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净碳交换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1
作者 张志杰 梁燕 +3 位作者 王志楠 张瑾 周雪松 马秀枝 《浙江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8-17,共10页
内蒙古大青山处于阴山山脉中段,是我国北部边疆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作为该区域面积最大、保存率最高、生长最好的森林群落,开展其碳交换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对推进半干旱区碳交换模拟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内蒙古大青山处于阴山山脉中段,是我国北部边疆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作为该区域面积最大、保存率最高、生长最好的森林群落,开展其碳交换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对推进半干旱区碳交换模拟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以内蒙古大青山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涡度相关系统观测的生态系统碳通量资料和呼和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观测的空气温度(T_(a))、降水量(P)、光合有效辐射(PAR)、土壤温度(T_(s))、土壤体积含水量(VSWC)等气象资料,分析2022年生长季油松人工林净碳交换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日尺度上,生长季(5—10月)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各月平均日变化均呈“U”形变化,日间为碳汇,夜间为碳源。在季节尺度上,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生态系统呼吸(RE)和总生产力(GEP)分别为524.2、611.8和1136.0 gC·m^(−2),5—10月各月均表现为碳汇。8月份,较高的降水量对油松人工林白天的最大光合速率和呼吸强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9月份,白天呼吸强度显著下降,为碳吸收最强月。在半小时尺度上,白天NEE主要受光合作用控制,NEE与PAR符合直角双曲线模型;白天适宜油松人工林光合作用的VPD为10~20 hPa,VPD过高或过低均对碳吸收有抑制作用;夜间RE主要受5 cm土层VSWC影响,夜间RE与5 cm土层T_(s)的关系可用指数方程表示(R^(2)=0.84),其温度敏感系数为1.84。本研究结果不仅深化了对半干旱区人工林碳循环的理论认知,还为人工林可持续管理、区域碳循环模拟及全球碳收支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通量 净碳交换 涡度相关法 油松人工林 光合有效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秸秆与杏鲍菇菌糠混贮对肉牛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胴体性状的影响
2
作者 郭子强 陈东 +5 位作者 武伟成 陈一峰 董贤文 温涓 祝贺 李付强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水稻秸秆与杏鲍菇菌糠(PR)混合青贮对肉牛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胴体性状的影响。试验选用30头月龄、体重接近且健康的肉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试验Ⅰ组粗饲料为干稻草,记为DS组;试验Ⅱ组粗饲料为15%... 试验旨在研究水稻秸秆与杏鲍菇菌糠(PR)混合青贮对肉牛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胴体性状的影响。试验选用30头月龄、体重接近且健康的肉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试验Ⅰ组粗饲料为干稻草,记为DS组;试验Ⅱ组粗饲料为15%杏鲍菇菌糠与85%水稻秸秆混贮饲料(鲜重),记为15%PR组;试验Ⅲ组粗饲料为30%杏鲍菇菌糠与70%水稻秸秆混合青贮饲料(鲜重),记为30%PR组。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30%PR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DS组和15%PR组(P<0.01),15%PR组和30%PR组饲粮成本和增重成本极显著低于DS组(P<0.01)。30%PR组中性洗涤纤维(NDF)、有机物(OM)和总能(GE)摄入量极显著高于DS组和15%PR组(P<0.01),15%PR组和30%PR组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蛋白(CP)和粗脂肪(EE)的摄入量极显著高于DS组(P<0.01)。DS组干物质(DM)、NDF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15%PR组和30%PR组(P<0.01),EE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15%PR组和30%PR组(P<0.01),DS组和15%PR组GE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30%PR组(P<0.01)。各组屠宰性能相关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15%PR组大腿围显著优于DS组和30%PR组(P<0.05),15%PR组胃重显著高于30%PR组(P<0.05)。研究表明,肉牛饲喂85%水稻秸秆与15%杏鲍菇菌糠混贮饲料可以降低饲粮成本和增重成本,改善胴体性状,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菌糠 水稻秸秆 混合青贮 肉牛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菌糠和植物乳杆菌对全株玉米青贮有氧稳定性和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武伟成 肖定福 +7 位作者 陈一峰 陈东 温娟 黄纯勇 陈艳 徐志雄 魏仲珊 刘一然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6-653,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杏鲍菇菌糠和植物乳杆菌对全株玉米青贮有氧稳定性和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以玉米品种‘康农玉999’为青贮材料,添加杏鲍菇菌糠和植物乳杆菌混合青贮。