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6名蒙汉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静 何瑞玲 +1 位作者 王凤琴 王洪军 《中国健康教育》 2006年第9期677-679,共3页
目的了解蒙汉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内蒙古民族大学1996名蒙汉族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内蒙古民族大学蒙汉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P&... 目的了解蒙汉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内蒙古民族大学1996名蒙汉族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内蒙古民族大学蒙汉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P<0.01),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0.86%。蒙古族学生的敌对和恐怖等症状水平明显高于汉族学生(P<0.05);蒙古族女生的强迫、人际敏感和焦虑症状水平明显高于蒙古族男生(P<0.05);汉族女生的躯体化、焦虑和抑郁症状水平明显高于汉族男生(P<0.05)。结论应针对不同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健康促进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 抑郁症 焦虑症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洗液及丙酸倍氯米松软膏外用治疗摩擦性苔藓样疹8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佟立 韩秀珍 王焱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34-634,共1页
关键词 摩擦性苔藓样疹 中药洗液 丙酸倍氯米松软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肝脾CT比值初步探讨蒙汉民族脂肪肝的发病情况
3
作者 王琪 龚金山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2011-2012,共2页
目的利用肝脾CT比值初步探讨蒙汉民族脂肪肝的发病情况。方法;选取CT检查检测出有脂肪肝的蒙汉族患者共100例,分为蒙汉两组各50例,逐例测量肝、脾CT值,计算出肝脾CT比值,对比两组脂肪肝患者的发病情况。结果:轻、中度脂肪肝,蒙... 目的利用肝脾CT比值初步探讨蒙汉民族脂肪肝的发病情况。方法;选取CT检查检测出有脂肪肝的蒙汉族患者共100例,分为蒙汉两组各50例,逐例测量肝、脾CT值,计算出肝脾CT比值,对比两组脂肪肝患者的发病情况。结果:轻、中度脂肪肝,蒙古族发病率明显高于汉族发病率,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重度组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古族轻、中度脂肪肝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汉族轻、中度脂肪肝患者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脾CT比值 脂肪肝 蒙汉民族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STR基因座复合扩增体系的构建及其法医学应用
4
作者 席世涵 屈轶龄 +5 位作者 夏若成 熊磊 柴思雨 佟春兰 陶瑞旸 李成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231-238,245,共9页
目的构建一个猫STR基因座复合扩增体系并对其技术性能进行测试,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整理和分析猫STR基因座文献数据资料,筛选可用于猫个体识别和亲缘关系鉴定的STR基因座和性别鉴定位点,设计荧光标记引物,构建复合扩增体系。对构建的... 目的构建一个猫STR基因座复合扩增体系并对其技术性能进行测试,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整理和分析猫STR基因座文献数据资料,筛选可用于猫个体识别和亲缘关系鉴定的STR基因座和性别鉴定位点,设计荧光标记引物,构建复合扩增体系。对构建的复合扩增体系进行灵敏度、准确性、均衡性、稳定性、种属特异性、组织同一性和混合样本等验证,并对145例猫无关个体进行群体遗传学调查。结果成功筛选到16个猫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和1个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并构建了包含上述基因座的复合扩增体系。DNA模板量低至0.25 ng时仍可得到完整分型,检测其他常见动物样本时未见特异性扩增峰。群体遗传学调查结果显示,16个猫STR基因座累积个体识别率为1-3.57×10^(-20),累积非父排除率为1-6.35×10^(-5),累积匹配概率为3.61×10^(-20)。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猫STR基因座复合扩增体系灵敏度高、种属特异性好、分型结果准确,能够为司法鉴定领域中涉及猫的种属鉴定、个体识别及亲缘关系鉴定等案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短串联重复序列 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 复合扩增体系 个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总胆固醇升高风险与胆石症发生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赵伟伟 杜晓旭 戈宏焱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3-580,共8页
目的 运用双向孟德尔随机化评估总胆固醇升高风险与胆石症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方法 总胆固醇与胆石症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数据来自open gwas公共数据库,对基于全基因组相关联研究(GWAS)的所有汇总数据进行二次数据分析,分别选择与总... 目的 运用双向孟德尔随机化评估总胆固醇升高风险与胆石症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方法 总胆固醇与胆石症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数据来自open gwas公共数据库,对基于全基因组相关联研究(GWAS)的所有汇总数据进行二次数据分析,分别选择与总胆固醇或者胆石症密切关联的遗传位点作为暴露或者结局变量,用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法、IVW随机效应模型、IVW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进行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以OR值评价总胆固醇和胆石症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 以总胆固醇为暴露、胆石症为结局,去除异质性前总胆固醇-胆石症的总体OR=0.91,95%CI:0.85~0.97;去除异质性后总胆固醇-胆石症的总体OR=0.93,95%CI:0.89~0.97。以胆石症为暴露、总胆固醇为结局,去除异质性前胆石症-总胆固醇的总体OR=0.20,95%CI:0.06~0.65;去除异质性后胆石症-总胆固醇的总体OR=0.28,95%CI:0.10~0.83。基因预测的总胆固醇和胆石症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结论 本研究证实了总胆固醇与胆石症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随着遗传上有关能使总胆固醇水平升高的等位基因的增加,发生胆石症的风险降低。反之,随着遗传上有关能使胆石症发病增高的等位基因的增加,总胆固醇水平升高的风险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胆固醇 胆石症 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德都红花-7味散对急性肝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急毒性药理试验 被引量:10
