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阿拉格乌拉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
1
作者 温海成 杨丽慧 +5 位作者 刘怀金 郭晓东 代暾 李源 祝贺 韩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32-537,共6页
内蒙古阿拉格乌拉地区位于阿拉善地块北缘雅干构造带,隶属于觉罗塔格-黑鹰山成矿带东段的黑鹰山-小狐狸山Fe-Au-Cu-Mo-Cr成矿亚带,具有良好找矿前景。通过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基本查明了研究区Mo、W、Sn、Bi、Cu等13种元素的分... 内蒙古阿拉格乌拉地区位于阿拉善地块北缘雅干构造带,隶属于觉罗塔格-黑鹰山成矿带东段的黑鹰山-小狐狸山Fe-Au-Cu-Mo-Cr成矿亚带,具有良好找矿前景。通过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基本查明了研究区Mo、W、Sn、Bi、Cu等13种元素的分布和富集规律,确定了元素之间的共生关系。根据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和各元素的分布、组合特征,初步圈定化探综合异常12处,为该区地质找矿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其中AP11被列为重点找矿靶区,经探槽工程揭露,发现并圈定钼多金属矿体4条,反映出研究区具有较好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找矿预测 钼多金属矿 阿拉格乌拉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扎拉格阿木铜多金属矿床硫化物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怀金 张旭柱 +5 位作者 邱广义 许辉 李源 魏亮 李志国 吉虎利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67,共7页
内蒙古扎拉格阿木铜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大兴安岭中南段西坡发现的一处中型铜多金属矿床。矿床产出于花岗闪长岩体与中二叠统哲斯组外接触带,矿体分布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本文运用Re-Os同位素定年法对主成矿阶段形成的辉钼矿和毒砂... 内蒙古扎拉格阿木铜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大兴安岭中南段西坡发现的一处中型铜多金属矿床。矿床产出于花岗闪长岩体与中二叠统哲斯组外接触带,矿体分布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本文运用Re-Os同位素定年法对主成矿阶段形成的辉钼矿和毒砂开展了成矿年龄测定,获得1件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为141.81±0.84 Ma,3件毒砂Re-Os模式年龄分别为138.1±0.9、140.8±7.7和141.2±2.1 Ma,等时线年龄为137.7±1.7 Ma;4件样品的加权平均年龄为140.2±3.3 Ma。结果表明,该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为燕山晚期构造-岩浆-成矿作用耦合的产物。扎拉格阿木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年龄的首次厘定,对该区铜多金属矿的勘查和矿床成因研究具有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钼矿 毒砂 RE-OS同位素测年 铜多金属矿 扎拉格阿木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中部西乌旗晚石炭世辉长岩-花岗岩系列:岩石成因与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智荔 张晓晖 +2 位作者 高延龙 袁玲玲 薛富红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30-854,共25页
辉长岩和花岗岩组成的双峰式火成岩系列通常产出于威尔逊板块构造旋回的诸多伸展周期。基于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示踪伸展地球动力学过程与相关壳幔相互作用的独特视角,本文报道了中亚造山带东段内蒙古中部西乌旗地区新近识别的晚石炭世... 辉长岩和花岗岩组成的双峰式火成岩系列通常产出于威尔逊板块构造旋回的诸多伸展周期。基于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示踪伸展地球动力学过程与相关壳幔相互作用的独特视角,本文报道了中亚造山带东段内蒙古中部西乌旗地区新近识别的晚石炭世猴头庙辉长岩-花岗岩系列。SIMS锆石U-Pb定年揭示辉长岩和花岗岩的侵位年龄分别为~307Ma和~305Ma。辉长岩主要由斜长石、辉石和角闪石组成;SiO 2含量介于50.4%~53.4%之间,呈现镁质、准铝质和钙碱性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并具有OIB型全岩Sr-Nd(I Sr(t)=0.704249~0.704330,εNd(t)=+1.73~+3.81)和锆石Hf(εHf(t)=+4.58~+15.16)同位素组成,其锆石δ18 O介于5.75‰~6.61‰之间。这些特征指示辉长岩可能源于俯冲板片流体交代的亏损地幔楔部分熔融。同期花岗岩主要由斜长石、钾长石、石英和黑云母组成;其SiO 2含量变化于76.3%~77.6%,高硅碱、贫铁镁、弱过铝、富钍铀、亏锶钡、Eu负异常,契合典型高分异I型花岗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花岗岩具有中等放射性成因的全岩I Sr(t)(0.704923~0.704981)、εNd(t)值(-0.15~+0.57)和锆石εHf(t)值(-2.63~+7.40),以及高的锆石δ18 O(6.44‰~8.06‰)。鉴于元素和同位素特征指示的高分异特征和高演化源区,猴头庙高硅花岗岩可能衍生自中元古代和古生代多期增生物质所组成的复合中基性地壳的部分熔融及其后的结晶分异作用。综合区域石炭纪-早二叠世蛇绿混杂岩和岛弧岩浆岩时空展布格局,晚石炭世猴头庙辉长岩-花岗岩系列记录了内蒙古中部其时因洋脊俯冲引发的弥散性区域伸展事件。一方面,该事件既有别于建造西乌旗早-中石炭世弧-盆体系的板片回退阶段,又迥异于早二叠世大规模后碰撞伸展过程;另一方面,这些周期性伸展事件共同见证了中亚造山带东段晚古生代威尔逊造山旋回的完整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石炭世 双峰式侵入岩套 岩石成因 洋脊俯冲 内蒙古中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扎拉格阿木铜多金属矿床H、O、S、Pb同位素组成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怀金 许辉 +7 位作者 张旭柱 牛兴国 邱广义 李源 郭俊凤 祝贺 邢志军 李志刚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1-532,共12页