青贮60 d后取样分析。对青贮前后发酵各组营养品质、发酵品质、有氧稳定... 试验旨在研究杏鲍菇菌糠和植物乳杆菌对全株玉米青贮有氧稳定性和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以玉米品种‘康农玉999’为青贮材料,添加杏鲍菇菌糠和植物乳杆菌混合青贮。青贮60 d后取样分析。对青贮前后发酵各组营养品质、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和体外消化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贮后,混合青贮发酵营养品质、乙酸含量和有氧稳定性时间优于全株玉米单独青贮;体外发酵试验中,添加10%杏鲍菇菌糠+植物乳杆菌0.02 g·kg^(-1)组CP降解率显著提高。由此可见,在全株玉米青贮中添加杏鲍菇菌糠和植物乳杆菌提高了青贮品质和有氧稳定性,改善了体外发酵特性,提高了CP降解率。综合考虑,以90%全株玉米+10%杏鲍菇菌糠+植物乳杆菌0.02 g·kg^(-1)混合青贮时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菌糠 植物乳杆菌 全株玉米 体外发酵 有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交林不同配比结构对落叶松毛虫发生与传播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孙赫 赵美丽 +5 位作者 武莉琴 张泽文 邓婷 张宁 周颖 温烁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6-113,共8页
[目的]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 Butler)是危害我国北方地区针叶树种的主要虫害,明晰其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对提升森林稳定性和森林质量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以华北落叶松纯林和华北落叶松-云杉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点格局... [目的]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 Butler)是危害我国北方地区针叶树种的主要虫害,明晰其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对提升森林稳定性和森林质量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以华北落叶松纯林和华北落叶松-云杉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点格局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虫害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影响其发生和传播的主要因素。[结果]华北落叶松纯林虫害发生最严重,单株林木感染松毛虫的数量接近10头·株^(-1),林木发病率达到33%;混交配比为3∶5的混交林中,单株林木感染松毛虫的数量低于3头·株^(-1),林木发病率低于15%,其余混交配比的林分中,单株林木感染松毛虫的数量至少达到6头·株^(-1),林木发病率均高于20%。落叶松松毛虫的空间分布格局在小尺度范围内属于聚集分布,随着尺度的增加,逐渐转变为随机分布。华北落叶松纯林中林木大小(胸径和树高)与单木感染落叶松毛虫的数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混交林中林木大小与松毛虫的发生无明显关系。林分密度是影响落叶松毛虫发生及传播的重要林分因子,二者的相关系数达到0.9以上。[结论]营造混交林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松毛虫的发生数量和概率,抑制其传播效率,但不同混交配比产生的效果存在差异,本研究中华北落叶松-云杉混交林以3∶5的混交结构对虫害的防治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配比 空间分布格局 传播效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推进规模化林场建设 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晓刚 佈和 《内蒙古林业》 2021年第7期27-28,共2页
2018年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原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原国家林业局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新建规模化林场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农经[2018]91号),确定在河北省雄安新区白洋淀上游、内蒙古自治区浑善达克沙地、... 2018年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原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原国家林业局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新建规模化林场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农经[2018]91号),确定在河北省雄安新区白洋淀上游、内蒙古自治区浑善达克沙地、青海省湟水流域开展新建规模化林场试点。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被列为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规模化林场克什克腾旗分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部办公厅 国家林业局 浑善达克沙地 生态安全屏障 湟水流域 林场建设 雄安新区 克什克腾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