6
作者 巴图德力根 赵忠孝 张国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4-495,共2页
目的:研究蒙药德都红花-7味散降酶保肝作用及其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将蒙药德都红花-7味散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和护肝片组分别灌胃7天,腹腔注射CCl4引起小鼠肝损害,观察蒙药德都红花-7味散和护肝片对血清ALT、AST、LDH含量的影响;应用... 目的:研究蒙药德都红花-7味散降酶保肝作用及其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将蒙药德都红花-7味散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和护肝片组分别灌胃7天,腹腔注射CCl4引起小鼠肝损害,观察蒙药德都红花-7味散和护肝片对血清ALT、AST、LDH含量的影响;应用光镜观察肝脏形态学的变化。采用近似LD50试验方法,24h大剂量、多次连续灌胃给药60g/kg体重,测出该药LD50或最大耐受剂量,并检测血清ALT、AST含量,观察肝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小鼠血清AST、ALT、LDH显著升高(P<0.01);德都红花-7味散高、中、低剂量组和护肝片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降低血清AST、ALT、LDH含量作用(P<0.05);而德都红花-7味散中、低剂量组降低血清AST、ALT、LDH含量显著优于德都红花-7味散高剂量组和护肝片组(P<0.05)。模型组肝组织学改变主要表现为碎片状坏死;护肝片组可见散在点状及小碎片状坏死;德都红花-7味散高剂组以点状为主,偶有小碎片状坏死,较护肝片组轻;德都红花-7味散中、低剂组肝组织损伤状况较相似,主要表现为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偶有点状坏死。急性毒性试验未观察到明显毒性反应,无动物死亡,测得最大耐受剂量MTD>60g/kg,相当于成人日用药量的1200倍以上。结论:德都红花-7味散和护肝片均有降酶保肝作用,而且德都红花-7味散作用更显著。德都红花-7味散大剂量服用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都红花-7味散 降酶保肝 急性毒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曲肽联合加大补液量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戈宏焱 李培霞 +2 位作者 张洋洋 王丽丽 魏耀玲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奥曲肽联合加大补液量对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新的诊疗思路。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7年5月就诊于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的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4)。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目的通过观察奥曲肽联合加大补液量对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新的诊疗思路。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7年5月就诊于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的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4)。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曲肽0.6 mg,1次/12 h,持续泵入3 d后,改为0.2 mg,1次/8 h,皮下肌注,连续应用7~10 d,并加大补液量,其余治疗根据患者自身症状及机体耐受情况给予对症处理。观察治疗期间患者的生命体征、腹围、体质量及腹水消退时间,统计患者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腹水消退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13±1.25)d vs(11.61±1.34)d,t=-4.06,P<0.001;(10.01±1.46)d vs(16.10±1.57)d,t=-7.65,P<0.001];腹围平均每天减少量、体质量平均每天减少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01±0.75)cm vs(2.42±0.35)cm,t=4.69,P<0.001;(1.67±0.42)kg vs(0.97±0.54)kg,t=4.58,P<0.001]。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88%vs 32.26%,χ~2=7.49,P<0.05;8.82%vs 38.71%,χ~2=8.56,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难治性腹水的基础上,应用奥曲肽联合加大补液量,能促进自发性利尿,可显著减少患者腹水量,缩短腹水消退时间,减少并发症,改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水 奥曲肽 补液疗法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实验室建立与建设的探讨 被引量:7
8
作者 赵文海 韩春平 吕品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3年第1期133-134,共2页
探讨了综合实验室建立的必要性;分析了综合实验室建立的优点,提出了综合实验室建立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综合实验室 实验室建设 高校 教学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肝纤维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9
作者 戈宏焱 张仕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563-566,共4页
各种原因所致的肝损伤均可导致肝纤维化的发生,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转变的病理过程。肝纤维化的形成是由于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增加和降解减少导致。而细胞外基质主要由基质金属蛋白酶降解,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肝纤维化的进展、诊治过程中起着... 各种原因所致的肝损伤均可导致肝纤维化的发生,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转变的病理过程。肝纤维化的形成是由于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增加和降解减少导致。而细胞外基质主要由基质金属蛋白酶降解,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肝纤维化的进展、诊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述了基质金属蛋白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清肝九味散治疗酒精性肝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戈宏焱 赵百岁 +1 位作者 张仕华 苏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947-1950,共4页
