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冲磁场及均匀化处理对Al-Mg-Si-0.1La稀土铝合金组织的影响
1
作者 郎瑞卿 翟鹏飞 +2 位作者 麻永林 吴建新 江充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09-1520,共12页
针对Al-Mg-Si铝合金半连续铸造铸态组织存在的晶粒粗大、第二相分布不均问题,探讨了新型脉冲磁场熔体处理技术及均匀化处理工艺对Al-Mg-Si-0.1La稀土铝合金(添加1%稀土旨在改善铝合金组织与性能)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磁场能够... 针对Al-Mg-Si铝合金半连续铸造铸态组织存在的晶粒粗大、第二相分布不均问题,探讨了新型脉冲磁场熔体处理技术及均匀化处理工艺对Al-Mg-Si-0.1La稀土铝合金(添加1%稀土旨在改善铝合金组织与性能)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磁场能够显著细化Al-Mg-Si-0.1La稀土铝合金中的α-Al晶粒及第二相,减少大尺寸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促使合金中第二相分布更为均匀。经实验确定,Al-Mg-Si-0.1La稀土铝合金的最佳均匀化处理工艺为550℃×8 h。均匀化处理后,铸锭中的大部分相溶入基体,粗大且连续的AlMnFeSi相转变为颗粒状,合金的强度与塑性均得到提升。脉冲磁场熔体处理通过降低临界形核半径与临界形核功,促进形核过程,实现晶粒细化;而均匀化处理则可加速原子扩散,提高溶质原子在基体中的固溶度,有效改善第二相分布不均匀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脉冲磁场 Al-Mg-Si-0.1La稀土铝合金 均匀化处理 组织 第二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微合金化高强IF钢的组织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媛媛 金自力 +1 位作者 黄诚 任志恒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40-43,47,共5页
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对稀土微合金化高强IF钢进行了再结晶研究,以便制定热轧工艺。通过单道次的应力-应变数据计算了加工硬化率,研究了钢单道次、双道次和多道次压缩的静态软化率。结果表明,在单道次时,1150℃变形70%,稀土微合金... 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对稀土微合金化高强IF钢进行了再结晶研究,以便制定热轧工艺。通过单道次的应力-应变数据计算了加工硬化率,研究了钢单道次、双道次和多道次压缩的静态软化率。结果表明,在单道次时,1150℃变形70%,稀土微合金化高强IF钢发生动态再结晶;在双道次时,1060℃变形35%保温40 s、1150℃变形20%保温时,10 s,稀土微合金化高强IF钢发生静态再结晶;在多道次时,1120℃变形15%冷却时间55 s、1050℃变形35%冷却时间35 s及1020℃变形28%冷却时间30 s发生静态再结晶,最后一道次在915℃变形20%冷却时间3 s以及875℃变形20%冷却时间3 s发生动态再结晶,造成了混晶的微观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硬化 静态软化率 多道次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拉速率对定向凝固NiAl-43V合金组织演化的影响
3
作者 董悦雷 张建飞 +2 位作者 徐玉磊 陈林 任慧平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3-47,共5页
采用定向凝固技术制备Ni-28.5Al-43V过共晶合金,研究初始过渡区和稳态区在不同抽拉速率下的组织形态转变,对初生α(V)相和(α+β)共晶竞争生长进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在恒定温度梯度GL=310 K/cm,NiAl-43V过共晶合金初始过渡区凝固过程... 采用定向凝固技术制备Ni-28.5Al-43V过共晶合金,研究初始过渡区和稳态区在不同抽拉速率下的组织形态转变,对初生α(V)相和(α+β)共晶竞争生长进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在恒定温度梯度GL=310 K/cm,NiAl-43V过共晶合金初始过渡区凝固过程在低速抽拉速率下(v=(2~6)×10^-6m/s)经历胞状初生α(V)相+(α+β)共晶、枝晶α(V)相+(α+β)共晶两个阶段;中速抽拉速率(v=(10~60)×10^-6m/s)经历条状初生相、胞状初生α(V)相+(α+β)共晶、枝晶α(V)相+(α+β)共晶3个阶段;高速抽拉速率(v=(90~150)×10^-6m/s)下条状初生相阶段逐渐消失,演变为中速的后两个阶段;在抽拉速率条件下(v=(2~150)×10^-6m/s),固液界面依次经历平、胞枝、枝晶的形貌转变;初生相和共晶界面生长温度相同时,临界生长速率v1=4.31×10^-6m/s和v2=6.796 285×10^-2m/s,与生长速率v=2×10^-6m/s时的共晶组织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Al-43V合金 定向凝固 初始过渡区 竞争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速率对NiAl-43V(Dy)合金定向凝固组织的影响
4
作者 张宇昊 张建飞 +3 位作者 徐鹏飞 郝彦超 陈林 任慧平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38,共6页
用高温梯度定向凝固液态金属冷却技术(LMC,GL=310 K/cm)制备NiAl-43V-x Dy(质量分数x=0,0.05%)过共晶合金,研究定向凝固生长速率对两种成分合金固液界面形态和稳态区组织演变影响,同时对比研究微量Dy对NiAl-43V合金定向凝固组织的影响... 用高温梯度定向凝固液态金属冷却技术(LMC,GL=310 K/cm)制备NiAl-43V-x Dy(质量分数x=0,0.05%)过共晶合金,研究定向凝固生长速率对两种成分合金固液界面形态和稳态区组织演变影响,同时对比研究微量Dy对NiAl-43V合金定向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150μm/s内两种合金固、液界面均为胞枝共存界面;两种合金凝固组织均由初生V相和共晶组织(片层V相+NiAl相)组成,随生长速率增大,合金凝固组织中枝晶析出增多,枝晶体积分数增大,共晶组织和枝晶得到细化。在NiAl-43V合金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05%的Dy使Gibbs-Thompson系数减小,在相同生长速率下,微量Dy可使共晶层间距减小,溶质原子重新分配,枝晶尖端过冷度降低,枝晶体积分数减小,枝晶间溶质原子浓度增加使一次枝晶间距增大;微量Dy可抑制初生枝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Al-V(Dy)过共晶合金 定向凝固 组织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