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美双造成斑马鱼胚胎脊索畸形及其与甲状腺素的关联 被引量:1
1
作者 蔡晓旭 于永利 +9 位作者 齐澈力木格 穆瑞 成曼溶 包姝姝 常旭 尤欢 张学富 康桂英 杨景峰 董武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8-817,共10页
福美双(tetramethyl thiram disulfide,thiram)是一种二硫代甲氨基甲酸盐类(dimethyldithiocarbamate,DTCs)农药,在我国使用较为广泛,因其高残留性引起广泛重视。本研究使用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作为动物模型,探讨了福美双造成斑马... 福美双(tetramethyl thiram disulfide,thiram)是一种二硫代甲氨基甲酸盐类(dimethyldithiocarbamate,DTCs)农药,在我国使用较为广泛,因其高残留性引起广泛重视。本研究使用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作为动物模型,探讨了福美双造成斑马鱼胚胎脊索弯曲及其与甲状腺素的关联。将受精后3 h(3 hours post-fertilization,3 hpf)斑马鱼胚胎分别短期(10和30 min)暴露或持续暴露于0.0024、0.024和0.24 mg/L的低质量浓度福美双中,并在24,48,72和96 hpf分别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HPLC检测结果显示,斑马鱼体内可检测的福美双含量为0.13 mg/kg(暴露从3 hpf至72 hpf)。形态学结果显示,即使短期(30 min)福美双暴露,也会引起斑马鱼胚胎死亡率的升高、孵化延迟,并造成脊索弯曲。福美双暴露会降低甲状腺素关联基因甲状腺过氧化物酶基因(TPO)的表达。激素水平检测也发现福美双可造成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T4)和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含量的降低。试验结果表明一次性短期福美双暴露仍对斑马鱼胚胎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这种作用也许与甲状腺激素之间存在关联,试验也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农药的生物监控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美双 斑马鱼胚胎 发育毒性 甲状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代蛋氨酸对青鳉亲本繁育和子代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洁 宋磊 +7 位作者 王欢 齐澈力木格 尹晓宇 于永利 康桂英 张学富 董武 杨景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919-5930,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硒代蛋氨酸(Se-Met)对青鳉亲本繁育和子代发育的影响。把17条4~5月龄青鳉随机分配到4个组,每组3~5条鱼。对照组投喂基础干饲料,试验组分别投喂含2、10和50μg/g Se-Met的干饲料。试验期7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10μ... 本试验旨在研究硒代蛋氨酸(Se-Met)对青鳉亲本繁育和子代发育的影响。把17条4~5月龄青鳉随机分配到4个组,每组3~5条鱼。对照组投喂基础干饲料,试验组分别投喂含2、10和50μg/g Se-Met的干饲料。试验期7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10μg/g Se-Met组卵巢硒浓度显著升高(P<0.05);2)10、50μg/g Se-Met组的接近、求偶方向和求偶圆舞发生频率显著降低(P<0.05);3)50μg/g Se-Met组的Ⅲ期卵细胞计数显著升高(P<0.05),10和50μg/g Se-Met组的精子计数显著降低(P<0.05);4)10和50μg/g Se-Met组大脑中细胞色素P45019b(CYP19b)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50μg/gSe-Met组卵巢中细胞色素P45019a(CYP19a)、卵泡刺激素b(FSHb)、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1b(GnRH1b)和黄体生成素b(LHb)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5)50μg/g Se-Met组胚胎的未受精率显著升高(P<0.05),10和50μg/g Se-Met组胚胎的畸形率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过量补充Se-Met会导致青鳉的求偶行为活动降低,雄性青鳉精原细胞数量减少,雌性青鳉卵巢及卵细胞形态紊乱,以及子代未受精率和畸形率增加,提示水产鱼类饲料添加Se-Met时应注意硒的实际需求和适当的补充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鳉 硒代蛋氨酸 生殖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叶荨麻安全性评估及对脂多糖诱导雏鸡肠道炎性变化的保护作用
3
作者 康威 王德升 +5 位作者 陈泓松 蔡晓旭 尹晓宇 刘乌云 杨景峰 董武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043-4056,共14页
本试验旨在评估麻叶荨麻的安全性并研究其对脂多糖(LPS)诱导雏鸡肠道炎症的影响。试验选用受精后4 h的正常AB系斑马鱼胚胎,对照组加入5μL的0.1%二甲基亚砜(DMSO),试验组分别加入5μL浓度为0.1、0.5、1.0、5.0、10.0、20.0、40.0和80.0 ... 本试验旨在评估麻叶荨麻的安全性并研究其对脂多糖(LPS)诱导雏鸡肠道炎症的影响。试验选用受精后4 h的正常AB系斑马鱼胚胎,对照组加入5μL的0.1%二甲基亚砜(DMSO),试验组分别加入5μL浓度为0.1、0.5、1.0、5.0、10.0、20.0、40.0和80.0 mg/mL的麻叶荨麻乙醇提取液,并于受精后72 h加入5μL的100 ng/mL LPS处理液用于炎症诱导,直到受精后120 h。然后,选择体重[(100±5)g]接近的3日龄浦东鸡18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是对照组、LPS组、3%麻叶荨麻组、6%麻叶荨麻组、3%麻叶荨麻+LPS组和6%麻叶荨麻+LPS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3%和6%麻叶荨麻粉的饲粮。试验期11 d。试验第8天,给麻叶荨麻+LPS组试验鸡灌服0.1 mL浓度为1 mg/mL的LPS,持续3 d。结果表明:1)受精后120 h,与对照组相比,麻叶荨麻乙醇提取液在浓度为5.0 mg/mL及以下时对斑马鱼胚胎存活率、孵化率和畸形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LPS组斑马鱼幼鱼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与LPS组相比,5.0 mg/mL麻叶荨麻+LPS组斑马鱼幼鱼白细胞介素-8(IL-8)和TNF-α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LPS组雏鸡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显著降低(P<0.05),十二指肠杯状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十二指肠IL-6和TNF-α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与LPS组相比,3%麻叶荨麻+LPS组和6%麻叶荨麻+LPS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显著提高(P<0.05),十二指肠杯状细胞数量有增加趋势(P>0.05),十二指肠IL-6和TNF-α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麻叶荨麻对LPS诱导的斑马鱼和雏鸡肠道发育障碍和炎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但饲粮中的添加比例应控制在15 g/kg BW或者6%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叶荨麻 斑马鱼 浦东鸡 脂多糖 炎症 安全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