目的观察蒙药清肝九味散对酒精性肝炎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酒精性肝炎患者6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试验组给予蒙药清肝九味散治疗;对照组31例给予还原型谷胱甘... 目的观察蒙药清肝九味散对酒精性肝炎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酒精性肝炎患者6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试验组给予蒙药清肝九味散治疗;对照组31例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片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4周并在此期间均严格戒酒、卧床休息。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对照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GGT)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38.7±13.3)U/L vs(77.5±16.7)U/L)、(43.8±21.8)U/L vs(176.6±40.1)U/L、(63.8±21.7)U/L vs(302.9±73.3)U/L,t值分别为10.21、16.90、17.40,P值均<0.01];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亦有明显改善[(37.6±14.6)U/L vs(78.1±17.5)U/L、(39.6±15.3)U/L vs(180.3±44.3)U/L、(59.9±23.8)U/L vs(304.7±66.5)U/L,t值分别为10.10、16.40、19.60,P值均<0.01]。对照组患者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黏连蛋白、Ⅳ型胶原)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122.1±36.2)ng/ml vs(369.2±139.8)ng/ml、(118.6±43.8)ng/ml vs(185.9±92.7)ng/ml、(137.2±49.9)ng/ml vs(166.1±50.4)ng/ml、(128.7±48.3)ng/ml vs(155.1±44.5)ng/ml,t值分别为9.52、3.66、2.24、2.27,P值均<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亦有明显改善[(101.1±27.9)ng/ml vs(367.4±149.7)ng/ml、(91.6±48.4)ng/ml vs(188.3±100.5)ng/ml、(94.8±34.6)ng/ml vs(167.6±48.7)ng/ml、(92.7±30.3)ng/ml vs(161.3±62.2)ng/ml,t值分别为9.88、4.95、5.61、6.87,P值均<0.01]。2组间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3、2.31、3.56、3.90,P值均<0.05)。结论蒙药清肝九味散可以改善酒精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酒精性 蒙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清肝九味散治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戈宏焱 张仕华 +1 位作者 赵百岁 于传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2316-2320,共5页
目的观察蒙药清肝九味散对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影像学指标的改善情况,探讨清肝九味散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17年1月期间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病房及门诊就诊的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104例,随机分... 目的观察蒙药清肝九味散对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影像学指标的改善情况,探讨清肝九味散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17年1月期间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病房及门诊就诊的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52)和对照组(n=52)。实验组给予蒙药清肝九味散,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片。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肝脾超声检查结果及Fibro Scan检测的肝硬度值(LSM)。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2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GGT、LSM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Z值分别为-3.09、-7.19、-8.27,t=7.13,P值分别0.002、<0.001、<0.001、<0.001;对照组:Z值分别为-3.28、-4.60、-5.06,t=8.54,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01);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AST、GG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02、-2.15,P值分别为0.04、0.03);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右叶斜径、门静脉内径、门静脉速度、脾厚度、脾静脉内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t值分别为6.48、11.02、2.20、3.30、5.30,P值分别为<0.001、<0.001、0.030、<0.001、<0.001;对照组:t值分别为3.51、6.31、2.68、3.06、4.71,P值分别为0.01、<0.001、0.01、<0.001、<0.001);治疗后2组间肝右叶斜径、门静脉内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t值分别为3.96、3.53,P值分别为0.02、0.01)。结论蒙药清肝九味散治疗酒精性肝纤维化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有效改善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LSM和腹部彩超等影像学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肝硬化 酒精性 弹性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饮子对老年性痴呆大鼠认知能力和MAO Ach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宋葆华 彭学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6-617,共2页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对老年性痴呆大鼠认知能力和脑内的MAO及AchE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跳台实验观察地黄饮子对老年性痴呆大鼠认知能力的影响;采用比色法检测服用地黄饮子的痴呆大鼠脑内的单胺氧化酶(MAO)及胆碱脂酶(AchE)的含量。