内蒙古扎拉格阿木铜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大兴安岭中南段西坡发现的中大型铜多金属矿床。矿床产出于二叠纪花岗闪长岩体与中二叠统哲斯组外接触带,矿体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毒砂、闪锌矿、方铅矿和银黝... 内蒙古扎拉格阿木铜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在大兴安岭中南段西坡发现的中大型铜多金属矿床。矿床产出于二叠纪花岗闪长岩体与中二叠统哲斯组外接触带,矿体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毒砂、闪锌矿、方铅矿和银黝铜矿等。本文通过H、O、S和Pb同位素组成的研究,试图查明该矿床成矿流体演化特征与成矿物质来源,进一步探讨矿床成因。结果显示,金属硫化物的δ^(34)S值为-4.5‰~0.2‰,金属硫化物^(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分别为18.663~18.040、15.655~15.528、37.992~38.709;成矿流体的δ^(18)O水值为-8.5‰~-7.5‰,δD_(V-SMOW)值为-115.5‰~-98.1‰。结合大兴安岭中南段构造-岩浆演化背景认为,扎拉格阿木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地幔,上升过程中有大气降水的加入;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合源的特征,矿床属于受断裂构造控制的岩浆热液型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S、Pb同位素 矿床成因 铜多金属矿 扎拉格阿木 大兴安岭中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蓬勃山-交叉沟地区金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怀金 李源 +4 位作者 吉虎利 郭海蛟 魏亮 李志国 邢志军 《中国矿业》 2021年第S01期249-254,259,共7页
地处北山成矿带东段的蓬勃山-交叉沟地区金矿源层发育、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强烈,矿床(点)、矿化点广泛分布,金地球化学异常面积较大,且分带较好,金成矿潜力巨大。本文在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内典型金矿床(点)成矿地... 地处北山成矿带东段的蓬勃山-交叉沟地区金矿源层发育、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强烈,矿床(点)、矿化点广泛分布,金地球化学异常面积较大,且分带较好,金成矿潜力巨大。本文在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内典型金矿床(点)成矿地质特征的对比研究发现,该区金成矿受地层、构造、侵入岩三重因素控制。结合该区金成矿规律、矿(化)点分布特征、地球化学特征,优选出蓬勃山北、蓬勃山南、砂坪滩、黑石山、交叉沟5处有利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山 蓬勃山 交叉沟 成矿规律 找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大东沟金矿岩浆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浩 李勇 +5 位作者 马双 王鹏 魏巍 樊金虎 郑军 刘怀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43-1555,共13页
大东沟金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对矿区内的岩浆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用LAICP-MS方法,测得花岗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中锆石207Pb/206Pb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2147±10Ma和140.8±1.2Ma,花岗闪长岩经历了... 大东沟金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对矿区内的岩浆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用LAICP-MS方法,测得花岗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中锆石207Pb/206Pb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2147±10Ma和140.8±1.2Ma,花岗闪长岩经历了1874±18Ma的后期热液活动事件。元素地球化学测试结果显示,两者均为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类。石英闪长岩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明显的右倾模式,具有弱负Eu异常,而花岗闪长岩为平坦的右倾模式,具有明显的正Eu异常,两者呈现轻稀土相对富集的特征。微量元素均富集Rb、Ba、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石英闪长岩表现为亏损Nb、Ta、Zr、Hf、Ti等高场强元素,而花岗闪长岩表现为Th、Nb、Ta、Ti等高场强元素亏损。结合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及相关研究认为,花岗闪长岩形成于大陆弧后盆地的构造背景,主要是由约2.2Ca的岩浆底侵加热导致下地壳基性火成岩部分熔融而成;石英闪长岩形成于伊佐奈岐板块向华北板块斜向俯冲的构造背景,具有壳幔混合的特征,为俯冲带流体交代地幔,使其部分熔融,形成基性岩浆与地壳熔融物质混合而成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东沟金矿 LA-ICP-MS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I型花岗岩 古元古代 早白垩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