织脂质分布较HFD组少。肝脏切片的HE和油红O染色结果表明SQ能够改善肝脏中脂滴的异常积蓄。脂质组学结果显示SQ能够使25种异常表达的脂质代谢物趋近于正常组水平,并筛选出9个代表性的差异脂质代谢物。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Q能够降低ATGL和DGAT的蛋白表达,增加CEPT1的蛋白表达。结论:SQ可能通过调控MAFLD小鼠甘油三脂类代谢、磷脂酰胆碱类代谢和二甲基磷脂酰乙醇胺类脂质代谢改变小鼠肝脏脂质谱从而缓解MAF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 沙芪浓缩丸 脂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