结果:...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对老年性痴呆大鼠认知能力和脑内的MAO及AchE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跳台实验观察地黄饮子对老年性痴呆大鼠认知能力的影响;采用比色法检测服用地黄饮子的痴呆大鼠脑内的单胺氧化酶(MAO)及胆碱脂酶(AchE)的含量。结果:地黄饮子可以改善痴呆大鼠的记忆障碍,降低脑内MAO和AchE的含量。结论:地黄饮子具有延缓AD发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饮子 实验性痴呆大鼠 延缓作用: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调节蛋白7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波 汲坤 +3 位作者 张丽艳 尚德志 侯君妍 华正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86-789,共4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阐明GRP78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6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和10例正常口腔组织中GRP78蛋白的表...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阐明GRP78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6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和10例正常口腔组织中GRP78蛋白的表达;采用逆转录PCR检测正常口腔组织和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GRP78 m 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6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 GRP78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26/26),在正常口腔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2/1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高分化和中分化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比较,低分化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GRP78蛋白阳性表达强度明显增高(P<0.05)。与正常口腔组织比较,GRP78 m RNA表达水平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增高(P<0.05)。MMP-2和MMP-9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为100%(26/26)。结论 GRP78和MMPs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提示口腔鳞状细胞癌中GRP78蛋白的表达可能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纠纷中死亡病例尸体剖检的分析与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陶春 刘庆鸿 +3 位作者 杨清秀 宝儒林 黄景芳 林琳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2-34,共3页
目的为探讨医疗纠纷中死亡病例的产生原因、特点及分布情况。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经法医学系统剖检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呼吸系统疾病6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4例,心血管系统疾病3例,生殖系统疾病3例,消化系统疾病1例,过敏性休克2例,中毒1... 目的为探讨医疗纠纷中死亡病例的产生原因、特点及分布情况。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经法医学系统剖检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呼吸系统疾病6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4例,心血管系统疾病3例,生殖系统疾病3例,消化系统疾病1例,过敏性休克2例,中毒1例。结论遵循法律,规范程序,科学、公正、准确地进行法医学尸检,是查明死因,解决医疗纠纷及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的根本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纠纷 法医学尸检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沙棘-10味散对CCl_4诱发的急性肝损害的保护作用及急性毒性试验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巴图德力根 白万福 +1 位作者 强欣 赵忠孝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12期2265-2266,共2页
目的:研究蒙药沙棘-10味散降酶保肝作用及其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将蒙药沙棘-10味散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和护肝片组分别灌胃7天,腹腔注射CC l4引起小鼠急性肝损害,16h后取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ALT、AST活性;取肝组织,观察肝脏形态学的... 目的:研究蒙药沙棘-10味散降酶保肝作用及其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将蒙药沙棘-10味散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和护肝片组分别灌胃7天,腹腔注射CC l4引起小鼠急性肝损害,16h后取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ALT、AST活性;取肝组织,观察肝脏形态学的变化。采用近似LD50试验方法,24h大剂量、多次连续灌胃给药60g/kg体重,测出该药LD50或最大耐受剂量,并检测血清ALT、AST含量,观察肝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小鼠血清AST、ALT显著升高(P<0.01);沙棘-10味散高、中、低剂量组和护肝片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降低血清AST、ALT含量作用(P<0.05);而沙棘-10味散高、中、低剂量组降低血清AST、ALT含量显著优于护肝片组(P<0.05)。模型组肝组织学改变主要表现为碎片状坏死;护肝片组可见散在点状及小碎片状坏死;沙棘-10味散高、中、低剂组肝组织损伤主要表现为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偶有小点状坏死。急性毒性试验未观察到明显毒性反应,无动物死亡,测得最大耐受剂量MTD>60g/kg,相当于成人日用药量的1200倍以上。结论:沙棘-10味散和护肝片均有降酶保肝作用,而且沙棘-10味散作用更显著。沙棘-10味散大剂量服用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10味散 降酶保肝 急毒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统计学模仿式教学方法初探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宏林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9期558-559,共2页
