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内蒙古通辽地区过敏性鼻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
26
1
作者
马婷婷
庄严
+6 位作者
雷彤
张铁军
包秀芝
张芳芳
海长江
张彪
王学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593-2597,共5页
背景近年来全球过敏性鼻炎(AR)的患病率不断增加,但有关中国内蒙古东部草原地区的相关研究甚少。目的调查内蒙古通辽地区AR的患病情况,并分析临床症状、过敏原因,为后期AR的预防、诊断及卫生管理部门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5-...
背景近年来全球过敏性鼻炎(AR)的患病率不断增加,但有关中国内蒙古东部草原地区的相关研究甚少。目的调查内蒙古通辽地区AR的患病情况,并分析临床症状、过敏原因,为后期AR的预防、诊断及卫生管理部门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5-8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通辽市、扎鲁特旗、开鲁县常住居民2013例。由专科医生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及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对草原地区常见的10种吸入性过敏原进行检测)。AR的诊断主要依据相关指南进行判定。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居民的社会学资料(年龄、性别、民族、居住地、地区),临床症状(鼻部症状、眼部症状、其他症状),合并疾病情况及食物、药物过敏情况,临床症状随季节变化情况。分析确诊的AR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结果共发放问卷2013份,回收有效问卷1 954份,回收有效率为97.1%。1 954例居民中,自报AR患病率30.8%(601例),确诊AR患病率18.1%(353例)。353例AR患者平均年龄(45.3±15.0)岁;男161例,女192例,男女比例1∶1.2;汉族193例,蒙古族143例,汉族、蒙古族比例1.3∶1。不同年龄、居住地、地区居民AR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民族居民AR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患者鼻部症状以打喷嚏(95.8%)、鼻痒(92.4%)、流鼻涕(85.3%)为主,眼部症状以眼痒(61.8%)为主,其他症状以乏力(42.5%)、嗜睡(40.5%)为主。在AR患者合并的疾病中,以合并结膜炎(64.0%)、荨麻疹(29.5%)、高血压(17.8%)为主。AR合并食物过敏患者占17.3%(61/353),AR合并药物过敏患者占24.9%(88/353)。该地区2015年AR患者临床症状的高峰期为4月份和7月份,花粉高峰期出现在4月份和8月份。该地区春季4月份AR临床症状的高峰期与花粉的高峰期高度吻合,但是夏季AR临床症状的高峰期在7月份,较花粉的高峰期提前1个月。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居前3位的吸入性过敏原为蒿属花粉(21.96%)、藜科花粉(21.49%)、葎草花粉(20.06%);且多为3种及以上花粉致敏[71.10%(251/353)]。结论内蒙古通辽地区AR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患者鼻部症状以打喷嚏、鼻痒为主,眼部症状以眼痒为主,其他症状以乏力、嗜睡为主。在AR患者合并的疾病中以结膜炎、荨麻疹为主,同时花粉暴露是引发AR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且春、夏季蒿属花粉的影响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
患病率
临床症状
花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蒙古通辽地区过敏性鼻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被引量:
26
1
作者
马婷婷
庄严
雷彤
张铁军
包秀芝
张芳芳
海长江
张彪
王学艳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
医院
变态反应科
内蒙古
通辽市
医院
扎鲁特旗
人民医院
内蒙古开鲁县人民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593-2597,共5页
基金
2013—2017国家重点专科建设资助项目(卫计委-16)
2016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课题(Z161100000516006)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临床医学发展专项经费资助项目(ZYLX201826)
文摘
背景近年来全球过敏性鼻炎(AR)的患病率不断增加,但有关中国内蒙古东部草原地区的相关研究甚少。目的调查内蒙古通辽地区AR的患病情况,并分析临床症状、过敏原因,为后期AR的预防、诊断及卫生管理部门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5-8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通辽市、扎鲁特旗、开鲁县常住居民2013例。由专科医生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及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对草原地区常见的10种吸入性过敏原进行检测)。AR的诊断主要依据相关指南进行判定。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居民的社会学资料(年龄、性别、民族、居住地、地区),临床症状(鼻部症状、眼部症状、其他症状),合并疾病情况及食物、药物过敏情况,临床症状随季节变化情况。分析确诊的AR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结果共发放问卷2013份,回收有效问卷1 954份,回收有效率为97.1%。1 954例居民中,自报AR患病率30.8%(601例),确诊AR患病率18.1%(353例)。353例AR患者平均年龄(45.3±15.0)岁;男161例,女192例,男女比例1∶1.2;汉族193例,蒙古族143例,汉族、蒙古族比例1.3∶1。不同年龄、居住地、地区居民AR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民族居民AR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患者鼻部症状以打喷嚏(95.8%)、鼻痒(92.4%)、流鼻涕(85.3%)为主,眼部症状以眼痒(61.8%)为主,其他症状以乏力(42.5%)、嗜睡(40.5%)为主。在AR患者合并的疾病中,以合并结膜炎(64.0%)、荨麻疹(29.5%)、高血压(17.8%)为主。AR合并食物过敏患者占17.3%(61/353),AR合并药物过敏患者占24.9%(88/353)。该地区2015年AR患者临床症状的高峰期为4月份和7月份,花粉高峰期出现在4月份和8月份。该地区春季4月份AR临床症状的高峰期与花粉的高峰期高度吻合,但是夏季AR临床症状的高峰期在7月份,较花粉的高峰期提前1个月。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居前3位的吸入性过敏原为蒿属花粉(21.96%)、藜科花粉(21.49%)、葎草花粉(20.06%);且多为3种及以上花粉致敏[71.10%(251/353)]。结论内蒙古通辽地区AR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患者鼻部症状以打喷嚏、鼻痒为主,眼部症状以眼痒为主,其他症状以乏力、嗜睡为主。在AR患者合并的疾病中以结膜炎、荨麻疹为主,同时花粉暴露是引发AR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且春、夏季蒿属花粉的影响不容忽视。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
患病率
临床症状
花粉
Keywords
Rhinitis,allergic,seasonal
Prevalence
Clinic symptom
Pollen
分类号
R756.2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内蒙古通辽地区过敏性鼻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马婷婷
庄严
雷彤
张铁军
包秀芝
张芳芳
海长江
张彪
王学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