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院校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
1
作者 徐丽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9期86-87,共2页
文章阐述了民族院校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学缘结构不合理、教学观念滞后、教师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民族院校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转变思想,转移重心;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复合型"... 文章阐述了民族院校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学缘结构不合理、教学观念滞后、教师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民族院校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转变思想,转移重心;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复合型"教师的培养;师资队伍管理机制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院校 大学英语 师资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英语教学翻转课堂的信息化建设 被引量:26
2
作者 郑璞玉 安桂芹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翻转课堂期望依靠因材施教的方式打造个性化教学模式,解决"一刀切"教学弊端。但面对主动性弱的学生,教学质量也备受质疑。信息化教学与高校英语教学翻转课堂的结合体现高校教学注重从实践应用角度出发的理念,通过强化翻转课... 翻转课堂期望依靠因材施教的方式打造个性化教学模式,解决"一刀切"教学弊端。但面对主动性弱的学生,教学质量也备受质疑。信息化教学与高校英语教学翻转课堂的结合体现高校教学注重从实践应用角度出发的理念,通过强化翻转课堂的实践持续性和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逐步提升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能力,以期打造特色灵活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因材施教 信息化教学 高校英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师职业发展研究——教师作为学习者和研究者角色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安桂芹 张亚丽 余玲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2-126,共5页
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教师作为学习者和研究者的角色作为研究重点,分析了目前在师资方面存在的问题,揭示了教师作为学习者和研究者角色变化的不可避免性,并提出了如何帮助教师尽快适应这种... 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教师作为学习者和研究者的角色作为研究重点,分析了目前在师资方面存在的问题,揭示了教师作为学习者和研究者角色变化的不可避免性,并提出了如何帮助教师尽快适应这种角色的方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 学习者 研究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欢与人道:《调音师》等印度电影的民族性与现代性问题 被引量:3
4
作者 杜宁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7-31,共5页
斯里兰姆·拉格万(SriramRaghavan)执导的印度电影《调音师》于2019年4月3日在大陆上映,目前豆瓣评分8.3分,位居同期上映电影前列。该片讲述了假装眼盲的钢琴师阿卡什(Akash)在目击一起凶杀案后,所遭遇的种种出其不意的经历。影片... 斯里兰姆·拉格万(SriramRaghavan)执导的印度电影《调音师》于2019年4月3日在大陆上映,目前豆瓣评分8.3分,位居同期上映电影前列。该片讲述了假装眼盲的钢琴师阿卡什(Akash)在目击一起凶杀案后,所遭遇的种种出其不意的经历。影片反转不断,高潮跌出,在大陆引发了新一波印度电影热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电影 现代性问题 调音 民族性 人道 狂欢 出其不意 凶杀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传记电影叙事的共性与个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苏扬 安洁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2-44,共3页
中美两国都拥有较为丰富的传记电影文本,两国都在这一类型片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索,从早年的《聂耳》《海伦·凯勒》,到最近的《黄金时代》(又名"萧红传")《丹麦女孩》等,电影让观众看到了一个个鲜活和立体的人物形象以... 中美两国都拥有较为丰富的传记电影文本,两国都在这一类型片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索,从早年的《聂耳》《海伦·凯勒》,到最近的《黄金时代》(又名"萧红传")《丹麦女孩》等,电影让观众看到了一个个鲜活和立体的人物形象以及一段段跌宕起伏的人生。然而电影的语境、市场的不同造就了两国传记电影艺术特性的不同。除了题材、立传对象等方面的区别以外,在叙事上,中美传记电影也在拥有共性的同时,各自有着截然不同的艺术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记电影 中美对比 叙事 共性 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德加·赖特与英式幽默 被引量:1
6
作者 贾鸿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7-89,共3页
当我们探讨埃德加·赖特时,无法回避英式幽默,而反过来,当我们总结英国电影中的英式幽默时,赖特也成为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可以说,英式幽默在赖特的电影中无处不在,成为赖特作品,甚至是赖特对世界进行重新阐释的一部分,而非赖特用... 当我们探讨埃德加·赖特时,无法回避英式幽默,而反过来,当我们总结英国电影中的英式幽默时,赖特也成为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可以说,英式幽默在赖特的电影中无处不在,成为赖特作品,甚至是赖特对世界进行重新阐释的一部分,而非赖特用以单纯吸引观众的噱头。而赖特在盖·里奇之后也丰富了英式幽默,使英式幽默不曾因浅显易懂、受众更广的美式幽默大行其道而远离人们的视野。可以说,赖特与英式幽默是一种互相成就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德加·赖特 英式幽默 继承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契丹文史料所见安团将军及割烈司徒名讳考释 被引量:1
7
作者 彭鞑茹罕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2-116,共5页
辽朝统治贵族分皇族耶律氏和后族萧氏,皇族世代与后族通婚.对辽朝后族各家族的研究一直是契丹辽史研究的重要部分.解读新近发现的契丹小字碑刻,考证国舅小翁帐阿古只之子安团及其孙割烈名讳及身份,得出相关史料中的“迷古德”“迷骨里... 辽朝统治贵族分皇族耶律氏和后族萧氏,皇族世代与后族通婚.对辽朝后族各家族的研究一直是契丹辽史研究的重要部分.解读新近发现的契丹小字碑刻,考证国舅小翁帐阿古只之子安团及其孙割烈名讳及身份,得出相关史料中的“迷古德”“迷骨里”“迷古宁”均为阿古只之子安团的另一个名字.根据对应汉字之古音,为契丹小字原字和构拟了ku和之音,判断出辽史所载萧排押之父为相关文献中的“割烈”“讫列”,而并非萧挞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丹小字 安团 割烈 名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廉·福克纳小说在中国的译介出版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徐丽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9-81,共3页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文学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文章从名声学的角度出发,用历史、比较的方法探讨其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出版和研究情况。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出版 译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快车谋杀案》原著与电影的对比
9
作者 郭旋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91-93,共3页
文学作品的每一次翻拍都是对原著的重构。《东方快车谋杀案》是被誉为"侦探小说女王"的阿加莎·克里斯蒂最著名的侦探小说,被多次搬上大银幕。其中较为著名的包括由西德尼·吕美特执导的1974版、由菲利普·马丁... 文学作品的每一次翻拍都是对原著的重构。《东方快车谋杀案》是被誉为"侦探小说女王"的阿加莎·克里斯蒂最著名的侦探小说,被多次搬上大银幕。其中较为著名的包括由西德尼·吕美特执导的1974版、由菲利普·马丁执导的2010版、由肯尼思·布拉纳执导的2017版。本文选择其中影响力较大的三部电影,对比它们的叙事特点、人物塑造上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不仅带领观众重温了阿加莎伟大的作品,也使观众又看到了另一种《东方快车谋杀案》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快车谋杀案》 改编电影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