关键词 护理统计学 教学方法 模仿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统计学教学中引导模式的运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宏林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2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护理统计学 教学方法 引导模式 教学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锌抑制鼠前列腺癌细胞RM-1侵袭与诱导凋亡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王波 汲坤 +3 位作者 张丽艳 尚德志 李璞宸 刘璐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89-591,597,共4页
目的探讨锌对鼠前列腺癌细胞RM-1侵袭能力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RM-1细胞培养于含Zn2+的培养基中,Zn2+终浓度分别为0μmol/L(control)、100μmol/L、200μmol/L、250μmol/L、300μmol/L,继续培养24 h,MTT检测锌对RM-1细胞增殖的影响;RT-... 目的探讨锌对鼠前列腺癌细胞RM-1侵袭能力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RM-1细胞培养于含Zn2+的培养基中,Zn2+终浓度分别为0μmol/L(control)、100μmol/L、200μmol/L、250μmol/L、300μmol/L,继续培养24 h,MTT检测锌对RM-1细胞增殖的影响;RT-PCR检测肿瘤侵袭和凋亡相关基因mmp-2、mmp-9、bax和bcl-2 m RNA表达。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锌对RM-1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增加(P<0.05);与100μmol/L组、200μmol/L组比较,250μmol/L组、300μmol/L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增加(P<0.01)。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250μmol/L、300μmol/L组mmp-2和mmp-9 m RNA及bcl-2 m 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bax m 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高锌可以降低RM-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诱导RM-1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和黏膜免疫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赵乐恒 吕昌龙 孙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33-1436,1441,共5页
心血管病是目前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发生机制是免疫性炎症。肠道菌群与黏膜免疫相互作用,同心血管系统生理功能维持和疾病发生关系密切。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血管炎、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心衰的加重... 心血管病是目前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发生机制是免疫性炎症。肠道菌群与黏膜免疫相互作用,同心血管系统生理功能维持和疾病发生关系密切。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血管炎、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心衰的加重。深入了解肠道菌群、黏膜免疫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可为心血管疾病防治开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黏膜免疫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抗血小板药物方案在血小板高反应性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0
20
作者 夏鹏飞 王伟 +1 位作者 邹亮 马英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3-147,共5页
目的评价改良抗血小板药物方案在有血小板高反应性(high on-treatment platelet reactivity,HTPR)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UIA)患者介入栓塞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连续入选有HTPR... 目的评价改良抗血小板药物方案在有血小板高反应性(high on-treatment platelet reactivity,HTPR)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UIA)患者介入栓塞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连续入选有HTPR的UIA患者166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并根据抗血小板药物剂量分为标准剂量组(给予阿司匹林100 mg 1次/d+氯吡格雷75 mg 1次/d(n=83)]及修改剂量组[给予阿司匹林300 mg 1次/d+氯吡格雷75 mg 1次/d或阿司匹林100 mg 1次/d+氯吡格雷75 mg 1次/d+西洛他唑100 mg 2次/d(n=83)],疗程为3个月。采用3种方法多时点的检测血小板功能。比较两组患者脑梗死和血管内血栓形成等不良缺血事件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修改剂量组在各时点的血小板反应性均低于标准剂量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修改剂量组较标准剂量组不良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vs 1.2%,HR=0.132,95%CI 0.016~1.101,P=0.030);修改剂量组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标准剂量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修改剂量抗血小板方案可以在不增加出血事件发生率的情况下降低有HTPR的UIA患者介入术后不良缺血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 介入治疗 高剂量 抗血小板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